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教理
卷三
在基督内的生活



第一部分   人的召叫:在圣神内的生活

第三章

天主的救恩:法律和恩宠

人被召享真福,但为罪所伤,需要天主的救恩。人在基督内藉著法律的领导,并在
恩宠的支持下,才能得到天主的援助:
你们要怀著恐惧战栗,努力成就你们得救的事,因为是天主在你们内工作,使你们
愿意,并使你们力行,为成就他的善意(斐2:12-13)。
第一条

道德律

道德律是天主智慧的工程。按照圣经的意思,可定义为天主慈父的训示,神性教育
法。道德律规定人生的路途,行为的规范,为达到所许诺的真福;道德律禁止背离
天主和他圣爱的作恶行径。道德律的诫命坚定严格,而其许诺却和蔼可亲。
法律是行为的一套准则,由合格的权威,为了公益所颁布的。道德律的先决条件是
受造物之间已有的理性秩序,而这秩序是由大能、智慧、美善的造物主,为了受造
物的利益,并为了达到他们受造的终向而制定的。所有法律在永恒律中找到其原始
的和最终的真理。由理性公布和制定的法律,是分沾生活的天主、造物主和众人救
主的眷顾。「这源自理性的规则,就是人所称的法律」:
在一切有灵的生物中,唯有人能够当得起从天主接受法律而感到光荣:身为赋有理
性的动物,能够理解和分辨,因此,人能够藉著运用他的自由和理性规范他的行动,
而服从那把一切交付给他的天主。

道德律的表达有多种,彼此之间互相配合:永恒律,在天主内一切法律的泉源;自
然律,启示的法律,包括旧约的法律和新约的法律或福音的法律以及民法和教会法。

道德律在基督内达到圆满并获致统一。耶稣基督本人就是臻於至善的道路。他是法
律的终向,因为唯有他教导且赐给人天主的正义:「因为法律的终向是基督,使凡
信他的人获得正义」(罗10:4)。
一、自然道德律

造物主赐给人作自己行为的主人,并为了真理和美善有管理自己的能力,人於是分
享造物主的智慧和美善。自然道德律表达原始的道德意义,允许人以理性分辨,何
者为善,何者为恶,何者为真理,何者为谎言:
自然道德律是写在、刻在全体及每一个人的心灵上,因为它就是人的理性,命令人
行善,禁止人犯罪……。但这由人的理性发出的命令,如果不是有一个更高理性的
呼声和解释者,便不能有法律的力量,对此更高的理性,我们的心神、我们的自由
是应该俯首服从的。

「天主的法律和自然道德律」给人指点,为行善和达到他的终向,应循的途径。自
然道德律说明管理伦理生活的首要的和基本的命令。自然道德律以对天主的渴望及
服从为核心,他是一切美善的本原和裁判者,并使人意识到他人是与自己平等的。
自然道德律,就其主要的命令,已在十诫中作了陈述。这道德律称为自然的,并非
因为该法律肇自无灵之物的本性,而是因为颁布该法律的理性,乃属於人固有的本
性:
这些规范写在何处,难道不是在那本称之为真理之光的书本里?就在那里,写下了
全部正义的法律,就从那里,此法律进入实践正义者的心里,并非移植过去,而是
在那里留下印记,正如盖章一般,图纹从戒指刻在蜡上,但不脱离戒指。

自然律不是别的,乃是天主放在我们内的理性之光;藉著这光,我们认出何者应当
奉行,何者应当躲避。这光或这法律,是天主在创造时赋予的。

自然道德律存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并由理性所奠定;就其命令来说,是普遍的,就
其权威来说,及於所有的人。自然道德律表达人的尊严和确定人基本权利和义务的
基础:
确实有真正的法律存在,就是正直的理性;它符合本性,遍及众人;它不可变更、
永远存在;它的命令要求尽职;它的禁令避免过错。……若代之以相反的法律,便
是一种亵渎;这法律的规定,即使仅是其中的一条,也不允许忽略;至於要想把它
全部废止,谁也不能做到。

自然道德律的运用变化多端;它会要求,随著不同的地方、时代和环境,作适当的
反省,以便配合复杂的生活条件。然而,在不同的文化中,自然道德律始终是连系
人与人之间的规则,而且超越不可避免的差异,给人们指出共同的原则。
自然道德律是不可变更的,虽然经历世代的变迁仍保持原貌;它是思潮和风气激流
中的中流砥柱,并作它们进步的支持。表达自然道德律的规律,在实质上也时常有
效。即使有人连它的原则都加以否认,但不能把它摧毁,也不能自人心中把它铲除。
在个人生活及社会生活中,它时常突然重新出现:
上主,偷窃肯定受到□的法律,以及那写在人心上的法律的惩罚,而且罪恶本身也
擦不掉它(法律)。

自然道德律是造物主极其美好的工程,它给人提供坚实的基础,以便在其上建筑道
德规律的大厦,为指导他作抉择。自然道德律也安置了为建立人的团体不可或缺的
道德根基。最后,自然道德律给民法提供不可缺少的基础;民法或通过反省,从自
然律的原则中抽取结论,或经过人为和法律性质的增添而与自然律连结起来。
自然道德律的命令,并非人人同样地清楚和直接地知道。在现在的处境中,恩宠和
启示对有罪的人是必要的,为使宗教和道德的真理能够「没有困难地、不带错误地、
为众人所确知」。自然道德律给启示的法律和恩宠,提供一个天主所准备并由圣神
的工程所配合的基础。
二、旧约的法律

天主,我们的造物主和我们的救主,为自己择选了以色列作为他的民族,并给这民
族启示了他的法律,藉此准备基督的来临。梅瑟的法律表达许多理性可自然达到的
真理。这些真理在救恩的盟约里,曾予以宣布,并受到验证。
旧约的法律是启示法律的第一步。它的道德规范已浓缩在十诫中。十诫的诫命建立
了人蒙召的基础,而人是依照天主的肖象而受造□;诫命禁止所有违反爱天主、爱
近人的事,并命令为爱天主、爱近人所必要的事。十诫是一道光,光照众人的良心,
为给人显示天主的召叫和道路,并为保护人对抗邪恶:
天主在十诫石板上写下了人在自己的心中没有读到的。
依照基督徒的传统,旧约的法律虽是圣的、属灵的、美好的,但是仍不圆满。它好
似一个启蒙师,指点应该做甚么,但它自身不赋予力量,也不赋予使人满全法律的
圣神的恩宠。由於它不能除掉罪过,所以仍是奴隶的法律。依照圣保禄的说法,它
的主要功用是在揭发和显示罪恶,而罪恶是在人心中形成「肉性的法律」。不过,
旧约的法律,在走向天国的路途上,是第一阶段。它准备和安排选民和每一个基督
徒,使他们在天主救主内皈依及接受信仰。旧约的法律由於是天主的话,提供一个
常存的教导。
旧约的法律是为福音铺路。「旧约法律是未来事件的预言和教诲」。它预言和预示
解除罪恶的工程,这工程将由基督完成,它给新约提供形象、「预象」、象徵,为
表达随从圣神的生活。最后,旧约的法律藉著智慧书和先知书的教导,成为更完整
的,并导向新约和天国。
在旧约体制下,有些人……,怀有圣神的爱德和恩宠,首先向往属灵和永远的许诺,
因此而归属於新约的法律。反过来说,在新约之下,也有一些随从肉性的人,与新
约法律的完善尚有一段距离:虽已归属於新约的权下,但为了激励他们从事修德的
功夫,害怕受责罚和若干现世的许诺有其必要。无论如何,即使旧约的法律也要求
爱德,但它未赐给使「天主的爱倾注在我们心中」的圣神(罗5:5)。

三、新约的法律或福音的法律

新约的法律或福音的法律是天主的法律、自然道德律、启示的法律在今世的成全。
它是基督的工程,它特别表达在山中圣训里。它也是圣神的工程,藉著圣神,它成
了内在的爱德律:「我必要与以色列家订立新约……。我要将我的法律放在他们的
明悟中,写在他们的心头上;我要做他们的天主,他们要做我的人民」(希8:8-10)。

新约的法律是圣神赐给信者的恩宠,藉著对基督的信德而领受的。它通过爱德而实
施,借用主的圣训教导我们应做甚么,并藉圣事赋给我们实践的恩宠:
谁若虔敬而深入地默想我们的主在山上宣讲的,也就是在玛窦福音中我们读到的圣
训,无疑地,必将找到基督徒生活的大宪章。……山中圣训囊括了所有指导基督徒
生活的适当规律。

福音的法律使旧约法律得以「完成」,净化、超越并达致完美。在真福里,它履行
了天主的许诺,就是将许诺提升,步步导向「天国」。它是向那些妥作准备,愿以
信德接受此新希望的人说的,即:贫穷的、谦卑的、哀恸的、心里洁净的、为了基
督而受迫害的人,如此规画出通往天国的神奇道路。
福音的法律完成了旧约的诫命。主的山中圣训,不但不废止或贬抑旧约法律的道德
规范,更释放深藏著的潜力,提出崭新的要求;圣训为旧约法律启发了天主的和人
性的真理。它不外加新的规范,却直接改造行为的根,就是改革人心,是在那里,
人选择洁与不洁,也是在那里,形成信、望、爱三德,并偕同此三德,修练其他的
美德。这样,福音通过效法天父的完美,藉著宽恕仇人,为迫害者祈祷,并像天主
那样宽宏大量,把旧约的法律导向圆满。
新约的法律实践宗教的行为;使施舍、祈祷、禁食等行为指向那「在暗中看见的天
父」,而不是渴望「为叫人们看见」。新约法律的祈祷是「我们的天父」。
福音的法律包括「两条道路」之间决定性的抉择和实践主的话;福音的法律浓缩於
此金科玉律:「凡你们愿意人给你们做的,你们也要照样给人做:法律和先知即在
於此」(玛7:12)全部福音的法律包括在耶稣的「新命令」里(若13:34),就是我们该
彼此相爱,如同他爱了我们。
传自宗徒教导的道德教理宜於与主的圣训相连接,如罗马书十二至十五章;格林多
前书十二至十三章;哥罗森书三至四章;厄弗所书四至五章,和其他章节。这道理
以宗徒的权威传授主的教导,特别在讲解由对基督的信德所衍生的诸德时,这些德
行由圣神的主要恩赐──爱德所激发。「你们的爱不可是虚伪的。……论兄弟之爱,
要彼此相亲相爱。……论望德,要喜乐;在困苦中,要忍耐;在祈祷上,要恒心;
对圣者的急需,要分担;对客人,要款待」(罗12:9-13)。这教理也教导我们,根据
我们与基督和教会的关系,处理良心的个案。
新约的法律称为爱的法律,因为它更是由圣神所灌注的爱推动人行事,而非由怕惧
之情;新约的法律又叫做恩宠的法律,因为它通过信德和圣事的途径,赋给实践的
力量;新约的法律也叫自由的法律,因为它把我们自旧约礼仪和法律的规则中,解
救出来,使我们在爱德的推动下自发地行事;最后,它使我们能越过仆人的地位─
─「不知道他主人所作的事」,成为基督的朋友──「因为凡由我父听来的一切,
我都显示给你们了」(若15:15),甚至达到享有继承权的儿子的地位。
诫命以外,新约的法律也包括福音劝谕。天主的诫命和福音的劝谕,两者之间的传
统区分,就在於爱德,基督徒生活的完美:诫命旨在教人避免凡与爱德不能相容的
一切,而劝谕更教人躲避,那些本身虽不违反爱德,却能阻止爱德成长的一切。 
福音劝谕显示出爱德是活力充沛的,不作更多的付出,总不满意。福音劝谕发挥其
强大的冲力,激励我们属灵的敏捷。基本上新约法律的完美,在於爱天主和爱近人
的诫命。劝谕则指出更直接的途径,更方便的方法,要各人随其召叫去实践:
(天主)并不愿意每一个人遵守所有的劝谕,但只遵守那些因符合不同的个人、时间、
机会、能力以及爱德所要求的那些劝谕。因为爱德是一切德行、诫命、劝谕,总括
一句,一切法律和基督徒行为的皇后,给它们各自的位置、秩序、时间和价值。

撮要

按照圣经,法律是天主慈父的训示,它指引人生活的道路,为达到许诺的真福并阻
止作恶的行径。
「法律是为了公益,基於理性而订定的规则,由一个团体的负责人予以公布」。 
基督是法律的终向,只有他教诲并赐予天主的正义。
自然道德律,是人分沾天主的智慧和善良,因为人是按他的造物主天主的肖象而塑
造的。自然道德律表达人的尊严,并构成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基础。
自然道德律是不变的,历经世代仍保持原貌。表达自然道德律的规则,在实质上也
时常有效。为建立道德规则及民法,自然道德律是不可缺少的基础。
旧约的法律是启示的法律的第一步,它的道德规范已浓缩在十诫中。
梅瑟的法律包括的许多真理,可通过理性自然地得知。天主曾启示这些真理,是因
为人在自己心里不去读它们。
旧约的法律是为福音作准备。
新约的法律是圣神的恩宠,藉著对基督的信德而领受,通过爱德而行动。它在主的
山中圣训里特别表达出来,并藉圣事将恩宠赋予我们。
福音的法律使旧约的法律得以完成、超越并达至完美:旧约的许诺是藉著天国的真
福得以完成,旧约的诫命是藉著改变人心─行为的根源而达至完美。
新约的法律是爱的法律、恩宠的法律、自由的法律。
诫命以外,新约的法律也包括福音劝谕:「教会的圣德特别由许多的劝谕所培养,
这就是主在福音内建议他的门徒遵守的劝谕」。

TOP

天主教教理
卷三
在基督内的生活



第一部分   人的召叫:在圣神内的生活

第三章

第二条

恩宠与成义

一、成义

圣神的恩宠具有使我们成义的力量,就是洗净我们的罪过,并传送给我们「天主的
正义,这正义是因信仰耶稣基督」,并藉著圣洗圣事而赐给的(罗3:22) :
如果我们与基督同死,我们相信也要与他同生,因为我们知道:基督既从死者中复
活,就不再死;死亡不再统治他了,因为他死,是死於罪恶,仅仅一次;他活,是
活於天主。你们也要这样看自己是死於罪恶,在基督耶稣内活於天主的人(罗6:8-11)。


由於圣神的德能, 我们藉著死於罪恶而参与基督的苦难,藉著获得新生而分享他的
复活;我们是他身体──教会──的肢体,移接在葡萄树上,就是他自身上的枝条:

因著圣神,我们有分於天主。因著有分於圣神,我们成了天主本性的分享者。因此,
谁身内住有圣神,谁就分享天主的生命。

圣神恩宠的第一个效果便是皈依,而皈依使人成义,一如耶稣在传播福音之初所宣
布的:「你们悔改罢!因为天国临近了」(玛4:17)。在恩宠的推动下,人转向天主,
远离罪恶,於是领受来自上天的宽恕和义德。「因此,成义包括罪过的赦免,以及
人内心的圣化与革新」。
成义使人与罪分离,因为罪是相反天主的爱。成义又净化人的心灵。天主的仁慈主
动施予宽恕,成义紧随其后。成义使人与天主和好,从罪恶的奴役中解救人并治愈
人。
成义同时是藉著信耶稣基督而领受天主的正义。这里,正义一词乃指天主之爱的正
直。偕同成义,信、望、爱三德倾注於我们的心中,并使我们服从天主的圣意。 
成义是基督藉著苦难为我们赚得的。他在十字架上自献为生活的、神圣的、中悦天
主的祭品,而他的血,亦为众人的罪过,成了赎罪的工具。成义是透过圣洗、信德
的圣事,赐给我们的。成义使我们符合天主的正义,天主以他仁慈的大能,使我们
内在地成为义人。成义的目的是为了天主及基督的光荣,以及承受永生的恩赐: 
但是如今,天主的正义,在法律之外已显示出来;法律和先知也为此作证;就是天
主的正义,因对耶稣基督的信德,毫无区别地,赐给了所有信仰的人,因为所有的
人都犯了罪,都失掉了天主的光荣,所以众人都因天主无条件施给的恩宠,在耶稣
基督内蒙救赎,成为义人。这耶稣即是天主公开立定,使他以自己的血,为信仰他
的人作赎罪祭的;如此,天主显示了自己的正义,因为以前他因宽容放过了人的罪,
为的是在今时显示自己的正义,叫人知道他是正义的,是使信仰耶稣的人成义的天
主(罗3:21-26)。

成义建立起天主的恩宠与人的自由两者之间的合作。成义从人方面表达在对召请人
皈依的天主圣言予以信德的同意,也表达在对圣神的推动予以爱德的合作,圣神先
於人的同意并予以维持:
当天主藉圣神的光照,触动人心的时候,人自己也不是完全一无所为,因为在他接
纳这启发时,他也能予以抗拒;然而,若无天主的恩宠,他也不能以他的自由意志,
在天主台前,归向义德。

成义是天主仁爱最卓越的工程,天主的仁爱显示於耶稣基督内,是经圣神所赐予的。
圣奥思定认为「恶人的成义比创造天地的工程更为伟大」,因为「天地将要逝去,
而救恩和被选者的成义却万世常存」。圣奥思定甚至认为,罪人的成义超越在正义
中创造天使的工程,因为前者比后者显示了更大的仁慈。
圣神是内心的导师。在使「内在的人」诞生之际 (罗7:22; 弗3:16),成义包括整个
人的圣化:
你们从前怎样将你们的肢体当作奴隶,献於不洁和不法,行不法的事;如今也要怎
样将你们的肢体当作奴隶,献於正义,行圣善的事。……可是现在,你们脱离了罪
恶,获得了自由,作了天主的奴隶,你们所得的效果是使你们成圣,结局就是永生
(罗6:19,22)。

二、恩宠

我们的成义来自天主的恩宠。恩宠是天主的恩惠,无条件地赐予的助佑,为了使我
们回应他的召唤:成为天主的子女、义子、有分於天主的性体和永生。
恩宠是分享天主的生命,引领我们进入圣三生活的内心:藉著圣洗,基督徒分享基
督──他身体的头──的恩宠。身为「义子」,他从此就能够结合於天主的独生子,
称天主为「父」。他领受圣神的生命,圣神给他注入爱德,圣神也形成教会。
这分享永生的召叫是超性的。这召叫全由天主无条件地采取主动,因为唯有天主能
显示自己,赐予自己。这召叫超越人理性的了解能力和意志的力量,就像超越所有
受造物的能力一样。
基督的恩宠是天主无条件地赐给我们的恩典,使我们分享他由圣神注入我们灵魂的
生命,为治疗其罪恶,并予以圣化:这便是在圣洗圣事中所领受的圣化恩宠或神化
恩宠,这恩宠在我们内是圣化工程的泉源:
所以谁若在基督内,他就是一个新受造物,旧的已成过去,看,都成了新的。这一
切都是出於天主,他曾藉基督使我们与他自己和好(格后5:17-18)。

圣化恩宠是一个常居的恩赐,一个稳定的、超性的倾向,使人灵本身臻於完美而能
和天主共同生活,并以他的爱而行事。要区分常居的恩宠和现时的恩宠(宠爱和宠佑
),前者是恒常的倾向,使人依照天主的召唤而生活和行动,后者则指在皈依的开始,
或在圣化工程的过程中,天主的干预。
人准备接受恩宠,已经是一个恩宠的工程。我们需要这恩宠为激发和支持我们的合
作,好使我们因信德而成义,藉爱德而圣化。天主在我们身上完成他所开始的工程,
「因为他开始以他的运作使我们愿意:又与我们已经皈依的意愿合作,而予以完成」:

当然,我们自己也工作,但我们只是同工作的天主合作。因为天主的仁慈走在我们
前面,为使我们获得治愈,他的仁慈仍伴随我们,为使我们在获得治愈之后富有生
气;他的仁慈走在我们前面,为使我们蒙受召叫,伴随著我们,为使我们受到光荣;
走在我们前面,为使我们虔敬地生活,伴随著我们,为使我们常和天主共同生活,
因为没有他我们甚么也不能做。

天主自由的主动要求人自由的回应,因为天主依照自己的肖象创造了人,赋给人自
由及认识他、爱慕他的能力。灵魂唯有在自由状态中才能进入爱的共融。天主迳自
接触,并直接感动人心。他在人心中安置了对真理和美善的向往,只有天主才能使
之满足。「永生」的许诺,超过所有的期望,答覆了这个向往:
如果□,在□的大好工程告成之时……,□在第七天休息,这是□在藉著□的经书
发言,有意预先告诉我们,在我们的「大好」工程宣告结束之时,我们也要在永生
的安息之日,在□内休息,当然这还是□所赐。

恩宠首先且主要是圣神的恩赐,他使我们成义,并圣化我们。恩宠也包括圣神所赏
的许多恩惠,为使我们能作为他工程的合作者,致力於他人的得救,和发展基督的
身体,即教会。这些恩惠是圣事的恩宠,每件圣事有其专有的恩宠。此外,尚有特
别的恩宠,也叫做神恩,这是圣保禄所采用的希腊文的名称,是指宠幸、无条件的
恩典、恩惠。 不论性质如何,不论其如何出奇,就如行奇迹或言语的神恩,神恩总
是指向圣化恩宠的,其目的是为了教会的公益。神恩为爱德服务,爱德建树教会。

在特殊的恩宠中,值得一提的是地位的恩宠;地位的恩宠伴同信友执行其基督徒生
活中的职责,与教会内的职务:
按我们各人所受的圣宠,各有不同的恩赐:如果是说预言,就应与信德相符合;如
果是服务,就应用在服务上;如果是教导,就应用在教导上;如果是劝勉,就应用
在劝勉上;施与的,应该大方;监督的,应该殷勤;行慈善的,应该和颜悦色(罗12:6-8)


恩宠既然属於超性界,因而超越我们的经验,只能透过信德才能认识。因此,我们
不能根据我们的感觉,或经由我们的事工获得结论,确定我们的成义和获救。然而,
依照主的话:「你们可凭他们的果实辨别他们」(玛7:20) , 反省在我们的生活及
圣贤的生活中, 天主的恩赐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保证, 即恩宠在我们内运作,并激
励我们迈向与日俱增的信德和充满信赖的贫穷态度。
对这种态度,在圣女贞德身上可找到一个最美丽的例子:教会法庭的法官给圣女贞
德设了一个圈套,「她被问及是否知道自己生活在天主的恩宠里;圣女回答说:
『如果我不在,愿天主把我投入其内,如果我在,愿天主留我活在其内』」。

三、功绩

□在圣徒的聚会中享受赞颂;□表扬他们的功绩,就是表扬□恩宠的成果。

「功绩」一词,一般指一个团体或一个社会,对其成员的行为,应给予的报应:若
行为判定为善,应得赏报;若判定为恶,应受惩罚。功绩属於义德的范围,且与义
德的平等原则相符合。
对天主来说,按严格的法理而论,人没有功绩可言。在天主与人之间的不等是没有
限量的,因为我们所有的,都是从天主、我们的造物主那里领受的。
在基督徒的生活中,人在天主那里的功绩,乃是因为天主自由地安排了人与其圣宠
的工程合作。天主走第一步,以慈父般的行动推动人,接著,人才踏出第二步,以
自由的行动,与天主的推动合作。这样,善行的功绩首先应归属於天主的恩宠,之
后才轮到信徒。此外,人的功绩自当回归天主,因为其善行都是在基督内,并由圣
神启迪与帮助而进行的。
蒙召为天主的义子,使我们藉著恩宠有分於天主的性体,依赖天主无条件地赏赐的
义德,能够带给我们真正的功绩。这是一个因恩宠而产生的权利,是完全的爱的权
利,使我们成为基督的「同继承人」,配得「预许的永生的产业」。我们善行的功
绩是天主美善的恩赐。「恩宠推动在先,而后赐其所应得的。……功绩都是天主的
恩赐」。
在恩宠的领域里,主动属於天主,没有人能够在皈依的开始,获得宽赦及成义的最
初的恩宠。在圣神和爱德的推动之下,我们才能为我们自己并为他人赚得为成圣、
为增加恩宠和爱德,一如为得到永生有用的恩宠。至於现世的事物,如健康、友谊,
也可以依照天主的智慧赚得。这些恩宠和事物是基督徒祈祷的对象。祈祷给我们提
供为有功绩的行为所需要的恩宠。
在我们内,基督的爱是我们在天主台前所有功绩的泉源。恩宠以积极的爱,使我们
与基督结合,确保我们的行为有超性的品质,因而也在天主和人面前确定了它们的
功绩。圣人们常真切地意识到,他们的功绩纯粹是天主的恩宠。
现世流亡结束之后,我固然希望到天乡享见□,但我不愿为天国在现世累积功绩,
我愿意因□唯一的爱而工作……。在我生命的末刻,我将出现在□面前,两手空空,
因为我不要求□,上主,计算我的事功。我们所有的义德,在□的眼中,都有瑕疵。
因此,我愿穿上□本身的义德,并从□的爱中,领受□自己,永远拥有□……。

四、基督徒的圣德

「天主使一切协助那爱他的人,获得益处。……因为他所预选的人,也预定他们与
自己的儿子的肖象相同,好使他在众多弟兄中作长子。天主不但召叫了他所预定的
人,而且也使他所召叫的人成义,并使成义的人,分享他的光荣」(罗8:28-30)。

「所有基督徒,不论身分与地位如何,都被号召走向基督徒生活的圆满及爱德的完
美境界」。 众人都蒙召走向圣德:「你们应当是成全的,如同你们的天父是成全的
一样」(玛5:48)。
信友们要按照基督的恩赐,利用一切力量,以达到这一完美的境界,为使……在一
切事上服从天父的旨意,全心献身於光荣天主及服务他人。如此,天主子民的圣德
将要结出丰富的果实,一如教会的历史上许多圣人的生活,清楚地证明的。

灵修的进步趋向与基督日益亲密的结合。这结合被称为「奥秘的」,因为藉著圣事
──「神圣的奥秘」──分享基督的奥秘,而且又在基督内,分享圣三的奥秘。天
主召叫众人与他亲密的结合,虽然此奥秘生活的一些特殊恩宠或出奇记号,只赐给
某一些人,目的是为了显示众人得到的恩宠,都是天主无条件地赏赐的。
走向完美的道路是通过十字架。没有牺牲、没有属灵的战斗,就没有圣德可言。灵
性的进步要求灵修功夫与克己,这些会逐渐引领人生活在真福的平安与喜乐中: 
上升的人,总不停止前进,周而复始,藉著永无终期的开始,前进不息。

上升的人,想望那已经认识的事物,总不停止。

慈母教会的子女, 在与基督共融之下,藉著天主的恩宠所完成的善工,希冀恒心到
底的恩宠及天主父的赏报,是合情合理的。持守著同样的生活规范,信者们与那些
因天主仁慈一同集合在新耶路撒冷的人,分享「有福的希望」,这新耶路撒冷正
「从天上由天主那里降下,就如一位装饰好迎接自己丈夫的新娘」(默21:2)。
撮要

圣神的恩宠赋予我们天主的正义。他使我们藉著信德和圣洗,与基督的苦难和复活
相结合,而使我们分享他的生命。
成义犹如皈依,包含两方面:人藉著恩宠的推动,转向天主,远离罪恶,如此接受
罪赦和由上而来的义德。
成义包括罪赦、圣化和人内在的更新。
成义是藉著基督的苦难为我们赚得的。成义是透过圣洗而赐予我们,令我们符合天
主的正义,是他使我们成为义人。成义的目的是为光荣天主及基督,并为承受永生
的恩赐。这是天主慈爱最卓越的工程。
恩宠是天主赐予我们的助佑,为使我们回应天主的召叫成为他的义子。恩宠引领我
们进入圣三生活的亲密关系中。
在恩宠的工程里,天主首先采取主动,预备和激发人的自由回应。恩宠满足人的自
由的深切渴求。它邀请人自由地与它合作,并使自由达到完美的境界。
圣化恩宠(宠爱)是天主无条件地施予我们的,使我们分享他的生命,它经由圣神,
倾注在我们的灵魂上,为治疗其罪恶并予以圣化。
圣化恩宠使我们「蒙主喜悦」。「神恩」,即圣神特殊的恩宠,是为导向圣化恩宠
和为教会的公益而赋予的。天主也藉著多种现时的恩宠(宠佑) 行事,这与经常在我
们内的常居的恩宠(宠爱)有别。
只有随从天主自由计画的安排,而与其恩宠的工程合作,人在天主前才有功绩可言。
功绩首先是属於天主的恩宠,其次才是属於人的合作。人的功绩也就是天主的。 
圣神的恩宠,基於我们的义子关系,并依照天主无条件地所赏赐的义德,能给我们
带来真正的功绩。我们心内的爱德在天主前,是功绩的主要泉源。
没有人可赚得最初的恩宠,这恩宠是皈依的原动力。在圣神的推动下,我们能为自
己和为别人赚得一切有用的恩宠,为到达永生,和得到必须的世物。
「所有基督徒……都被号召走向基督徒生活的圆满及爱德的完美境界」。「基督徒
的完美只有一个止境:那就是永无止境」。
「谁若愿意跟随我,该弃绝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我」 (玛16:24)。
第三条
教会──慈母与导师
基督徒是在教会内,在与诸受洗者的共融中,完成其召叫,从教会领受天主的话,
其中含有「基督之律」(迦6:2) 的教导。基督徒从教会领受圣事的恩宠,以便在
「道路」上支持他们。基督徒从教会学习圣德的典范,在至圣童贞圣母玛利亚身上,
认出圣德的模范和泉源;在真实见证者的生活中,辨别出圣德;在灵修的传统中,
在前辈圣贤的漫长历史中,基督徒发现圣德,并在礼仪中按照圣人年历加以庆祝。

道德生活是属神的敬礼。在基督徒组成的基督的身体中,并与他奉献的感恩祭中,
我们「献上我们的身体,当作生活、圣洁和悦乐天主的祭品」。在礼仪和举行圣事
时,祈祷和教导,偕同基督的恩宠,光照并滋养基督徒的行为。道德生活一如基督
徒的整个生活,在感恩祭中,找到它的泉源并达到高峰。
一、道德生活与教会的训导

教会,「真理的柱石和基础」(弟前3:15),「由宗徒们接受了宣布基督救世真道的
庄严命令」。 「无论在何时何地,教会有权宣布伦理的原则,包括有关社会秩序在
内的,对人的事务,在基本人权和人灵的得救有所要求时,亦有权审断」。
教会牧者有关道德的训导,借助於神学家和灵修学家的著作,通常是在教理讲授及
讲道中行使。这样,基督徒道德的「宝库」,在牧者的保护和监督之下,才能代代
传递下来。这道德的宝库是一套具有特色的集成,包括规律、诫命和发自对基督的
信仰、因爱德而活跃的德行。在传统上,这种教理的讲授,除信经和天主经外,以
十诫为根基,因为十诫宣示为所有的人都有效的道德生活的原则。
罗马教宗和主教们,「是真确的导师,拥有基督的权威,向其所属民众宣讲当信的
和应在生活中实践的信仰」。教宗以及与教宗共融的主教们,以通常和普遍的训导,
教导信友当信的真理、当实践的爱德、当希望的真福。
分享基督的权威最高的等级,藉不能错误的特恩予以保证。这不能错误的范围,与
「天主启示的宝库范围相等」;而且延伸到所有教义的要素,包括道德在内,若缺
乏了这些要素,就不能维护、宣示或遵守信德的救恩真理。
训导的权威也伸展到自然律的特殊规范,因为造物主要求遵守的这些规范,为得救
是必要的。提醒人们注意自然律的规范,乃属教会训导的一个基本任务。这是一个
先知性的任务:向人们宣告他们真正是甚么,提醒人们在天主台前他们应该是甚么。

托付给教会的天主法律,教授给信徒,作为生命与真理的道路。因此,信徒有权利
对神圣的救恩规范,获得教导,藉以净化判断,并以恩宠治疗人理性的创伤。他们
也有义务遵守教会合法权威订定的宪章和法令。即使这些只是纪律性的规定,也要
求在爱德内的顺从。
在教导及实行基督徒的道德方面,教会需要牧者的献身、神学家的知识、所有基督
徒以及善心人士的贡献。信德和实践福音给每一个人提供生活「在基督内」的经验,
使他得到光照,并使他能够藉著天主圣神,明辨天主和人的事理。 这样,天主圣神
能用最微末者,光照那些智者和身居高位的人。
所有职务,应本著服务弟兄及忠於教会的精神,因著主的名义去执行。同时,每个
人的良心,在对其个人的行为作伦理判断时,应避免受限於个人的想法。他应尽其
所能,敞开心胸,念及众人的利益,依照道德律,即自然的和启示的道德律,同时
也应按教会的法律,以及教会训导当局有关伦理问题的权威性教导,所表示的意思。
个人的良心和理性不宜与道德律或教会的训导背道而驰。
如此,在基督徒中间,一种真正的孝爱教会的精神,得以发展出来。这是圣洗恩宠
的正常成长,它使我们出生於教会的怀中,并使我们成为基督身体的肢体。教会以
慈母的关怀,施予我们天主的仁慈,天主的慈悲胜过我们的罪过,尤其在修好圣事
中显示出来。教会犹如一个关怀备至的母亲,在每天的礼仪中,她毫不吝啬地供给
我们主的圣言和圣体,作为我们的食粮。
二、教会的规条

教会的规条列於道德生活的范围,与礼仪生活相连,并自礼仪生活取得滋养。由牧
职当局所颁布的成文法,有强制性,乃是为了给基督信徒,确保在祈祷的精神、伦
理的努力、爱天主爱近人的成长中,一个最低而不可再少的限度。
第一规条(「主日及当守的法定庆节应参与弥撒」)要求信徒参与感恩祭,这是基督
徒团体在纪念主复活的日子上的聚会。
第二规条 (「应至少每年一次告明你的罪」) 藉著领受和好圣事,继续圣洗圣事的
皈依和赦免的工程,为领受圣体妥作准备。

第三规条 (「应谦卑地至少在逾越庆节时领受你的造物主」), 保证最低限度的领
受主的圣体圣血,要在逾越节期中领受,这是基督徒礼仪的原始和中心。

第四规条 (「你应圣化法定的庆节」), 藉著参与主、童贞玛利亚及诸圣的主要礼
仪节日,补充守主日的规条。
第五规条 (「应遵守法定的大斋和小斋」), 确保灵修功夫和补赎的时期,为准备
礼仪的节日;这些斋戒有助於我们获得控制本能的力量和心灵的自由。

信徒尚有义务,各尽自己的能力,支持教会物质的需要。

三、道德生活与传教的见证

受过洗的人的忠信是传播福音和教会在世使命的首要条件。为使救恩的讯息,在人
面前显示出真理和光辉的力量,应有基督徒的生活作真实的见证。「基督徒生活的
见证及以超性精神所行的善事,有吸引人信仰和皈依天主的力量」。
因为基督徒是基督身体的肢体,而基督是头, 基督徒以他们坚定的信念和品行,有
助於建树教会。教会因著信徒的圣德而日益茁壮、成长、发展,直到「成为成年人,
达到基督圆满年龄的程度」(弗4:13)。
由於按基督的心意而生活,基督徒加速天主神国的来临,那就是「正义、真理与和
平的神国」。他们却不因此而松懈现世的工作;忠於他们的师傅,信徒以正直、耐
心与爱心执行现世的事务。
撮要

