- 积分
- 107660
- 威望
- 41024
- 金钱
- 6
- 阅读权限
- 130
- 性别
- 男
- 在线时间
- 3126 小时
|
造成33人死亡的佛吉尼亚州理工大学枪击案发生后,美国社会和公衆就一直在反思:究竟是什么引发了这场悲剧?人在德国 社区7 s8 `- \) `. H3 F
/ [ N# p% Y6 l1 |# P' i/ D人在德国 社区一些人称,这只是个孤例,把整个事件归咎于嫌疑人赵承熙的精神状态和人格缺陷;一些人指责说,校方在安全防范和应急机制上存在漏洞,以致未能阻止大规模杀戮;也有人追溯到赵承熙中学以来的人生道路,认爲美国在移民融合、教育、精神健康评估等方面尚待改进。
- h" K2 Y5 L; \) D0 {% o
4 c8 h0 N( w8 w/ ~5 vcsuchen.de但是,更多人认爲,这起事件并非「疯子杀人」这么简单,背后有复杂的社会成因。既是美国枪支管制过松、涉枪犯罪剧增形势下的一个极端案例,更是美国社会暴力文化流行、传统社区解体、社会竞争丛林化的一个缩影。
2 [% e5 Z5 l' N. H' o( Ucsuchen.de4 h4 o! R) v" I3 J! E
枪械凶猛
# a3 q/ `7 }: _' K; n7 bcsuchen.de7 C' w! j+ V! u, l+ i! _/ a7 Z
美联社内政记者马特·克伦森粗略统计后发现,自1966年8月1日德克萨斯大学枪击案以来,死于集体枪击案的美国人不下100人。在得州大学枪击案中,凶手查尔斯·惠特曼在校园制高点用步枪射击,造成16人死亡,31人受伤。, o4 D) F8 L0 F" j `: n/ Z# R
; Z! G) ?# c4 ]& o/ ]: X. |+ Q美国东北大学犯罪学家詹姆斯·福克斯认爲,日益泛滥的「枪」才是罪魁祸首。他说,美国历史上死伤最严重的8起公共枪击案中,有7起发生在最近25年。「我知道,以前也有杀伤力大的枪支。」福克斯说,「但是,这类枪械现在扩散范围太大了。」
. n, k; C' D1 ]& E6 X
z' k7 n7 j3 b1 t, Icsuchen.de英国《经济学家》在封面文章「美国悲剧」中指出,凶手赵承熙所用的9毫米口径格洛克半自动手枪射速奇快,这种奥地利産的手枪在其它国家几乎只配备警察等执法人员,而在美国,爱好者能在遍布全美的数千家枪械店轻易购得。美国民间约有2.4亿支枪,超过全美成年人口数量,其中三分之一是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的手枪。如果赵承熙不是那么容易购得杀伤力大的枪械,即使凶案不可避免,死伤人数也不会那么惊人。, Y# g: i: _& {5 e( A! A
; c( H3 B2 x) y文章进一步指出,无论是弗州理工大学的血案,还是造成15名师生死亡的1999年科罗拉多州哥伦拜恩中学枪击案等,都仅仅是美国涉枪犯罪的缩影。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美国发生1.4万起涉枪谋杀案;此外,每年平均有1.6万起枪击自杀案。仅2005年,美国就有400个儿童死于枪杀。自 1963年约翰·甘乃迪总统遇刺以来,美国国内的枪下亡魂数目超过整个20世纪死于海外战场的美国人总数。/ ?. N) E4 g* l4 ~* a" I9 c
) R; P1 Z9 x' g7 b& {( L2 g; {8 d& Q人在德国 社区管制无力
1 I' {/ u% ?# r2 r% A2 F5 ^& e( p人在德国 社区! P5 ]! O- q+ M( c) \% p
继弗州理工大学血案后,位于德克萨斯州休士顿的约翰逊航天中心也发生了持枪劫持杀人案,频频发生的枪案使沈寂许久的枪支管制再成热门话题。
8 q, ^$ f4 H8 I& A- j3 Scsuchen.de; M* D3 W( r6 s' K+ J7 Q
澳大利亚的例子显示,严格的枪支管制能减少类似案件的发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澳大利亚频发公共枪击案,1996年达到顶峰。那年,凶手马丁·布莱恩特用AR-15自动步枪在一个旅游名胜点大开杀戒,35人丧生。事发两周内,澳大利亚政府通过了严格的枪支管制法,包括禁售半自动步枪。自那以后,澳大利亚没有发生过一起集体枪击案。人在德国 社区+ b" r; a7 _; ~( g$ Z3 W% p7 d
3 T5 p9 b5 ` |# ]- m# |* W美国有悠久的拥枪传统,合法持有枪支的权利受到宪法保护。在1977年,美国54%的家庭持有枪支,近年这一数码大幅度下降,但也有约33%家庭拥有枪支。
. F, T0 R3 J7 H8 m1 D
