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本世纪赶超中国的八大理由 时事述评

看看21世纪中国和印度两个新崛起的经济大国之间的竞争,有8个理由决定印度可能赶超中国:
  
  一,印度的大型私人企业规模要比中国的大10倍。中国私人企业很难获得国家银行贷款,这样外国企业反而得利。至今,中国还没有能和跨国公司相抗衡的私企,而不少印度私人企业已经能在国际市场上立足。
  
  二,印度金融机构放贷款遵循市场规则。专家估计,印度银行坏账率是15%,而中国的银行坏账率可能是25%,甚至更高。
  
  三,印度人口年轻,40%以上在30岁以下,而中国只有约30%。到2050年,中国1/3以上人口将在60岁以上,而印度只有1/5。
  
  四,印度企业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高于中国企业。因此,如通用电气等大公司都将部分研发部门转移到了印度。印度司法制度以英国体制为范本,也更容易为欧美企业所理解。
  
  五,中印两国都十分重视教育。不过,中国重视扫盲教育,而印度更重视学术教育。印度拥有1400万大学毕业生,是中国的几倍。美国大学的印度留学生人数为8万,而中国只有6.2万。
  
  六,在西方成长起来的印度企业家纷纷回印度投资,并且,其高科技企业在国际上知名度不低。尽管中国大手笔投资高科技,但在某些方面取得的成就不如印度。
  
  七,印度精英阶层都掌握英语,而中国只能依靠少部分西方大学培养的学生来与西方交流。很多中国企业家缺乏国际知识结构。
  
  八,印度还需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在扶贫、社会保障及医疗等方面向中国看齐。但印度正在推动一系列改革,向外国企业开放了股市和不少其他行业。而一些西方观察家对中国改革的持续性表示担心。

4月24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和印度总理辛哈共同为今年的汉诺威博览会揭幕,在德国掀起了新的印度热。印度著名作家、出版家潘凯.米施拉(Pankaj Mishra)在北京对德国时代周报记者谈了中印之间的优劣区别。中国清华大学教授、读书杂志出版者王辉参加了这个讨论。德国之声整理编译如下。

中国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现代化项目



“我认为中国在进行着前所未有的试验,是人类最大的现代化项目。”印度名人米施拉是从这儿说开的。他心目中的这个大试验包括好几个阶段,包括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和邓小平的改革。他认为在现阶段,中国是冷战结束后展开的“新自由化意识形态最大的实验室。”他指出,印度也也展开现代化进程,但跟中国相比,“进展不那么大,不那么不顾一切,不那么残忍。”



印度的民主适合中国吗?



米施拉说,印度中坚人士看中国时,总是同时“用另一只眼睛看着西方。”印度人知道,西方同时观察着印度和中国,这一点把印度人误导到关于道德上的优越(优于中国人)感上去。“我们说:中国人在物质上强于我们,但我们有民主。而西方愿意听这种话。”他说,就在中国的计划经济年代,中国的医疗卫生和教育体制的发展就比印度强。“事实上,我们没有能力证实我们的优越性,即使在道德方面也一样。”



印度民主是中国学习的模式吗?就此,王辉教授认为,中国学习的模式始终是美国,而不是印度。直到现在,中国人才开始更多地认识印度民主。在印度的模式中,能看到复杂的印度司法体系的优点,但也能看到民主形式主义的缺陷,这种缺陷也经常导致穷人更穷的趋势合法化。



米施拉对印度的民主持批评态度。他说:“我们不能让民主这个词在道德上、感情上眩了目,就象西方媒体不断向我们灌输的那样。”他说,他并不否认印度在民主上获得的成就,但有些东西是(西方媒体)凭空造就的。比如,印度民主从来没有导致对少数民族的待遇改善,喀什米尔过去15年里死亡8万人证明了这一点。印度独立以来,宗教性的暴力事件多于殖民主义时代的任何时期。



农民问题在中国和印度



王教授说,现在有人说,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大于印度,是否如此,很难说。但中国必须找到一条新的道路。而印度有着比中国更多的未开垦利用的土地,这使印度有更多的改革选择。也有人说,印度的贫困状态比中国更透明。中印两国的相似之处是农村人口多于城市人口,两国城乡差距都在变大,导致社会问题。



米施拉认为,在集权国家中国,无论政府还是知识分子,对社会问题的认识要比印度强烈。在民主国家印度,社会危机于2004年甚至导致政府更换。但印度政府现在没有能力帮助农村居民,尽管农村居民给了政府以民主的投票。数以千计的印度农民过去几年里自杀。中国解决农村问题可能还是遥远的事,但中国政府谈农村问题比印度政府要坦率得多。这是让我惊讶的地方。