道德生活是属神的敬礼。基督徒的行为在礼仪和圣事的举行中获得滋养。 
教会的规条涉及道德与基督徒的生活;这种生活与礼仪相结合,并由礼仪得到滋养。

教会牧人有关道德的训导权通常是在教理讲授及讲道中行使,而以天主十诫为根基,
因为十诫宣示为每个人都有效的道德生活原则。
罗马教宗和主教们,以真正导师的身分,向天主子民宣讲当信和在生活中当实行的
道理。对有关自然律及理性的道德问题表示立场,也属於他们的职权。
牧人的训导权的不能错误,涵盖道理的一切要素,包括道德的问题,若没有这些要
素,信德的救恩真理就无法维护、宣示或遵守。

TOP

天主教教理
卷三
在基督内的生活

第二部分
十诫

「师傅,我该做甚么……?」

有一个少年人问耶稣说:「师傅,为得永生,我该做甚么『善』?」对这个问题,
耶稣首先要他明白,必须确认天主是「唯一的善」,是善中之善,是一切善的泉源。
然后向他宣布说:「如果你愿意进入生命,就该遵守诫命」。接著,耶稣引用了爱
近人的诫命答覆他的对话者:「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
应孝敬你的父母」。最后,耶稣更把这些诫命,用积极的命令作总结说:「应爱你
的近人,如爱你自己」(玛19:16-19)。
在这第一个答覆之后,耶稣又加上第二个答覆:「你若愿意是成全的,去!变卖你
所有的,施舍给穷人,你必有宝藏在天上,然后来跟随我」(玛19:21)。 这第二个
答覆并没有废除第一个。跟随耶稣基督包括遵守诫命。法律并没有被废除, 而是邀
请人们在他们的师傅身上,发现他就是法律的圆满实现。三部对观福音,都把耶稣
召叫富贵少年跟随他,做个顺命和谨守诫命的门徒,与贫穷、贞洁的召叫连在一起。
福音劝谕与诫命是不可分的。
耶稣重提十诫,但他显示了圣神的德能在十诫的文字中运作。他所宣讲的义德,
「超过经师和法利塞人的义德」(玛5:20)也超过外邦人的义德。他发扬了十诫的全
部要求。「你们一向听过给古人说:不可杀人……我却对你们说:凡向自己弟兄发
怒的,就要受裁判」(玛5:21-22)。
当有人问他:「法律中那条诫命是最大的?」(玛22:36),耶稣回答说:「你应全心、
全灵、全意、爱上主你的天主。这是最大也是第一条诫命。第二条与此相似:你应
当爱近人,如你自己。全部法律和先知,都系於这两条诫命」(玛22:37-40)。解释
十诫,必须在爱的诫命光照之下。这是一条二而一的爱的诫命,而爱就是法律的满
全:
诫命说: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贪恋;以及其他任何诫命,都包含
在这句话里:就是「爱你的近人如你自己」。爱不加害於人,所以爱就是法律的满
全(罗13:9-10)。

圣经中的十诫

「十诫」(Decalogue)一词,其字面的意义是「十句话」(出34:28;申4:13; 10:4)。
在圣山上,天主给自己的子民启示了这「十句话」。是天主「用手指」写的(出31:18;
申5:22),不同於其他由梅瑟书写的诫命。「十句话」在天主的话里,占著卓越的位
置;「十句话」载在出谷纪和申命纪中,流传至今。自旧约时代,经常为圣经所引
用,但是,直到耶稣基督的新盟约,「十句话」的完整意义才显示出来。
首先应在出谷纪的背景下理解十诫。出谷是天主在旧约的中心所完成的伟大拯救事
件。「十句话」不论采取何种形式:消极的规范、禁令,或积极的命令(如「应孝敬
你的父母」),都在指出,摆脱了罪恶的奴役之后,度自由生活的条件。十诫是一条
生命的道路:
如果你爱慕你的天主,如果你履行他的道路,如果你谨守他的诫命、他的法令、他
的规定,你必能生活,你必能繁荣 (申30:16)。

十诫这股释放的力量可见於某些诫命,如安息日应该休息。这诫命同样也是为外邦
人和奴隶所定的:

你应记得:你在埃及地也曾做过奴隶。上主你的天主以大能的手和伸展的臂,将你
从那里领了出来(申5:15)。

「十句话」概括并宣告了天主的法律:「这是上主在山上,由火中,由浓云黑暗里,
大声对你们会众所说的话,再没有加添甚么;并将这些话写在两块石版上,交给了
我」(申5:22)。因此这两块石版也叫做「约版」(出25:16)。因为在上面刻了天主与
他的子民所结盟约的条款。这两块「约版」(出31:18; 32:15; 34:29)应该放在「约
柜」里(出25:16; 40:1-2)。
「十句话」是天主在一次显现之中宣布的 (「在山上,在烈火中,上主面对面对你
们讲了话」申5:4)。「十句话」是属於天主对他自己和他的光荣所作的启示。诫命
的恩赐就是有关天主自己和有关他圣意的恩赐。藉著使人认识他的旨意,天主把自
己显示给他的子民。
诫命和法律的恩赐是天主与其子民所缔结盟约的一部分。依照出谷纪的记录,「十
句话」的启示颁布於盟约的提议与达成 之间──就是在百姓对上主所吩咐的话,作
了「听从、奉行」的承诺之后 (出24:7)。十诫常常在追念盟约之后才传授给人(
「上主,我们的天主在曷勒布与我们立了约」申5:2)。
诫命在盟约之内取得圆满的意义。根据圣经,人的道德行为要在盟约内并藉著盟约,
才取得其全部意义。「十句话」的第一句话,叫人记得天主首先爱了他的子民: 
正如从前,作为罪的惩罚,人从自由的地堂转入此世的奴役中,为此,十诫的第一
段,天主诫命的第一句话,就著重自由:「我是上主,你的天主,是我领你出了埃
及地、奴隶之所」(出20:2; 申5:6)。

其次才是真正的诫命;诫命则道出因立约而归属天主的含义。道德生活其实就是回
应上主主动的爱,就是知恩、尊崇、钦敬、感谢;亦即是与天主合作,实现他在历
史中所进行的计画。
天主与人之间的盟约和对话,也可从宣告的方式得到证实:所有义务都用第一人称
(「我是上主……」),宣告给另一个叫「你」的主体。在整个十诫中,都用了一个
单数人称代名词,直指对方。天主显示自己的旨意,同时针对整个民族和针对每一
个人:
上主规定:对天主,要爱慕,对近人,要公道。如此,人就不会成为不义者,天主
也不会受屈辱。这样,藉著十诫,天主培育人成为他的朋友,并和他的近人同心合
意。……对我们基督信徒,十诫的话不但没被废弃,反而因著上主在血肉内临於人
间,得到发扬和进展。

教会圣传中的十诫

教会的圣传忠於圣经并依照耶稣的教导,确认十诫具有基本的重要性和意义。
自圣奥思定开始,教会在给候洗者和信徒的教理讲授中,「十诫」占著优越的地位。
在十五世纪,人们习惯把十诫的规条写成有节奏的词句,以便背诵并采用积极的形
式。这种方式直到今日仍被沿用。教会的教理书在讲解基督徒的伦理时,经常随从
「十诫」的次序。
在历史的过程中,诫命的画分和编号曾有变化。本教理仍随从圣奥思定所做的分法,
这分法已成了天主教的传统。这也是路德会的传统。希腊教父所做的分法稍有不同,
这分法可见於东正教会和改革教会的团体。
十诫讲述爱天主和爱近人的要求。首三条更针对爱天主,后七条针对爱近人。
既然爱德包括两条命令,主又把全部法律和先知综合其中……,因此,十条命令,
分别写在两块石版上。三条写在第一块上,七条写在第二块上。

特伦多大公会议教导说,基督徒及已成义的人依然有遵守十诫的责任。梵二则加以
肯定:「主教们是宗徒们的继承人,从……主的手里,接受训导万民及向一切受造
物宣讲福音的使命,为使众人因信德、圣洗及遵守诫命而得救」。
十诫的统一性

十诫组成一个不能分割的整体。每一句「话」都涉及其他每一句话和所有的话。它
们互相配合,两块约版互相解释,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触犯一条诫命,就是违反
其他一切诫命。人若不赞美他们的造物主天主,就不能尊敬他人。人若不爱天主所
造的人,就不能崇拜天主。十诫把人的敬神生活与其社会生活结合为一。
十诫与自然律

十诫乃属於天主的启示。十诫同时教导我们真实的人性。十诫说明基本的义务,因
此,间接地,也说明了人性固有的基本权利。十诫含有「自然律」的一种优越的表
达:
从开始,天主就把自然律的规诫植根在人的心内。然后,天主只是提醒人而已,这
便是十诫。

虽然只凭理性也能得知十诫的规条,天主仍予以启示。为对自然律的要求,达致完
整和确实的认识,有罪的人类需要这启示:
在罪恶的处境中,由於理智之光已经昏暗以及意志的偏差,对十诫作一完整的解释,
成了必要的。

我们对天主十诫的了解,是藉著教会提供给我们的天主的启示,和道德良心的呼声。


十诫的约束力

由於十诫是表达人对天主和对近人的基本义务,所以,在其基本的内容上揭示了人
当尽的重大义务。十诫的本质不能改变,其约束力时时处处都有效。没有人可以免
除。十诫是天主铭刻在人心上的。
服从十诫尚包括一些本身是较轻微的义务。例如,骂人是第五诫所禁止的,本身不
是严重的过错,但说话者由於环境或骂人者的意向能使它成为严重的过错。
「离了我,你们甚么也不能作」

耶稣说:「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条;那住在我内,我也住在他内的,他就结许多
的果实,因为离了我,你们甚么也不能作」(若15:5)。这话所提到的果实,就是藉
著与基督的结合而有的丰富生命所产生的圣德。几时我们信仰耶稣基督,参与他的
奥迹,遵守他的诫命,救主将亲临,而在我们内,爱他的父和他的弟兄,也是我们
的父和我们的弟兄。他本人因著圣神,将成为我们行事的、生活的和内心的规范。
「这是我的命令: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一样」(若15:12)。
撮要

「我该行甚么『善』,为得永生?」──「如果你愿意进入生命,就该遵守诫命」
(玛19:16-17)。
耶稣以言以行证实十诫是永恒的。
十诫的恩赐是在天主与其子民缔结的盟约中所颁赐的。为此,天主十诫在此盟约内,
并藉此盟约取得真实的意义。
教会的圣传忠於圣经并依照耶稣的教导,确认十诫具有基本的重要性和意义。
十诫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每一句「话」或每一条「诫命」都涉及整体。触犯
了一条诫命就是违犯全部法律。
十诫含有自然律的一种优越的表达,我们可从天主的启示和人的理性得知十诫。 

十诫在其基本内容上宣示的是属於严重的义务。不过,服从这些规诫,也包括轻微
的义务,这是由於事情本质是轻微的。
凡天主所命令的,他赐恩宠使之成为可行的。

TOP

天主教教理
卷三
在基督内的生活

第二部分

第一章

「你当全心、全灵、全意
爱上主,你的天主」

耶稣用「你当全心、全灵、全意,爱上主你的天主」这句话来概括人对天主的责任
(玛22:37)。这句话直接回应一个隆重的号召:「以色列!你要听:上主我们的天
主,是唯一的」(申6:4)。
天主首先爱了我们。唯一天主的爱在「十句话」的第一句话里已被提及。随后,诫
命阐明人蒙召应给予天主爱的答覆。

第一条

第一诫

我是上主,你的天主,是我领你出了埃及地、奴隶之所。除我之外,你不可有别的
神。不可为你制造任何彷佛天上、或地上、或水中之物的雕像。不可叩拜这些像,
也不可敬奉 (出20:2-5)。

经上记载:「你要朝拜上主,你的天主,唯独事奉他」(玛4:10)。

一、「你要朝拜上主,你的天主,并要事奉他」

天主向以民说:「我领你们出了埃及地、为奴之家」。天主使以民记起他在他们的
历史中所施行的大能、恩惠和拯救,就这样把自己显示给以民让他们认识。第一句
话包含法律的第一条诫命:「你要朝拜上主、你的天主,并要事奉他。……不可追
随别的神」(申6:13-14)。天主的第一个召唤和正义的要求,便是要人接纳他和朝拜
他。
唯一和真实的天主首先把自己的光荣显示给以色列。有关人的蒙召和人的真理的启
示,与天主的启示是互相联贯的。人蒙召是为藉著他符合人受造特色的行为,彰显
天主,人是「依照天主的肖象和模样而受造的」:
特肋弗(Tryphon)啊,总不能再有别的天主了!从亘古以来……,除了那位宇宙的创
造者和治理者外,也从未有过别的天主。我们不认为我们的天主不同於你们的天主。
他是同一位「以大能的手和高举的双臂」,领你们的祖先出了埃及地的天主。我们
不会把我们的希望寄於任何别的神,实际上也没有别的神,而就是你们希望的那一
位,亚巴郎的天主、依撒格的天主和雅各伯的天主

「命令的第一条包括信德、望德和爱德。因为,谁说到天主,事实上,是论及一位
恒常、不变、永远一样、忠信、完全公义的主。由此,我们必然应该接受他说的话,
对他有完全的信仰和依赖。他是全能的,仁慈的,无限量地乐意行善。谁能够不把
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谁见到了他倾注於我们的慈善和温柔的宝藏而能够不爱
慕他?因此天主在圣经中,在命令的开始,或在命令的结束时,采用了『我是上主』
这种说法」。
信德

天主把他的爱启示给我们,我们的道德生活在对天主的信德中,找到了根源。圣保
禄视「服从信德」(罗1:5; 16:26) 为人的第一义务。他指出一切道德偏差的根源与
解释,均在於「不认识天主」。我们对天主的责任是信仰他并为他作见证。
第一条诫命要求我们以明智、以警醒来培养和维护我们的信德,并抛弃违反信德的
一切。事实上,有多种方式构成违反信德的罪:
对信德刻意的怀疑,是指疏忽或拒绝承认天主所启示的,并经教会定为当信的道理
是真的。非刻意的怀疑,是指相信上的犹豫,或在克服信德受质疑时的困难,或由
信德晦涩而产生的忧虑。人若故意地维持怀疑,会导致心灵的盲目。

不信,是忽视启示的真理或自愿拒绝认同。「所谓异端,是在领洗后,固执地否认
天主所启示及教会所定为该信的某端真理,或是固执地怀疑这端道理。所谓背教,
是整个背弃基督徒信仰。所谓裂教,是拒绝服从教宗或是不愿与服从教宗的教会成
员共融」。
望德

当天主启示自己和召唤人时,人不能靠自己的力量圆满地答覆天主的爱。人应该希
望天主给他还爱天主的能力,并按照爱的诫命而行事的能力。望德是怀著信赖期待
天主的祝福和享见天主的幸福;望德也是怕得罪天主的爱和招致惩罚。
第一条诫命也针对违反望德的罪,就是失望和妄望:
所谓失望,是人停止从天主盼望个人的得救,为达致得救的帮助或自己罪过的赦免。
失望违反天主的良善,他的正义──因为上主对他的许诺是忠实的──和他的仁慈。


妄望有两种。或是人对自己的能力存有妄想 (希望无需来自上天的帮助而能自救),
或是人对天主的全能和仁慈存有妄想(希望无悔改而得宽恕,无功绩而得光荣)。 
爱德

对天主的爱的信仰,包含以真诚的爱,回应天主爱的召唤和义务。第一条诫命要我
们爱天主在万有之上,并为天主和因天主而爱万物。
人犯罪违反天主的爱,能有几种方式:冷漠是忽略或拒绝考虑天主的爱;也是不赏
识天主爱的关切和否认其力量。忘恩是疏忽或回避承认天主的爱和对天主以爱还爱。
冷淡是犹豫和忽略回应天主的爱,也能指人拒绝把自己交付於爱的推动。懈怠或灵
性方面的懒惰,甚至能使人拒绝来自天主的喜乐,和对神圣的美善持厌恶的态度。
仇恨天主源自骄傲自大。仇恨违反天主的爱,否认天主的良善,并竟敢咒骂那阻止
犯罪及处以惩罚的天主。
二、「只向你的天主、上主俯伏朝拜」

信、望、爱三个超性德行使伦理德行定型并活跃起来。如此,爱德促使我们,依照
全部义德的要求,归还给天主我们身为受造物所欠他的一切。虔敬之德使我们具备
这种态度。
朝拜

朝拜是虔敬之德的第一个行为。所谓朝拜天主,就是承认他是天主、是造物主和救
主、是一切存在之物的上主和主人、是无限的爱和仁慈。耶稣引述申命纪说(申6:13):
「你要朝拜上主,你的天主;唯独事奉他」(路4:8)。
朝拜天主,就是在绝对的尊敬和顺服中,承认「受造物原是虚无」,只能藉天主而
存在。朝拜天主,就是如同圣母玛利亚,在谢主曲中,赞美他、颂扬他,并自谦自
卑,怀著感恩之情,承认他行了大事、他的名字是圣的。朝拜唯一的天主使人免於
只看自己、免於罪恶的奴役和世界的偶像崇拜。
祈祷

第一诫所命令的信、望、爱的行为,在祈祷中完成。举心归向天主,是我们朝拜天
主的一种表达,就是:赞美、谢恩、转求、求恩的祈祷。为能服从天主的诫命,祈
祷是不能缺少的条件。「应当时常祈祷,不要灰心」(路18:1)。
祭献

给天主奉上祭献,作为朝拜、感恩、祈求、和共融的记号,是理所当然的:「为了
在神圣的共融中与天主结合,并为了能成为幸福的人而做的任何行为,都是真实的
祭献」。
欲使外在的祭献成为实在的,它必须是属神祭献的表达:「我的祭献就是痛悔的精
神……」(咏51:19)。旧约的先知屡次谴责那些毫无内在参与或与爱近人无关的祭献。
耶稣追忆欧瑟亚先知的话:「我喜欢仁爱胜过祭献」(玛9:13; 12:7);唯一完美的
祭献,是基督在十字架上,为爱他的父,并为我们的得救,所作的全燔祭。联合於
基督的祭献,我们能使我们的生活成为献给天主的祭献。
许诺与誓愿

在许多场合里,基督徒应邀向天主作出承诺。圣洗、坚振、婚姻、圣秩四件圣事常
含有这类承诺。出自个人的虔敬,基督徒也可向天主许下要作某种善功、某种祈祷、
某种施舍、某种朝圣等等。忠於对天主所作的许诺,是表达对至尊天主应有的尊敬
和对天主的爱慕。
「许愿乃是向天主审慎而自由做出的承诺,保证自己要行一件可能的且是更好的善
功,并应以虔敬之德完成之」。许愿是一个虔敬的行为,藉此行为,基督徒自献於
天主或向天主许下要做一件善事。藉著实践所许的愿,将他所许诺的和所奉献的交
给天主。宗徒大事录给我们记录了圣保禄很关心实践他所许下的誓愿。
教会对实践福音劝谕的誓愿确认有典范的价值:
慈母教会欣喜在其怀抱中,有许多男女更亲近地去追随救主的自贬,并更显著的加
以表彰,以天主儿女的自由,承受贫穷,舍弃自己的意志:这些人都是为了天主,
在成全的事上,自愿屈服於一个受造的人,为能使自己更完善地相似基督的服从。


在某些情况下,教会为了相称的理由,能豁免所做的承诺及誓愿。

宗教的社会义务与宗教自由的权利

「人人都该追求真理,特别应该追求有关天主及其教会的真理,既寻获之后,则必
须服膺而遵循之」。这义务乃源自「人的固有本性」。它并不违反对各种不同宗教
的「诚恳的尊敬」,「这些宗教往往反映出普照全人类的真理的一线光明」。它也
不违反爱德的要求,这爱德催促基督徒「应以仁爱、明智、耐心、对待那些徘徊於
歧途或在信仰上无知的人们」。
向天主献上真实的崇敬,是一种个人性和社会性的义务。这正是「公教会关于人类
及社会,对於真宗教及唯一的基督教会,所有道德责任的传统道理」。藉著不断地
向人们宣传福音,教会尽其所能,使他们能够「把基督的精神注入思想、习惯、法
律和所处的团体制度中」。基督徒的社会责任是尊重并启发每个人对真与善的喜爱。
这责任要求他们使人认识、崇奉唯一的真宗教,这真宗教存在於至公而由宗徒传下
来的教会之内。基督徒蒙召为世界之光。如此,教会向受造界,尤其向人类社会,
表达基督对它们的王权。
「在宗教信仰上,不能强迫任何人,违反其良心行事,也不能阻挠任何人,在合理
的范团内,或私自、或公开、或单独、或集体依照其良心行事」。这信仰的权利乃
奠基於人的本性,而人的尊严驱使其良心自由地依附超越现世秩序的天主的真理。
因此,「即使在那些对於追求真理,及依附真理不尽责任者身上,仍保有不受强制
的权利」。
「如果为了人民的特殊环境,在国家的法律制度上,对某一宗教团体予以国家的特
别承认,则必须同时对其他一切公民及宗教团体,承认并尊重其在宗教事务上的自
由权利」。
宗教自由的权利既不是依附错误的道德允许,也不是犯错的假想权利,而是人享有
公民自由的自然权利,就是在有关宗教的事务上,在合理的限度内,不受政府当局
的外力强制。这项自然权利,在社会法律制度中应予确认,并成为民法的条文。 
信仰自由的权利,其本身不是无限的,也不能仅以法有明文,或实证主义、自然主
义的标准,而设计的「公共秩序」加以限制。至於与此权利俱来的「合理范围」,
必须依据每一个社会情况,按照公益的要求,运用政治的明智加以□定,并由政府
依照「符合客观道德秩序的规范」予以批准。
三、「在我面前你不可有其他的神」

第一诫禁止恭敬其他的神,只应恭敬启示给其子民的唯一上主。第一诫禁止迷信和
不信。迷信可以说是一种对宗教的过分歪曲;不信正好相反,是由於欠缺,是对虔
敬之德的缺陷。
迷信

迷信是宗教情绪和当行敬礼的偏差。迷信也能影响我们崇拜真天主的敬礼,例如,
给一些原是合法或必要的敬礼,赋予一种魔术般的重要性。将祈祷或圣事标记的功
效,只附於其外在仪式上,而无视乎其所要求的内心的准备,便是陷於迷信。
拜偶像

第一诫谴责多神论。它要求人除了天主以外,不要相信别的神道,除了唯一的神以
外,不崇拜别的神明。圣经不断地提醒人抛弃「人手铸造的金的,或银的偶像」,
它们「有口而不能言,有眼而不能看……」这些虚妄的偶像使人陷於虚妄:「铸造
偶像的人将与偶像同亡;凡信赖偶像的人,也将是一样」(咏115:4-5,8)。天主,则
相反,是「生活的天主」(苏3:10; 咏42:3等)他给人生命,并介入历史中。
拜偶像不仅指其他宗教的虚假崇拜。它对信仰常是一个恒常的诱惑。拜偶像是把原
非天主的一切,予以神化。拜偶像开始存在,就在当人把一个受造物当作天主来尊
敬的时候。崇拜的受造物能够是邪神或魔鬼(譬如崇拜魔王),也能够是权势、娱乐、
种族、祖先、国家、钱财等。耶稣说:「你们不能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钱财」(玛6:24)。
许多殉道者舍生受死只是为了不朝拜「兽像」,甚至拒绝伪装的朝拜。拜偶像否认
天主唯一的主权;因而与天主的共融是不能相容的。
人的生活在对独一无二者崇拜中获得整合。崇拜唯一真主的诫命使人单纯化,使他
免於无尽的纷乱。拜偶像是人与生俱来的宗教意识的败坏。崇拜偶像者「拒绝把不
可摧毁的天主观念归於天主,反而加於其他任何事物上」。
占卜和巫术

天主能启示未来给他的先知或其他圣贤。然而,基督徒面对未来的正确态度,是怀
著信赖,把自身交付於天主的眷顾,放弃一切对此不健康的好奇。但不顾未来能构
成缺乏责任感。
一切形式的占卜应该抛弃:无论是求助撒殚或魔鬼、招魂或其他误以为能够「揭露」
未来的做法。观察星座、行占星术、行手相术、解释徵兆和命运、相信神视现象、
求助灵媒,都是有意掌握时间、历史甚至人类,同时也希望为自己赢得神秘力量的
支持。这一切都违反我们对唯一天主应有的敬意、尊重和敬畏之情。
所有施行巫术或妖术的法事,有意藉此驯服神秘的力量,以供当事人的驱使,并取
得支配他人的超然能力──即使是为了恢复健康,也是严重地违反虔敬之德。这种
法事,要是尚含有危害他人的意向,或求助魔鬼的干预,更应受到谴责。佩带护身
符的人,也应受到责备。通灵论往往采用占卜和巫术,教会告诫信徒要加以小心防
范。也不能因求助於所谓传统的药物,而使呼求邪恶的力量,和利用别人的轻信,
成为合法。
反宗教

天主的第一条诫命谴责几个反宗教的主要罪行:就是,或以言语,或以行为试探天
主、亵渎神明和买卖圣职。
试探天主就是用言语或用行为,来考验天主的良善和他的全能。撒殚有意使耶稣从
圣殿顶上跳下去,而强迫天主采取行动,正是试探天主的行为。耶稣用天主的话驳
斥说:「你不可试探上主你的天主」(申6:16)。含有这类试探天主的挑拨都伤害我
们对造物主天主应有的尊敬和信赖。试探天主常是对天主的爱、上智、和能力持有
一种怀疑的态度。
亵渎是侮辱或不相称地处理圣事及其他礼仪行为,或奉献於天主的人、地、事物。
亵渎是一种严重的罪过,尤其是对圣体圣事,因为基督的身体为了我们而实体地临
在这圣事内。
买卖圣职或圣物在於收买或出售属灵的事物。有一个名叫西满的术士,见到在宗徒
身上成就的事业,就有意购买属灵的能力,伯多禄回答说:「愿你的银钱与你一起
丧亡!因为你想天主的恩赐可以用银钱买得」(宗8:20)。这与耶稣的话正相吻合:
「你们无条件得来的,也要无条件分施」(玛10:8)。属灵财富是不能占为己有的,
谁也不能自认为属灵财富的拥有者或主人,因为这些财富均来自天主。人只能从天
主的手中无条件地领受。
「圣事施行人,除所属主管当局规定的献仪外,不可藉施行圣事要求报酬,且常应
注意,那些有需要的人,不可因为贫困的缘故而被剥夺获得圣事的援助」。主管当
局规定这些「献仪」是基於一个原则,就是基督的子民应支持教会圣职人员的生活。
「工人自当有他的食物」(玛10:10)。
无神主义

「我们这时代的许多人一点感觉不出、甚至明明否认,人同天主这种攸关生命的密
切关系,故无神主义可列为现代最严重的事」。
无神主义一词泛指许多不同的现象。一个经常遇到的形式便是实际的唯物主义,它
把人的需要和希望局限於时空之内。无神的人文主义误以为「人是自己的目的,人
是其历史的唯一创造者」。当代另一种形式的无神主义则将人类的解放,寄望於经
济及社会的解放,且认定「宗教在本质上便构成一种障碍……,因为令人神往於来
世生命的幻想,等於使人对建设地上的王国毫不努力」。
由於否认或拒绝天主的存在,无神主义是一个违反虔敬之德的罪过。这一过错的归
咎性,能因其意向和环境的因素而大大地减轻。对无神主义的肇始和传播,「有信
仰的人可能负有不小的责任。信友因忽视信仰教育,因对教义所做虚妄的诠释,或
因自身在宗教、道德及社会生活上的过失,不仅未将天主及宗教的真面目,予以揭
示,反而加以掩蔽」。
无神主义屡次基於一个错误观念,就是过度强调人的独立自主,以至感到难以承认
人对天主的任何隶属关系。然而,「承认天主决不违反人性尊严:因为人性尊严正
奠基於天主,并靠天主来玉成」。教会深知「其所宣布的真理,符合人心极其秘密
的愿望」。
不可知主义

不可知主义有多种形式。在某些情况中,不可知论者拒绝否认天主;他们反而肯定
必须有一个超然的实体存在,然而它不可能启示自己,因此对它没有人能够知道甚
么。在其他情况下,不可知论者对天主的存在不作论断,他们声明天主的存在不可
能加以证明,或予以肯定或否定。
不可知主义有时也许对天主作若干探讨,但也能代表一种冷漠,对存在最终问题的
逃避,以及道德良心的怠惰。不可知主义,在不少情况下,等同於实际的无神主义。

四、「不要雕塑偶像…」

天主的命令包括禁止人手为天主制造的任何画像。申命纪解释说:「因为上主你们
的天主,在曷勒布由火中对你们说话的那天,你们既然没有见到甚么形状,那么,
你们切不要堕落,为自己制造任何形状的神像……」(申4:15-16)。把自己显示给以
色列的天主绝对超越一切。「他是万有」,但同时「他超越他的一切化工」(德43:27-28)
。他自身就是「一切受造之美的源由」(智13:3)。
但是,从旧约开始,天主曾命令或允许采用形象,以象徵的方式导向降生成人的圣
言所给的救恩:例如铜蛇,结约之柜和革鲁宾。
教会史中第七届大公会议,即尼西亚大公会议 (787年),以圣言降生成人的奥迹为
基础,针对反对敬礼圣相者,断定恭敬圣相为正确。这些圣相包括:基督的相、以
及天主之母的相、天使和诸圣的相。天主圣子,藉著降生成人,对敬礼圣相开启了
一个新的「秩序」。
基督徒对圣像的敬礼并不违反禁止崇拜偶像的第一条诫命。因为「对一个形象的尊
敬应归属於原始的典型」,又「任何人敬礼一个形象,旨在敬礼形象所描绘的人物」。
对圣像的尊敬是一个「尊重的敬意」,并不是一种崇拜,只有天主配得崇拜。
宗教的敬礼并不指向形象自身,视之为实体,而是在形象所表达的角度下,引导我
们,归向降生成人的天主。因为,指向形象的动向,就其形象而言,并不停留在形
象那里,而是通过形象,趋向形象所表达的实体。

撮要

「你当全心、全灵、全力爱上主,你的天主」(申6:5)。
第一诫召唤人信天主,寄望於他并爱他在万有之上。
「你要朝拜上主,你的天主」(玛4:10)。朝拜天主,祈求天主,对天主行应有的敬
礼,持守向他所作的许诺和誓愿,都是实践虔敬之德的行为,以及对第一条诫命的
服从。
对天主奉行真实敬礼的责任,涉及个人和社会团体。
人应该「能私自和公开自由地宣认自己的宗教信仰」。
迷信是我们敬礼天主的一种偏差,其最显著的表现是拜偶像,也包括其他形式的占
卜和巫术。
以言以行试探天主、亵渎、买卖神圣事物都是违反虔敬的罪过,都为第一诫所禁止。

2140无神论由於舍弃或否认天主的存在,是一种违反第一诫的罪过。
圣像的敬礼是建基於天主圣言降生成人的奥迹上,并不违反第一诫。

TOP

天主教教理
卷三
在基督内的生活

第二条

第二诫

不可妄呼你天主上主的名(出20:7; 申5:11)。

你们一向听过对古人说:「不可发虚誓」……。我却对你们说:你们总不可发誓(玛
5:33-34)。

一、上主的名是圣的

第二诫规定我们要尊重上主的名。如同第一诫一样,第二诫属於虔敬之德的范围,
并更特殊地规定,在神圣的事情上,怎样运用我们的口舌。
在所有启示的话中,其中有一句是与众不同的,就是启示天主的名字。天主吐露他
的名字给相信他的人;天主在自身的奥秘中显示自己给相信他的人。名字的恩赐表
示对人的信任和亲密。「上主的名是圣的」。因此,人不能滥用上主的名。人应以
敬爱朝拜的静默,把上主的名保守在心中。不应该在自己说话时轻易提起上主的名,
除非为了祝福、赞美、光荣他。
对上主名字的尊敬表达对天主本身的奥秘,以及它所唤起的整个神圣事实应有的尊
敬。神圣感乃属於虔敬之德的范围:
敬畏和神圣感是基督徒的情怀吗?没有人能合理地去怀疑。一旦我们享见至尊无比
的天主,这是应该具有的情怀,并且应该达到强烈的程度。几时我们体验他临在的
「真实性」,我们就该具有这情怀。我们越相信他临在,就越会有这情怀。没有敬
畏和神圣感,就是体验不到,不相信他的临在。

信徒应该为上主的名作证,毫不畏惧地宣认自己的信仰。 宣道和教理讲授,应该为
对耶稣基督之名的崇拜和尊敬所浸润。
第二诫禁止妄用天主的名字,就是不相宜地运用天主、耶稣基督、童贞玛利亚及众
圣人的名字。
以天主之名向他人所作的许诺,是以天主的荣誉、信实、真诚和权威为保证。这些
许诺按正义应该受到尊重。对这些许诺失信,便是滥用天主的名字,在某种程度上,
使天主成为撒谎者咒骂天主直接违反第二诫,是指:在内心或在口头上出言反对天
主,说怀恨、指责、藐视天主的话、讲天主的坏话、在言谈中对天主说失敬的话,
并妄呼天主的名字。圣雅各伯宗徒责备「那些辱骂基督美名(耶稣)」的人(雅2:7)。

咒骂天主的禁令也包括反对基督教会、圣人以及神圣事物的言词。借用天主的名字,
为遮掩犯罪的行为、奴役人民、虐待人民或屠杀人民,也等於咒骂天主。妄用天主
的名字,来进行犯罪的勾当,将招致对宗教的排斥。
咒骂天主与对天主和他的圣名应有的尊敬相反。咒骂天主本身是个严重的罪过。

以天主的名字诅咒(人),虽没有咒骂天主的意思,也是对上主的失敬。第二诫也禁
止以天主的名字来施行魔术。
天主的名号是伟大的,应该以相称他的伟大和尊高来称呼他。天主的名号是圣的,
应该怀著恭敬和唯恐得罪他的心情称呼他的名号。