G9 W# ?' v. t枪支管制是美国政治的敏感话题之一,弗州理工大学枪击案发后,包括总统布什、衆议院议长佩洛西在内,衆多政要发表讲话表示哀悼,但几乎无人呼吁严格管制枪械。美国全国步枪协会(NRA)是共和党的坚定支持者和票源,而民主党在1994年国会选举和2000年总统选举因禁枪议题吃过苦头后,也不敢贸然得罪「枪民」,以免影响2008年总统选举选情,致使克林顿政府时期颁布的禁售「攻击性武器」法令在布什当政期间逐渐放松。 _6 o0 ~2 G- g; H- ~0 I
人在德国 社区: ]. i0 Y( Z, w% x' `3 R
社会因素
, Q; x, s) D' ^1 n9 D人在德国 社区
. `; i% ?" \! ]4 X在一些专家看来,「枪祸」只是原因之一,他们更愿意借此探讨美国社会的其它问题,如暴力文化流行、传统社区解体、社会竞争加剧等。
' y2 I% f4 H$ ~. A8 m: ^ A: t4 e5 b" `0 T
明尼苏达州政府矫正部犯罪学家格兰特·杜韦认爲,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相比,现在死伤多人的恶性杀人事件在性质上有诸多不同。美国大萧条时期,经常有破産农民杀死全家的悲剧,显然主要出于生存原因,可以称爲「绝望杀人」,而在赵承熙等近期的校园枪击案中,明显有「愤怒杀人」的色彩,更倾向于滥杀无辜。
0 _8 a( m- E9 z$ R: G* J2 y
; E3 M+ p" K0 X4 x) W东北大学犯罪学家福克斯说,近来发生在工作和公共场合的枪击案件呈增长趋势,部分可归咎于日益增加的经济不稳定感和不公平感。他说,美国社会过度竞争导致的结果是,「赢家」通吃,获得的利益大大超过合理程度,而「输家」只收获公衆耻笑和排斥。
; ]6 A) g1 Z/ ]5 N人在德国 社区
! K' L- o/ w9 F" G0 u+ t赵承熙在作案期间寄给电视台的资料中,猛烈抨击富人的「享乐主义」和「放荡堕落」,就是这种「仇富」心态的扭曲表现。而在约翰逊航天中心的枪案中,枪手威廉·菲利普是航天中心合同雇员,因担心失去工作,情绪失控之下闯进航天中心大楼行凶。
- q! M4 F. g* x人在德国 社区人在德国 社区" k4 _* x+ G* C( V" i
「我们讥笑他们,我们放逐他们,我们在‘美国偶像’(美国流行的真人秀节目)中嘲弄他们。」福克斯说。
+ R& _2 L5 ?, x' i e: a) l$ @6 U. w
- o! H6 J* h5 O ^人在德国 社区美国社会传统社区的解体也是专家关注的枪击案因素之一。他们认爲,过去,人们多生活在一个熟悉的社区内,人际往来频繁,大家都有归属感。而现在人员流动性加剧,搬离故土者不得不面对一个陌生环境,因此産生的疏离与孤独感如果不能释放,容易对新环境産生敌意。csuchen.de% z7 Z& G. b, d5 Q
4 @+ z& C/ Q+ D3 h+ [' [
时代背景# E) p0 D5 U6 k6 x
( ?% S8 G. W ]! Y% I T! {暴力文化、网络游戏、哗衆取宠的媒体则给这起凶案加上了不少「时代背景」。
& u- z( U$ @+ G! B7 b" m2 W" Hcsuchen.decsuchen.de: D- L0 H3 k5 T8 G& g
美国佛吉尼亚大学「弗州青少年暴力专案」研究主持者杜威·康奈尔在英国《泰晤士报》上刊文说,这是「21世纪的屠杀」。赵承熙对暴力电影和小说的偏好,对现代科技和大衆媒体的利用,都显示出「21世纪」的特征。
6 _- Z) y( u- j( A2 [人在德国 社区
' z6 z% G9 ^# e# q" V) l7 W) x: lcsuchen.de康奈尔说,赵承熙的一些自拍照片明显有模仿暴力电影《老男孩》等镜头的迹象。他认爲,暴力电影不会必然导致犯罪者模仿,但容易激发一些精神不健康者的冲动。人在德国 社区) ]! E1 q$ A1 I3 G1 x
# d5 p3 K1 Q n6 `% c/ B* e) P
而在一些国际人士看来,这场悲剧与美国对外政策中日益浓厚的「武力至上」思维有关,有人甚至从中看出伊拉克战争的影子。《华盛顿邮报》援引法国退休工程师皮埃尔·希凯在巴黎一所大学的演讲说:「不是说这种事情只在美国发生,但与我们相比,暴力在美国社会扎根更深。更戏剧化的一面是,他们甚至把这种暴力输送到世界其它地方。」
# i8 g5 z- ~1 ]( K7 ^4 A3 U/ K( f- P4 t2 `$ J' z
伊拉克人对此感受更爲深刻。他们认爲,正是美国的入侵,导致伊拉克的学校、街头、市场等,几乎每天发生流血杀人。19岁的巴格达大学生拉尼耶·里亚德说,与伊拉克每天发生的灾难相比,弗州理工大学枪击案只是一桩「小事件」,「我们天天都在死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