信仰与传统:印度强于中国



王教授认为,与印度相比,中国“可能发展得太快了”。所有中国人都遵循同样的模式,所有人看上去都忙得要命。而文化和传统在印度保留得更好。



米施拉同意这个观点,并且认为这一点很重要。他认为,在印度,传统的顽固性是抵抗扫平一切的现代化的一个好方法。甚至印度的高科技专家们,每天早晨也要用一个小时向他们的印度教神祗祈祷。有人说这是迷信,“但是,全球一致的消费压力越大,我觉得这种信仰越有用。”



印度与中国不再是敌人



米施拉指出:“我们的思想为冷战和巴基斯坦冲突所左右的,中国是敌国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不是敌人了。”中国的经济上升是不可遏止的,不可扭转的。印度人必须学会与邻居的新的强势适应,和平地对待之。这种观点今天在印度大于那种按美国观点塑造的中国观。就象印度石油部长不久前在中国说的:我们争夺同样的原料,但我们必须携手。



王教授说,以前苏联,现在美国都利用印度来抑制中国。但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把印度看成一个独立的文明国家,跟中国很相近。印度跟中国一样,不那么容易被其它强权所利用。



米施拉认为,必须放弃那种认为只有一种现代模式的看法。中国和印度的经验可以相辅相成。“同样重要的是,印度和中国知识分子在他们的思维里把西方边缘化。”王教授说,中国知识分子的眼光不能光放在西方,而要越出去,多看看印度,巴西和非洲。

TOP

TOP

阿三,要赶上中国还有一段路要走呢!
印度政府从1991年开始才经济改革,这一点就比中国,晚了许多,再加上平均增长速度要比中国底。
目前中国人口略多于印度,中国公民每年购买的汽车和轻型卡车比印度多1/3、电视机多3倍,空调多12倍。
世界银行资料表明,中国现在人均GDP1050美元,而印度人均只有500美元。
印度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大约的24%,中国只有13%了,大家也都知道工业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多么的重要,阿三的软件业是很强,但是不能让10亿人都去编软件吧!
中国这几年的发展主要得力于出口,和投资,但是这也是最大的隐患,就是对国外市场的依靠过高。相比之下印度对外依赖程度要好一些,但是国内市场的长期发展就没有什么优势了。印度虽然对外宣称拥有庞大的中产阶级(最多的说法是有2亿到3亿人,对印度中产阶级最宽泛的定义是年收入在1000美元以上),但也有数量庞大的贫困人口。印度每天收入不到1美元的人口接近全国的40%。在印度最富的城市孟买,这样的贫困人口有400万到500万。此外,印度的农村人口比例很大,占总人口的70%左右,购买力很弱。
现在的中国,明显的出现了,市场机制和社会体制的不协调。在这一点上印度将不会有太多的体制问题,但是可惜得是政府过于保守,官僚太严重。
最后说一下,中的改革开放,的确比较的见效,但是本人认为,速度是不是有些快,对许多民族工业是一种严峻的考验。看看当年的美国用了大约80年的时间,进行贸易保护扶持民族工业,最后成了世界第一的工业强国。

TOP

前面说得不错,但和美国那时候已经没法比了~~
甚至和小鬼子及亚洲四小龙起飞时都不能比~
那个时代全球化远不及今日之甚,贸易壁垒林立,保护民族工业是很容易的,今天不行啦!

TOP

咱不跟别国比,自我超越为先
销售回国飞机票,希望和同学们能达到双赢,鲁尔区同学可直接取票省心省力省钱!
http://help-the-future.de/

TOP

看得我差点笑死了,都懒得反驳了。。。。。。。。
Many people think they are full of niubility and like to play zhuangbility, which only reflect their shability.

TOP

原帖由 Lohengrin 于 2006-4-28 10:33 发表
阿三劣等民族~ 先解决吃饭问题再yy吧~~~


我觉得人有时候也要听听反面的话,要惊醒!!!不要一天沉醉于自我的美梦中!
我願意把美麗與健康帶給你。
Mary KayKathy´s shop
爱,并非没有争执,而是每次争执过后,爱仍在。@

TOP

原帖由 新年大家一起疯 于 2006-4-28 16:12 发表
咱不跟别国比,自我超越为先

这话说得好!赞一个!yes.gif
我願意把美麗與健康帶給你。
Mary KayKathy´s shop
爱,并非没有争执,而是每次争执过后,爱仍在。@

TOP

谦虚,谨慎,才是做人之本.

可持续发展才是国家政策最基本之准绳.

我国之三大隐忧

1.人口结构极其不合理.

a)一刀切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人口比例严重失调.
b)教育资源分配极不合理
c)男女比例失调.

2.自然环境急剧破坏

a)可饮用水愈来愈少
b)耕地愈来愈差
c)气候愈来愈坏

3.经济结构及发展模式极度畸形.

a)能源消耗极度粗放
b)区域结构极度畸形
c)资金运转模式极度不合理


想我国真的变得好起来,还需大家共同艰苦努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