二、妄呼天主的名号

第二诫禁止发虚誓。所谓宣誓或发誓,就是人吁请天主为自己所说的事情作证。这
是人呼号天主的信实作为个人信实的保证。发誓是以上主的名号作担保。「你要敬
畏上主你的天主,只事奉他,只以他的名起誓」(申6:13)。
拒绝发虚誓是对天主的一个义务。身为造物主和上主,天主是一切真理的标准。人
的话与天主的真理,或者吻合,或者相反。若人的话是信实而合法的,所发的誓便
突显人的话与天主的真理的关系。虚誓则是人呼号天主为他的谎言作证。
发虚誓是一个人宣誓作出一个无意履行的承诺,或者在宣誓作出承诺之后,不予以
履行。发虚誓是对一切言语之主的天主构成严重的失敬。以宣誓来保证做一件坏事
是违反天主之名的神圣性。
耶稣在山中圣训中讲解了第二条诫命:「你们一向听过对古人说:『不可发虚誓!
要向上主偿还你的誓愿。』我却对你们说:你们总不可发誓……。你们的话应当是:
是就说是,非就说非;其他多余的,便是出於邪恶」(玛5:33-34,37)。耶稣的教导
是:所有的宣誓必然涉及天主,因而在一切言谈中必须尊重天主的临在及他的真理。
向天主求助时说话须谨慎,且对天主的临在必恭必敬。我们每一句话或肯定或藐视
天主的临在。
随著圣保禄,教会的传统,认为为了重大而正当的理由发誓(例如在法庭前),并不
与耶稣的教导相反。宣誓,即呼天主之名而为真理作证,但「除依照真理、明辨及
正义外,不得宣誓」。
天主之名的神圣性,要求不得为微不足道的琐事宣誓,不可在可疑的情况下宣誓,
就是可能被误解为认同那无理要求的权力。若宣誓为不合法的政府所要求,可以加
以拒绝。若宣誓的目的违反人的尊严或损害教会的共融,必须加以拒绝。
三、基督徒的名字

圣洗圣事的施行乃「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玛28:19)。在此圣事中,以上主之名祝
圣受洗的人,基督徒领受他在教会中的名字。这可能是一个圣人的名字,这圣人是
一个基督的门徒,忠於主的典范,善度了在世的一生。这位主保圣人提供他一个爱
德的表率,又保证为他转祷。「圣洗的名字」也能指基督的一个奥迹,或一个基督
徒的德行。「父母、代父母和堂区主任应留心,勿以与基督信仰无关的名字为洗名」。

基督徒以十字圣号,「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开始他的一天、他的祈祷和行动。这
样,基督徒奉献他的一天,为光荣天主,并呼求救主的恩宠,使他能在圣神内行动,
一如天父的子女。我们在诱惑和困难中,十字圣号坚强我们。
天主以每人的名字来召呼人。每一个人的名字是圣的。名字是一个人的画相。它要
求受到尊敬,为表示对有此名字者的尊重。
领受的名字是一个具有永久性的名字。在天国里,每一个烙有天主圣名的人,他的
奥秘和独一无二的特徵,将大放光明。「胜利的,……我要赐给他一块刻有新名号
的白石,除了领受的人外,谁也不认得这名号」(默2:17)。「我看见羔羊站在熙雍
山上,同他在一起的,还有十四万四千人,他们的额上都刻著羔羊的名号和他父的
名号」(默14:1)。
撮要

「上主,我们的天主!□的名在普世何其美妙!」(咏8:2)
第二诫规定我们要尊重上主的名。上主的名是圣的。
第二诫禁止妄用天主的名字。咒骂天主在於居心不敬地运用天主、耶稣基督、童贞
玛利亚和圣人的名字。
发虚誓是呼号天主为一个谎言作证。发虚誓是对常忠於自己许诺的上主,严重地失
敬。
「若非本於真理、急需及尊敬,不要指著造物主,或受造物宣誓」。
领洗时,基督徒领受他在教会中的名字。父母、代父母和堂区主任该悉心为他选择
基督徒的名字。以一位圣人作主保,表示以这位圣人为爱德的模范,并且肯定享有
他的代祷。
基督徒以十字圣号开始他的祈祷和行动,「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阿们」。
天主以每人的名字来召呼人。
第三条

第三诫

应记住安息日,守为圣日。六天应该劳作,作你一切的事;但第七天是为恭敬上主
你的天主当守的安息日;你不可作任何工作(出20:8-10)。

安息日是为人立的,并不是人为了安息日;所以,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谷2:27-28)。


一、安息日

十诫的第三诫提醒人记得安息的神圣性:「第七日应完全安息,因为是献於上主的
圣日」(出31:15)。
在说到安息时,圣经作了创造的纪念:「因为上主在六天内造了天地、海洋和其中
的一切,但第七天休息了,因此上主祝福了安息日,也定为圣日」(出20:11)。
圣经也揭示了上主的日子,是以色列自埃及的奴役中获得解救的纪念日:「应记得:
你在埃及地也曾做过奴隶,上主你的天主以大能的手和伸展的臂,将你从那里领出
来。为此,上主你的天主吩咐你守安息日」(申5:15)。
天主把安息日交给以色列遵守,作为永远盟约的记号。安息日是为上主所保留的神
圣日子,用以赞美天主,他的创世工程,以及他拯救以色列的行为。
天主的作为是人之作为的榜样。如果天主在第七天「停工休息」(出31:17),人也应
该「停止工作」,并让他人,尤其是穷人,「获得喘息」(出23:12)。安息日停止日
常的工作,让人休息。这是对工作的奴役性和金钱崇拜抗议的日子。
福音报导了许多耶稣被控告触犯安息日法律的事件。但是耶稣从不违背安息日的神
圣性。耶稣用他的权威给安息日作了正确的解释:「安息日是为人立的,并不是人
为了安息日」(谷2:27)。基督以悲天悯人的心肠,确立了「安息日允许行善,而非
作恶;允许救命,而非害命」(谷3:4)。安息日是慈悲的上主的日子和光荣天主的日
子。「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谷2:28)。
二、主的日子

这是上主所安排的一天,我们应该为此鼓舞喜欢(咏118:24)。

复活的日子:新的创造

「一周的第一天」,耶稣自死者中复活了 (玛28:1; 谷16:2;路24:1; 若20:1)。就
其为「第一天」来说,基督复活的日子使我们记起第一次创造。就其为「第八天」,
亦即安息日的后一日来说 ,基督复活的日子意味著开始了新创造。对基督徒来说,
这日子成了一切日子中的第一个日子,一切庆节中的第一个庆节,主的日子(he kuriak
hemera, dies dominica),「主日」:
每一个日曜日,我们聚在一起,因为这是第一天〔紧接在犹太人的安息日之后,但
也是第一天〕,在这一天,天主从黑暗中引出物质,创造天地,又在同一天,耶稣
基督,我们的救主,自死者中复活。

主日是安息日的圆满

主日与安息日显然不同;在时间上,每周,主日在安息日之后一日;为基督徒,主
日取代了安息日的礼规。在基督的逾越奥迹内,主日满全了犹太安息日的属灵真理,
宣告人在天主内的永远安息。因为法律的敬礼乃准备基督的奥迹,这敬礼的实践正
好预示了一些有关基督的特色:
那些依照旧的方式而生活的人,现在来到了新的希望之中,不再遵守安息日,而遵
守主日,因为是在主日,我们的生命因著主和他的死亡而蒙受祝福。

主日的庆典遵守自然铭刻在人心中的道德规律,「为表示天主对全人类的普施恩德,
向他献上外在、可见、公共和定期的敬礼」。主日的敬礼履行旧约的道德命令,因
为这敬礼沿用旧约的节奏和精神,每周庆祝天主子民的造物主和救主。
主日的感恩祭

庆祝主的日子和举行主的感恩祭是教会生活的中心。「根据宗徒的传统,庆祝逾越
奥迹的主日,在整个教会内,应奉为当守的主要法定庆节」。
「同样该遵守的,有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圣诞节,主显节,耶稣升天节,基督圣体
圣血节,天主之母节,圣母始胎无原罪节,圣母升天节,圣若瑟节,圣伯多禄及圣
保禄宗徒节,诸圣节」。

基督徒这种集会的习惯可上溯到宗徒时代的开始。希伯来书提醒说:「我们决不离
弃我们的集会,就像一些人所习惯行的;反而应彼此劝勉」(希10:25)。
传统牢记一个万古常新的劝告:「及早来到圣堂,接近上主,明认自己的罪过,在
祈祷中痛心忏悔……。参与圣洁和神圣的礼仪,做完祈祷,不要在遣散之前离去…
…。这是我们经常说的:「赐给你们这一天是为了祈祷和休息。这是上主安排的一
天。我们要在上主内踊跃喜乐」。

「堂区是个别教会中成立的固定的信徒团体,由堂区主任在教区主教的权下,负责
其牧灵事务,堂区主任是堂区的当然牧者」。堂区是所有信徒为举行主日感恩庆典
可以集合的地方。堂区传授基督的子民以礼仪生活的一般表达,在这庆典中聚集他
们;它教导基督救世的道理;它在慈善和友爱的事业中实践上主的慈爱:
你在家中祈祷,与在教会中祈祷,不能相比。在教会中祈祷,人数众多,在那里,
祈祷的呼声,众口一心,直达天主。在教会中有的更多:如精神的结合、心灵的一
致、爱德的联系、司祭的祈祷。

主日的本分

教会的规条更确切地规定上主的法律:「主日及当守的法定庆节,信徒有责任参与
弥撒」。「无论在庆节本日或在前一天晚上,参与任何地方举行的天主教礼弥撒者,
即满全参与弥撒的诫命」。
主日的感恩祭奠定和确认基督徒的一切宗教习惯。因此,信徒有责任参与法定日子
的感恩祭,除非为了重大的理由而不能出席,(例如疾病、照顾婴儿)或获得自己本
堂牧者的豁免。凡故意未尽这责任者,难免不犯重罪。
参与主日共同举行的感恩祭,是归属和忠於基督与他的教会的明证。信徒以此证实
他们在信德和爱德内的共融。他们一起为天主的神圣性和他们对救援的希望作证。
他们在圣神的引导之下,彼此鼓励。
「如因缺乏圣职人员,或因其他重大原因,不能参与感恩祭时,恳切希望信徒参加
在本堂区圣堂或在其他圣所,依教区主教规定所举行的圣道礼仪;或个人或与家人
一起以相当的时间做祈祷,或斟酌情形,几个家庭团聚做祈祷」。
恩宠的日子和停止工作

如同「天主造物的工程已完成,就在第七天休息,停止了所作的一切工程」(创2:2),
人的生活是由工作和休息所调节。主日的建立是为了使所有的人都有机会享有足够
的休息和余暇,以培养其家庭、文化、社会及宗教的生活。
在主日及当守的法定节日,信徒应停止有碍於敬礼天主、合乎於主的日子的喜乐、
从事慈善事业、让心神和肉体适当松弛的工作及业务。家庭的急需或社会的巨大利
益,构成合法的免除主日休息的规定。但合法免除守主日责任的信徒得注意,不要
养成危害宗教信仰、家庭生活、和健康的习惯。
为了热爱真理,要寻求圣善的休闲;为了爱德的需要,要接受正当的工作。

但愿享受休闲的信徒,记得那些具有相同需要和相同权利的弟兄,他们由於贫穷和
不幸而无法得到休息。传统上,虔敬的基督徒习惯以做慈善的工作和给病人、弱小
者、老人作谦卑的服务来圣化主日。基督徒另一个圣化主日的方式是,为他们的家
人和近人,拨出额外的时间和关心,在平时,这些时间是难以找到的。主日是一个
反省、默静、文化和深思的时机,这些都有益於内心生活和基督徒生活的成长。 
圣化主日和节日要求共同的努力。每个基督徒如无必要应避免强求他人作事,致使
他人难以遵守主的日子。若某些习惯(运动、餐厅等)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公共服务等
)要求在主日那天工作,每个人有责任为自己保留足够的休闲时间。但愿信徒以节制
和爱德,在群体休闲活动中避免时有所闻的过度和暴力。尽管经济的压力强大,但
愿公权力给国民确保一个专为休息和敬主的时间。雇主对他们的雇员来说也有类似
的责任。
在尊重信仰自由和公益的前提之下,基督徒应使人承认教会的主日和庆节为法定的
假日。他们应该给群众树立祈祷、互敬和喜乐的榜样,并维护他们的传统,对人类
社会的精神生活是一项珍贵的贡献。如果因著国家的立法或由於其他的理由,在主
日那一天必须工作,务使在这一天也要过得犹如我们获得释放的日子,这一天使我
们参与这「盛会」,「已被登录在天上的首生者的集会」(希12:22-23)。
撮要

「当照上主,你的天主吩咐的,遵守安息日,奉为圣日」(申5:12)。「第七日应完
全安息,因为是献於上主的圣日」(出31:15)。
安息日代表第一次创造的完成,现在则由主日所取代,因为纪念新的创造,以基督
的复活作为开始。
教会在第八天庆祝基督复活的日子,这日子理当称为主的日子或主日。
「主日……应在整个教会内,首先奉为当守的法定庆节」「在主日及当守的法定节
日里,信徒有责任参与弥撒」。
「主日及当守的法定庆节,信友……应停止有碍於敬礼天主、合乎於主的日子的喜
乐,或心神和肉身休闲的工作及业务」。
主日的建立是为了使所有的人都有机会「享有足够的休息和余暇,以度其家庭、文
化、社会及宗教生活」。
每位基督徒如无必要应避免强求他人作阻碍人遵守主的日子的事。
第二章

「爱你的近人如你自己一样」

耶稣对他的门徒说:「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一样」(若13:34)。

有人问及有关第一条诫命,耶稣回答说:「第一条是:『以色列!你要听!上主我
们的天主是唯一的天主。你应当全心、全灵、全意、全力爱上主你的天主』。第二
条是:『你应当爱近人如你自己』。再没有别的比这更大的诫命了」(谷12:29-31)。

圣保禄叫我们记得:「谁爱别人,就满全了法律。其实,『不可奸淫、不可杀人、
不可偷盗、不可贪恋』,以及其他任何诫命,都包含在这句话里:就是『爱你的近
人如你自己』。爱不加害於人,所以爱就是法律的满全」(罗13:8-10)。

第四条

第四诫

应孝敬你的父亲和你的母亲,好使你在上主你的天主赐给你的地方,延年益寿(出20:12)


他属他们管辖(路2:51)。

主耶稣亲自提醒人记得这一条「天主诫命」的约束力(谷7:8-13)。圣保禄宗徒则教
导:「你们作子女的,要在主内听从你们的父母,因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孝敬你
的父亲和母亲』,这是附有恩许的第一条诫命:『为使你得到幸福,并在地上延年
益寿』」(弗6:1-3)。

十诫第二块约版的开始是第四诫。这指出爱德的次序。天主愿意我们在他以后,孝
敬我们的父母,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并传给我们对天主的认识。我们应该尊敬天
主为了我们的好处,而赋予他们权威的那些人。
这命令以正面的方式,指出当尽的义务。它宣告下列各条有关尊重生命、婚姻、现
世财物、言语的诫命。这诫命构成教会之社会教导的基础之一。
第四诫明确指出子女对父母的关系,因为这关系是最普遍的。它也涉及家庭团体成
员间的亲属关系。它要求对先人和对祖宗表示孝敬、亲情和知恩。最后也引伸至学
生对老师,雇员对雇主,属下对上司,国民对国家,对管理国家者或执政者的义务。

这条诫命也包括并暗示下列诸人的职责:父母、监护人、老师、上司、官员、执政
者,以及所有对他人或一个团体行施权力的人。

遵守第四诫带有酬报:「孝敬你的父亲和你的母亲,好使你在上主你的天主赐给你
的地方,延年益寿」(出20:12; 申5:16)。尊重这条诫命,除了赢得属灵的果实之外,
也带来今世平安和顺遂的果实。相反,不遵守这条诫命,为团体和个人招致严重的
灾祸。
一、天主计画中的家庭

家庭的本质

夫妇团体是基於配偶双方的合意而形成的。婚姻和家庭是导向配偶之间的幸福以及
生养和教育子女。配偶的爱情和子女的生育,在同一家庭的成员之间,建立起人际
的关系和首要的责任。
在婚姻中结合的一男一女连同他们的子女形成一个家庭。这制度先於所有公权力的
承认;公权力有义务承认它。应将它作为正常的参考,应按照它确定不同等级的亲
属关系。
在创造男人和女人的时候,天主就建立了人的家庭,并确定了基本的结构。家庭的
成员是具有同样尊严的人。为了家庭成员和社会的公益,家庭赋有不同的责任、权
利和义务。
基督徒的家庭

「基督徒家庭实乃教会共融的一种明确启示和实现,因此,它应该被称为家庭教会」。
家庭是一个信、望和爱的团体;家庭在教会内占著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一如在新
约中所显示的基督徒家庭是人际的共融,是「父」和「子」在圣神内共融的记号和
形象。家庭的生育和教养是天父创造工程的反映。家庭奉召分享基督的祈祷和牺牲。
每天的祈祷和天主圣言的诵读使家庭中的爱德坚强。基督徒家庭有福传和传教的责
任。
家庭内的关系,导致感受、情感和兴趣的相近,这主要来自人的互相尊重。家庭是
一个特恩的团体,奉召实现「夫妻间的共同计画、共策共力,以及悉心合作来教育
子女」。
二、家庭和社会

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原始细胞。家庭是自然的社团,在那里,男人和女人被召在爱情
和生命的恩赐中,彼此把自身献给对方。家庭中的权威、稳定和人伦的生活构成社
会生活中自由、安全和友爱的基础。家庭是一个团体,在那里,人自童年,就学习
伦理的价值、开始恭敬天主,和妥善运用自由。家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启蒙。
家庭的生活方式应该使其成员学习关怀和担当,以照顾年轻的人、老年的人、患病
的人,残障的人和贫穷的人。有许多家庭,在某些时刻,无法提供这类援助。这时,
就需要别的人、别的家庭,并在辅助性的原则下,由社会供给那些家庭的急需:
「在天主父前,纯正无瑕的虔诚,就是看顾患难中的孤儿和寡妇,保持自己不受世
俗的玷污」(雅1:27)。
家庭应该由社会藉适当措施给予协助和维护。不论在那里,如有家庭无法达成其任
务,别的社会团体有义务帮助和支持这家庭制度。依照辅助性的原则,庞大的社团
应避免滥用权力或干预家庭的生活。
家庭对社会生活和福祉的重要性,为社会带来一个独特的责任,支持和稳固婚姻及
家庭的责任。政府应以「承认及维护婚姻及家庭的真正性质,和保卫公共道德及促
进家庭福利」,为一个重大的责任。
政治团体有尊重、协助家庭的义务,尤其应给家庭确保下列各点:
──建立家庭、生育子女、并依照自己的道德和宗教信念教育子女的自由;

──保障夫妻关系和家庭制度的稳定;

──透过必要的方法和机构来宣认自己的信仰、传授信仰以及在此信仰中教育子女
的自由;

──私产、兴办事业、就业、享有居所及移居他国的权利;

──按当地的制度,享有医疗、老年照顾、家庭补助金的权利;

──安全和健康,特别免受毒品、色情产品、酗酒等等危害的保障;

──与其他家庭结社的自由,并在政府有代表

第四诫阐明社会中的其他关系。在我们的兄弟姊妹身上,我们见到我们父母的子女;
在我们的堂表兄弟姊妹身上,见到我们祖先的后裔;在我们的国民同胞身上,见到
我们国家的子民;在领洗者的身上,见到我们慈母教会的孩子;在每个人身上看到
的,是那位自愿被称为「我们的天父」者的儿子和女儿。由此,我们与近人之间的
关系被确认为属於个人的层次。近人并不是人类集团中的「个体」;他是「某某一
个人」,他的来历为众所周知,是值得特别关注和尊重的。
人类的团体是由个人组成的。团体的良好治理,不只限於权利的保障和义务的实践,
如忠於契约。正确的关系,不论是在雇主与雇员之间,或是在政府与人民之间,都
假定与生俱来的善意,符合人的尊严,关心正义及人类弟兄手足之情。
三、家庭成员的义务

子女的义务

天主的父性是人类父性的根源;是孝敬父母的基础。子女,不论其年纪大小,对其
父母的孝心,由连结他们的自然感情所滋养。这是天主的诫命所要求的。
对父母的尊敬(孝道)是由知恩而来,对他们要知恩,因为他们以生命的礼物、以爱
情、和工作,把孩子生於此世,并让他们在身量、智慧和恩宠上成长。「你要全心
孝敬你的父亲,不要忘掉你母亲的痛苦。你要记住:他们曾使你出生;他们对你的
恩惠,你如何报答呢?」(德7:29-30)。
儿女的孝道表现於真诚的受教和服从。「我儿,应坚守你父亲的命令,不要放弃你
母亲的教训……。他们在你行路时引领你,在你躺卧时看护你;在你醒来时与你交
谈」(箴6:20-22)。「智慧之子,听从父亲的教训;轻狂的人,不听任何人规劝」(箴
13:1)。
子女只要与父母同住,就应该服从父母为了子女或家庭的好处所下的命令。「作子
女的,应该事事听从父母,因为这是上主所喜悦的」(哥3:20)。子女对教育他们的
导师和那些父母所委托的人,凡合理的命令,也应听从。但是子女如果按良心确信,
听从某一命令是不道德的,他就不该听从。
随著年龄的增加,子女应继续尊敬父母。子女应该迎合父母的希望,乐意徵求父母
的意见,甘心接受父母的合理训诫。对父母的服从止於子女的成年独立,但对父母
的尊敬,却是永久应尽的责任。因为,对父母的尊敬,其根源正是对天主的敬畏,
是圣神七恩之一。

第四诫提醒身为子女的,一旦成年之后,对父母应尽的责任。子女应尽力之所能,
在父母的老年、在患病的时候,在孤苦穷困的日子,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援助。耶
稣要人尽好这知恩的义务。
上主愿父亲受儿女的尊敬,且确定了母亲对子女的权利。孝敬父亲的人,必能补赎
罪过;孝敬母亲的人,就如积蓄珍宝。孝敬父亲的人,必在子女身上获得喜乐,当
他祈祷时,必蒙应允。孝敬父亲的,必享长寿;听从上主的,必使母亲得到安慰(德
3:3-7)。

我儿,你父亲年老了,你当扶助;在他有生之日,不要使他忧伤。若他智力衰弱了,
你要对他有耐心,不要因你年富力强就藐视他;背弃父亲的,形同亵圣;激怒母亲
的,已为上主所诅咒(德3:14-15,18)。

孝敬[父母]促进整个家庭生活的和谐,也涉及兄弟姊妹之间的关系。对父母尊敬使
整个家庭充满温馨的氛围。「孙儿是老人的冠冕」(箴17:6)。「凡事要谦逊、温和、
忍耐,在爱德中彼此担待」(弗4:2)。
为基督徒,对那些带给他们信德的恩典、圣洗的恩宠和在教会中生活的人,欠有一
分特殊的恩情。他们可能是父母、家中的其他成员、祖父母、牧人、讲授教理者、
其他的导师或朋友。「我记得你那毫无虚伪的信德,这信德首先存在你外祖母罗依
和你母亲欧尼刻的心中,我深信也存在你的心中」(弟后1:5)。
父母的责任

夫妻爱情的繁殖力,不只限於生育子女,更伸展至子女的道德教育和属灵培植。
「父母在教育中的地位如此重要,几乎可以说是不能取代的」。父母教育子女的权
利和义务是最原始的和不能转让的。
父母应该视他们的子女为天主的子女,并尊重子女的人格尊严。父母要以身作则,
就是以自己服从天父圣意的榜样,来教导子女实践天主的法律。
父母是教育子女的最先负责人。为表现出这个责任,他们首先为子女创立一个家,
温柔、宽恕、尊敬、忠实和无私的服务便是家规。家是培育德行的适当场所。德行
的培育要求学习自我的克制、健全的判断、作自我的主人,这些都是真正自由的条
件。父母应该教导子女使「身体和本能的层面隶属於内心和属灵的层面」。给自己
的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是父母一个重大的职责。父母在子女面前能够承认自己的
过错,就能够更有效地引导和纠正自己的子女。
「疼爱自己儿子的,应当时常鞭策他,训导自己儿子的,必会因他而得幸福」(德30:1-2)
。「你们作父母的,不要惹你们的子女发怒;但要用主的规范和训诫,教养他们」
(弗6:4)。

家构成一个自然的场合,把连带责任和集体负责的精神传授给人。父母应教导子女
提防威胁人类社会的妥协和颓废。
因著婚姻圣事的圣宠,父母接受了给子女传授福音的责任和特权。子女自幼年开始,
父母就应该给他们传授信仰奥迹,对子女来说,父母是信仰奥迹的「启蒙导师」。
他们应使子女自童年即参加教会的生活。一个健康的家庭生活能够培养每人的内在
气质,在一生的岁月里,作为活泼信仰的正确前导和有力支持。
父母培育子女的信德,应从子女幼小的时候开始。当家庭成员,以符合福音的生活
见证,互相帮助在信德中成长时,这培育已经在进行了。家庭内的教理讲授先於、
伴同并充实其他形式的信仰培育。父母负有使命教导子女学习祈祷,帮助他们发现
作为天主儿女的召叫。堂区是举行感恩祭的团体,也是信徒家庭礼仪生活的中心;
堂区是一个给孩童和父母讲解教理的好地方。
另一方面,子女对他们的父母在圣德上的增长,也有所贡献。 所有的人和每一个人,
为了冒犯、争执、不义和疏忽的过错,应该慷慨大量地、不厌其烦地,彼此谅解、
宽恕。彼此的感情建议如此、基督的爱德要求如此。
在子女的孩童阶段,父母的尊重和亲情,首先表现於照顾和关怀,就是致力於使他
们的子女成长,给子女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在子女日渐长大时,父母那分始
终如一的尊重和热忱,促使他们教导子女如何正确地运用自己的理性和自由。
身为子女教育的首要负责人,父母有权为子女选择一间符合他们自己信念的学校。
这是基本的权利。父母有义务,尽其所能,选择那些更能协助自己克尽基督徒教育
职务的学校。政府有义务确保父母的这项权利,并保证真能行使此权利的实际条件。

子女成年后,便拥有为自己选择职业和生活方式的权利和义务。他们应在对父母的
信任关系中,肩负起这新的责任,乐意徵求和尊重父母的意见及忠告。父母则应该
避免,在选择职业或在物色配偶的事上,强迫自己的子女。然而,这种克制,并不
妨碍父母向子女提供正确的见解,尤其当子女正在考虑建立一个家的时候。
有些人,为了照顾自己的父母或兄弟姊妹,或为了专心一致地从事某项职业,或为
了别的高尚的动机而终身不婚不嫁。这些人能够对人类大家庭的福利,作出伟大的
贡献。
四、家庭和天国

家庭的关系虽然重要,但不是绝对的。正如孩子朝向他人性及属灵的成熟与自主,
渐渐长大成人,同样,他来自天主的特别圣召,也更明确而有力地显示出来。对此
召叫,父母应加以尊重,并应促使他们的子女作出回应。必须深信,基督徒最基本
的召叫是跟随耶稣:「谁爱父亲或母亲超过我,不配是我的;谁爱儿子或女儿超过
我,不配是我的」(玛10:37)。
成为耶稣的门徒,就是应邀成为天主家庭的一员,依照他的生活方式度日:「不拘
谁,凡遵行我在天之父旨意的,他就是我的兄弟、姊妹和母亲」(玛12:49)。
如果主耶稣从他们的子女中召选一人跟随他,为了天国而守贞,过献身或铎职的生
活,对此,父母要怀著喜乐和感激之心情,予以接受和尊重。

五、公民社会中的公权力

第四诫命令我们也要尊敬所有为了我们的好处,自天主领受对社会有权力的人。第
四诫说明行使权力者,以及那由公权力受益者的责任。
公权力的义务

凡执行权力的人,应视之为一种服务。「谁愿意在你们中成为大的,就当作你们的
仆役」(玛20:26)。在伦理上,行使权力的标准应是来自天主、本身合理和特定对象。
没有人可以命令或制订违反人的尊严和自然律的事宜。
权力的行使旨在表明一个正确的价值等级,使众人更容易地运用自由和负起责任。
当权者应明智地实行「分配的正义」,要依据每个人的需要和贡献,同时顾及彼此
间的融洽和安宁。他们应该小心提防,勿使他们采用的规则和措施,导致个人的利
益违反团体的利益。
政治权力应该尊重人的基本权利。政治权力应合乎人道地执行正义,尊重每个人的、
特别是家庭的和受剥削者的权利。
在公益的大前提下,与公民资格相连的政治权利,可以,而且应该给与人民。如果
没有合法和恰当的理由,政府不得中止该项权利。行使政治权利的目的,是为了促
进国家和全人类的公益。

公民的义务

服从权威的人,应视他们的上司如同天主的代表,为天主所指派的天主财物的管家:
「你们要为主的缘故,服从人立的一切制度。……你们要做自由的人,却不可做以
自由为掩饰邪恶的人,但该做天主的仆人」(伯前2:13,16)。公民的忠诚合作包括合
理指责的权利,有时甚至是一项责任,以指陈他们认为有损人的尊严和团体福利的
措施。
公民的义务是与政府合作,在真理、正义、连带责任和自由的气氛下,给社会的福
利作出贡献。爱国及服务国家是基於感恩责任,并由爱德而来。顺从合法当局和为
公益服务,要求公民在政治团体生活里克尽己职。
对权威的服从和对公益的共同负责,在道德上要求国民尽纳税的义务、行使选举的
权利以及保卫国家:
凡人应得的,你们要付清;该给谁完粮,就完粮;该给谁纳税,就纳税;该敬畏的,
就敬畏;该尊敬的,就尊敬(罗13:7)。

基督徒居住在他们自己的国家内,但一如有住所的外国人。他们履行公民所有的义
务,又如外国人承担所有的任务……。他们遵守所定的法律,而他们的生活方式却
超越法律之上……。天主给他们指定的岗位是那么高贵,不许他们擅离职守。

宗徒劝勉我们要为君王和所有掌权的人祈祷和感恩,「为叫我们能以全心的虔敬和
端庄,度宁静平安的生活」(弟前2:2)。

资源富足的国家应尽其所能,接纳在本国无法找到安全与生活必需品的外国人。公
权力应尊重自然权利,即把客人安置於接纳他们者的保护之下。
政府当局为了公义,得依据其权限,使移民权利的执行,隶属於不同的法定条件之
下,尤其移民应尊重对接纳国应尽的义务。移民应怀著感激之情,尊重接纳国的物
质和精神的遗产、遵守当地的法律,以及分担应尽的责任。

若执政当局发出的指令违反道德秩序的要求、人的基本权利、或福音的教导,公民
依照良心有责任不予顺从。若执政当局的要求违反正直的良心,则在服务天主与服
务政治团体的区分上,得到拒绝服从政府的理由。「凯撒的,就应归还凯撒;天主
的就应归还天主」 (玛22:21)。「听天主的命应胜过听人的命」(宗5:29)。
假如政府擅自越权、欺压国民,国民不应拒绝实践为促进公益的客观要求。然而,
国民有权维护自身及其他国民的的权利,免受政府滥用权力的危害。不过应尊重自
然律及福音原则所画定的界限。

抗拒政权的欺压不能合法地诉诸武力,除非下列五个条件同时具备:
一、基本权利的侵犯是确实的、严重的、长期的;二、已经用尽了其他所有的方法;
三、不引起更恶劣的纷乱;四、有成功希望的充分理由;五、依情理说已看不出有
更好的解决之道。
政治团体与教会

每一个制度由其对人及人之终向的看法,得到启发 (即使是隐约的),而由此引申出
判断的参考、价值的等级及行为的标准。大多数的社会团体,都以人贵於事作它们
制度的参考。只有天主启示的宗教清楚地承认天主、造物主和救世主,是人的原始
和终向。教会邀请执政者依照有关天主和人的真理所得到的启发,来衡量他们的判
断与决定:
若社会无视这启发,或自鸣独立於天主之外而拒绝接受,势必将自作聪明,或借用
一个意识型态,作为他们的依据和目标;而且,因为不许人们维护一个辨别善恶的
客观标准,就把极权强加於人和其终向。这种现象或明目张胆地,或遮遮掩掩地,
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教会,鉴於她的任务和她的管辖范围,与政治团体不作任何形式的混淆。教会同时
是人具有超然特色的记号和保障。「教会尊重并鼓励国民的政治自由和责任」。 
「在人的基本权利及人灵得救要求时」,教会基於其使命,有权「在政治的事件上,
亦发表其道德判断。教会依照不同的时代及环境,只运用一切符合福音精神及公益
的方法」。
撮要

「孝敬你的父母」(申5:16; 谷7:10)。
按照第四诫,天主愿意我们在他以后,孝敬我们的父母,并尊敬那些他为了我们的
好处而赋予权威的人。
夫妇的团体,是基於新郎和新娘所订的盟约及合意而建立的。婚姻和家庭是为导向
夫妻的幸福,以及生养和教育子女。
「个人、社会与教会的幸福,都与健全的夫妇和家庭生活息息相关」。
子女应对他们的父母表示尊敬、感谢、合理的服从和帮助。孝顺促进整个家庭生活
的和谐。
父母是培育自己子女之信德、祈祷和一切德行的最先负责人。他们有责任,在一切
可能的范围内,供应子女精神和物质的需要。
父母应尊重和鼓励子女们的召叫,他们应提醒自己并教导子女,基督徒首要的召叫
是跟随耶稣。
公权力应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和行使自由的条件。
公民的义务是同政府合作,在真理、正义、连带责任和自由的气氛下,致力於社会
的建设。
如果执政当局的命令违背道德的要求,公民凭良心有责任不去顺从。「听天主的命
胜过听人的命」(宗5:29)。
每一个社会皆以某种对人及人之终向的看法,作为自己判断及行为的依归。对人和
神的看法,离开了福音的照明,社会就很容易沦为极权的统治。

TOP

天主教教理
卷三
在基督内的生活



第二部分

第二章

第五条

第五诫

不可杀人(出20:13; 申5:17)。

你们一向听过给古人说:「不可杀人!」谁若杀了人,应受裁判。我却对你们说:
凡向自己弟兄发怒的,就要受裁判;谁若向自己的弟兄说「傻子」,就要受议会的
裁判;谁若说「疯子」,就要受火狱的罚(玛5:21-22)。

「人的生命是神圣的,因为,生命自一开始就含有天主的创造行动,并与造物主亦
即与人生命的唯一终向,常保持著特殊的关系。唯独天主是生命的主宰,自生命的
开始直到生命的终结:在任何情况之下,没有人能够声称自己拥有直接毁灭一个无
辜者生命的权利」。
一、尊重人的生命

救恩历史的见证

在亚伯尔被他的哥哥加音杀害的叙述里,圣经揭示了,自人类有史之初,由於原罪
的遗毒,忿怒和嫉妒就盘据在人的心中。人成了他同类的仇敌。天主谴责这杀害兄
弟的恶行说:「你作了甚么?听!你弟弟的血由地上向我喊冤。你现在是地上所咒
骂的人,地张口由你手中接收了你弟弟的血」(创4:10-11)。
天主与人类的盟约是由天主赐给人的生命召叫,和人凶杀施暴的呼声交织而成的:

我要追讨害你们生命的血债。……凡流人血的,他的血也要为人所流,因为人是照
天主的肖象造的(创9:5-6)。旧约常把血视为生命的一个神圣记号。这教导是任何时
代所需要的。

圣经确定第五诫的禁令:「不可杀害无辜和正义的人」(出23:7)。故意杀害无辜者严
重地违反人的尊严、违反金科玉律以及违反天主的神圣性。此禁令有普遍的约束效
力:不论何时何地,无人例外。

在山中圣训里,基督提醒「不可杀人」(玛5:21)的禁令,接著又禁止发怒,仇恨和
报复。犹有甚者,基督要求他的门徒转给另一面颊、爱自己的仇人。他自己也不作
自卫,并命令伯多禄把剑收回鞘内。
合法的自卫

个人和社会的合法自卫,并不是对禁止杀害无辜、故意杀人的一个例外。「自卫的
行动能够引起双重的效果:一个是保存自己的生命,另一个是攻击者的死亡。……
前者是有意的;后者是无意的」。
爱自己常是伦理的基本原则。因此,让别人尊重自己的生命权是合理的。谁保卫自
己的生命,如果被迫对来袭的人给予致命的一击,不算是杀人的罪犯:
如果,为了自卫,采用大於实际需要的暴力,这是不合法的。但是,如果采用适度
的方法抗拒暴力,这是合法的。……为得救并不要求,为避免杀死他人而放弃适度
的自卫;因为人应该保卫自己的生命,先於他人的生命。

合法的自卫,为那些负责保护他人生命、家庭或国家公益的人,不单是权利,也是
重大的责任。
维护社会的公益要求使暴徒不再危害社会。对此,教会传统的教导承认,合法政府
有法理和义务的根据,依照罪行的严重性,得采用适当的刑罚,在极端严重的情况
下,不排除死刑的运用。基於类似的理由,掌权者为自己负责保卫的社会,有以武
力击退进攻者的权利。
刑罚的效果,首先,在补偿由罪行所引起的纷乱。当这刑罚为罪犯自愿接受时,就
有赎罪的价值。其次,这刑罚具有保障社会秩序和个人安全的效果。最后,这刑罚
具有治疗的价值,在可能的范围内,有助於罪犯的改过迁善。

如果不流血的方法足够对抗侵犯者而卫护人们的生命、保障公共的秩序和个人的安
全,掌权者就应采用这些方法,因为这些方法更符合公益的具体条件,也更合乎人
性的尊严。
谋杀

第五诫禁止直接和蓄意的杀人,视之为严重的罪行。杀人者以及那些自愿的同谋杀
人者,都犯了触怒天谴的罪行。
杀害婴儿、兄弟、父母和配偶是特别严重的罪行,由於这些罪行破坏人性亲情自然
的联系。为了优生和公共卫生,即使是出於政府的命令,也不能使任何谋杀成为正
当的。

第五诫禁止,对意图间接地引起一个人的死亡而袖手不管。道德律亦禁止,在无重
大理由下,让某人暴露於致命的危险中,以及拒绝对处在危险中的人伸出援手。 
人类社会坐视造成大量死亡的饥荒,而不设法加以补救,是可耻的不义和严重的过
错。高利贷者和唯利是图者的不正当交易,在人类大家庭中给兄弟手足造成饥馑和
死亡,罪同间接谋杀。这类人确实难辞其咎。

意外杀人,在伦理上,不能归咎於当事人。但若无相当的理由,当事人虽无杀人的
意图,但由於采取了足以致人於死的行动,他不能没有严重的过错。

堕胎

人的生命,自受孕的开始,就应该绝对的受到尊重和保护。人自开始存在的一刻,
作为一个人的所有的权利就应该受到承认,无辜者对生命的不可侵犯的权利,便是
其中之一。
我还没有在母腹内形成你以前,我已认识了你;在你还没有出离母胎以前,我已祝
圣了你(耶1:5)。

我何时在暗中构形,我何时在母胎造成,我的骨骸□全知情 (咏139:15)。

自第一世纪,教会就对所有人工引发的堕胎,认定其为道德的邪恶。这教导没有改
变过,也是不可改变的。直接堕胎,就是不论以此行动为目的或方法,严重地违反
道德律:
不可以堕胎杀害胚胎,不可致新生婴孩於死地。

生命之主天主,曾将保存生命的卓绝任务,委托於人,并令人以相称人性尊严的方
式,完成这任务。故此,由妊娠之初,生命即应受到极其谨慎的保护。堕胎和杀害
婴儿构成滔天的罪行。

正式参与堕胎的行动,构成严重的罪过。教会对於这违反生命的罪行,按法典施予
绝罚。「犯罪成立后」, 按法典所规定的条件,「凡设法堕胎而既遂者,应受自科
绝罚」。 教会并非有意减缩慈悲的空间,而是要表示此罪行的严重性,以及对无辜
被杀害者、他的父母和整个社会,所造成的无可弥补的伤害。
所有无辜者对个人生命的不可剥夺的权利,是公民社会及其立法的构成因素:
「个人不可剥夺的权利应该受到公民社会和政府的承认和尊重。这些人权不取决於
个人,不取决於父母,也不是来自社会和国家的施予;人权乃属於人的本性,寓於
个人之内,源自使他开始存在的创造行动。在这些基本权利中,应列出自受孕至死
亡,每个人对生命的权利和对身体完整的权利」。

「当一条成文的法律,从立法所应给予的保障中,剔除某种人时,这时,国家就否
定了在法律前众人的平等。当国家不为全体公民,尤其那些最弱小者的权利出力服
务时,则法治国家在基础上便受到威胁……。因此,既然要确保婴儿自受孕之始应
享有的尊重和保障,对所有故意侵犯其权利者,法律应制定相当的刑罚」。

胚胎既然在成孕之始已被视为人,那么就应尽其所能,使胚胎的完整性受到保护。
胚胎也该受到照顾和治疗,如其他的人一样。
产前诊断在伦理上是许可的,「只要尊重人的胚胎和胎儿的生命和完整,并为了维
护或治疗个体的目的……。 如果预料诊断的结果会引起堕胎的可能,这与道德律有
严重的骶触。一个诊断不应等於一次死亡的裁决」。

「只要尊重胚胎的生命和完整,不给胚胎引起过度的危险,加於胚胎的治疗措施应
视为许可的,这是为了使胚胎获得痊愈,为了改善胚胎的健康,或为了胚胎个体的
继续生存」。
「培养人的胚胎,作为可利用的生物原料,是不道德的」。

「有些干预染色体或遗传基因的尝试不是为了治疗,而是企图依照性别或其他预设
的品质,作人种选择的生产。这类操纵乃违反人位格的尊严、人的完整性和人的独
一无二和不可重复的身分」。

安乐死

生命萎缩或衰退的人,需要受到特殊的尊重。有病的或残障的人应该得到支持,尽
可能度正常的生活。
直接的安乐死,不论有何动机或用任何方法,是结束残障者、患病者或濒死者的生
命。安乐死在伦理上是不能接受的。
因此,若为了解除痛苦而造成死亡,一个行动或不行动,无论因其本身或其意图,
均构成一桩谋杀,严重地违反人的尊严和对生活的天主、他的造物主的失敬。在此
事件中,人善意所犯的错误判断,并不改变这谋杀行为的本质。安乐死常应在禁止
和排除之列。

停止昂贵的、危险的、非常的、或与所期待的效果不成比例的疗程,能是合法的。
这是拒绝「过度坚持治疗」。作此拒绝并不就是愿意造成死亡;只是接受了不能阻
止死亡。如果病人尚能胜任和有此能力的话,这决定要由病人自己作出,否则应由
合法的代理人作出,不过,常应尊重病人的合理愿望和合法利益。
即使认为死亡已迫在眉睫,对一个病人一般性的照料,不能合法地予以中止。为减
轻垂死者的痛苦,使用止痛剂,即使有缩短生命的危险,能在道德上符合人性的尊
严,如果死亡并非所愿,就是不以死亡作为目标或方法,而只视为预料中的事和无
可避免的。末期病人的安宁照顾构成一个实践无私爱德的特优方式。就此,安宁照
顾应该受到鼓励。
自杀

每一个人在赐给他生命的天主台前,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天主才是生命的最高主宰。
我们应该怀著感恩之情接受生命,并为了他的尊荣和我们灵魂的得救而保持生命。
天主把生命委托给我们,我们是生命的管理员,不是生命的所有人。我们不得处置
生命。
自杀违反人性愿意保存和延续生命的自然倾向。自杀严重地违反对自己应有的爱德。
自杀同样地伤害对近人的爱德,因为自杀不义地断绝与家庭、国家和人类社会的关
怀,而作为这些社团的一员是我们的责任。自杀违反对生活的天主的爱心。
如果自杀者怀有作为榜样的意思,尤其为年轻人,则自杀更增添了坏榜样的严重性。
故意帮助自杀,是违反道德律。
严重的心理错乱、忧虑,或者对考验、痛苦、折磨的巨大恐惧,均能减轻自杀者的
责任。

不应对一个自我了结生命者的永远获救失望。天主能够运用唯有他知道的方法,给
他们安排忏悔得救的机会。教会为自杀者祈祷。
二、尊重人的尊严

尊重他人的灵魂:不立坏榜样

坏榜样是诱使他人作恶的态度或举止。树立坏榜样者成为近人的引诱者。他伤害美
德和正直,并能导致他的弟兄属灵的死亡。如果以行动或失职的方式,故意引人犯
重大罪过,则构成严重的罪过。
因著树立坏榜样者的威信,或由於承受坏榜样者的软弱,坏榜样具有特殊的严重性。
这促使我们的主发出了这个诅咒:「无论谁,使这些信我的小子中的一个跌倒,倒
不如拿一块驴拉的磨石,系在他的颈上,沉在海的深处更好」(玛18:6)。由於自然
身分或职务,负责训导和教育他人的人,所立的坏榜样是严重的,耶稣曾以此责备
经师和法利塞人:把他们比做伪装羔羊的豺狼。
坏榜样能来自法律或体制,也能来自时尚或舆论。
据此,以下的人负有坏榜样的罪责:制定一些法律或社会制度,足以导致道德的堕
落或宗教生活的腐败,或造成「一些社会环境,不论有意无意,使一个符合诫命的
基督徒的操守变得十分困难,甚至在实际上成为不可能」。这也包括那些制定欺骗
条例的企业首脑、那些招致学子「愤慨」的老师,或那些操纵公众舆论,使其脱离
道德价值的人士。

凡使用本身的权柄怂恿别人作恶,就是立坏榜样的罪人,并应对他直接或间接促成
的恶负责。「引人跌倒的事是免不了的;但是,引人跌倒的人是有祸的」(路17:1)。

重视健康

生命和身体健康是天主委托给人的珍贵宝物。我们应该合理地小心照料,同时顾及
他人的需要和公益。
公民的健康维护要求社会的协助,以获得公民得以成长和成熟的生存条件:衣食,
住所,保健,基本教育,就业,社会保险。

道德固然要求尊重身体的生命,但并没有把身体捧成是一个绝对的价值。道德反对
新偶像崇拜:想要促进身体的崇拜,为它奉献一切,把身体的健美和体育的成就当
偶像来崇拜。这样的观念,因著在强者与弱者之间作淘汰性选择的运作,能够导致
人际关系的反常。
节德使人避免各式各样过度的行为,如过度饮食,滥用烟、酒和药物等。凡在酒醉
的状态下或由於过分的喜好快速,在路上、海中或空中使他人和自己的安全陷於危
险的行为,都构成严重的罪过。
使用毒品使人的健康和生命蒙受十分严重的损害,除非在严格治疗的指定下,是一
个严重的过错。私造和贩卖毒品是可耻的行为,因为促使人作出严重违反道德的行
为,也构成一种直接的帮凶。
对人的尊重和科学研究

在个人身上或在人群身上进行的科学实验,不论是医学的或者是心理学的,能促进
疾病的治疗和公共卫生的进步。
基础的和应用的科学研究,构成一个意义深长的标记,显示人主宰万物。科学和技
术,若用於为人服务,并促进众人的整体发展,是珍贵的资源;但科技本身,不能
指出人的存在和人类进步的意义。科学和技术是为了人,由人而开始,靠人而发展;
因此,科学和技术在人性和人的道德价值内,得到它们的目的并意识到自身的限度。

在科学研究及其应用上,宣称道德中立,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从另一方面说,
科学研究取向的标准不能只取决於科技的效率,也不能为了给某些人带来好处,而
牺牲另一些人,更不能取决於流行的意识型态。科学和技术,由其自身的内在意义,
要求无条件地尊重道德的基本原则;科学和技术应该依照天主的计画和旨意,为人、
为其不可转让的权利、以及为其真正和整体的利益服务。
以人作为对象的研究和实验,不能使在本质上违反人之尊严和道德律的行为成为合
法。接受研究和实验者即使同意也不能使这样的行为成为正当的。对人的实验,若
使接受实验者的生命或身体及心理的完整性,承受不相称的或可避免的危险,在道
德上是不合法的。再者,对人的实验,若没有接受实验者本人,或他的合法代理人
的明确同意的话,有违人性的尊严。
器官的移植,若没有取得捐赠者或合法代理人的明确同意,在道德上,是不可接受
的。如果器官捐赠者,在身体和心理上所冒的危险和伤害,与受赠者所企求的利益
成正比例,则器官的移植不只合乎道德的法律,而且能是一个功绩。若为了延缓他
人的死亡,而直接引发另一个人的伤残,或者死亡,在道德上,是不能接受的。 
尊重身体的完整

诱拐绑架和掳人作人质是一种制造恐怖的手段,并因其威胁给受害者带来无法忍受
的折磨。在道德上,是不合法的。恐吓威胁、不分青红皂白地制造伤亡的恐怖主义,
是严重地违反正义和爱德。采取对身体和对精神施暴,为迫使招供、为惩罚罪犯、
为使异己分子惧怕、为发泄仇恨等所施的酷刑,都是蔑视人性和人性尊严。除了属
於严格治疗范团的医疗指示以外,对无辜者直接故意进行切除肢体,损毁肢体,或
绝育手术,都违反道德律。
在过去,有些残酷的做法,曾是合法政权,为了维护法律和秩序,一般应用的方法,
而当时教会的牧者,多不提出抗议;事实上,牧者自身在自己的法庭里,也采用了
罗马法的逼供刑法。在这些遗憾的事件以外,教会始终教导宽大和仁慈的责任;教
会禁止圣职人员流人的血。在近代,这些残酷的做法,为维持公共秩序,既无必要,
也不符合人的合法权利,已是明显的事实。相反,这些做法反而导致最坏的堕落,
应该设法予以废除。应为受害者和他们的刽子手祈祷。
尊重亡者

对临终者应给予关怀与照顾,为协助他们在尊严和平安中,度过他们人生最后的时
刻。他们应当得到亲人祈祷的帮助。他们的亲人应留意,使病人在适当的时刻领受
圣事,为准备他们去会见生活的天主。
对亡者遗体应以尊敬和爱德看待,相信并希望他的复活。埋葬死者是一件对身体的
慈悲工作;埋葬死者是对天主的子女──天主圣神宫殿的尊敬。
为了法律的调查,或为了科学的研究,尸体的解剖,在道德上是可以接受的。死后
器官的免费捐赠是合法的,且能是一个功绩。
教会准许火葬,只要火葬并非对身体复活的信仰表示争议。

三、维护和平

和平

我们的主在提出「不可杀人」的诫命(玛5:21)时,要求内心的和平,并谴责导致杀
人的愤怒和仇恨为不道德。
愤怒是复仇的愿望。「愿对应受惩罚者施以报复」是不许可的;但是,「为了纠正
恶习,并为了维护正义」,要求补偿是值得赞扬的。如果愤怒的程度,致使他坚决
愿意杀害近人或严重地伤害对方,则是严重地违反爱德;也是大罪。主说:「凡向
自己弟兄发怒的,就要受裁判」(玛5:22)。

故意的仇恨相反爱德。故意希望对方遭遇不幸的仇恨是罪过。而故意希望对方遭到
重大不幸时,罪过更为严重。「我对你们说:你们当爱你们的仇人,当为迫害你们
的人祈祷,好使你们成为你们在天之父的子女……」(玛5:44-45)。
尊重人性生命及其成长有赖和平。和平不是单指没有战争,也不只限於保证敌对双
方武力上的均衡。如无对人们财产的保护、人与人之间的自由交流、对民族和个人
的尊严的尊重,弟兄情谊的经常实施,和平不可能在人间实现。和平是「秩序的和
谐」。和平是正义的工程,爱德的成果。
世间的和平是「和平之王」(依9:5),默西亚、基督的和平的肖象和果实。基督以其
在十字架上倾流的血,「在自己的身上诛灭了仇恨」(弗2:16),基督使人与天主和
好,使他的教会成了人类的合一及与天主结合的圣事。「他是我们的和平」(弗2:14)。
他宣称「缔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玛5:9)。
那些为了维护人的权利,放弃血腥和暴力,而甘愿采取弱者的自卫方法的人士,只
要不损害到其他人士和社团的权益和义务,他们就是福音爱德的见证。他们合法地
证明,诉诸暴力对身体和心智的危机所产生的毁灭与死亡,是多么严重。
避免战争

第五诫禁止故意毁灭人性生命。因为任何战争都招致一些灾祸与不义,教会恳切地
催促每一个人祈祷和采取行动,好使天主的圣善把我们从战争的古老奴役中解救出
来。
每一位国民和执政者均应为避免战争而努力。
然而,几时「出现战争危机,而又没有拥有管辖权及足够能力的国际组织,在一切
和平方法用尽之后,不应否认政府有合法的自卫权利」。

应以严谨态度,考虑诉诸武力的合法自卫的严格条件。此种决定的严重性,应使此
种自卫受到道德合法性的严格条件的规范,即须同时兼有下列条件:
──侵略者所加予国家或国际社会的伤害应是持续的、严重的和确定的;

──除诉诸武力以外的其他一切办法均显示不切实际或无效;

──有成功的可靠条件;

──诉诸武力不会招致比应铲除的恶,有更大的恶及混乱。现代武器的毁灭威力,
在此种状况的评估中,要求极度的明智。

这些是在所谓「正义战争」的道理中例举的传统要素。

负责公益者,应该审慎评估其道德合法性的条件。

政府在此情况下,有权利和义务加予国民为国防必要的职责。
献身於军旅生活为祖国服务者,是人民安全和自由的公仆。如果他们能忠於职守,
他们真的有助於国家的公益与和平的维系。

基於良心的动机而拒绝使用武器的人,仍有义务以其他方式服务人群。公权力应予
以公平的安排。
教会和人的理性肯定,在武装冲突中道德律的效力不变。「不是因为战争不幸地爆
发, 作战的双方就因此可以为所欲为」。
应以人道来尊重和对待非战斗人员,伤兵和战俘。
任何故意地违背人权及其普遍原则的行动,以及指挥此行动的命令,均是罪行。盲
目的服从不足使那些顺从者得以免罪。因此对歼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个少数
种族的行为,应加以谴责,视为大罪。人们有道德义务反抗种族灭绝的命令。

「任何战争行为, 毫不辨别地消灭整个都市或广阔地区及其居民,是反对天主及人
类的罪行,应坚决而不犹豫地加以谴责」。现代战争的危机是对持有科学武器,尤
其是原子武器、生物或化学武器者,提供触犯这类罪行的机会。
囤积武器,在许多人看来,是使可能的敌人,放弃战争的似是而非的办法。他们认
为这可能是保证国际间和平最有效的方法。这吓阻方法,在道德上十分值得商榷。
武器竞赛不能保证和平。它不但无法消除战争原因,反而增加战争危险。为追求不
断有新的武器,而花费庞大的资源,阻碍为贫困的人民提供援助也延迟了各民族的
发展。军备竞赛增多冲突的理由,也增加扩展冲突的危险。
武器生产及交易,触及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公益。因此,公权力有权利与义务予以管
制。为了短期私人的或集体的利益,不能使煽动国际间的暴力与冲突,而又危害国
际公法秩序的企业合法化。
不义、经济或社会制度的过度失衡、嫉妒、不信任及傲慢,在人与人之间、国与国
之间蔓延,便不断威胁和平并引发战争。为铲除这些失序而作的任何努力,有助於
建设和平及避免战争: 
如果以人类都是罪人而言,常有战争的危险在威胁著,直到基督再来,常是一样。
但以人类在爱中合一而言,则将战胜罪恶,并战胜暴力,直到实现这句预言:「人
们将把自己的刀剑铸成锄头,将自己的枪矛制成镰刀;民族与民族不再持刀相向,
人们也不再学习战斗」(依2:4)。

撮要

「一切活动的生魂,一切血肉之人的灵魂都握在他的手中」(约12:10)。
所有人的生命,自受孕的一刻,直到死亡,是神圣的,因为天主是为了人自己而爱
人,使他成为生活的和神圣的天主的肖象。
杀人严重地违反人的尊严和造物主的神圣。
杀人的禁令并不废止另一权利,就是使不义的攻击者无法再害人。合法的自卫是负
责他人生命及公益的人的重大责任。
婴儿自受孕之初,就有生存的权利。直接堕胎,就是故意堕胎,不论是作为目的或
方法,都是「罪恶的勾当」,严重地违反道德律。教会按教会法以绝罚处分这违反
生命的罪行。
既然胚胎自受孕之初就该像人一样看待,那么也该像任何人一样受到完整的保护、
照顾和治疗。
刻意的安乐死,不论是属何种形式或何种动机,都构成凶杀,它严重地违反人的尊
严,并对生活的天主、造物主不敬。
自杀是严重地违反义德、望德和爱德。这是第五诫所禁止的。
坏榜样以行动或缺失,故意引人犯罪,是严重的罪过。
所有的战争引来灾祸和不义,我们应该用一切合理的方法,避免战争。教会祈祷:
「主啊,从饥饿、瘟疫和战争中拯救我们」。
在武装冲突中,教会以及人的理智都声明,道德律仍恒常有效。故意违反人权及其
普遍原则的行动,均是罪行。
「军备竞赛是人类极大的创伤,无情地伤害穷人」。
「缔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称为天主的子女」(玛5:9)。
第六条

第六诫

不可奸淫(出20:14; 申5:17)。

你们一向听人说过「不可奸淫」,而我对你们说:「凡注视妇女,有意贪恋她的,
他已在心里奸淫了她」(玛5:27-28)。

一、「天主造了男人女人 …… 」

「天主是爱,在他内有一种相爱共融的奥迹。他依照自己的肖象造了人类男女……
在其内铭刻了爱与共融的召叫,也赋予他们相称的能力和责任」。
「天主照自己的肖象造了人……造了男人、女人」(创1:27);「你们要生育繁殖」
(创1:28);「天主造人的时候,是按自己肖象造的,造了男人、女人,造他们的那
一天,祝福了他们,称他们为人」(创5:1-2)。

在肉身与灵魂合一之下,人在各方面都受到性的影响。性特别牵涉到感情、相爱和
生育的能力,也更广泛地关系到与别人建立共融的连系的能力。
每一个人,不论男女,应承认并接受自己的性别。生理、心理和灵性的差异与互补
性,都是导向婚姻的福祉和家庭生活的发展。夫妇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部分有赖
於怎样活出两性之间的互补、互赖与互相支持。
「在创造男人和女人时,天主给予男女平等的位格尊严」「人有位格,同样,男人
和女人都有位格,因为二者都是依照有位格的天主的肖象和模样造成的」。
两性的每一方面,尊严相等,虽则方式不同,都是天主大能及温柔的肖象。男女在
婚姻中的结合,就是在肉体方面,效法造物主的慷慨与多产:「人应离开自己的父
母,依附自己的妻子,二人成为一体」(创2:24)。人类的世世代代均由此结合而来。

耶稣来,是为恢复受造界原有的纯洁。在山中圣训里,他严格地解释天主的计画:
「你们一向听说过:『不可奸淫』!我却对你们说:凡注视妇女,有意贪恋她的,
他已在心里奸淫了她」(玛5:27-28)。天主所结合的,人不可拆散。
教会的圣传领会到,第六诫涵盖有关人类「性」的全部内容。

二、贞洁的圣召

贞洁是性在人身上成功的整合,由此人在肉体与灵性方面得到内在的合一。性表示
人是属於肉体的与生物的世界,但当男女完全地和终身地彼此交付,使性整合於人
与人的关系时,性便属於个人的和真正地合乎人性。
所以,贞洁的德行包括著人的完整和自我交付的全部。

人的完整

贞洁的人保存那在他内的生命与爱之力量的完整。这种完整确保人位格的一体性,
反对任何伤害它的行为,因此不容双重的生活及语言。
贞洁需要学习自制,就是人性自由的训练。二者的取舍是明显的:人控制其情欲,
则得平安;如果受制於它,则不愉快。「人性尊严要求人以有意识的自由抉择行事,
意即出於个人的心悦诚服而行事,而非出於内在的盲目冲动,或出於外在的胁迫而
行事。人将自己由私欲的奴役中解放出来,并以自由选择为善的方式,追求其宗旨,
同时又辛勤而又有效地运用合宜的方法,这样的人才算达到其尊严」。
谁愿意忠於洗礼誓愿,并愿抵抗诱惑,应注意下列方法:认识自己、实行合乎所处
情况的灵修功夫、遵守天主的诫命、修练德行,并忠於祈祷。「实际上贞洁使我们
重新整合;它把我们领回到我们因分散而失落的一体性」。
贞洁的德行由枢德中的节制之德所推动,其目的在於以理性渗透人的情感和感官的
贪求。
自制是一项长期努力的工作。不可认为一次获得即永远获得。它假定生命中每一阶
段都得重新努力。在某一时期可能需要更大的努力,比如,在人格形成期、在童年
及青春期。
贞洁有成长的规律,在不同阶段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完美甚至罪过的情况。「有操
守及贞洁的人,经由许多自由的决定,日复一日地建立自己,因此他根据成长的阶
段,认识、喜爱并完成伦理的美德」。
贞洁特别显出个人的功夫,也包括文化方面的努力,因为「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
步,是互相依属的」。贞洁假定尊重人的权利,尤其是接受资讯和教育的权利。此
资讯与教育该尊重人类生命中道德与精神的幅度。
贞洁是一种道德方面的美德。 贞洁也是天主的礼物、恩宠、属灵工作的结果。圣神
赐给领洗而重生的人,效法基督的纯洁。
完整的自我交付

爱德是一切美德的典型。在爱德的影响下,贞洁就像学习自我交付的学校。自制导
向自我交付。贞洁使实践它的人,在近人面前,变成天主信实和仁爱的见证。
贞洁之德在友情中开展。贞洁指给门徒,如何追随并效法基督,他选择了我们作他
的朋友,他把自己完全交付给我们,并使我们分享他的天主性。贞洁是不朽的许诺。

贞洁明显地表达於对近人的友爱中。无论是同性或异性中间所发展的友情,对大家
都是一大好处。友情导向灵性的共融。

不同形式的贞洁

所有受洗的人都被召守贞洁。基督徒「穿上了基督」(迦3:27)、各种贞洁的模范。
基督的所有信徒,都被召叫,按照他们个别的生活方式,度贞洁的生活。在洗礼时,
基督徒就已承诺要以贞洁引导自己的感情。
「每人按照不同的生活方式,而有不同的修练贞洁的方式:有些人守童贞或过独身
奉献的生活,以卓越的方式更易专心事主;另一些人,不论已婚或未婚,均按道德
律为一切人所定的方式」。已婚者须守夫妻间的贞洁,其余的人须以节制实行贞洁:

贞洁之德有三种形式:就是夫妇、寡居者及童贞者三种。我们不应赞美其一,而排
斥其它。这就是教会的纪律丰富之处。

已订婚者被召以节制持守贞洁。他们受此考验,将发现彼此的敬重,并将学习在忠
信与希望中,从天主那里彼此接纳。他们将把夫妻之爱特有的温存,保留到婚姻时。
他们要彼此帮助在贞洁中成长。
违反贞洁的罪

邪淫是错乱的欲念,或性快感不羁的取乐。每当人排除生育和结合的目的,而只求
性快感,在道德上是错乱的。
所谓手淫的意思是故意刺激生殖器官,从而得到性的快感。「在一脉相传、恒久不
变的传统中,无论是教会训导当局,或是信友的道德意识,都毫不犹豫地肯定,手
淫是一个本质上严重的错乱行为」。「无论其动机为何,在正规的夫妻关系以外,
故意使用性功能,都违反其目的」。手淫是在性关系以外寻求性的享受,而「性关
系为了道德的要求,是应在真正相爱的情况下,实践彼此交付及人类生育的完整意
义」。
为对当事人应负的道德责任作出一个公允的判断,也为指点牧民的行动,应考虑其
感情上的不成熟、沾染恶习的影响、焦虑以及其他心理和社会的因素,把道德责任
减少甚至极为轻微。

行淫是指有自由身分(未结婚)的男女之性交行为。它严重地违反人的尊严,并违反
人的性,因为性自然地导向夫妻的幸福及儿女的生育与教育。此外,如果行淫造成
青少年败坏,便是严重的坏榜样。
色情产品是把伴侣表达亲密之性行为,无论是真实的或伪装的,故意展示在第三者
眼前。色情产品违反贞洁,因为它使夫妇行为变质,这原是夫妻彼此亲密的交付。
色情产品严重地伤害参与的人(表演者、商人及社会大众)之尊严,因为每一个人为
另一个人,变成低级快乐及不法营利的对象。色情产品使大家沉浸在幻觉的世界中,
是严重的罪过。政府应阻止色情资料的生产与扩散。
卖淫伤害当事者的尊严,使其沦为肉欲快乐的工具。嫖客严重地犯罪相反自己:违
反在洗礼时曾经承诺的贞洁,玷污自己的身体,圣神的宫殿。卖淫构成社会的大患。
受害者通常涉及妇女,但也有男人、儿童及少年 (在最后二者情况中,又增加了坏
榜样的罪)。卖淫固然常是严重的罪过,但是穷困、压榨及社会的压力,可能减轻罪
责。
强奸是指以暴力强行与一个人有性关系。它破坏正义与爱德。强奸深深伤害每一个
人对尊重、自由、身体及道德完整的权利,造成严重伤害,能终生烙在受害者身上。
强奸常是一项本质上邪恶的行为。如果是由父母所犯 (乱伦),或是由师长对托付给
他们教养的孩子所犯,则强奸更为严重。
贞洁与同性恋

同性恋是指在男人间,或女人间,对同一性别的人,体验著一种独占的或占优势的
性吸引力。历经各世代及不同文化,它具有不同的形式。其心理方面的起因大部分
仍不可解释。根据圣经,同性恋的行为显示严重的腐败,圣传常声明「同性恋的行
为是本质的错乱」,是违反自然律的行为,排除生命的赐予,不是来自一种感情上
及性方面的真正互补。在任何情形下同性恋行为是不许可的。
有为数不少的男女,呈现著天生的同性恋倾向。同性恋并非他们刻意的选择;正是
这事实为他们大多数人构成了一种考验。对他们应该以尊重、同情和体贴相待。应
该避免对他们有任何不公平的歧视。这些人被召在他们身上实行天主的旨意,如果
他们是基督徒,应把他们由於此种情形可能遭遇的困难,与基督十字架上的牺牲结
合在一起。
同性恋者被召守贞洁。藉著训练人内心自由的自制诸德行,有时藉著无私友情的支
持,藉著祈祷和圣事的恩宠,他们可以,也应该,渐次地并决心地,走向基督徒的
成全。
三、夫妻之爱

性是导向男人和女人的夫妻之爱的。在婚姻中夫妇身体的亲密,变成心灵共融的记
号和保证。为领过洗的人,婚姻的关系因圣事而圣化。
「男人和女人藉著夫妇本有而又独特的行为,彼此互相给予的性,不纯粹是生理的
事,而是关系到人最内在之处。真正合乎人性的性行为,必须包含著男人和女人彼
此相许、至死不变的全部的爱」。
多俾亚从床上坐起来,对撒辣说:「妹妹,起来!我俩一同祈祷,祈求我们的上主,
在我们身上施行仁慈和保佑」。她便起来,於是一起祈祷,祈求上主保佑他们。他
们开始祈祷说:「我们祖宗的天主,□是应受赞美的!…是□造了亚当,是□造了
厄娃作他的妻子,作他的辅助和依靠,好从他们二人传生人类。□曾说过:「男人
独处不好,要给他造一个相称的助手」。上主,现在我娶这个妹妹,并不是由於情
欲,而是出於真心真意。求□怜悯我和她,赐我们白头偕老!」。他们和声答说:
「阿们!阿们!」随后便睡了一夜(多8:4-9)。

「夫妻亲密而圣洁的结合是正当且高贵的行为。以合乎人性方式将之活出来,可表
达并有助於夫妻的互相交付,使二人以愉快感激的心情彼此充实」。性是喜悦和快
乐的泉源:
造物主自己……建立,使在彼此[生育的]功能中,夫妻体验到一种身体及心灵的快
乐与满足。所以夫妻在追求此快乐与享受时,并没有犯任何罪过。他们接受造物主
愿意他们作的事。不过,夫妻应该知道适可而止。
藉著夫妻的结合,婚姻的双重目的得以实现:夫妻的幸福及生命的传递。婚姻的这
双重意义及价值,不能分开,同时既不歪曲夫妻的灵性生活,也不危及婚姻的幸福,
及家庭的未来。
男女夫妻之爱,因此置於忠贞与生育的双重要求之下。

夫妻的忠贞

夫妇双方形成「生活及恩爱的密切结合,此结合由造物主所建立,并由他赋予固有
的法则。这结合藉婚姻盟约,就是由当事人无可撤回的合意所成立」。二人决定性
地、全部地彼此互相交托。他们不再是两个人,而是形成一个身体。由夫妻自由缔
结的盟约,要求他们维持婚姻的专一性及不可拆散性。「天主所结合的,人不可拆
散」(谷10:9)。
忠贞表示言出必行。天主是信实的。婚姻圣事使男女二人进入基督对教会的信实。
藉著夫妻的贞洁,他们为此奥迹向世界作证。
金口圣若望提醒年轻新婚丈夫,要对他们的妻子这样说:「我以手臂拥抱你,我爱
你,我更喜爱你胜过我自己的生命。因为现在的生命不算甚么,我最切望的梦想是
与你共度这生命,使能保证将来在那为我们保留的生命中永不会彼此分离……我把
你的爱放在一切之上,我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事,那就是我的想法不是你的想法」。


婚姻与生育

生育是一个恩赐,是婚姻的一个目的,因为夫妻的爱自然地倾向於生育。孩子不是
夫妇之爱的外在附加品,而是从夫妇彼此交付的核心而来的结晶与实现。因此,教
会「站在生命的一边」。教会教导「任何婚姻行为都应该对生命的传递保持开放」。
「教会训导当局多次讲的这端道理,是基於天主所要而人不可擅自破坏的关系,不
可拆散的关系把夫妻行为的两种意义连在一起:结合和生育」。
夫妻奉召传衍生命,他们分享天主的创造能力及父性。「夫妻应将传生和教育子女,
视为他们固有的使命。他们应当知道,在履行这使命时,他们是造物主的合作者,
又是解释者。因此,他们应以人性的及基督徒的责任感,满全其任务」。
此责任的一个特点关乎调节生育。为了正当的理由,夫妻可以计画子女出生的相隔
时间。他们应查证自己的意愿,不是出於自私,而是出於慷慨,此慷慨符合负责的
生育计画。再者,他们应按照道德的客观标准,来规范他们的行为:
对调和夫妻之爱及负责的传生人类的问题,其实际行动的道德性,并不仅以个人的
诚意及其动机的评估为标准,而应以人的本性及其行为作客观的标准;在真正夫妻
之爱里,要尊重互相交付及传生人类的整个意义。要做到这点,人们非诚心潜修夫
妻的贞洁不可。

「在保持结合和生育这两个主要观点后,夫妇性行为才完整地保全彼此真正的爱的
意义,以及指向人类最高尚的作父母的圣召」。
周期的节制, 即建基於自我观察和借助於不孕期的节育方法,是符合道德的客观标
准的。这些方法尊重夫妇的身体,鼓励他们之间的恩爱,并有助於他们学习真正的
自由。相反地,「不论在夫妻性行为前,或在进行中,或在该行为自然结果的发展
中,作任何阻止生育的行为,无论以此行为作为目的,或作为手段」,本质上都是
一件坏事。
由於人工避孕,那表达夫妻完全互相交付的天生语言,被另一种客观上与之矛盾的
语言取代,而后者不再表达完全互相的交付。这不但导致人正面地拒绝对生命的开
放,而且歪曲夫妻之爱的内在真理,因为这爱要求整个人的奉献。……人工避孕和
应用安全期节育方法在人学和伦理上的区别,涵盖对人和性的两种看法,二者互不
相容。

「再者,人人须知,人的生命及传递生命的任务,不仅限於此世,在此找不到其圆
满的幅度和意义,而是常应针对人类永远的命运来了解」。
国家应为国民的福祉负责。因此,政府干预人口政策的方向是合理的。它可藉客观
的和尊重人的资讯来干预,但不可用独裁和高压的手段。政府总不能合理地代替夫
妻的主动。他们是生育和教育自己子女的首要负责人。 政府没有权力鼓励违反道德
的节育方法。
子女的恩赐

圣经与教会的传统习惯,都视人口众多的家庭,为天主降福及父母慷慨的记号。 
当配偶发现不能生育时,其痛苦是强烈的。亚巴郎问天主说:「□能给我甚么?我
一直没有儿子……」(创15:2)。辣黑尔向丈夫雅各伯喊叫说:「你要给我儿子,不
然我就要死!」(创30:1)。
针对为减少人类不孕症进行的研究,是值得鼓励的,条件是这些研究应「按照天主
的计画与意愿,为人服务,为人不可剥夺的权利,及其真正完整的福祉服务」。 
藉配偶以外的第三者介入(精子或卵子的赠予,子宫借用),而引发的父母与所生子
女的关系瓦解是严重的不道德。这些技术 (异体人工受精和受胎)损害了婴儿应由婚
姻结合的、其所认识的一父一母所出生的权利。这也违背了「唯有夫妻,经过他们
二人,才能成为父母的权利」。
这种技术,实行在配偶身上(同体人工受精或受胎),可能伤害较少,但在道德上仍
是不能接受的。这使性行为与生育行为分离。使婴儿存在的行为,不再是二人互相
交付的行为,而是「把生命及胚胎的本身,交托给医生和生物学者权下,对人的开
始和去向,建立起技术的操控。这样作成的操控,本身就违反父母和子女共有的尊
严与平等」。「如果生育不是当作夫妻行为的果实而要的,即不是夫妻结合的特有
行为所要的,生育在道德上失去固有的完美…… 。只有尊重夫妻行为的意义以及尊
重人之内在合一的关系,才有符合人的尊严的生育」。
婴儿不是该有的,而是恩赐的。「婚姻至高无上的礼物」就是一个有位格的人。不
该把婴儿视为被占有的东西,如果这样,将成立所谓的「对子女有权利」。在此领
域内,唯有婴儿才有真正的权利:就是「应该是父母夫妻之爱的特有行为的结晶,
也应该有从受孕的一刻被尊为人」的权利。
福音明示,生理的不孕并非绝对的坏事。夫妻在已用尽医药的合法手段之后,仍然
不孕,需要与基督的十字架结合,这是一切属灵生育的泉源。他们可以显示他们的
慷慨,去认养被遗弃的儿童,或者去完成对别人的一些很费精神的服务。
四、侵犯婚姻尊严的罪

通奸,系指夫妻的不忠。当二人发生性关系,其中至少一人是已婚者,即使是短暂
的关系,他们就犯了通奸罪。基督谴责通奸,即使仅是欲念。第六诫及新约绝对禁
止通奸。先知们揭发其严重性。他们视通奸为偶像崇拜之罪的代表。
通奸是一种不义。犯这罪的人使自己的承诺落空。通奸损害婚姻盟约的记号,伤害
另一方配偶的权利,侵害婚姻制度,违反婚姻赖以建立的合约。通奸危及人的后代
及孩子的幸福,他们需要父母的稳定结合。
离婚

主耶稣曾强调造物主的原有意愿, 他要求婚姻是不可拆散的。他废除了逐渐混进旧
约中的容忍。
在已受洗者之间,「完成而既遂的婚姻,除死亡之外,任何人间权力,或因任何原
因,皆不得拆散」。

在教会法所规定的某些情形下,夫妻分居,但仍维持婚姻关系,能是合法的。
如果民法离婚,是保障某些合法权利唯一可行的方法,比如子女的照顾或继承产业
的维护,则可以容忍,而不构成伦理的过失。

离婚是对自然道德律的严重侵害,是企图摧毁夫妇自由同意、一起生活至死的合约。
离婚违反救恩的盟约,婚姻圣事就是这盟约标记。离婚而重新结婚,虽为民法所承
认,但使婚姻关系的破裂更加严重:重婚的配偶因此而处於公开及连续通奸的状态
下:
假如丈夫与其妻分离后,接近另一女人,他本人是奸夫,因为他对这女人犯下通奸
罪;而与他同居的女人亦是通奸,因为她引诱了另一女人的丈夫,倾心於她。

离婚是不道德的,也是因为它把错乱引进家庭及社会中。这种错乱产生严重伤害:
配偶被遗弃,孩子因父母分离受到精神伤害,且多次是父母彼此争夺的对象;离婚
的效果有传染性,成了社会真正的灾祸。
在一对配偶中,一方可能是民法宣告离婚的无辜受害者,因此没有违反道德诫命。
他们中的一方已诚实地努力忠於婚姻圣事,却感到不义地被遗弃,另一方则为了自
己的严重过失,而破坏一个按教会法有效的婚姻,两者之间存在著巨大的差别。 
其它侵犯婚姻尊严的罪

那曾与多位妻子共度多年夫妇生活的人,由於切望皈依福音,有责放弃一位或多位
妻子,其困境是可了解的。然而,多妻制是不符合道德律的。它「根本与夫妻共融
相背驰:因为多妻制直接否认天主从创世之初所启示的计画,它违反男女位格尊严
的平等,因为在婚姻中,男女以爱而彼此给予是全部的,因而是专一的、排他的」。
曾有多个妻子的基督徒,按正义他有重大的责任对前妻和子女履行应承担的义务。

乱伦系指血亲或姻亲之间,在禁止他们结婚的等级内,所发生的亲密关系。圣保禄
曾痛斥这种特别严重的罪过:「我确实听说在你们中间有淫乱的事……以至有人竟
同自己父亲的妻子姘居!……以我们的主耶稣的大能……我们将这样的人交於撒殚,
摧毁他的身体……」。乱伦使家庭关系败坏,表示退回到兽性的地步。
成年人对受委托照顾的儿童或青少年,所犯的奸污罪可与乱伦罪相比。在此情况,
奸污罪同时又是侵犯青少年的生理及伦理完整的坏榜样,使他们终生留下创伤,并
且有违教育的责任。
自由结合是当一对男女达到性亲密的关系,却拒绝给予法定和公开的仪式。
这种结合方法是骗人的:在这种结合下,双方并不承诺任何事情,因而表示对另一
方、对自己或对将来都缺乏信心,这种结合有甚么意思呢?

自由结合包括各种状况:姘居、根本拒绝婚姻本身、不能长期承诺受约束。这些情
况都侵害婚姻的尊严;摧毁家庭的观念;削弱忠信的意识。它相反道德律:性行为
应该只在婚姻内发生;婚外性行为常构成一个重罪,并被排除於圣事共融之外。

现在有些人有结婚的意愿,却要求一种「试婚的权利」。不管这些从事过早的性关
系者的意图如何坚定,「过早的性关系,不可能保证在一男一女的人际关系中的诚
实和忠信,特别不可能保护他们免於幻想和任性」。肉体的结合,唯有在男女之间
建立了决定性的生活团体之后,道德上才是合法的。人类的爱情不能容忍「试婚」。
爱情要求在人与人之间全部的、决定性的给予。
撮要

「爱是每一个人基本的和天赋的召叫」。
在创造男人和女人的时候,天主给予男女彼此平等的位格尊严。每人应承认并接纳
自己的性别。
基督是贞洁的模范。每一个领过洗的人,都被召叫,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度贞洁
的生活。
贞洁意指性在人位格上的整合。贞洁要求自我控制的练习。
手淫、行淫、色情产品及同性恋行为,都是严重违反贞洁的罪。
夫妻自由所缔结的盟约,包括忠实的爱。这盟约要求他们坚守婚姻的不可拆散性。

生育是婚姻的好事、恩赐和目的。夫妻传衍生命,就是分享天主的父性。
调节生育表现负责的生育计画中的一点。夫妻的意向虽是正当的,但不可用不道德
的方法 (比如:直接绝育或人工避孕)。
通奸及离婚、多妻及自由结合,都严重地违反婚姻的尊严。

TOP

天主教教理
卷三
在基督内的生活



第二部分

第二章

第七条

第七诫

不可偷盗 (出20:15; 申5:19)。

不可偷盗 (玛19:18)。

第七诫禁止不义地拿走或扣留他人的财物,以及造成他人财物上的任何损失。第七
诫命令人,以正义和爱德管理地上的财物及劳苦的成果。第七诫为了公益,要求尊
重财物的普遍的用途及私有权。基督徒的生活应努力使这世界的财物,导向天主及
弟兄的友爱。
一、财物的普遍用途及私有权

在起初,天主把大地及其资源,托付给人类共同管理,好使人类细心照顾,以劳作
统治大地,并享受其果实。世上的财物是供全人类使用的。不过,把土地分配给人
们,是为保障他们生活安全,以免受到贫困及暴力的威胁。财物归为私有,是合理
的,是为保障人的自由与尊严,帮助每人供给自己基本的需要,以及负责被照顾者
的需要。这种私有权应该能够使人与人之间自然的连带责任显示出来。
私有权,是由劳力、或由他人继承、或由赠予而获得,私有权并不废除大地是给与
整个人类的原始事实。虽然为促进公益,需要尊重私有财产,尊重其权利及其运用,
但财物的普遍用途仍是首要的。
「当人使用合法拥有的财富时,不应将财富看成自己专有的,而应视作公有的,意
即不但惠及个人,而且惠及他人」。 财富使其拥有者成为天主眷顾的管理人,应使
之结果,并与他人共享,首先与他的近人。
生产的财富,物质的与非物质的,诸如土地与工厂,专长与艺术,都需要其拥有者
细心维护,以便其生产造福最大多数人。那些拥有、使用及消费财富者,应有节制
地使用,保留给客人、病人与穷人最好的一分。
政权为了公益,有权利也有义务,规范私有财产权的合法运用。
二、尊重人及其财物

在经济事务上,对人性尊严的尊重要求人实践节制之德,为调节对世物的贪婪;要
求实践正义之德,为保护他人的权利,并给予他所应有的;要求实践连带责任之德,
以遵守金科玉律并随从基督的慷慨,「他本是富有的,为了你们却成了贫困的,好
使你们因著他的贫困而成为富有的」(格后8:9)。
尊重他人的财物

第七诫禁止偷窃,偷窃就是违反物主合理的意愿,侵占他的财产。如果能够假定物
主的同意,或者他的拒绝是不合理性而又不合财物的普遍使用原则,则不算偷窃。
这就是在急切而明显的情况下,为解决立即、实质的需要(食物、避难所、衣服……
),唯一的办法是支配并使用别人的财物。
以任何方法不义地拿走及扣留他人的财物,即使不触犯民法规定,都是违反第七诫。
同样,故意保留借来的财物或遗失的物品;商业上的欺骗;支付不公道的薪酬;以
别人的无知或困境作投机生意;哄抬物价等。
以下各项也是道德上不许可的:投机,藉以作出假象而改变财物的价值,旨在获取
利益而损及他人;贿赂,藉之改变应依法作出决定者的判断;把企业的公司财物占
为己有及私用;偷工减料、逃避税捐、伪造支票及发票、过度消费和浪费。有意造
成私人或公共财产的损失,都是违反道德法律并要求赔偿。

许诺应该遵守;契约应该严格遵守,只要所作承诺是公道的。大部分的社会和经济
生活取决於在自然人之间的,或在法人之间的契约效力。诸如,买卖的商业契约,
租赁或劳工契约,任何契约都应以善意来订立和履行。
契约应合乎交换正义,据此而依照他们的权利来规范人间之交易。交换正义应严格
遵守;交换正义要求保障私有权利、偿还债务及履行自由约定的义务。没有交换正
义,任何其他形式的正义都是不可能的。
交换正义不同於法定正义,它指成员对团体应该公平的付出;同样交换正义也与分
配正义有分别,后者规定团体(国家)对国民按其贡献与需要的比例所应该付出的。


按照交换正义,为赔补所犯下的不正义,必须把所偷窃的财物偿还给物主。耶稣赞
赏匝凯的承诺:「我如果欺骗过谁,我就以四倍赔偿」(路19:8)。凡是以直接或间
接的方式侵占了他人的财物,必须偿还;如果物品已经消失,则以相等的实物或价
钱,并同物主可能合法得到之果实与利益一同偿还。同样,按照他们的责任和所得
到的利益,凡是以某种方式参与偷窃的人,或因明知此事而得益者,都有偿还的责
任;例如,凡出令指挥、协助或窝藏赃物者。

博彩游戏(纸牌等)或打赌,本身并不违反正义。但如果剥夺了某人为了维持自己及
他人的所需,则变为道德上不可接受的。游戏的欲望有危险变成严重的奴役。不正
义的赌博或游戏作弊,构成严重的事项,除非所加的伤害是轻微的,以致受害者合
理地认为此伤害无足轻重。

第七诫禁止下面的行为或企业:以自私的或意识型态的、商业的或独裁的任何理由,
引领人们走上奴役,贬抑他们的尊严,把他们视为货物买卖交易。藉暴力把人们贬
抑到一种生产工具或获利的来源,这是违反人的尊严和基本人权的罪。圣保禄命令
一位基督徒主人看待其基督徒奴隶,「不再是一个奴隶,而是一位弟兄……在主内
的人」(费16)。
尊重受造界的完整

第七诫要求尊重受造界的完整。动物、植物及无生物都是自然地导向过去、现在和
将来人类的公益。宇宙的动物、植物和矿物资源的使用,不能脱离道德的要求。造
物主将无生物及生物的统治权给予人类,并不是绝对的;而是要人关心近人的生活
品质,包括为后代著想;这统治权要求以虔敬的尊重对待受造界的完整。
动物是天主的受造物。天主以自己的关怀照顾它们。它们就以其生存本身,赞美光
荣天主。因此,人们应该友善对待它们。这不禁使人想起圣人们如:圣方济·亚西
西,或圣斐理伯·内利,怎样以爱对待动物。
天主把动物托给了按照自己的肖象而受造的人来管理。因此人使用动物为食物并制
成衣服,是合理的,可以驯服它们,使能在人的工作及休闲上有所帮助。在合理的
范围内,在动物身上作医学及科学的试验,是道德上可以接受的作法,因为对治疗
及救人的生命有所助益。
使动物无故地受罪,或糟蹋它们的生命,是不合乎人性尊严的。与其为动物花费大
量金钱,而不优先救助人的急难,同样是不相称的事。可以爱护动物,但不应该把
专属於人的情怀,转移到动物身上。
三、教会的社会教导

「基督的启示引导我们,对社会生活法规,增加深刻的理解」。教会从福音中对人
的真理领受圆满的启示。当教会履行其宣告福音的使命时,她以基督之名,向人们
证实其尊严及其与别人共融的召叫;教会教导人,与天主上智相符合的正义与和平
的要求。
「在人的基本权利及人灵得救要求时」,教会对社会经济事务,也发表其道德的论
断。在道德层面上,教会拥有不同於政府的使命:教会关怀公益的现世层面,是因
为公益导向至善,亦即我们的最终目的。教会对现世财产及社会经济的关系,努力
启发正确态度。
教会的社会教导发展於十九世纪,正是福音与现代工业社会相遇,与消费物资生产
的新结构,与社会、国家、权力的新概念,与劳动和财产的新形式相冲击之时。教
会的社会教导,在经济、社会事务上的发展,证实教会教导的持久性价值,同时证
实教会恒常生活而主动的圣传的真正意义。
教会的社会教导,包括一套理论,其表达是随著教会依照耶稣基督的全部启示,在
圣神的协助下,解释历史过程中的事件时所形成的。这种教导越启发信友的行动,
越能为善意的人所接受。
教会的社会教导提供反省的原则,指出判断的标准,提供行动的方向:
任何认为社会关系只取决於经济因素的主张,都违反人的本性及其行为。

一种以获利为唯一规则,以经济活动为最终目的的理论,是道德上不能接受的。无
节制地贪图金钱必然产生败坏的恶果,是扰乱社会秩序的许多冲突的原因之一。 
一个「牺牲个人及社团的基本权利,而就合集体生产组织」的体系,违反人的尊严。
凡是把人贬抑为纯粹获利工具的作法,就是奴役人,引人崇拜金钱,助长无神主义
的扩张。「你们不能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金钱」(玛6:24; 路16:13)。

教会在现代已扬弃那与「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联合的极权主义及无神主义。
此外,教会也拒绝「资本主义」、个人主义,以及把市场的法则视为比人的工作更
重要的作法。只凭中央企画来控制经济,将败坏社会关系的基础;经济的控制专凭
市场的法则,并不能实施社会正义,「因为很多人性方面的需要,并不能由市场来
获得满足」需要按照正确的价值等级,并为了公益,鼓励一种市场和经济创业活动
的合理控制。

四、经济活动与社会正义

经济活动的发展、生产的成长,是用来为满足人们的需要。经济生活不只为了生产
的增加,利润或权势的增加;而应首先导向为人服务,为全人,并为全体人类服务。
经济活动固然以自己的方法主导,但也应在道德范围内,尊重社会正义,以回应天
主对人的计画。
人的工作是直接从人按照天主的肖象受造而来,并被召叫,彼此协同、彼此服务,
治理大地、延续创造的工程。因此,工作是责任:「谁不愿意工作,就不应该吃饭」
(得后3:10)。我们以造物主的恩赐及天赋的才能工作,为能光荣天主,并获得救赎。
人藉著辛苦劳力,与纳匝肋的木匠,和加尔瓦略山上被钉的耶稣相结合;在某种方
式下,与天主圣子,在救赎工程上合作。人每天背著十字架,在他被召叫所尽的职
务上,表示愿意作耶稣的门徒。工作在基督的圣神内可以是圣化的方法,并给现世
的事务带来生机。
在工作中,人行使并完成一部分铭刻於其本性的潜能。工作首要的价值是在於人自
身,他是创作者,也是受益者。工作是为了人,而不是人为了工作。
每人应该能从工作中获取维持自己及家人生活的资源,并为人类团体服务。

每人都有创业的权利;每人都应合理使用其才能,为能对全体都享用的富足有所贡
献,并为获取其努力的正当成果。应留意遵守合法当局基於公益所订的法规。
经济生活引发各种不同的利益,往往是彼此对立的利益。这样,说明了为何有冲突
的出现,而这些冲突是经济生活的特色企业的负责人、薪资阶级的代表,如工会的
代表、以及有时候可能有政府的官员,将尽一切努力,藉尊重社会各方的权利与义
务的谈判,化解纠纷。
国家的责任。「经济活动,尤其是市场经济活动,无法在制度、司法和政治的真空
状态中展开。反之,它假定了一些条件:如对於个人自由和私有财产的确实保障,
稳定的币制,以及有效率的公共服务。所以,国家的首要任务,乃在於给这些安全
条件提供保证,使得那些从事工作和生产的人,能享受其劳动的成果,并因此而受
到鼓励,愿意诚实而有效地去工作……国家的另一任务,在於监视、督导经济方面
人权的实行状况。不过,这方面首要的责任不属於国家,而属於组成社会的机构,
以及各种不同社团和协会」。
企业负责人,在社会面前,应承担他们的工作对社会应负的经济与环保的责任。他
们应考虑到人群的福祉,而不应只顾利润的增加。当然,利润也是必要的。利润得
以实现投资,保障企业的前途,也保障就业。
工作和就业的机会应向所有的人开放,不论男人或女人、健康者或残障者、本地人
或外地人,都不得有所歧视。就社会这方面来说,它应按照环境而协助国民获得工
作及就业。
公道的薪酬是工作应有的成果。拒绝发给或不按时发给薪资可以构成严重的不义。
为衡量公平的酬劳,应同时考虑到每人的需要与贡献。「工作的酬报应当使人按照
各人的任务、生产技能,以及企业的情形与公益,相称地维持其自身及其家人的物
质、社会、文化及精神生活」。双方的同意并不足以表示薪资总额是合理的,在道
德上是正当的。
当罢工为得到相称的好处成为不可避免、甚至必需的办法,则罢工在道德上是合法
的。如果有暴力相伴,或所要达到的目标不直接与工作条件相关,或与公益相反,
则在道德上是不可接受的。
不给社会保险机构,偿付合法权力所规定的费用,是不公道的。
失业为受害者几乎常是对其尊严的打击,并对生活的平衡是一种威胁。除了对当事
人是一种伤害,对其家庭亦生出许多危险。

五、国际间的正义与连带责任

在国际层面上,资源和经济实力的差距是如此之大,以致造成国与国之间的真正
「鸿沟」。一方面是那些握有及发展增产工具的国家,另一方面是那些债台高筑的
国家。
宗教、政治、经济及财政性质的种种原因,带给今日「社会问题……一个全球性的
幅度」。在国与国之间,政治已是互相依赖的,因此须有连带责任。为不让「邪恶
手法」阻止较不开发的国家的进步,连带责任更是不可缺少的。应以共同努力,朝
向道德、文化及经济发展的目标,动员一切资源,以取代滥用的,或高利贷的财政
系统,并取代国际间不公平的贸易来往、军备竞赛,「要重新订定价值体系,□清
价值优先秩序」。
富有的国家对那些不能靠自己确保其发展的能力,或因历史上悲惨事件阻碍了其发
展的国家,有重大的道德责任;这是一个连带责任与爱德的责任;如果富有国家的
财富来自没有公平偿付过的资源,则更是一个正义的义务。
直接援助是对即时的、非常的急需,一个适当的回应,比如天然的灾害、传染病等
所造成的需要。但这不足以弥补匮乏的情况所造成的严重损害,也不足以应付长久
的需要。应该改进国际经济及财政机构,好能对尚未发展的国家,促进公平的交易。
应该支持贫穷国家的努力,他们正寻求成长与解脱 。这些原则更该以特别的方法,
运用於农业工作的领域。农民,特别在第三世界,构成绝大多数的穷苦大众。
增长对天主的意识,及对自我的认知,是人类社会完整发展的基础。这种发展增多
物质财富,用之於服务人及其自由。这种发展减少贫苦与经济剥削,也增进人对各
种文化认同的尊重,并向超越开放。
直接干预政治建设,及社会生活的组织,不是教会牧者的事。这种责任是平信徒圣
召的一部分,他们以自己的主动与其他公民合作。社会行动能有多种具体途径。不
过,社会行动总是为了公益,并须与福音的信息和教会的训导符合。这是平信徒的
事,「他们的使命是以基督徒的热诚,去使现世的事务富有生命,并显示他们是和
平与正义的倡导者」。
六、对穷人的爱护

天主祝福那帮助穷人者,谴责那不顾穷人者:「求你的,就给他;愿意向你借贷的,
你不要拒绝」(玛5:42)。「你们无条件得来的,也要无条件分施」(玛10:8)。从他
们为穷人所作的,耶稣将认出他的被选者。当「穷苦人得了喜讯」(玛11:5)时,就
是基督临在的记号。
「教会爱护穷人……是教会恒久传统的一部分」。这是受真福的福音、耶稣的贫穷、
耶稣对穷人的关注所启发,也应该是劳苦工作的一个动机,「好能周济贫乏的人」
(弗4:28)。这种对穷人的关爱,不只延伸到物质的贫穷,也延伸到文化与宗教多种
形式的贫穷。
爱护穷人与无节制的爱财或自私的滥用钱财不能并存:
好!你们富有的人啊,现在哭泣哀号吧!因为你们的灾难快来到了。你们的财产腐
烂了,你们的衣服被蛀虫吃了,你们的金银生了锈,这锈要作控告你们的证据,也
要像火一样吞食你们的肉。你们竟为末日积蓄了财宝!看,工人们收割了你们的庄
田,你们却扣留他们的工资,这工资喊冤,收割工人的呼声,已进入了万军上主的
耳中。你们在世上奢华宴乐,养肥了你们的心,等候宰杀的日子。你们定了义人的
罪,杀害了他,他却没有抵抗你们(雅5:1-6)。

金口圣若望强有力地提醒:「不让穷人来分享我们的财产,这是偷窃他们,除掉他
们的生命。我们所持有的财物,不是我们的,是他们的」。「首先要满足正义的要
求,因正义应付给的东西,不可作为爱德的恩赐去给」。
当我们给与贫穷者必需的物品,我们不是施予他们我个人的慷慨,我们是还给他们
原来是他们的东西。与其说我们完成一项爱德的行为,不如说实行正义的行为。

哀矜神工(慈善事业)是爱德行为,我们藉以帮助我们的近人,在其肉身与精神的需
要上。教导、劝告、安慰和鼓励是精神的慈悲,一如宽恕和忍耐。身体的慈悲工作,
特别在於给饥者以食、无屋者以住、裸者以衣、探望病人与坐牢者、埋葬死者 在这
些行为中,施舍给穷人,是兄弟友爱的一种主要的见证,也是悦乐天主的正义之实
践:
有两件内衣的,要分给那没有的;有食物的,也要照样作 (路3:11)。只要你们把所
拥有的都施舍了,那么,一切对你们便洁净了(路11:41)。 假设有弟兄或姊妹赤身
露体,且缺少日用粮,即使你们中有人给他说:「你们平安去吧!穿得暖暖的,吃
得饱饱的!」却不给他们身体所必需的,有甚么益处呢(雅2:15-16)5?

「在众多的形态之下:物质的缺乏、不义的压制、生理和心理的疾病、最后还有死
亡,这些人间的悲惨是脆弱的人性显明的标志,人自第一次犯罪之后,就处於脆弱
中而需要救恩。这是为何人间的悲惨赢得了救主基督的怜悯,愿意把悲惨承担起来,
并与其「弟兄中最弱小的」认同。这是为何受悲痛压迫的人都是教会优先关爱的对
象。教会自创立以来,尽管其间有许多人为的缺点,却未停止藉慈善事业致力於安
慰、保护和解救他们。教会藉无数的慈善事业所作的,都是随时随地不可或缺的」。

从旧约开始,种种法律措施(赦免年、禁止付息借贷、禁止扣留抵押品、缴什一税的
义务、每日应付给散工工资、摘剩余葡萄的权利、拾落穗的权利),都是回应申命纪
的劝勉:「既然在这地上总少不了穷人,为此我吩咐你说:对你地区内困苦贫穷的
弟兄,你应大方地伸出援助之手」(申15:11)。耶稣把这句话当成自己的:「你们常
有穷人和你们在一起;至於我,你们却不常有」(若12:8)。他没有使古代先知的话
失去锋芒:「用银钱购买穷人,以一双鞋换取贫人」(亚8:6),他邀请我们认出他在
贫苦弟兄们身上的临在:
有一天,圣罗撒·利马的母亲责备她在家里收留穷人及病人,她对母亲说:「当我
们服事穷人及病人时,我们服事耶稣。我们不应该对帮助我们的近人感到厌倦,因
为在他们身上我们服事耶稣」。

撮要

「不可偷盗」(出20:15; 申5:19)。「偷窃的,贪婪的……勒索人的,都不能继承天
国」(格前6:10)。
第七诫命令人在管理世间的财物及人类劳作的成果上,应实践正义和爱德。
受造界的财富是为全人类用的。私有权不能废止财产的普遍用途。
第七诫禁止偷窃。偷窃就是违反物主合理的意愿,侵占他的财产。
凡以不义的方法拿走或运用他人的财物,都是违反第七诫。违反正义,就要赔偿。
违反交换正义,需要偿还偷窃的东西。
道德律禁止,一切把人当商品而奴役人性、买卖、交易人口的行为,无论其目的是
商业的或独裁政权的。
造物主对宇宙的矿物、植物、动物所给予人的统治权,不能脱离道德义务,连同对
后代人类的义务在内。  
动物是赐给人类管理的,应该友善地对待它们。动物可供人在需要时合理的享用。

当基本人权或人的得救有需要时,教会对经济社会事务可加以判断,教会关心人现
世的公益,是基於现世福祉应导向我们的最终目的,止於至善。
人是整个经济社会生活的创作者、中心和目的。社会问题的关键在於,天主为众人
创造的财产,能够按正义,并由於爱德的协助,实际到达众人手里。
工作的首要价值是在於人,人是主使者和目的。藉著工作人参与造物主的工程。人
与基督结合完成的工作,能有救赎性。
真正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就是让每人的潜能成长,以回应自己的圣召,这就是
天主的召叫 1。
对穷人的布施是弟兄友爱的见证:亦是悦乐天主的正义之实践。
在广大人群中,有的受饥挨饿、有的流离失所,怎能不在他们身上认出拉匝禄──
福音比喻中饥饿的乞丐 1?怎能听不到耶稣的话:「便是没有对我做」(玛25:45)?



第八条

第八诫

不可作假见证,害你的近人(出20:16; 申5:20)。

你们曾听过对古人说:「不可发虚誓,但要向上主偿还你的誓愿」(玛5:33)。

第八诫禁止在对别人的关系上歪曲真理。这项道德规定来自神圣子民的圣召,要作
天主的见证,而天主是真理,天主要真理。违反真理的罪,就是以言语、以行为表
示拒绝致力於道德的正直:是对天主根本的不忠,因此破坏盟约的基础。
一、生活於真理中

旧约证实:天主是一切真理之源。他的话是真理。他的法律是真理。 他的「信实,
代代流传」(咏119:90)。因为天主是「真实的」(罗3:4),他的子民被召生活於真
理中。
在耶稣基督身上,天主的真理全部彰显出来。「满溢恩宠和真理」(若1:14),他是
「世界的光」(若8:12),他就是真理。「凡信我的人,不留在黑暗中」(若12:46)。
耶稣的门徒「存留在他的话内」,好能认识「使他们自由、使他们成圣」的真理。
跟随耶稣,就是因「真理之神」而生活(若14:17),他是父因子的名所派遣的, 并
把人「引入一切真理」(若16:13)。耶稣教导他的门徒,无条件地爱真理:「你们的
话应当是:是就说是,非就说非」(玛5:37)。
人天生倾向於真理。人有责任尊重真理,并为真理作证:「人有其尊严,因他们是
人……受其天性的驱使,负有道德责任去追求真理,尤其是宗教的真理。每人也有
责任固守已认识的真理,遵循真理的要求而处理其全部生活」。
真理是作事及说话的正直,叫作诚实、诚恳或坦率。真理或诚实是一种德行,在於
表示自己的行为真实,并承认自己所言为真,避免口是心非、假装与伪善。
「人如果不能互相信任,就是说,如果不显示出真理,就不可能共同生活」。真理
之为德行,就是要正当地给予他人所应得的。诚实就是在应说的事和应保守的缄默
之间,适当地保持中庸:这包括正直与谨慎。按正义,「人对另一人应正直地显示
真理」。
基督的门徒接受「在真理中生活」,即依照主的榜样度简朴生活,也存留於他的真
理中。「如果我们说我们与他相通,但仍在黑暗中行走,我们就是说谎,不履行真
理」(若一1:6)。
二、「为真理作证」

基督在比拉多前声明,他是「为真理作证而来到世界上」(若18:37)。基督徒不应以
「为主作证为耻」(弟后1:8)。在要求为信仰作证的情形中,基督徒应毫不含糊地明
认自己的信仰,如同圣保禄面对他的审判者所作的。基督徒应该「对天主和对人时
常保持良心无愧」(宗24:16)。
基督徒参与教会生活的责任,促使他们作福音及源自福音之义务的见证。这种见证
就是把信德以言以行传下去。见证是一种正义行为,证实真理或使人认识真理。 
所有基督徒,无论生活在甚么地方,都应藉生活的榜样及言语的见证,显示出他们
因圣洗而成了新人,并因圣神的能力藉坚振圣事而强化。

殉道是对信仰的真理所作的至高见证,殉道是至死不屈的见证。殉道者为死而复活
的基督作证,他与基督因爱德而结合。他为信仰真理和基督的道理而作证。他因勇
毅而忍受死亡。请「你们让我成为猛兽的食物,只有藉著它们我才能到达天主那里」。

教会非常仔细地,收集了那些为证实他们的信仰而至死不屈的人的记录。这就是殉
道录。这构成以鲜血写成的真理档案:
世界的快乐与这世纪的王权,於我毫无益处。对我来说,为(与)基督(结合)而死,
胜过统治大地全球。我所寻找的就是他,他曾为我们而死;我所愿望的就是他,他
曾为我们而复活。我的出生日期已经迫近……。

我赞美□,因为□曾认为今天此时我可被列入殉道者的行列中……信实及真理的天
主,□坚守了□的许诺。为了此一恩宠,为了这一切,我赞美□、称谢□,并为了
天上永远的大司祭,□可爱的圣子、耶稣基督,我光荣□。他与□及圣神同在,藉
著他,光荣归於□,现在及来世,永无穷尽。阿们。

三、违反真理的罪

基督的门徒「穿上新人,就是按照天主的肖象所造,具有真实的正义和圣善的新人」
(弗4:24)。「戒绝谎言」,他们放弃了「各种邪恶、各种欺诈、虚伪、嫉妒和各种
诽谤」(伯前2:1)。
伪证与虚誓。公开的表达违背真理的言词,具有特别的严重性。在法庭前、就是伪
证。如果宣誓讲不实之言,就是虚誓。这些行为促成无辜者的定罪,或者开脱有罪
者,或者加重被告的罪刑。这种行为严重危害正义的施行,及法官判决的公平。 
尊重别人的声望,禁止对他们可能造成不当的伤害的态度与言语。下列情况使人成
为有罪的:
──武断,就是没有充分根据而当以为真,甚或默认,近人在伦理上的缺失;

──诽谤,就是无客观健全的理由,揭发别人的缺点与过错给不知道此事的人;

──诬蔑,是以违反真理的言词,伤害别人的声望,使人对他作出错误的判断。

为了避免武断,每人应尽其所能,设法以善意的态度解释其近人的思、言及行为。

任何善良的基督徒,对别人的言语应该宁愿加以保护,而不轻易谴责;如果无法保
护,就该询问那说话的人有甚么意思。倘若他懂错了,便该用爱心纠正他;如果这
还不够,便该用一切适当的方法,使他明白,而弥补缺点。

诽谤与诬蔑是破坏近人的声望与名誉。既然名誉是社会对人性尊严的见证,每人都
有天赋权利享有自己的名誉、声望与尊重。因此,诽谤及诬蔑伤害正义与爱德。 
应当禁止藉谄媚、奉承或逢迎的言语或行为,鼓励或赞成别人行为的邪恶及举止的
错谬。如果奉承构成罪恶或重罪的共犯,就是一种严重的过失。服务的善意或友情,
不能使口是心非的言语成为正当的。奉承如果只是为取悦於人、为回避坏事、应付
一件必然的事,以及为得到合法的好处,则是轻微的罪。
说大话或吹嘘构成违反真理的过失。讽刺也是一样,它有意轻视别人,恶意丑化别
人的行为。
「谎言是有意欺骗而说假话」。主耶稣曾揭发谎言是魔鬼的工作:「你们是出於你
们的父亲魔鬼……他没有真理:他几时撒谎,正出於他的本性,因为他是撒谎者,
而且又是撒谎者的父亲」(若8:44)。
谎言是对真理最直接的冒犯。谎言是说话或行事违背真理,使有权利认识真理者,
陷入错误。谎言伤害人对真理及对近人的关系,也侵害人与其言语对天主的基本关
系。
谎言的严重性,依照其所歪曲的真理本身、环境状况、撒谎者的意图,以及受害者
所受损害的程度而衡量。撒谎本身只构成轻微的罪,但若严重侵害正义与爱德,则
变成大罪。
谎言本身是应受谴责的,因为是对言语的亵渎,而言语的作用是要把已知的真理通
传给人。刻意藉违背真理的言词,引人陷入错误,在正义与爱德上构成过失。如果
欺骗的意图,使那些受骗的人,有危险造成悲惨结局,则负罪更大。
谎言(原来就是伤害诚实之德),是对他人的一种真正暴力。它打击人的认知能力,
而这正是一切判断和决定的先决条件。谎言含有使人意见不合的胚芽,及由此不合
而产生的一切坏事。谎言为整个社会是一种不幸;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撕裂社
会组织的关系。
即使犯错者已被宽恕,关于正义与真理所犯的一切错误,仍有补偿的责任。如果不
可能公开地赔补,应该私下来作;如果对受害人无法直接赔补,应该以爱德的名义,
给予道义上的补偿。这项赔偿的责任也涉及侵犯他人名誉的罪过。这种赔偿,是道
义的,有时是物质的,应该按照所造成的损害来衡量。赔偿是良心上的责任。
四、尊重真理

传播真理的权利并非无条件的。每人应该使自己的生活与弟兄友爱的福音诫命相符
合。这在实际情况中要求评估,是否适宜把真情披露给询问的人。
遇到任何要求提供资讯或传播的情况时,应以爱德与对真理的尊重为答覆的原则。
别人的好处与安全、私生活的尊重与公益,都是足够的理由,对不宜公开的事保持
缄默,或使用谨慎的言词。为避免坏榜样,经常需要更严格的谨慎。任何人都没责
任给没有权利知道的人揭露真相。
和好圣事的秘密是神圣的,在任何藉口下都不得泄露。「圣事的秘密是不可侵犯的;
所以听告解者不得以言语,或其他任何方式,或藉任何理由揭发告解人」。
职业秘密,如政治家、军人、医生、律师等所持有者,或在保证守秘密的情况下所
委托的事,应当予以遵守,除非在特殊情况中,保守秘密将会给托付者、受托付者,
或第三者造成极重的伤害,而且只有公开真相才可避免。为别人有害的私人讯息,
虽不是在守秘密的保证下所托付的,没有重大及相称的理由,亦不得予以公开。 
每人都应对他人的私生活有合理的保留。传播负责人在公益的要求,与私人权利的
尊重之间,应保持合理的平衡。对投身政治及公共活动者之私生活的资讯干预,如
果侵犯了他们的隐私与自由,是可谴责的。
五、社会传播媒体的使用

在现代社会中传播媒体在资讯、文化及教育方面,有其特殊重要的角色。随著技术
的进步、传播资讯的丰富与多元,以及舆论所发生的影响,此一角色更形扩大。 
媒体提供的资讯,是为公益服务。社会有权利得到基於真理、自由、正义与连带责
任的资讯:
为妥善行使这种权利,要求传播的事实应常是真实的,在正义与爱德的条件下是完
整的,而且传播的方式也当是正直的、适当的,这是说,不可违反道德规范、人的
权利及人的尊严。采访消息时如此,传播消息时亦当如此。

「社会的所有成员在这方面都必须尽正义与爱德的义务。所以应藉社会传播媒体,
形成并传播健全的舆论」。连带责任就是真实的及正确的传播,以及意见自由交流
的一种结果。这样的传播与交流有助於认识,并尊重他人。
社会传播工具(尤其是大众媒体)能够在接收者身上,产生某种被动性,使他们对表
演或讯息成为缺少警戒性的消费者。面对大众传播媒体,使用者应自加节制与严守
纪律。他们自己应培养清明及正直的良心,以便更容易地抗拒不太正派的影响。 
基於职业的关系,新闻工作者在资讯传播上,有责任服务真理,及不侵犯爱德。他
们应以同样的关心,努力尊重事实的本身,及尊重对人的批判该有的限度。他们要
避免造谣中伤。
「基於公益,政府应负起特殊责任;政府的任务是保护真正的及公正的资讯自由」
。政府宣布法律,并监督其实施,要保证,不因媒体的妄用,「致使民间风气堕落、
社会进步受阻」。政府应制裁对个人的声望及隐私权侵犯的行为。政府及时地、诚
实地提供有关公益的资讯,回答民众有根据的忧虑。决不可以求助於虚伪的资讯,
假借媒体,而操纵舆论。政府使用媒体时,不该侵害个人及族群的自由。
道德舆论应谴责极权国家的内幕,他们有系统地捏造事实,藉传播媒体对舆论施行
政治统治,「操纵」公开审判的被告与证人,并扼杀及压制他们视为「舆论的罪恶」
的一切,以为如此就可以确保他们的暴政。
六、真、美与圣艺

行善带来自然的心灵快乐与道德的美丽。同样,真理包含著心灵之美的喜悦与光辉。
真理本身是美的。言语中的真理,是用理性的方式表达对受造的与非受造的实体之
认识,这为有理智的人是必要的;不过,真理可以找到其他的人性的表达方式,这
些表达方式是补充的,特别能唤起那些无法言传的事,人心灵的底蕴、灵魂的提升、
天主的奥秘。在天主藉著真理之言语启示於人之前,他先藉著受造界的普遍语言,
就是他圣言的工程、他智慧的工程,启示给人:宇宙的秩序与和谐,连小孩和学者
都会发现,「受造物的伟大和美丽使他们以类比方式认识创造者」(智13:5),「因
为全是美丽的根源所创造的」(智13:3)。
智慧是天主德能的散发,是全能者荣耀的真诚流露,因此任何污秽都不能侵入他内。
她是永远光明的反映,是天主德能的明镜,是天主美善的肖象(智7:25-26)。智慧比
太阳还美丽,压倒一切星座;如与光明相比,她占优势;因光明还要让位於黑夜,
但邪恶绝不能战胜智慧 (智7:29-30) 。我实在爱慕智慧的美丽 (智8:2)。

「按天主的肖象而受造」(创1:26)的人,也藉著自己艺术品的美丽,表达与天主造
物主关系的真理。事实上,艺术是一种属於人的特有表达形式;除了寻找生活的所
需是一切生物共有的倾向之外,艺术是天赋给人的内心极丰富的资源。产生於造物
主赋与的秉赋,及人本身的努力,艺术是一种应用的智慧,它连合了知识与技巧,
由耳目所能接触到的表达方式给实体的真理一种形式。对真理及万物的热爱达到某
一程度,艺术与天主的创造活动有些相似。与人的其他活动一样,艺术本身不是一
个绝对的目的,它是以人的最终目的为方向,而更显高贵。
如果圣艺在其形式上符合其使命,就是真的、美的:就是说在信德与崇拜中,使人
想起并赞颂天主那超越万物的奥迹、那显示在基督身上的真理与仁爱的不可见的卓
越美丽,[基督是]「天主光荣的反映,天主本体的真相」(希1:3),在他身上「住著
有形可见的整个圆满的天主性」(哥2:9),在至圣童贞天主之母、天使以及圣人们身
上反映的灵性美丽。真正的圣艺使人朝拜、祈祷、爱慕造物主、救世主、至圣的圣
化者天主。
因此主教们,由他们自己或代理人,应该注意提倡新的、旧的各种形式的圣艺,并
以同样的关心,排除一切不合信德的真理,以及不合圣艺真正美的事物於礼仪及宗
教建筑之外。
撮要

「不可作假见证,害你的近人」(出20:16)。基督的门徒穿上了「新人,就是按照天
主的肖象所造,具有真实的正义和圣善的新人」(弗4:24)。
真理或诚实是一种德行,在於表示自己的行为真实,自己所言为真,避免口是心非、
假装与伪善。
基督徒不应以言行「为主作证为耻」(弟后1:8)。殉道是对信仰的真理所作的至高见
证。
尊重别人的名誉、声望,禁止一切诽谤、诬蔑的言语及行为。
谎言就是说假话,有意欺骗那有权利知道真相的近人。
犯了违反真理的罪,就应补偿。
「金科玉律」(玛7:12)助人在实际的环境中分辨,是否适宜把真情披露给询问的人。

「圣事的秘密是不可侵犯的」。职业的秘密应该遵守。为别人有害的秘密,不应该
公开。
社会有权利得到基於真理、自由及正义的资讯。在运用大众传播工具上,宜自加节
制与严守纪律。
2513美术,尤其是圣艺,「其本质就是要以人工,对天主的无限美善,作某种程度
的表达;圣艺越能别无目的,而极力使人心灵归向天主,就越能增加对天主的赞美
与光荣」。

TOP

天主教教理
卷三
在基督内的生活



第二部分

第二章

第九条

第九诫

不可贪你近人的房舍。不可贪恋你近人的妻子、仆人、婢女、牛驴及你近人的一切
(出20:17)。

凡注视妇女,有意贪恋她的,他已在心里奸淫了她(玛5:28)。

圣若望把贪恋或贪欲(私欲偏情)分为三种:肉身的贪欲、眼目的贪欲、以及人生的
骄奢。按照天主教教理的传统,第九诫禁止肉身的贪欲,第十诫禁止对他人财物的
贪欲。
就字源说,「贪欲」(concupiscence)可指人的任何强烈欲望。基督宗教神学给予它
特殊意义,就是违反人理性行为的感性欲望的激动。圣保禄宗徒认为是「肉」对
「灵」的反抗。这是来自第一个罪的不服从(创3:11)。贪欲放纵人的道德官能,它
自身虽不是罪过,但使人倾向於犯罪。
人是灵魂与肉身合成的,在人内已经有一种张力,进而发展为一种「灵」「肉」之
间的斗争。然而事实上,这斗争是属於罪的遗害,也正是罪过的后果,同时是罪过
的证实。这是每天心灵战斗经验的一部分:
对圣保禄宗徒来说,不是要鄙视或责罚身体的问题,身体配合灵魂构成人的本性和
人格主体。更好说,他关心伦理上的善行或恶行,是德行及恶习的稳定的情形,即
是顺从(善)或反对(恶)圣神的拯救行动的效果。因此,圣保禄写道:「如果我们因
圣神生活,就应随圣神的引导而行事」(迦5:25)。   

一、心灵的净化   

心是道德人格的所在处:「从心里发出来的是恶念、凶杀、奸淫及邪淫」(玛15:19)。
抗拒肉身贪欲的战斗,是要通过心灵的净化和节制的实行:
你要保持纯朴、天真,像小孩一样,他们不知毁灭人生命的罪恶。

第六端真福宣布: 「心里洁净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看见天主」(玛5:8)。
「心里洁净的人」是指那些理智与意志配合天主圣善的人,特别在三方面:爱德,
贞洁或性的正直、爱真理与正统的信德。心、身、信德的纯洁之间,有一种关联:

信友应该相信信经的条文,「如此因信而顺从天主;因顺命而正直地生活;因正直
地生活,而心里洁净;因洁净他们的心,而领会他们所信的」。

为「心里洁净的人」许下了, 面对面看见天主,并相似天主。心地纯洁是看见的先
决条件。它使我们从今天开始,就按照天主的观点去看,去接待别人如同「近人」;
心地纯洁使我们领会人的身体,即自己及近人的身体,都是圣神的宫殿、都是天主
至美的表现。
二、为纯洁而战斗

洗礼授予人洗净一切罪过的恩宠。但受过洗礼的人应该对肉身的贪欲及错乱的欲望
继续战斗。靠天主的恩宠,可达到目的:
──藉贞洁的德行和恩赐,因为贞洁让人以正直而心不二属地去爱;

──藉纯正的意向,就是追求人的真正目的:受过洗礼者,以单纯的眼光,设法在
一切事上寻找并完成天主的意愿;

──藉内在与外在的眼目纯洁;藉感觉与想像的纪律;藉拒绝取悦於人的、但使人
偏离天主诫命道路的任何不洁思想:「愚人一见这些画像,就大动情欲」(智15:5);


──藉祈祷:

我以往认为节欲出自我自己的力量……我自己不认识的力量。我真是愚蠢,竟不知
道,如果□不赏赐,没有人能够节欲。的确,□会赏赐,如果出自我内在的叹息,
震惊了□的耳朵,又如果出自坚定的信德,我把我的焦虑都交给了□。

心地纯洁必有羞耻心。这是构成节制的一部分。羞耻心保护人的隐私。它是指拒绝
揭露应该隐藏的。它导向贞洁,并证实贞洁的文雅。羞耻心引领我们对别人的注视
与举止,都符合双方的尊严和人际关系。
羞耻心保护人及人爱情的奥秘。在爱情关系上要求忍耐及适度;要求男女之间的授
与及许以终身的条件得以满足。羞耻心亦是端庄。它告诉人对衣著的选择。当有不
健康的好奇心出现的危险时,知所保留或缄默。羞耻心就是审慎。
羞耻心涉及感受和身体两方面。比如,它反对某些广告纵容对人身体的「偷窥」,
或反对某些媒体太过揭露隐私。羞耻心使人有一种生活方式,得以抗拒时尚的诱惑,
与流行意识型态的压力。
不同文化各有其对羞耻心的表达方式。不过,无论何处,都显示出人都有一种对灵
性尊严的直觉。它出自主体意识的觉醒。教导儿童及青少年要有羞耻心,就是唤醒
对人的尊重。
基督徒的纯洁,要求社会风气的净化。它要求社会传播工具,提供谨慎而有节制的
资讯。心地纯洁将摆脱弥漫的色情主义,排除那些鼓励偷窥与幻想的表演。
所谓时尚的纵容是根据一种对人性自由的错误观念;为了使自由发展,需要先藉道
德律予以教育。应该要求教育的负责人,对青年人施予教导,使其尊重真理、人品,
及人的道德与精神的尊严。
「基督的福音不断地革新堕落人类的生活与文化,并对罪恶经常的诱惑所产生的错
误与灾祸,从事战斗与隔离的工作。教会不停地净化与提升各民族的道德。她以天
上财富使每个民族及时代的精神素质、本有秉赋,从内部得以丰富,并在基督内得
以强化、充实与复兴」。
撮要

「凡注视妇女,有意贪恋她的,他已在心里奸淫了她」(玛5:28)。
第九诫教人提防贪恋及肉身的贪欲。
抗拒肉身贪欲的战斗,涉及心灵的净化及节德的实践。
心地纯洁将使我们看见天主:从现在就让我们按照天主的观点看一切的事。
为洁净心灵,需要祈祷、实行贞洁、意向和眼目的纯洁。
心地纯洁需要羞耻心,就是忍耐、朴素及审慎。羞耻心保护人的隐密。
第十条

第十诫

不可贪……你近人的财物(出20:17)。不可贪图你近人的房屋、田地、仆婢、牛驴,
以及属於你近人的一切事物(申5:21)。

你的财宝在那里,你的心也必在那里(玛6:21)。

第十诫扩展并补充第九诫,第九诫论到肉身的贪欲。第十诫禁止贪他人的财物,是
第七诫所禁止的偷窃、抢夺、欺诈之根。「眼目的贪欲」(若一2:16)引人走向第五
诫禁止的暴力和不义 贪婪,如行淫一般,源於三条诫命所禁止的拜偶像。第十诫是
针对心灵的意图;连同第九诫总括十诫的各条诫命。
一、贪欲的错乱

感性的欲望使我们希求我们所没有的惬意的事物。比如,当饥饿时,想吃东西;当
寒冷时,想取暖。这些欲望,其本身是好的;但多次不守理性的尺度,并驱使我们
不义地去贪那不属於我们,而属於别人或者应该是他人的事物。
第十诫禁止贪心及对地上财富过度的占有欲;禁止对财富及其权势的无节制的贪婪。
此诫命还禁止人有行不义的欲望,以致损害近人的世间财物:
当法律告诉我们:「你们不可贪」时,是给我们说,要远离一切不属於我们的事物
的欲望。对近人财富的渴望是无限的,总不能满足,因此圣经写道:「爱钱的,钱
不能使他满足」(德5:9)。

希望获得属於近人的物品,只要取之以正当的方法,就不违反此诫命。传统的教理
符合实际情况地指出「那些需要对有罪的贪欲作艰苦战斗的人」,应该「加倍劝勉
他们遵守此诫命」:  
他们是……那些商人,他们希望商品缺乏或昂贵,不幸他们看到他们不是独家买卖,
他们就无法卖得更贵,买得更便宜;他们希望别人都贫困,好能向他人卖出或买进
而从中得利……。医生们希望有病人;律师们需要案件与诉讼,且越多越好……

第十诫要求从心里消除嫉妒。当纳堂先知想要刺激达味悔罪时,对他讲述了一个故
事:有一个穷人只有一只小羊,待它犹如自己的女儿,而富人虽有牛羊成群,却嫉
妒穷人,终於夺走了他的小羊。嫉妒可能招致更大的坏事。就是因了魔鬼的嫉妒,
死亡才进入了世界(智2:24):
我们彼此攻击,嫉妒使我们持刀相向……如果我们如此猛烈攻击,致使基督的身体
动摇,我们将至於何地?我们将使基督的身体软弱无力……。我们声称是同一身体
的肢体,而我们相互吞食,犹如猛兽。

嫉妒是七罪宗之一。嫉妒眼见他人的财物而感到不快,也是想将之据为己有的过分
欲望,即使非法也不惜。当嫉妒是希望人遭遇重大灾害,就是大罪:
圣奥思定视嫉妒为「特别属於魔鬼的罪」。「从嫉妒生怨恨、诽谤、诬蔑、幸灾乐
祸,对他人的发达不快」。

嫉妒是不快的一种表现,因此是对爱德的拒绝;受过洗的人应以慈善加以抗衡。嫉
妒往往来自骄傲,受过洗的人应练习度谦逊的生活:
你愿意看到天主因你受光荣吗?好,那你就该为弟兄的进步而高兴,天主就因你而
立刻受光荣。天主受赞颂,因为他的仆人已知道克服嫉妒,视他人的功绩为自己的
喜乐。

二、圣神的意愿

法律和恩宠的救恩计画使人心放弃贪婪和嫉妒:引导人心渴望「至善」;教导人圣
神的愿望,圣神满足人心。
向人屡屡作许诺的天主常要人提防,那从开始就显示出「好吃,好看,令人羡慕」
(创3:6)的诱惑。

交托给以色列的法律,绝不足以使服从此法律的人成义;此法律甚至变成了「贪欲」
的工具。意愿与实行之间的鸿沟,显示天主的法律,即「理性的法律」,与另一条
法律,即「叫我隶属於那在我肢体内的罪恶的法律」(罗7:23),二者之间有冲突。

「如今,天主的正义,在法律之外已显示出来;法律和先知也为此作证:就是天主
的正义,因对耶稣基督的信德,毫无区别地,赐给了凡信仰的人」(罗3:21-22)。从
那时起,基督的信徒「已把肉身同邪情和贪欲,钉在十字架上了」(迦5:24);他们
是由圣神引导, 随从圣神的意愿。
三、心灵的贫穷

耶稣吩咐他的门徒,要爱他胜过任何事物及任何人,并要他们为了他和福音的缘故,
「舍弃他们的一切所有」(路14:33)。在他受难前不久,他举耶路撒冷的穷寡妇给他
们作榜样,这寡妇从她的穷困中,把她所有的一切生活费都献出了。摆脱财富的命
令,为进天国是必须遵守的。
基督的所有信徒,「每人都要正确地诱导自己的情感,以免违反福音的贫穷精神,
去享用世物及依恋财富,而阻止其追求完全的爱德」。
「神贫的人是有福的」(玛5:3)。真福八端启示出幸福与恩宠、美丽与和平的境界。
耶稣称扬穷人的喜悦,因为天国已经是他们的了:
圣言称人精神上的谦抑自下和淡泊为「神贫」;圣保禄也举出天主的贫穷为例,他
说:「他为了你们成了贫穷的」 (格后8:9)

上主为富贵人悲伤,因为他们把安慰置於大量的财富上(路6:24)。「骄傲人追求地
上的权势,而神贫的人却寻求天国」。 投靠天父的眷顾足以解除明日的焦虑。信赖
天主是准备人得到穷人的真福。他们要看见天主。
四、「我愿看见天主」

对真正幸福的渴望,使人解脱对现世财物的过分依恋,而在享见天主及在天主的真
福中得到满足。「享见天主的许诺,超过一切真福。在圣经里,看见就是拥有。看
见天主的人,就是已经得到一切可能想像的财富」。
天主的圣民还要靠从天上来的恩宠奋斗,以获得天主所许的财富。为了拥有天主、
瞻仰天主,基督信徒消除自己的贪欲,并靠天主的恩宠,战胜安逸和权势的诱惑。

在成全的路上,圣神与新娘都在召唤,凡听见的, 都要与天主有圆满的共融:
那里将有真正的光荣;那里没有人因错误或谄媚而受到称扬;真正的尊荣不会拒绝
给应得的人,也不会赐与无资格的人;另一方面,无资格者不会强求,因为只有有
资格者才能进入。在那里真正的和平将要统治一切,再不会感到从自己或从别人而
来的反抗。论及德行,天主自己就是酬报,天主赐给了德行,也把他自己许诺给德
行。天主是最好、最大的酬报:「我将作他们的天主,他们作我的子民」…… (肋
26:12) 。这也是圣保禄宗徒说这话的意思:「好叫天主成为万物中的万有」(格前
15:28) 。天主自己将是我们渴望的最终对象,我们将无止境地瞻仰他、无止境地爱
慕他、无厌倦地赞美他。这种恩宠、这种情怀、这种职务,确实是众人共有,一如
永生一样。

撮要

「你的财宝在那里,你的心也必在那里」(玛6:21)。
第十诫禁止对财富及其权势的过度贪婪,这贪婪源自对钱财无节制的情欲。
嫉妒是眼见他人的财物而感到不快,也是想将之据为己有的过分欲望。这是七罪宗
之一。
受过洗的人,以良善、谦逊,及依靠天主的照顾,而与嫉妒战斗。
基督徒「已把肉身同邪情和贪欲,钉在十字架上了」(迦5:24);他们是由圣神引导,
随从他的意愿。
摆脱财富为进天国是必要的。「神贫的人是有福的」。
人类真正的渴望:「我愿看见天主」。对天主的渴望,只有永生的水才能解除。 

TOP

天主教教理
卷四
基督徒的祈祷

第一部分

基督徒生活中的祈祷

「大哉信德的奥迹!」在宗徒信经中,教会宣认这奥迹(卷一); 在圣事礼仪中,教
会庆祝这奥迹(卷二),为使信友生活这奥迹,在圣神内师法基督,以光荣天主圣父
(卷三)。所以这奥迹要求信友在与活而真实的天主之活生而亲密的关系中,相信、
庆祝、活出这奥迹。这关系就是祈祷。
祈祷是甚么?

对我来说,祈祷是内心的奋发之情,向苍天的淳朴凝视;是困苦中或欢乐中感恩报
爱的颂谢声。
祈祷是天主的恩赐

「祈祷是举心向往天主,或者向天主求适合的恩惠」。祈祷时,我们从何处说起呢?
是从我们的高傲和我们自己的愿望吗?抑或是从谦虚和忏悔的心的「深处」呢(咏130:14)
?「谁若谦抑自下,将被高举」。谦虚是祈祷的基础。「我们不知道该怎样祈祷才
好」(罗8:26)。祈祷是我们无功而得的恩惠。谦虚才是接受此恩惠的最佳心态。人
在天主面前是个乞丐。
「你若认识天主的恩惠!」(若4:10)。祈祷的妙义就妙在这里:我们来到井边汲水,
就在那里,基督来与每个人相遇。他先来寻找我们,开口向我们要水喝。耶稣口渴;
他的要求来自天主的内心深处:天主渴望我们。不管我们知道或不知道,事实上,
祈祷就是天主的渴望与我们的渴望相遇。天主渴望我们渴望他。
「你要向他求水喝,他就会给你活水」(若4:10)。我们的祈求原是一个吊诡性的回
应。回应生活的天主的抱怨:「他们离开我这活水之泉,去掘漏水的水池!」(耶2:13),
以信德回应天主无条件给予的恩许,以爱回应天主独生子的口渴。
祈祷是盟约

人从哪里发出祈祷?无论用甚么语言(姿势或言语),总是整个人在祈祷。但为了指
出祈祷从那里涌现出来,圣经有时说是灵魂或心神,而提及心的次数最多(超过千次
)。的确,是人的心在祈祷。如果心远离天主,外表的祈祷就虚而不实。
(按照闪族和圣经的说法:我投宿心中)心是居所,我在此,我居此。心是理性抓不
到,别人也摸不著的隐密中枢,只有天主的神才能洞察和认识它。 心是作决定的地
方, 在我们心灵欲望的最深处。心是真理所在,是我们选择生或死的地方。心亦是
相遇之处,因为按天主的肖象,我们活於关系中:心是结盟之所在。
基督徒的祈祷是天主与人在基督内结盟的关系。它是天主的行动,也是人的行动;
它发自圣神,也出自我们,并与降生成人的天主子的人性意愿相结合,而完全指向
天主圣父。
祈祷是共融

在新约时代,祈祷是天主子女,跟无限美善的天父,偕同他的圣子耶稣基督及圣神
活生生的关系。天国的恩宠是「整个天主圣三与人整个的心神的结合」。因此,祈
祷生活就是经常活在天主圣三的亲临及与他的共融中。这一生命的相通随时可得,
因为透过洗礼,我们已经与基督结成一体。基督徒祈祷的特色正是与基督的共融,
并且这共融扩展到他的身体、教会内。祈祷的幅度就是基督之爱的幅度。
第一章

祈祷的启示
众人奉召作祈祷

人一直在寻求天主。天主透过造化妙工使一切存有从虚无中走向存在。稍逊於天使
「以光荣和荣耀作冠冕的人」(咏8:6) ,有能力确认「上主的名号何其伟大,遍及
大地」(咏8:2)。虽然人犯了罪,反映不出天主的模样,但人仍保存造物主的肖象,
心中仍向往那使人存在的造物主。所有宗教都为此作证:寻求天主是人天性的需求。

天主先召唤人。人可能遗忘他的造物主,或者逃避天主的圣容而远离他,或者追随
自己的偶像,或者迁怒天主抛弃他;但是真实而生活的天主仍不倦地召唤每一个人,
在祈祷中与他奥妙地相遇。信实的天主常首先在祈祷中采取这种爱的行动,而人的
行动常是一种回应。当天主逐渐显示自己,并把人启示给人时,祈祷就好似天主与
人的彼此呼唤,互结盟约的剧情。透过言语与举动,这戏剧席卷人心而在整个救恩
史中展现出来。
第一条

旧约时代

旧约中祈祷的启示,发生在人的堕落与人的得救之间,即在天主对其第一对子女痛
苦的召呼:「你在那里?……你为甚么做了这事?」(创3:9,13)及其独生子进入世
界时的答覆之间,他答道:「天主,看!我已来到,为承行□的旨意」(希10:5-7)。
这样看来,祈祷与人类历史是分不开的;祈祷是在各历史事件中,人同天主的关系。


创造──祈祷的泉源

祈祷生活首先以创造的众多事迹开始。创世纪前九章把人类与天主的关系描述为亚
伯尔向天主祭献首胎羊只,厄诺士出生后,呼求天主的名,「与天主同行」(创5:24)。
诺厄的奉献悦乐天主,并得到天主的降福。通过诺厄,天主也降福了整个的受造界,
因为诺厄为人正义,天性正直,也「与天主同行」(创6:9)。祈祷的这种素质在所有
宗教中,由众多的正直人士生活出来。
天主与芸芸众生订立永恒不渝的盟约时,常请人们向他祈祷。然而,特别由我们的
祖先亚巴郎起,祈祷才在旧约中启示出来。

应许和信德的祈祷

亚巴郎一听到天主的召唤,便「遵照天主的吩咐」(创12:4),立刻动身。他的心完
全降服於「天主的圣言」,听从他的命令。由内心聆听而作出服从天主的决定是祈
祷的本质,语言在其次。但亚巴郎的祈祷先表达在行动中:他缄默寡言,他在旅途
中的每一阶段,都给上主建造一座祭坛。稍后,才出现他第一次用言语的祈祷:隐
约的抱怨声,提醒天主,许诺之言似乎未见实现。如此,由一开始就出现了祈祷的
戏剧性的一面:面对天主的信实,信仰受到考验。
亚巴郎信仰天主,在他面前行走,与他结盟,而准备妥当在他的帐棚里款待神秘的
客人,这就是令人惊叹的玛默勒橡树下的好客表现,是日后天使报喜,许诺真天主
子诞生的前奏。从此以后,天主将其计画托付给亚巴郎,亚巴郎感受到上主对罪人
的恻隐之心,而敢满怀信心地,大胆为罪人代祷。
亚巴郎的信德受到了最后的净化,就是天主要求这位「许诺的保管人」(希11:17),
祭献天主赐给他的独生子。他的信德坚定不移:「天主自会照料,提供作全燔祭的
羔羊」(创22:8),因他「相信天主具有使死者复活的能力」(希11:19)。这样,信德
之父竟肖似天父;天父不吝惜自己的独生子,反而为了我们众人的得救,把他交出。
祈祷使人肖似天主,并分享天主那拯救众人之爱的德能。
由於雅各伯是以色列十二支派的祖先,天主向他重申自己的许诺。他对抗大哥厄撒
乌之前,与一位神秘人物整夜搏斗,那人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但离开前在黎明时
分祝福了他。教会灵修传统视此一叙述为祈祷的象徵;祈祷是信德的战斗和坚持到
底的胜利。
梅瑟和中保的祈祷

当天主的恩许开始实现时 (逾越, 出谷,法律的颁赐以及盟约的缔结),梅瑟的祈
祷就成为代祷的显著预象。此预象在「天人之间唯一中保──基督耶稣」身上圆满
地实现 (弟前2:5)。
在此再度显示出天主先行第一步来接触人。他从焚而不毁的荆棘丛中召叫梅瑟。这
事件在犹太和基督徒的灵修传统中,将成为祈祷的最原始的预象之一。事实上,如
果亚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的天主召叫自己的忠仆──梅瑟,这正因为天主是生活
的天主,他愿意人生活。他自我启示,目的在於救人,但不是单独的去作,也不会
违反他们的意愿:天主召叫梅瑟,旨在派遣他,要他也怀有他怜悯之心,参与他救
世的工程。天主派遣梅瑟时,似乎在恳求他。经过冗长的争辩,梅瑟终於将自己的
意愿翕合於救主天主的旨意。但是在此对话中,天主信任梅瑟,梅瑟也学会祈祷:
他回避、反对,但他主要还是询问。在答覆询问时,天主终於向他说出自己不可言
喻的名字,这名字将透过天主的奇妙化工,逐渐启工,逐渐启示出来。
「天主与梅瑟面对面的谈话,就如人同朋友交谈」(出33:11)。梅瑟的祈祷是默观祈
祷的典型,藉此默观,天主的仆人才能忠於他的使命。梅瑟经常和长久地与上主
「谈心」。他上山,聆听上主之言并向他恳求;他下山,给子民传达天主之言并领
导他们。天主说:「他在我全家中是最忠信可靠的,我面对面与他明明说话」(户12:7-8)
;事实上,「梅瑟为人十分谦和,世界上无人可以与之相比」(户12:3)。
在与这位缓於发怒、富於慈爱和信实的天主亲密的交往中梅瑟汲取了力量和坚韧不
拔的毅力,来为子民代祷。他不为自己祈祷,而为天主所挣得的子民祈祷;在同阿
玛肋克人作战中,或者为米黎盎求病愈时,梅瑟为他们代祷。特别当子民背叛天主,
「反抗」天主之后,梅瑟为了拯救他们,「站在裂口的地方」,在天主面前(咏106:23),
为民众代祷。代祷也是一场奥妙的搏斗,梅瑟祈祷的论证启发了犹太民族和教会的
伟大祈祷者敢於祈求:天主是爱,因此他也是正义的和信实的;他绝不会自相矛盾,
他应忆及自己的奇妙化工,这关系到他的光荣,他不能放弃这拥有他名字的子民。

达味与君王的祈祷

天主子民的祈祷,是在天主的居所,即结约之柜以及稍后的圣殿的荫庇之下发展。
教导民众祈祷的,首推民众的领导者──牧者和先知。撒慕尔从他母亲亚纳那里学
到如何「站立在天主面前」;从司祭厄里处学会如何聆听天主的话:「上主,求□
发言,□的仆人在此聆听」(撒上3:9-10)。稍后,撒慕尔自己也认识到代祷的重要
和价值:「至於我,我决不愿得罪上主,停止为你们祈祷或停止教导你们行善,走
正路」(撒上12:23)。
达味是「合乎天主心意」的杰出君王,是为人民并以人民之名作祈祷的牧者。他服
从天主的旨意,歌颂上主并忏悔认罪,都是人民祈祷的典范。他受天主的傅油,他
的祈祷在於忠实依恃天主的恩许,满怀爱慕和愉快之情而信赖天主、唯一的君王和
上主。在圣咏中,达味受圣神默感,是犹太人和基督徒祈祷的第一位先知。基督─
─真正的默西亚及达味之子──的祈祷,将启示并完成这种祈祷的意义。
达味本拟建筑耶路撒冷大殿作为祈祷之所,此计画日后由他的儿子撒落满予以实现。
圣殿的奉献祷词,是根据天主的恩许和他的盟约、他在自己子民中显威能的圣名,
以及对出埃及之种种奇妙作为的回忆而编写的。君王举手向天,为他自己,为全体
人民,为后代子孙的罪赦,和每日所需向上主祈求,好使天下万国知道上主是唯一
的真天主,也使人民全心全意臣服於上主。
厄里亚、先知与心灵的皈依

圣殿应是天主子民祈祷的教育场所:朝圣、庆节、祭祀、晚祭、香、「供」饼,这
一切是至高和近在咫尺的天主神圣和光荣的标记,曾是召唤子民祈祷和学习祈祷的
途径。然而,拘泥於仪式的形式主义往往使人过分著重外在的敬礼。当时天主子民
所需要的是信德的培育和内心的皈依,这是流徙前后先知们的使命。
厄里亚是众先知之父,是「追寻上主,和追求天主仪容之子息」的父亲(咏24:6)。
他的名字「厄里亚」意谓「上主是我的天主」,预告人们为回应他在加尔默罗山上
的祈祷所发出的呼声雅各伯为了激励我们祈祷,提到厄里亚先知说:「义人恳切的
祈求大有功效」(雅5:16b-18)。
隐居在革黎特溪畔的厄里亚,学会了慈悲之后,就教导匝尔法特寡妇对天主的话的
信仰,并以恳切的祈祷坚强这信仰:天主使寡妇的儿子复活。
在加尔默罗山上举行祭献的一刻,正是天主子民的信仰受到决定性考验的时刻。藉
著厄里亚恳切的祈求,上主之火烧毁了全燔祭品,那时,「正是奉献晚祭的时分」,
「上主,应允我,应允我!」东方礼仪在感恩祭呼求圣神祷词中,采用了厄里亚的
这些话。

最后,当厄里亚在旷野中,再次踏上旅途,前往那真实而生活的天主显现於自己子
民的地方时,他好像梅瑟一样,「躲在山洞里」,直至天主奇妙的临在「经过」时
为止。他们二人所寻求的天主圣容,日后仅在显圣容的山上,才显露出来。天主的
光荣是在被钉死而又复活的基督的面貌上认出。

在同天主「单独面对面」的会晤中,先知们汲取了执行他们使命所需要的光和力。
他们的祈祷并不是逃避无信仰的世界,而是聆听天主的圣言,有时是同天主的争执,
或对天主的抱怨,但始终是一种代祷,此代祷是为等待和准备天主、救世主、历史
的主宰的干预。
圣咏──聚会的祈祷

从达味直到默西亚的来临,圣经上保存了不少的祈祷经文,这些经文显示祈祷者为
己为人的祈祷一直在深化。这些圣咏逐渐搜集成书,共有五集。圣咏集又称「赞歌」,
是旧约祈祷的杰作。
在耶路撒冷的大庆节及各地会堂的每个安息日中,圣咏就滋润和表达天主子民聚会
的祈祷。这样的祈祷既是个人的,又是团体的,二者不可分割,它涉及祈祷者本身
和众人。它发自圣地以及散居的子民团体,也包括整个受造界;它回忆过去的救恩
性事件,同时延伸到历史的终结;它纪念已经实现的天主恩许,它又等待那决定性
地圆满实现恩许的默西亚。用以在基督内祈祷,并在基督内实现的圣咏,至今仍是
基督教会祈祷必要的成分。
在圣咏集一书中,天主的圣言成为人的祈祷。在旧约的其他书中,「言语宣布(天主
为人所完成的)工程,并阐明其中含有的奥迹」。在圣咏集中,圣咏作者则以自己的
言语歌颂天主的救世工程。同一圣神启发天主的作为和人的回应。工程与回应,基
督统之於己身。在基督内,圣咏不断教导我们祈祷。
圣咏祈祷多采多姿的表达方式经常在圣殿内的礼仪中,和在人心里形成。无论是赞
美诗或哀怨祷词、感恩颂、个人或团体祷告、王室颂歌或朝圣歌(仰慕圣殿)、智者
的默想,圣咏总是一面镜子,反映著天主在人类历史中的奇妙化工,以及作者生活
的实在处境。某篇圣咏可能反映出某一过去的事件,但它是如此朴实,致使任何处
境和时代中的人,都可以真诚地用来祈祷。
有几个不变的特点贯彻所有圣咏:祷文的纯朴、自然;透过并偕同受造界的一切美
好事物渴望天主本身;信者由於对上主特殊的爱而身处困境,成为众多仇敌与诱惑
的目标;在等待著信实的天主有所行动时,确信天主的爱,而任由他的旨意决定。
圣咏祈祷常以赞颂为主;因此将旧约传给我们的圣咏集称为「赞歌」是非常合适的。
圣咏成集是为聚会崇拜之用,它使人听到请人祈祷的召唤,并对之唱出回应:Hallelou-
Ya (阿肋路亚),「赞美上主!」。
有甚么比一首圣咏更美的呢?达味说得好:「请赞美上主,因为圣咏美好:让我们
以柔和优美的歌声赞美上主!」说得对,因为圣咏是子民唱出的祝颂,是会众一起
赞美天主的歌声,众人的鼓掌声,宇宙之言,教会之声,悦耳的信德宣誓。


撮要

「祈祷是提升自己的灵魂到天主台前,或是向天主恳求一些合宜的恩惠」。
天主不倦地召叫每一个人与他奥妙地相遇。祈祷伴随著整个救恩史,犹如天人之间
彼此的呼唤。
亚巴郎和雅各伯的祈祷看来是一个信德的战斗,这信仰表现在对天主忠诚的信赖上,
和对天主的恩许终必获胜的信念上。
梅瑟的祈祷是对主动拯救其子民的生活的天主作回应。他的祈祷预示了唯一的中保、
基督耶稣的转祷。
天主子民的祈祷在天主居所──约柜及圣殿──的荫庇下逐渐发展。此发展由牧者
们,尤其由达味王和先知们所领导。
先知们呼唤人心皈依,在像厄里亚那样热切地寻求天主圣容时,他们也为人民代祷。

圣咏是旧约中祈祷的杰作,其中包括两个分不开的因素:个人的和团体的。圣咏伸
展到历史的所有幅度,纪念天主已实现的恩许,并期盼著默西亚的来临。
用以在基督内祈祷,并在他内实现的圣咏,是基督教会祈祷的一个历久不变的必要
成分。适於任何处境和时代之人的祈祷。

TOP

天主教教理
卷四
基督徒的祈祷

第一部分

基督徒生活中的祈祷

第二条

时期一满

祈祷的剧情,在成为肉躯并住在我们中间的圣言身上,为我们圆满地启示了出来。
有关他的祈祷,由他的见证人在福音中宣我们宣布的,努力领会他的祈祷,就是让
我们接近神圣的主耶稣,一如接近那焚烧的荆棘丛:先瞻仰他本身如何祈祷,再聆
听他教导我们如何祈祷,最后领悟出他如何俯允我们的祈祷。
耶稣祈祷

成为童贞女之子的天主子,学会以他人性的心来祈祷。他从他母亲那里学习祈祷,
母亲心里保存著全能者所行的「大事」并予以瞻想。他在纳匝肋会堂内和耶路撒冷
圣殿中,从民众祈祷的节拍及词句中,学习祈祷。但他的祈祷更是出自内心一个隐
密的泉源,一如十二岁时,他让人所预感的:「我应当操心我父亲的事业」 (路2:49)。
时期一满的祈祷之新颖处──赤子的祈祷,就在耶稣的祈祷中,开始启示出来。这
是天父等待已久、应发自他子女心中的祈祷。这种祈祷终於由他的独生子,偕同世
人并为了世人,在其人性中活出来了。
路加福音特别强调在基督的职务中,圣神的行动和祈祷的意义。耶稣每当面对自己
使命的决定时刻,都首先祈祷。在受洗及显圣容时,父为他作见证之前;在透过自
己的苦难,落实天父爱的计画之前;在给予自己宗徒传教使命的关键时刻:简选并
召叫「十二人」之前,在伯多禄宣认他是「天主的基督」之前 ,为使宗徒之长的信
德在诱惑中不致失落>,他都祈祷。耶稣在完成天父所要求的救世事件之前所作的祈
祷,是谦虚地和信赖地把自己人性的意愿交托於天父的爱的意愿。
一天,耶稣在某处祈祷。他祈祷完毕后,门徒中的一位请求他:「主,请教我们祈
祷吧!」(路11:1)难道门徒不是首先瞻仰主耶稣祈祷而心生祈祷的愿望吗?於是他
可由祈祷的导师学习祈祷。子女须藉著瞻仰圣子,并聆听圣子,学习向天父祈祷。

耶稣经常在偏僻处,或独居,或上山,而且往往选择夜晚祈祷。在祈祷时,他心中
怀念著众人,因为他降生成人时摄取了人性,并且他自献於父时,也将人类奉献。
成了血肉的圣言,在他人性的祈祷中也分享著「他弟兄」的生活体验(希2:12)。他
同情他们的软弱,愿意从中把他们解救出来。圣父之所以派遣他,目的就在於此。
他的一言一行,是他在「密处」祈祷的一种可见表现。
圣史记载了基督在传教期间的两端比较明显的祷词。每端祷词都以感恩开始。第一
端,耶稣表明相信父,承认他,称谢他,因为他对自以为博学的人,隐瞒了天国的
奥秘,而启示了给小孩子 (真福八端中的贫穷人)。他那颤抖的呼声「是的,父啊!」
披露他内心的深处,他对「天父的意愿」的依从,这是他母亲怀孕时,所说「尔旨
承行」(fiat)的回响,也是他山园祈祷时,向父所说「尔旨承行」的前奏。耶稣的
整个祈祷在於以其人性之心对「天父旨意之奥秘」的一种出自爱的依从(弗1:9)。

第二端祈祷词记载在若望福音中,是耶稣在复活拉匝禄前的祈祷。事前,他先谢恩:
「父啊!我感谢□俯听了我」,这表示父常俯听他的请求;耶稣立即接著说:「我
知道□常俯听我」,这说明耶稣常常在祈求。如此,耶稣这种以感恩为主的祈祷,
启示我们该如何祈求:在接受恩典之前,耶稣依从那位施恩者,他又在恩赐中交出
自己。施恩者比所赐的恩典更贵重;他本身就是「宝藏」;他圣子的心是在他内,
所赐的恩典是「附加品」。
耶稣「大司祭的」祈祷在救恩工程中,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它将作为卷四第一部
分结束时的默想,它显示出我们的大司祭的常具现实性的祈祷,同时它也涵盖耶稣
在主祷文中所教导我们的。我们将在第二部分阐明这一祷词。

当耶稣完成父爱的计画的「时刻」来临时,他让我们窥测他那孺子之祈祷的不可测
量的深度;不单在他甘心自我交付之前(「父啊!……不要照我的意愿,但照□的意
愿」路22:42),甚至也在十字架上他最后的几句话里,在十字架上的祈祷和自我交
付形成一体:「父啊!宽恕他们罢!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做的是甚么」(路23:34);
「我实在告诉你 : 今天你就要与我一同在乐园里」 (路23:43);「女人,看, 你
的儿子。 看, 你的母亲」 ( 若19:26-27);「我渴」(若19:28);「我的天主,我
的天主,□为甚么舍弃了我?」(谷15:34) ;「完成了」(若19:30);「父啊!我把
我的灵魂交托在□手中」(路23:46),直到他「大喊一声」,断了气,交付了灵魂。

各时代那些陷於罪恶和死亡奴役中的人类的一切灾难,及救恩史中的一切祈求和代
祷,都汇集在降生成人的圣言的这一喊叫中。於是父接纳了那些祈求和代祷,并且
在人完全绝望时,使他的圣子复活而应允所求。这样,祈祷之剧在创造和救恩工程
中就圆满地实现。圣咏是在基督内给我们祈祷的钥匙。是在耶稣复活的「今天」,
天父说:「□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了□。□向我请求,我必将万民赐□作产业,
以八极为领地」(咏2:7-8)。
希伯来人书以戏剧性的言词,阐明耶稣的祈祷如何达成救恩的胜利:「当他还在血
肉之身时,以大声哀号和眼泪,向那能救他脱离死亡的天主,献上了祈祷和恳求。
就因他的虔敬而获得了俯允。他虽然是天主子,却由所受的苦难学习了服从;且在
达到完成之后,为一切服从他的人,成了永远救恩的根源」(希5:7-9)。

耶稣教导如何祈祷

耶稣祈祷时,已在教导我们祈祷。我们祈祷的信、望、爱的旅程,是他向父的祈祷。
此外,福音还提供给我们耶稣对於祈祷明确的教导。他以贤师的身分,从我们的现
况开始,逐步带领我们走向父。耶稣对跟随他的群众讲道时,从他们熟悉的旧约祈
祷开始并为他们揭开那临於人间的天国的新事理。然后,他以比喻向他们启示这些
新事理。最后,他向自己的门徒公开论及天父和圣神,因为他们将来要成为教会中
祈祷的导师。
从山中圣训始,耶稣就强调内心的皈依:到祭坛献上祭品之前,先与弟兄和好,爱
仇人以及为迫害者祈祷,「在隐密处」向父祈祷(玛6:6),祈祷切勿唠叨,在祈祷中
要自内心深处宽恕别人,心地纯洁,寻求天国。这样的皈依完全指向天父,是孺子
的皈依。
人心一旦决定皈依,会学习在信德中祈祷。信德是以孺慕之心依附天主,它超越我
们的感觉和理解。这是可能的,因为天主的锺爱之子为我们开启了走向天父的通道。
他能要求我们「敲门」、「寻找」,因为他正是「门」和「道路」。
就如耶稣向父祈祷并在接受恩惠前先谢恩,他也教导我们要有子女的胆量:「你们
祈祷时,不论求甚么,只要你们相信必得,必给你们成就」(谷11:24)。这种祈祷出
自一种绝不怀疑的信德(玛21:22),这就是祈祷的力量:「为信的人,一切都是可能
的」(谷9:23)。耶稣越因家乡的人的「无信」(谷6:6)和门徒们的「小信德」(玛8:26)而
感到伤心,就越为罗马官员、百夫长(玛8:10)和客纳罕妇女的「伟大信德」(玛15:28)而
赞赏不已。
信德的祈祷不单在於说「主啊,主啊」,而更在於用心承行父的旨意(玛7:21)。耶
稣劝勉门徒在祈祷中,要有与天主计画合作的这种关注。
在耶稣身上,「天主的国临近了」;他召叫我们要悔改和坚信,也要警醒。在祈祷
中,门徒要警醒注意聆听那位常存在和常来临者,要在记忆中怀念他第一次以血肉
之躯谦卑地来临,并期待他光荣地再来。门徒们在与老师共融中的祈祷是一种战斗,
在祈祷中警醒,才能免陷於诱惑。
路加福音记载了论祈祷的三个重要比喻:
第一个:「令人讨厌的朋友」,劝人要恳切祈祷;「你敲门,必给你开」。凡这样
祈祷的人,天父必赐他所需,特别赋予拥有一切恩惠的圣神。

第二个:「令人讨厌的寡妇」,特别指出祈祷的特质之一:必须有信德和耐心,常
常不断祈祷,「但是,人子来临时,能在世上找到信德吗?」

第三个:「法利塞人和税吏」,强调祈祷必须心地谦逊;「天主!可怜我这个罪人。」
这句祷词,教会不停地予以重复,作为自己的祈祷:「上主!求□垂怜(Kyrie eleison)」。


当耶稣坦白地向门徒们说出向天父祈祷的奥秘时,他清楚地告诉他们:当他带著光
荣的人性回到父身边后,他们和我们应该怎样祈祷。现今祈祷的新颖之处在於「因
他的名而求」(若14:13)。对耶稣的信仰引导门徒认识父,因为耶稣就是「道路、真
理和生命」(若14:6)。信德在爱中产生果实:遵守他的话和他的诫命,并偕同基督
存留在父内,父是在基督内爱我们,以致住在我们内。在这新盟约中,我们所以确
信有求必得,是以耶稣的祈祷为基础。
更有甚者,当我们的祈祷与耶稣的祈祷结合在一起时,父所赐予我们的,是「另一
位护慰者,使他永远与你们同在,他是真理之神」(若14:16-17)。这种新颖的祈祷
及其条件透过「临别赠言」展现出来。在圣神内,基督徒的祈祷是同父的共融、爱
的共融,不单通过基督而且在基督内。「直至今日,你们还没有因我名求甚么,求
吧!你们必将得到,好使你们的喜乐得以圆满」 (若16:24)。
耶稣俯听祈祷

在耶稣传教期间,人们向他作的祈祷,都获得他的俯允,就是透过奇迹,一些提前
显示他死而复活之德能的记号:他俯允以言语表达信德的祈祷(癞病人,雅依洛的女
孩,客纳罕妇女右盗),或俯允静默中的祈祷(抬瘫子的人,触摸他衣裳的血漏病妇
人>,罪妇的眼泪和香液)。瞎子恳切的请求:「达味之子!可怜我罢!」(玛9:27)或
「耶稣,达味之子可怜我罢!」(谷10:48)教会把这些呼求句重用於传统的耶稣祷文
中:「主,耶稣基督,天主子,可怜我罪人!」耶稣常答覆怀著信德而求他的人,
无论是求病愈或求罪赦:「平安回去吧,你的信德救了你!」
圣奥思定美妙地指出耶稣祈祷的三个幅度:「作为我们的司祭,他代我们祈祷;作
为我们的首领,他在我们内祈祷;他是我们的天主,我们向他祈祷。所以,让我们
在他身上听出我们的声音,在我们身上,听出他的声音」。

童贞玛利亚的祈祷

玛利亚的祈祷是在时期一满的黎明中,给我们启示了。在天主圣子尚未降生、圣神
尚未降临以前,玛利亚的祈祷以独特的方式,与天父慈爱的计画合作:在天使报喜,
玛利亚怀孕基督时在圣神降临,教会──基督的身体形成时。在卑微使女的信德中,
天主的恩赐获得了有史以来等待已久的接纳。全能天主使她「满渥圣宠」,献出自
己整个身心以作回应:「看!上主的婢女,愿照□的话成就於我罢!」「尔旨承行」
就是基督徒的祈祷:我们完全属於他,因为他完全属於我们。
福音告诉我们,玛利亚怎样以信德祈祷和代祷:在加纳婚宴上,耶稣的母亲向她的
儿子请求,提供婚宴上的需要。此婚宴预示另一个筵席、羔羊的婚宴,羔羊答应自
己的净配──教会的请求,在此婚宴中献出自己的体血。是在缔结新约的时刻,在
十字架下 ,玛利亚被视为那女人、新厄娃、真正的「众生之母」而蒙垂听。
为此缘故,玛利亚之歌 「我的灵魂颂扬上主」(Magnificat),既是天主之母的歌,
也是教会的歌;是熙雍女儿及天主新子民的歌,是感谢天主在救赎工程中所赐丰满
之恩的歌;是「穷苦人」的歌,他们的期望,透过天主对我们祖先「亚巴郎和他的
后裔」所作的永远许诺的实现而得到满足。
撮要

在新约中,祈祷最完美的模范是耶稣以爱子的身分所作的祈祷。耶稣的祈祷常在独
处和静默中进行,这正意味著他满怀爱情、依顺天父的意愿,直到被钉十字架,同
时也绝对信任自己的祈求必蒙俯允。
耶稣在他的训诲中教导门徒,在祈祷时要有纯洁的心、活泼而坚定的信德及敢於祈
求的孺子之情。他劝勉他们要警醒,鼓励他们因他的名向天主求恩。耶稣基督亦垂
允向他本身所作的祈祷。
童贞玛利亚以她的「尔旨承行」(Fiat)和「颂扬上主」(Magnificat)所作的祈祷有
一特色,就是在信德中慷慨地将自己作完全的奉献。
第三条

教会时期

五旬节日,当「众人都聚集在一起」 (宗2:1),「同心合意专务祈祷」(宗1:14),
等待著圣神的来临时,恩许之神降在门徒们身上。圣神教导教会,使她想起耶稣所
说的一切,也培育她度祈祷的生活。
在耶路撒冷的第一个团体中,信友们「专心於听取宗徒的训诲,时常团聚,擘饼祈
祷」(宗2:42)。祈祷植根於宗徒的信德,为爱德所确认,从感恩祭中汲取养料,这
是教会祈祷的典型顺序。
这些祈祷经文首推那些在圣经中,信友们所听到和所阅读的经文。但他们将这些经
文变为自己的祈祷,是由於这些经文,尤其是圣咏集的经文,已在基督内实现。圣
神常提醒祈祷中的教会记起基督,也引领她进入完整的真理而激发出新的祈祷词,
新祷词在教会生活、圣事及使命中,表达基督深奥莫测的奥秘在操作。这些表达祈
祷的方式将在各主要礼仪传统和灵修传统中逐渐发展。基督徒的祈祷常以宗徒传下
来的和教会钦定的圣经中的祈祷形式为规范。
一、颂谢和朝拜

颂谢(blessing)表达基督徒祈祷的基本活动:它是天主与人的相遇;在颂谢中天主
的赐恩和人的接受互相呼应,彼此结合。颂谢的祈祷正是人回应天主的恩赐;因为
天主降福,人心能以颂谢回应降福之源的天主。
颂谢的行动有两个基本表达方式:有时它在圣神内经由基督而上达天父(我们赞颂天
主因为他降福了我们);有时它恳求圣神赐恩,圣神通过基督,由(降福我们的)天父
那里降下。
朝拜是人面对造物主时,自认是受造物的第一个态度。朝拜使人赞扬上主的伟大,
因为他创造了我们;也赞扬救主的全能,因为他从罪恶中拯救了我们。朝拜是俯伏
在「光荣的君王」(咏24:9-10) 面前的心灵谦虚,也是对「永远更大」的天主的肃
然起敬。朝拜「圣!圣!圣!」而又无穷美善的天主,使人自知渺小卑微,并且确
保我们的祈求获得垂允。
二、求恩的祈祷

恳求的祈祷,在新约内词汇丰富:求、请求、恳求、呼喊、苦求、大声疾呼、甚至
「祈祷中的挣扎」 。然而,最通常的祈祷,由於是自发的,还是求恩。透过求恩,
我们表达我们与天主的关系的意识:我们是受造物,非本原,也不是逆境主宰者,
也不是最后的归宿。身为基督徒,我们也意识到自己是罪人,远离了我们的父。祈
求已经是返回父家的开端。
新约几乎没有像在旧约中经常出现哀歌式祈祷。今后,在复活的基督内,教会的祈
求是依据望德而发,纵然我们还在等待,每日仍须悔改。基督徒的祈求出自另一泉
源,就是圣保禄所称的叹息,即受造之物「产痛」(罗8:22)的叹息。 这也是我们
「等待我们肉身的救赎的叹息,因为我们得救,还是在於希望」(罗8:23-24)。最后
是圣神自己那「不可言喻」的叹息,他「扶助我们的软弱,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如
何祈求才对」(罗8:26)。
祈求宽恕是求恩祈祷的第一步,正如那税吏的祈求:「天主,可怜我这个罪人吧!」
(路18:13) 祈求宽恕也是真实而纯正的祈祷的准备。充满信心的谦卑将我们提升到
天父和他的圣子耶稣基督之间的,以及我们彼此之间的共融光辉中。因此,「我们
无论求甚么,必由他获得」(若一3:22)。感恩祭礼仪和个人祈祷也以祈求宽恕作为
必要的准备。
基督徒的求恩集中在渴望和寻求天国的来临,这正合乎耶稣的教导。在求恩中存在
著等级的差别:首先是天国,然后是为迎接天国和协助天国来临所需的一切。教会
现时的使命,即协助基督和圣神的使命,正是宗徒团体祈祷的核心。这也是杰出的
宗徒圣保禄的祈祷。他提示我们应如何将各教会对神圣事务的操心,化为激发基督
徒祈祷的动力。所有受过洗的人,都藉著祈祷,为天国的来临而工作。
当我们分享天主的救世之爱时,我们自会理解到,任何需求都能变成祈祷的内容。
承担一切以救赎一切的基督,能因我们以他的圣名向天父所呈上的祈求,受到光荣。
就是怀著这种信念,圣雅各伯和圣保禄鼓励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祈祷。
三、转求的祈祷

转求是求恩祈祷的一种,它使我们的祈祷更相似耶稣的祈祷。他在父身边,是我们
唯一的转求者,不断为众人,特别为罪人转求。他「常能拯救那透过他接近天主的
人,因为他常活著为他们转求」(希7:25)。「圣神亲自为我们转求,……按照天主
的旨意,代圣徒转求」(罗8:26-27)。
从亚巴郎起,转求、为别人求恩,是一颗与天主仁慈相协调之心的特点。在教会时
期,基督徒为别人的转求分担基督的转求;这是诸圣共融的表达方式。在转求中,
转求者「不只顾自己的事,也顾及别人的事」(斐2:4),甚至为伤害他的人祈祷。

初期的基督徒团体强烈地度著此种分享的生活。保禄宗徒就是这样让各地基督徒团
体参与他宣扬福音的职责,同时也为他们转求。基督徒的转求不分畛域:「为所有
的人,为有权位的人祈祷」(弟前2:1),也为迫害者和拒绝接纳福音者祈求。
四、感恩的祈祷

感恩是教会祈祷的特徵。每当举行感恩祭庆典时,教会就更显示出并更成为其为教
会的本质。事实上,在救世工程中,基督将受造之物从罪恶和死亡中拯救出来,为
天父的光荣,予以重新奉献,使之回归天父。奥体肢体的感恩分享奥体首领的感恩。

正如在求恩祈祷中,任何事件、任何需求都可以成为感恩的奉献。圣保禄的书信经
常以感恩开始,并以感恩结束,感恩中,也常提到主耶稣。「你们要事事感谢,这
就是天主在基督耶稣内对你们所有的旨意」(得前5:18)。「你们要恒心祈祷,在祈
祷中要醒寤,要谢恩」(哥4:2)。
五、赞颂的祈祷

赞颂是最直接承认天主就是天主的祈祷方式。它不只因天主的化工,而更是为了
「他是」天主而歌颂他,光荣他。此种祈祷分享心地纯洁者的福分,因他们在享见
光荣的天主之前,已在信德中爱慕他。藉著赞美的祈祷,圣神亲自和我们的心神合
一,证实我们是天主的子女;圣神也给独生子作证,证实我们是在他内获得义子的
地位,并藉著他而光荣天父。赞美的祈祷整合其他方式的祈祷,并导引它们朝向万
有根源和归宿的那一位:「唯一的天主,就是天父,万物都出於他,而我们也归於
他」(格前8:6)。
圣路加在其福音中,经常提到基督所行的奇迹而引起的惊讶和赞颂。他也在宗徒大
事录中强调宗徒们的事迹是圣神的行动,而引起惊讶和赞颂,例如:耶路撒冷的团
体,伯多禄和若望治愈跛子,群众因而光荣天主,丕息狄雅的外邦人「都欢天喜地,
赞美天主的圣道」(宗13:48)。
「你们应以圣咏、诗词和属神的歌曲,互相对谈,全心歌颂赞美上主」(弗5:19; 哥
3:16)。正如受天主默感的新约作者,初期基督徒团体也以新的方式阅读圣咏集,而
在其中歌颂基督的奥迹。在圣神新的激发下,他们根据前所未闻的奇事编写诗歌,
这些奇事是天主在其圣子身上完成的,例如:圣子降生成人,他以死亡战胜死亡,
他的复活和升天,坐在圣父的右边等等。正是从整个救赎工程中的这种「奇妙事迹」
激发出光荣、歌颂天主的歌声。
默示录是「未来将要发生的事」的启示,此书以启示天上礼仪的诗歌,以及「见证
者」(殉道者:默6:10)的转求为主。为耶稣作见证而在地上被杀的先知和殉道者,
一大群来自大灾难的人们,他们先我们而进入天国,这些人都歌颂那坐在宝座上的
天主和羔羊的光荣。地上的教会与他们结合一起,在考验中,也怀著信德咏唱这些
诗歌。在求恩和转祷中的信德,於绝望中仍怀著希望并颂谢「光明之父,一切完美
恩赐都是从他降下来的」(雅1:17) 。如此,信德是纯粹的赞颂。
感恩祭中包含所有祈祷形式并予以表达:感恩祭是整个基督奥体,「为光荣他的名
字」,所呈上的「纯洁祭献」。按照东、西方教会的传统,感恩祭都称为「赞颂之
祭」。
撮要

圣神训导教会并提醒教会耶稣所说过的一切,他也指引教会度祈祷的生活,启发不
同的表达形式,这些表达方式在几个恒久的模式范围内时时更新,这些形式就是:
颂谢、求恩,转求、感恩和赞颂。
由於天主的降福,人心能够颂谢那为一切福分之源的天主,作为还报。
求恩的祈祷是以请求宽恕、寻求天国、以及一切真正的需要作为目标。
转求的祈祷是为另一个人的好处而作的祈祷。这祈祷没有任何界限,甚至为敌人祈
祷。
一切喜乐和痛苦,一切事件和需要,都可成为感恩的材料。感恩是参与基督的感恩,
应充盈整个生命:「你们要事事感谢!」(得前5:18)。
赞颂的祈祷是完全无私的祈祷,专注在天主身上,超过他所做的一切,为了天主本
身的缘故而赞颂他,光荣他,纯粹因为「他是」天主。
第二章

祈祷的传统

祈祷并非发自内心冲动而外溢的激情。实行祈祷必须有祈祷的意愿。只知道圣经论
及祈祷的启示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习祈祷。天主圣神是藉著活生生的传授(圣传),
在「坚信和祈祷的教会」内,教导天主子民如何祈祷。
基督徒祈祷的传统,是信仰的圣传成长的方式之一,此成长特别透过信友们的默观
和研读而达成,因他们把救恩史的事件和言论铭记於心,此成长也透过他们对所体
验到的精神事物的深入了解而达成。
第一条

祈祷的泉源

圣神是「活水」,这活水将在祈祷者心内,「涌流到永生」(若4:14)。圣神教导我
们在水泉本身,即基督那里,接受永生。不过,在基督徒生活中,有多处活水泉,
基督在那里等待我们,使我们畅饮圣神:
天主圣言

教会以特别的方式,竭力鼓励所有基督信徒,经常诵读圣经,藉以获取「耶稣基督
的卓越学问」。但是诵读圣经当以祈祷陪伴,为能形成天主与人的对话;因为「我
们祈祷时,是对天主说话;我们诵读神谕时,是在聆听天主说话 」。
灵修教父们意译玛窦福音第七章第七节时,概述了祈祷中聆听天主圣言时的各种心
态:「口诵而求之,心维而得之;祈祷而敲门,门将藉默观而敞开」。
教会的礼仪

在教会圣事礼仪中,基督和圣神的使命就是宣布、实现和通传救恩奥迹,而这使命
在祈祷者心中仍在继续。因此,灵修教父们有时把人心比作祭坛。在举行礼仪庆典
的当时或以后,祈祷将礼仪内在化并同化。即使「在暗中」(玛6:6) 所作的祈祷,
也常是教会的祈祷,是与圣三的共融。
超性的德行

进入祈祷就如进入礼仪,必须经过信德的窄门。透过上主临在的标记,我们所寻求、
所渴慕的,是他的圣容;我们所愿聆听和保存的,是他的圣言。
圣神教导我们在望德中祈祷,在等待基督再来中举行礼仪庆典。反过来说,教会的
祈祷和个人的祈祷滋养我们的望德,尤其圣咏,以具体而多变化的语言,教导我们
将我们的希望放在天主身上:「我热切诚恳地期待了上主,他便垂顾了我,俯听了
我的哀诉」(咏40:2)。「愿赐望德的天主,因著你们的信心,使你们充满各种喜乐
和平安,使你们因著圣神的德能,富於望德」(罗15:13)。
「望德不叫人蒙羞,因为天主的爱,藉著所赐予我们的圣神,已倾注在我们心中了」
(罗5:5) 。藉礼仪生活所形成的祈祷,从天主的爱内汲取一切。因著这爱,天主在
基督内爱我们,并赐我们以爱还爱,就如他爱了我们一样。爱是祈祷的泉源,凡在
爱内汲取活水者,达到祈祷的顶峰:
噢!我的天主,我爱□!我唯一的渴望是爱□直到我生命的终点,吐出最后一口气;
噢!我无穷可爱的天主!我爱□!我愿爱□而死,不愿活著而不爱□;主!我爱□!
我向□祈求唯一的恩宠,就是永远爱□……;我的天主!我的唇舌无法常说我爱□,
我愿我的心每跳一次,就说一声我爱□!

「今天」

聆听上主的圣言,参与他的逾越奥迹,都是我们学习祈祷的时刻。但每时每刻,在
每天的事件中,上主都赐给我们他的圣神,使我们的心中涌出祈祷。关于向天父祈
祷和他的眷顾,耶稣的教导可说是异曲同工: 时间操在天父手中;是在「现在」这
时刻,我们与天主相遇,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今天:「今天你们该听从他的
声音,不要再心硬」(咏95:7-8)。
在每日每刻发生的事件中祈祷,是启示的天国之秘密的一种:这些秘密启示给「小
孩子」,给基督的仆人,给真福中的穷苦人。祈求正义及和平之天国的来临,以影
响历史的进行,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把祈祷带入到每日各种平凡的情况中,也同
样重要。任何祈祷方式都能成为耶稣所比拟的天国的酵母。
撮要

圣神藉著活生生的传授,即圣传,在教会内教导天主的子女祈祷。
天主圣言,教会礼仪,信、望、爱三德,都是祈祷的泉源。
第二条

祈祷之路

在活生生的祈祷传统中,各地方教会按照历史、社会和文化的不同背景,提供给自
己的信友们一套祈祷的语言:话语、歌曲、姿势和圣相。教会训导当局有职责分辨
这些做法是否忠於宗徒传下来的信仰,而牧者和传道员的责任则是解释这些做法的
意义,此意义常与耶稣基督有关系。
向父的祈祷

基督徒祈祷的途径没有别的,只有基督、这条唯一的途径。无论团体或个人的祈祷,
口祷或心祷,唯有「因耶稣的名字」祈祷,才能到达天主父台前。因此,耶稣圣善
的人性是圣神藉以教导我们向天主父祈祷的坦途。
向耶稣的祈祷

天主圣言和礼仪庆典所滋养的教会祈祷,教导我们向主耶稣祈祷。虽然教会的祈祷
主要指向天父,但是在一切礼仪传统中,教会的祈祷也包含指向基督的一些祈祷形
式。一些在教会祈祷中已实现的圣咏和新约,把向基督祈祷的一些呼求短句放在我
们口中,印在我们心上,例如:天主子,天主圣言,主,救主,天主羔羊,君王,
锺爱之子,贞女之子,善牧,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光明,我们的希望,我们的复活,
众人的朋友……。
然而,在天主子降生成人时所取的名字:「耶稣」,却包涵一切。天主圣名本来是
唇舌无法说出的,但是天主圣言取人性时,就把它授予我们,使我们能称呼他:
「耶稣」──「雅威拯救」。耶稣的名字包括一切:天主和人,以及创世和救世的
全部工程。祈求「耶稣」是呼求他,是在我们心中呼喊他。唯有他的名字含有其所
表达的亲临。耶稣复活了,凡呼求他圣名的人,就是迎接那爱他并为他而交付自己
的天主圣子。
这种出自信德,极其简单的呼求,在东方和西方的祈祷传统中,以不同方式发展开
来。最为通行的呼求方式是从西乃、叙利亚和阿多斯等隐修院所传下来的「主,耶
稣,基督,天主子,垂怜我们罪人!」这呼求祷词将斐理伯书第二章六至十一节的
基督颂,与税吏和失明乞丐的呼求声连结在一起。藉著这样的呼求,人心觉察到人
的悲惨,并体验到救主的仁慈。
呼求耶稣圣名是常常祈祷的最简单方法。从一颗谦虚而专注的心,经常发出重复的
呼求,其力量才不致失落在「唠叨」(玛6:7) 的话语中,而是要「把天主的话保存
起来,以坚忍结出果实」。这种祈祷「随时可行」,因为它不是附属於其他事务的
事,而是唯一的事,即爱天主的事,它使一切行动在基督内获取力量并得以圣化。

教会的祈祷呼求耶稣至圣圣名,同样也敬拜并称扬耶稣圣心。教会在祈祷中钦崇降
生成人的天主圣言和他的心,此心因爱人之故,甘愿被我人所犯的罪刺透。基督徒
的祈祷愿意跟随主的足迹,走十字架的道路。从总督府至哥耳哥达,再到圣墓的苦
路,描绘出耶稣以十字架救赎世界的历程。
「圣神,请□降临!」

「除非受圣神感动,没有一个人能说:『耶稣是主』」(格前12:3)。每当我们开始
向耶稣祈祷时,圣神总是先赐恩宠,引导我们走上祈祷的道路。既然圣神教导我们
记起基督以便作祈祷,那么,为甚么我们不向圣神祈祷呢?正是为了这个理由,教
会邀请我们每天呼求圣神,特别是在任何重要事情开始时和结束时。
如果圣神不应该受钦崇,那么,他怎能藉圣洗使我圣化呢?如果圣神应该受钦崇,
怎能不用特殊敬礼钦崇他呢?

祈求圣神的传统方式是藉著我们的主基督呼求天父,赐与我们安慰之神。耶稣在应
许赐下真理之神的那一刻,强调必须因他的名祈求圣神。不过,最简单和最直接的
祈祷也是传统的:「圣神,请□降临」,每个礼仪传统曾在对经和圣诗中予以发展:

圣神,请□降临,充满□信徒的心,在他们心内燃起□的爱火。 天上的君王,安慰
之神,真理之神,无所不在,泽及万有。万善之宝库,生命之源泉,请降临居住在
我们心中,净化我们、拯救我们。啊,□是那么圣善!

圣神是基督徒祈祷的内在导师,他的傅油渗透我们整个的存在。他是活生生的祈祷
传统的工匠。当然,每位祈祷者各有不同的祈祷途径,但是,是同一圣神在众人内
并偕同众人行动。在圣神的共融中,基督徒的祈祷才是教会内的祈祷。
与天主之母共融

在祈祷中,圣神将我们与唯一圣子,在其受光荣的人性中结合成一体。透过他,并
在他内,我们作子女的祈祷,使我们在教会内与耶稣之母共融。
玛利亚在天使报喜时以信德表示同意,并毫不犹疑地保持著此同意,直到十字架下;
此后,她的慈母身分便延续到她圣子「尚在人生旅途上被危险和困难所包围」的兄
弟姊妹们身上。耶稣──唯一的中保,是我们祈祷的道路;玛利亚是他的母亲,也
是我们的母亲,这对耶稣来说,是完全明显的:依照东西方的传统圣相所表达的,
她「指示道路」,她也是这道路的「标记」。
以玛利亚和圣神行动的独特合作为出发点,教会发展出对天主之母的祈祷,这祈祷
集中在基督一生的奥迹上。在表达这祈祷的无数赞美诗和对经中, 两个动向经常交
替出现: 一是「颂扬」上主在他卑微的使女身上,和透过她而为全人类所行的「大
事」;二是将天主子女的恳求和赞颂托付给耶稣之母,因为她现在知道在她内的人
性,与天主子结合为一。
向玛利亚祈祷的双重动向在「圣母经」中突出地表达出来:
「万福玛利亚 (或欢乐吧!玛利亚)」:天使加俾厄尔的请安开启了这祈祷。透过他
的天使作媒介,天主自己向玛利亚请安。怀著天主对他卑微使女的尊重,教会大胆
地向玛利亚作同样的请安,并以天主在她身上所找到的喜乐而欢欣。

「满被圣宠者,主与尔偕焉」:天使的这两句请安的话彼此互相解释。玛利亚充满
圣宠,因为上主与她同在。她充满的圣宠是他的临在,他是所有圣宠的泉源。「你
应欢乐……耶路撒冷女子……上主在你中间」(索3:14,17a)。在玛利亚身上,上主
自己找到了居所,而玛利亚本人就是熙雍女子,结约之柜,上主光荣的住所。她是
「天主与人同在的帐幕」(默21:3)。她「充满圣宠」,完全将自己给与要来住在她
内的那一位,并准备将他给与世界。

「女中尔为赞美,尔胎子耶稣并为赞美」:在天使的请安后,我们采用了依撒伯尔
的请安。「充满了圣神」(路1:41)的依撒伯尔,是万世万代中第一个称玛利亚为有
福的人:「那信了的人是有福的…」(路1:45);玛利亚在女人中蒙受祝福,是因她
信了上主传於她的话必要完成。亚巴郎因著信德而成为「地上万民」(创12:3)的祝
福。因著信德,玛利亚成了信众之母,地上万民都藉著她而获得本身就是天主的祝
福的那一位:「耶稣──你胎中之子应受赞美 」。

「天主圣母玛利亚,为我等祈……」:我们偕同依撒伯尔大感惊奇:「吾主的母亲
驾临我这里,这是我那里得来的呢?」(路1:43)由於玛利亚将自己的儿子耶稣赏给
我们,她就成为天主之母和我们的母亲,我们就能将我们的忧虑和祈求托付给她:
她为我们祈求,正如她为自己祈求一样「愿照你的话成就於我罢!」(路1:38)我们
把自我交托在她的祈祷中,就是偕同她委身於天主,随从他的旨意:「愿□的旨意
承行」。
「为我等罪人,今祈天主及我等死候」:藉著呼求玛利亚为我们祈祷,我们自认是
可怜的罪人,来投奔完全圣洁的「仁慈之母」。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个「今天」,我
们将「现在」交托给她。我们也扩大我们的信赖,将「我们死亡的时刻」现在就交
付在她手中。愿她在我们临终时在我们身旁,一如她曾站在她圣子的十字架下;愿
她在我们出死入生时,一如我们的母亲迎接我们,引领我们到她圣子耶稣基督跟前,
永聚乐园。

西方中世纪的虔敬发展了玫瑰经,作为取代时辰颂祷礼的一种普及大众的方式。在
东方,圣母颂(Akathistos)和圣神颂(Paraclesis)的连续短句方式,与拜占廷教会
的颂唱日课更为接近,而亚美尼亚、埃及和埃塞俄比亚,以及叙利亚的传统则较喜
欢敬礼天主之母的民间圣歌、赞美诗。不过,在圣母经,天主之母歌,圣厄弗冷(St
Ephrem)或圣额我略·纳莱克(St Gregory of Narek)的赞美诗中,祈祷的传统基本
上是一样的。
玛利亚是完美的祈祷者,教会的典范。当我们向她祈祷时,我们便与她一起依附天
父派遣圣子拯救世人的计画。就如那一位爱徒一样,我们也接待那成为众生之母的
耶稣的母亲,到我们家中1。我们可以与她一起祈祷,并向她祈祷。教会的祈祷可说
是由玛利亚的祈祷带动,并在望德中与玛利亚的祈祷连结在一起。
撮要

祈祷主要是跟父交谈;同样,亦可投向耶稣,尤其是呼求他的圣名:「主、耶稣、
基督、天主子,垂怜我们罪人」!
「除非受圣神感动,没有一个人能说:『耶稣是主』」(格前12:3)。教会劝勉我们
呼求圣神,他是基督徒祈祷的心灵大师。
童贞玛利亚与圣神行动的合作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教会喜爱与她联合,共同祈祷,
好能与她一起赞扬天主在她身上所行的大事,并将祈求与赞美交托在她手中。
第三条

祈祷的带路人

见证云集

那些先我们进入天国的证人,特别是那些被教会确认为「圣人」的,以他们生活的
榜样和传下来的作品,以及他们「今天」的祈祷,参与活生生的祈祷传统。他们瞻
仰天主,赞美天主,并不断关怀遗留在世的人。当他们进入主人的喜乐时,他们被
委派「管理很多大事」。他们的代祷也是对天主计画的最高服务,因此,我们可以
而且应该求他们为我们和整个世界代祷。
在诸圣的共融中,很多不同的灵修在教会历史中得到了发展。对「天主深爱人类」
的证人的个人神恩,能广传下来,就像厄里亚的「精神」传给厄里叟和洗者若翰,
这样,他们的弟子也能分享这精神。在另一些礼仪和神学潮流的交汇中,会产生一
种灵修,这是信仰本地化,即信仰整合在某一人类社会及其历史中的见证。基督徒
的各种灵修都参与活生生的祈祷传统,并为信友灵修提供不可或缺的指引。虽然它
们各有不同,但都是圣神唯一皓光的折射。
圣神真正是诸圣的住处,圣人则是圣神的适当居所,因为圣人奉献自己作为天主住
所,并被称为天主的圣殿。

祈祷的仆役

基督徒家庭是教育祈祷的第一个地方。家庭奠基於婚姻圣事而成为「家庭教会」,
天主子女在这里学习「在教会内」祈祷和在祈祷中保持坚忍。特别为儿童,每天的
家庭祈祷是教会活生生的记忆的首要见证,这记忆是圣神耐心所唤醒的。
圣职人员有责任培育基督内的兄弟姊妹祈祷。身为善牧的仆人,他们被祝圣是为引
领天主子民到达祈祷的活泉:圣言、礼仪、超性生命,以及在人生实际境遇中的
「天主的今天」。
很多修道人为祈祷而献出整个生命。自埃及的沙漠开始,很多独居者、男女隐修者
将他们的时间用来赞美天主和替人代祷。没有祈祷,献身生活不能维持和发扬;它
是教会灵修和默观生活的活泉之一。
儿童、青年和成人的教理讲授,主要是教导他们在个人祈祷中默想天主圣言,在礼
仪祈祷中将之实现,并时时刻刻使之内在化,好能在新生活中结出果实。教理讲授
也是辨别和教育民间热心善功的好时刻。一些基本经文的背诵能为祈祷生活提供不
可或缺的支持,但是帮助他们品尝经文的含义也很重要。
祈祷小组或「祈祷学校」,只要是从基督徒祈祷的真实泉源中汲取所需,都成为今
天在教会内祈祷的一种标记及更新祈祷的一种动力。关心教会的共融是教会内真正
祈祷的标记。
圣神赐给一些信徒智慧、信德和辨别的恩典,目的是为教会的这一公益,就是祈祷
(灵修指导)。具有神恩的男女是祈祷活生传统的真正仆人。
根据十字圣若望的看法,谁若想在灵修路上前进,「当慎重考虑,将自己托付给谁
这一件事,因为师傅怎样,徒弟也会怎样;父亲怎样,儿子也会怎样。」再者,
「除了有学养和明智外,导师也应该是有经验的。如果灵修导师对灵修生活没有经
验,他将不可能带领天主召叫的灵魂进入其灵修生活内,他甚至也不会了解他们」。


有利於祈祷的地方

圣堂──天主的家──是堂区团体举行礼仪和祈祷最适合的地方,也是朝拜耶稣在
圣体内真实临在的特别场所。为了认真祈祷,选择有利於祈祷的地方是不容忽视的:

──为个人祈祷,祈祷的地方可以是安放圣经和圣相的「祈祷角落」,好能在那里
「暗中」与我们的父会晤。在基督徒家庭中,这一类祈祷之所有助於公共的祈祷。


──在隐修院存在的地区,这些团体的被召是为使信友们能参与时辰颂祷礼,并为
他们提供安静独居的机会,加深他们个人的祈祷。

──朝圣之旅使我们想起迈向天堂的尘世旅程,依照传统,也是更新祈祷的特别机
会。为寻求活水的朝圣者来说,朝圣地的圣所 是特别有利的地方,使人「在教会内」
活出基督徒祈祷的各种方式。

撮要

旅途教会在祈祷中与天上圣者的教会联合为一,恳请他们转求。
基督徒的各种灵修派别都分享教会祈祷的生活传统,也是灵修生活上的宝贵指引。

基督徒的家庭是祈祷教育的第一个地方。
圣职人员,献身生活,教理讲授,祈祷小组,「灵修指导」等,都在教会内为祈祷
提供确切的帮助。
为祈祷最适合的地方是个人或家庭的祈祷室,隐修院,朝圣地的圣所,尤其是教堂,
那是堂区团体举行礼仪和祈祷的适切场所,也是为「朝拜圣体」最好的地方。
第三章

祈祷生活

祈祷是新生之心的生活。它应该时常激发我们。虽然天主是我们的生命和一切,我
们却常忘记他。为此,秉承了申命纪和先知传统的灵修教父,再三强调祈祷是「思
念天主」,是「心灵的记忆」频频的觉醒:「我们思念天主要比呼吸次数多」 。可
是,如果我们没有在特定的时间渴望祈祷,我们是不能「经常」祈祷的。这些特定
的时间,无论在质和量方面,都是基督徒祈祷的重要时刻。
教会圣传向信友提供祈祷的节奏,以培养连贯的祈祷。有些是每天的,例如早晚课、
饭前和饭后的祈祷、时辰礼仪。以感恩祭为中心的主日,主要是透过祈祷而得以圣
化。礼仪年的周期和大的庆节也是基督徒祈祷生活的基本节奏。
上主以他喜悦的途径和方式引导每一个人,每一位信友也是依照自己的决心和个人
祈祷的表达方式来作回应。不过,基督徒传统保留了三种主要的表达:口祷、默想
和心祷。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心灵的收敛。警醒地保存圣言和居住在天主亲临中,
能使这三种表达成为祈祷生活的强劲时间(强拍)。
第一条

祈祷的各种表达

一、口祷

天主透过他的圣言向人说话。我们的祈祷藉著心里想的或口中讲的言语而具体化。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聚精会神,凝视在祈祷中与我们交谈的那一位:「我们的祈祷
是否被垂听,并不在於说话的多少,而是在於我们心灵的热切」。
口祷是基督徒生活的基本要素。虽然门徒们被他们师傅的静默祈祷所吸引,但是,
耶稣仍然教他们口祷的经文:「我们的天父」。他不但在会堂中高声诵念礼仪的祈
祷,而且福音指出他也大声地作他个人的祈祷,从颂扬天父的喜悦到革责玛尼园祈
祷的忧伤。
内在的祈祷配合感官的这种需要, 符合我们人性的要求。我们是由灵魂和肉身所组
成的,因此,我们感觉到需要将我们的感受形之於外。我们须以我们整个的存在祈
祷,好能全力作恳求。
这需要也符合一个出自天主的要求。天主寻找以真理和心神的朝拜者,因此他寻找
发自灵魂深处的生动祈祷。他要求那连结肉身与内在祈祷的外在表达,因为这表达
给他带来他对一切应得的完美崇敬。
由於口祷是外在的和完全合乎人性的祈祷,因此,它是一种最适合群众的祈祷方式。
纵使最内在的祈祷,也不该忽视口祷。只有当我们意识到「我们向他说话」的那位
时,祈祷才变为内在的。因此,口祷是心祷的初阶。
二、默想

默想主要是一种探索。心灵寻求了解基督徒生活的目的和途径,好能依附和回应上
主的要求。默想所要求的专心是很难维持的。通常我们求助於书本,而基督徒在这
方面并不匮乏:有圣经,特别是福音书,圣相,每日或时节的礼仪经文,灵修教父
的著作,灵修学作品,大自然这本伟大的书,以及历史书,即天主的「今天」之页。

默想我们所阅读的,并将我们自己与之对照,帮助我们将之化为己有。这样另一本
书,即生活之书便被打开。我们从思想进入实际。只要我们谦逊和充满信德,我们
会在默想中发现那些推动内心的活动,并能对它们加以辨别。辨别在於践行真理,
好能来到「光明」那里:「主,□要我做甚么」?
默想方法的不同,一如灵修导师的不同。基督徒应有规律地作默想,不然便相似撒
种比喻中的前三类场地。然而方法只不过是指引:重要的是偕同圣神在祈祷的唯一
道路上前进,这道路就是耶稣基督。
默想运用思维、想像、情感和渴望。动员这些官能是必需的,为能深化我们信仰的
信念,激起我们内心的皈依,并强化我们跟随基督的意愿。基督徒的祈祷以默想
「基督的奥迹」为优先,就如在诵读圣言(lectiodivina)或玫瑰经中所作的那样。
这种祈祷中的反省方式很有价值,但基督徒祈祷应更上一层楼:认识耶稣基督的爱,
并与他结合为一。
三、心祷

甚么是心祷?圣女大德兰答说:「依我的见解,心祷无异於朋友间的密谈;意思就
是经常单独与我们深知那爱我们的天主交谈」。
心祷寻求「我心所爱的那一位」(歌1:7)2,就是寻求耶稣并在他内寻求父。我们寻
求他,因为对他的渴望常是爱的开端;在纯正的信德中寻求他,这信德使我们由他
而重生,并在他内生活。在心祷中仍可默想,但注意力集中在主身上。

心祷的时刻和时间长短的选择,是来自坚定的意志,它披露内心的秘密。做心祷不
只因为有时间,而是腾出时间,与主会晤。无论甚么考验与枯燥,都不会改变决心
而收回时间。人不能时常默想,但常可以进入心祷,完全不为健康情况、工作或情
绪所左右。在贫乏和信德中,内心是这种寻求和与主相遇的地方。
进入心祷与参与感恩祭相似:收敛心神,在圣神的推动下集中我们整个的存在,住
在上主的居所,即我们自身,并唤醒信德,好能进到等待我们的那位面前;卸下面
具,回心归向那爱我们的主,为将我们呈献给他,犹如一分要净化和转化的献礼。

心祷是天主子女的祈祷,是罪过蒙赦免者的祈祷,他同意去接受那分爱他的爱。他
希望爱得更深,来回应这爱。但是他明白他的还爱是圣神倾注在他内心的,因为一
切都是天主的恩宠。心祷就是以虚怀若谷之心,把自己完全交托於父的爱的意愿,
日益与他锺爱之子密切结合。
心祷是祈祷奥秘的最单纯表现。它是一分礼物,一分恩宠,只能以虚怀若谷之心来
接受。心祷是天主在我们内心所建立的一分盟约关系。心祷是共融,在这共融里,
圣三使人──天主的肖象,「肖似他的模样」。
心祷也是祈祷中最卓越的强劲时间(强拍)。在这祈祷中,天父「藉著圣神以他的大
能强化我们内在的人,并使基督因著信德住在我们心内,使我们在爱德上根深蒂固」
(弗3:16-17)。
默观是以耶稣为焦点的信德的凝视。「他望著我,我望著他」:这是一位亚尔斯农
民向其本堂神父提及他在圣体柜前祈祷的情况。专心注意他就是舍弃「自我」。他
的注视洁净我们的心;他注视的光辉照亮我们的心目,教导我们在其真理及其怜悯
众生之情的光照下去看一切事物。默观也注视基督生活的奥迹。如此它叫人学习
「对主的内在认识」,为更爱他,更跟随他。
心祷是聆听天主圣言。这聆听并不是被动的,而是信德的服从,仆人的无条件接受
和子女之情的依附。它参与成为奴仆的圣子的「是」和天主谦逊婢女的「尔旨承行」。

心祷是沉默,是「未来世界的象徵」或「无声之爱」。心祷中的言语并不是说话;
而是好像使爱情之火得以燃烧的木柴。就是在这为「虚浮」的人无法忍受的沉默中,
天父向我们讲述他圣言的降生、受苦、死而复活;孝爱之神使我们分享耶稣的祈祷。

心祷就其使我们参与基督的奥迹而论,是与基督祈祷的结合。教会在感恩祭中庆祝
基督的奥迹,圣神则使之活现在我们的心祷中,为使奥迹在爱德行动中彰显出来。

心祷就其同意留在信德的黑夜中而论,是爱的共融,它会将「生命」带给众人。复
活的逾越之夜要先经历痛苦和墓穴之夜,这是耶稣的时辰中三个重要时刻,他的圣
神 (不是软弱的肉身) 使之活现在心祷中。我们应甘愿「与他醒寤一个时辰 」。

撮要

教会劝勉信徒作定时的祈祷:每日的祈祷,时辰颂祷礼,主日感恩祭,礼仪年的庆
节。
基督徒传统中的祈祷生活,包括三个主要的表达方式:口祷、默想和心祷。三者的
共通之处,是收敛心神。
按人性来说,精神和身体是合而为一的,基於此,口祷将身体和内心的祈祷联系一
起,以基督为榜样,他向天父祈祷,也教导门徒以「我们的天父」祈祷。
默想是在祈祷中运用思考、想像、情感、渴望所作的探索。其目的是把所默想的对
象,面对自己的实际生活,在信仰中化为己有。
心祷是祈祷奥秘的一种淳朴的表达,是对基督的信德凝视,是对圣言的聆听和默默
的爱意。心祷使人与基督的祈祷连结在一起,而至使我们参与基督的奥迹。
第二条

祈祷的战斗

祈祷是一分恩宠,也是我们一分决心的回应,因此,它常需要一分努力。基督之前,
旧约中的祈祷大师,一如天主之母及偕同基督的诸圣一样,都教导我们:祈祷是一
场战斗。对抗谁呢?对抗我们自己和诱惑者的诡计;诱惑者尽其所能使人离弃祈祷
及与天主的合一。我们怎样生活就怎样祈祷,因为怎样祈祷就怎样生活。如果我们
不愿惯常地依照基督之神而行动,我们就不能惯常地因他的名而祈祷。基督徒新生
命的「属灵战斗」与祈祷的战斗是分不开的。
一、反对祈祷的论点

在祈祷的战斗中,我们需要面对自己和我们周围的人,对祈祷所怀有的错误看法。
有人视祈祷为一种简单的心理活动,另有人看之为达到空虚境界的收敛工夫,也有
人将祈祷归纳为礼仪经文或姿势。很多基督徒则无意识地认为祈祷与他们的当行事
务互不相容:他们没有时间。那些以祈祷去寻求天主的人,有时很快便失去勇气,
因为他们不知道祈祷也是来自圣神,而不只是靠他们自己。
我们也要面对一些「现世」的意识型态,如果我们不警醒,它们会渗透我们的生活。
例如:只有那些能为理性和科学所证实的才是真理(而祈祷则是一个超越我们有意识
和无意识心境的奥秘);价值是在於生产和报酬(不事生产的祈祷便一无是处)。享乐
主义和安逸是真、善、美的标准(但是,祈祷──美的追求,则锺情於那生活而真实
的天主的光荣)。也有人视祈祷为一种反对行动主义的遁世行为(但是,基督徒祈祷
既不逃避历史实况,也不脱离现实生活)。
最后,我们的战斗要面对我们在祈祷中的挫败经验:经历枯燥时的沮丧;未能完全
交托给上主而难过,因为我们有「很多产业」;我们的意愿未被垂听而感到失望;
我们的骄傲受伤,使我们身为罪人的不配之心更加硬化;对「祈祷是一分不劳而获
的恩赐」感到厌恶等等。结论常是一样:祈祷有甚么用?要克服这些障碍,我们必
须为谦逊、信心和恒心而战斗。
二、心的谦卑警醒

面对祈祷的困难

祈祷常见的困难是分心。它能影响口祷时的用字及其意义;更深一层,它能涉及口
祷(礼仪的或个人的)、默想和心祷的祈祷对象。尽力驱逐分心,就等於自投罗网,
因此,只须返回自己的内心就够了: 分心正向我们揭示我们所依恋的是甚么,而这
分在主前的谦卑意识,应唤醒我们要优先爱他,并立志向他献出我们的心,求他净
化。因此,战斗就在这里:要抉择事奉那位作主人。
从积极方面来说,跟具有占有欲和统治欲的自我去战斗,需要警醒和心灵的自制。
当耶稣强调警醒时,这警醒常与他自己有关:他在末日的来临,每天的来临,「今
天」的来临。新郎半夜来临;那不应熄灭的光就是信德之光:「论及你,我的心灵
曾说,『寻求他的仪容 』」(咏27:8)!
特别对那些真诚愿意祈祷的人来说,另一个困难就是枯燥。枯燥属於心祷的一部分。
在枯燥时,心灵好似与天主分离,对思想、记忆、情感,甚至对属灵的事物都感到
乏味。这正是信德要真实地表现的时刻:忠诚地伴随耶稣进入痛苦中和到墓穴里。
「一粒麦子如果不落在地里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结出许多子粒来」(若
12:24)。如果枯燥是因圣言落在石头上而没有根的缘故,那这战斗便要求皈依。 
面对祈祷中的诱惑

(祈祷时)最普遍而又最不为人察知的诱惑是缺乏信德。它很少表达在明认的不信上,
而更是在我们的实际作为的取向上。当我们开始祈祷的时候,成千上万被认为是紧
急的工作或焦虑,会优先出现在眼前。再说一次,这为心灵是要面对真理的时刻:
究竟甚么是它的真爱。有时我们转向上主作为最后的凭藉:但真的如此相信吗?有
时我们以上主作盟友,但我们的心仍在自恃中。在这一切境况中,我们的缺乏信德
显示我们仍未到达心谦的境界:「离了我,你们甚么也不能作」(若15:5)。
傲慢自负替另一种诱惑开了路,那就是懈怠。灵修教父以此名词来表示因灵修功夫
的松懈、警醒的低落、心灵的漫不经心而导致的消沉。「心神固然切愿,但肉体却
软弱 」(玛26:41)。自恃越高,跌得越痛。沮丧的痛苦是自负的另一面。谦逊的人
不会对自己的可怜感到惊奇,反而会促使他更加信赖,更坚定不移。
三、子女般的信赖

子女般的信赖在磨难中得到验证(自我考验)。最主要的困难是有关求恩祈祷:为自
己或为他人代祷。有人以为他们的祈求未蒙垂允,就停止祈祷。在此有两个问题:
为甚么我们以为祈求未蒙垂允?我们的祈祷怎样算是蒙垂允是「有效」?
我们为何抱怨未蒙垂允?

首先,我们应对这一发现感到惊讶:一般来说,当我们赞美天主或感谢他的恩惠时,
我们不怎样担心我们的祈祷是否中悦他。反之,我们要求见到我们求恩的结果。那
么,是甚么形象的天主推动我们去祈祷:是一件被利用的工具?或是我们的主耶稣
基督的父?
我们是否深信「我们不知道我们如何祈求才对」(罗8:26)?我们向天主祈求的是
「合宜的事物」吗?我们的父在我们求他以前,已知道我们的需要,但他等待我们
祈求,因为他子女的尊严是在於他们的自由。因此,我们要联同他的自由之神祈祷,
好能真正洞悉他的心愿。
「你们得不到,是因为你们不求;你们求而不得,是因为你们求的不当,想要浪费
在你们的淫乐中」(雅4:2-3)。如果我们以一颗分散的心,「淫乱」的心去祈求(雅
4:4),天主一定不会答应我们,因为他渴望的是我们的益处,我们的生命。「『天
主以嫉妒爱慕他在我们内所安置的圣神,』你们以为圣经的这句话是白说的吗?」
(雅4:5)我们的天主「嫉妒」我们,这正表现出他的爱是何等真实。如果我们进入他
圣神的渴望中,自会获得垂允。
你若没有立刻获得你向天主所求的,切勿自扰;因了你恒心不懈而同他停留在祈祷
中,他愿意赐给你更大的好处。天主要我们的愿望在祈祷中受到考验,原是在准备
我们来接受他已准备好要赏给我们的恩惠。

如何使我们的祈祷有效

在救恩史中,祈祷的启示教导我们,信德是以天主在历史中的行动为基础。子女般
的信赖是由天主的卓越行动所激发:就是他圣子的苦难和复活。基督徒的祈祷就是
与天主的眷顾和他爱的计画相配合。
对圣保禄来说,这信赖是大胆的,它建基於圣神在我们内的祈祷和天父始终不渝的
慈爱上,因他将独生子赐给了我们。对我们所求恩惠的首先答覆,是使祈祷的心有
转化。
耶稣的祈祷使基督信友的祈祷成为有实效的祈求。他是祈祷的典范。他在我们内并
偕同我们祈祷。既然圣子的心只寻求父所喜悦的,那么,子女的祈祷又怎能太集中
在恩惠上而超过施恩者呢?
耶稣也为我们祈祷,他代替我们、并为我们的利益祈祷。我们所有的祈求都一次而
永远地被收纳在十字架上的呐喊内,并在他的复活中,已蒙天父垂允,为此,他从
未终止为我们向天父祈求。如果我们的祈祷在子女般的大胆信赖中,牢不可破地与
耶稣的祈祷结合在一起,我们将获得因他的名所求的一切,甚至比任何个别事物还
要多:天主圣神自己,他拥有一切恩惠。
四、在爱中恒心不渝

「不断祈祷」(得前5:17),「为一切事,要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名时时感谢天主
父」(弗5:20),「时时靠著圣神,以各种祈求和哀祷祈祷;且要醒寤不倦,为众圣
徒祈求」(弗6:18)。因为「我们并没有受命不断工作、警醒和守斋,但根据规定,
我们要不断祈祷」 。这种不倦的热忱只能源自爱。为抵抗我们的惯性和惰性,祈祷
的战斗就是一场谦逊之爱、信赖和持久之爱的战斗。这爱使我们的心向著三个清晰
而赋予生命的信德事实开放。
时时都可以祈祷:基督徒的时间就是复活基督的时间,无论有怎样的狂风巨浪,他
都「天天同我们在一起」(玛28:20)。我们的时间是在天主手里:
走在街市或独自散步时,在商店中,在买、卖时,甚至在厨房作饭时,都可以经常
而热心的祈祷。

祈祷是基本的需要。反面的证据也有同样的说服力:如果我们不让圣神引领我们,
我们会再堕入罪恶的奴役中。如果我们的心远离圣神,他怎能是「我们的生命」呢?

没有任何事物可以与祈祷的价值相比;祈祷能使不可能的成为可能,使困难变成容
易。祈祷的人不可能故意犯罪。

祈祷的人一定得救;不祈祷的人一定丧亡受罚。

基督徒的生活与祈祷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它们关系到同样的爱和同样发自爱的自我
舍弃。以同样的赤子之爱,顺从天父的慈爱计画;在圣神内有同样的改变与合一,
他不断使我们日益肖似耶稣基督。以耶稣爱我们的同样之爱来爱众人。「你们因我
的名不论向父求甚么,他必赐给你们。这就是我所命令你们的:你们应该彼此相爱」
(若15:16-17)。
谁将祈祷与工作,工作与祈祷,在生活中连接起来,他就是在不断祈祷。也只有这
样,我们认为不断祈祷的原则才能得以实现。

耶稣「时辰」的祈祷

当耶稣的「时辰」来到时,他就向父祈祷。他在福音中传下来的最长祷词,包括创
造和救赎的整个计画,就如他的死亡和复活。耶稣时辰的祈祷,现在仍常是他的祈
祷,就如他的「逾越」奥迹一样,「一次而永远地」,常临在於他教会的礼仪中。

基督信仰的传统很恰当地称耶稣时辰的祈祷为「司祭」的祈祷。这是我们大司祭的
祈祷,这祈祷和他的祭献是分不开的;与他「逾越」此世而回归天父也是分不开的,
因为他完全祝圣自己而献给父。
在此逾越祭献的祈祷中,万有「总归」於基督:天主与世界;圣言与血肉;永生与
时间;舍己之爱与对爱不忠之罪;当时身边的门徒与日后因他们的宣讲而信仰他的
人;被贬抑与受光荣;这的确是合一的祈祷。
耶稣完成了所有天父的事业;他的祈祷一如他的牺牲,伸展到时期的圆满。他这时
辰的祈祷充盈「末期」,将末期带向其圆满。父把一切都交给了圣子耶稣,耶稣也
将自己完整地还归於父。 同时,他以至高的自由,依据他由天父所接受而统治一切
血肉的权力,表达自己的意思。圣子甘愿自作仆人,却是主,万有的统治者(Pantocrator)
。为我们祈祷的大司祭,也在我们内祈祷,同时又是垂允我们的天主。
归属於主耶稣的圣名之下,我们才能够从中接受他教我们的祷词:「我们的天父!」
他的大司祭祈祷深深地启发了「主祷文」的伟大祈求:对天父的圣名热切关怀,对
其王国(光荣)的热忱;完成天父的旨意和他的救恩计画;使我们脱免凶恶。
最后,在此祈祷文中,耶稣启示并赐给我们对父及子那不可分的「认识」。这就是
祈祷生活的奥秘。
撮要

祈祷需要努力和奋斗,对抗我们自己和「诱惑者」的围攻。祈祷的战斗与「属灵的
战斗」是分不开的,为努力不懈地依循基督的圣神而行事,是必需的:一个人怎样
生活就怎样祈祷,因为怎样祈祷就怎样生活。
在祈祷的战斗中,我们必须面对一些错误的见解、不同意识型态的潮流、我们失败
的经验。我们必须以谦逊、信赖和恒心,来回应这些诱惑所投下的疑虑,即祈祷的
实效,甚或祈祷的可行性。
操练祈祷时最大的困难是分心和枯燥,其救药在於信德、皈依和心灵的警醒。
威胁祈祷的两种常见的诱惑:缺乏信德和懈怠,后者是由於灵修功夫的松懈而导致
的一种消沉情况,结果使人沮丧失望。
当我们感受到天主不常俯听我们的祈祷时,我们子女般的信赖就会受到考验。福音
邀请我们自问,我们的祈祷是否符合圣神的渴望。
「不断祈祷」(得前5:17)。时时都可以祈祷。祈祷是一种生活的基本需要。祈祷和
基督徒生活是分不开的。
耶稣「时辰」的祈祷极恰当地称为「大司祭的祈祷」,因为这祈祷总合整个创造和
救恩工程,并启发主祷文中的伟大祈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