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仰慕周星驰",很多人已经忍不住的撩起了袖子准备砸人.有了无厘头的帽子,周星驰做的再好也不过是个笑匠而已,在另类搞怪的阴影中,他的电影怎么出色也只能在街头小巷流传,难登大雅之堂.山村小痞子之流,红遍天下又能怎么样?专家们撇一撇嘴,不屑的说一句:"奇技淫巧".随便用仰慕这个词,就象某个小MM冲我叫嚷的:"小心我咬你哦."也有哥们嗤之以鼻:"咋地,丫不就媚俗吗?"
能够长久媚俗的电影一定有深刻的因素在里面.
让我们抛开形式,抛开偏见,来看一看为什么要如此坚定的仰慕周星驰.
不可否认,周星驰之所以如此家喻户晓,就是因为作品另类搞怪,周星驰善于利用个性的语言和反视觉效果来达到其影视作品中幽默与搞笑的目的。诸如"一万年","收到"这种台词已经到了非常之流行,目前热火的很多短信,也采用了"周氏"的无厘头式.我以为,这种喜剧方式的流行,代表了大家对没有负担没有背景的轻松元素的认同.周星驰影片中的很多角色都是小人物,他们让人忍俊不禁的表演大都来源于生活,这样的表达看似随意,不经匠心,其实有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这些元素,使得我们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想起来:哎,这样的场景好象我在哪儿经历过啊.哎,这样的梦我也做过啊.戏里戏外,不分彼此.我们之所以长久的喜欢他的夸张,他的无厘头,只是因为我们渴望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如果说他的作品媚俗,那只能说我们的思想还没有升华到不喜不怒的地步.
专家们大都认为无厘头是莫名其妙的不健康的,就象看着一张软绵绵的百元大钞就理所当然的认为上面沾满细菌一样.有人说,这个无厘头,它是颠覆地、它是解构地、它是非主流地、它是后现代地、它是XXX地...... 事实上,无厘头的流行因为保持了喜剧的最初也是最根本的特性:出于人性,归于人性.为什么卓别林的黑白小电影现在看起来仍然让人捧腹大笑?为什么春节晚会中的小品和相声越来越没劲?因为在轻松的时候,我们不需要接受意识形态的教育,ys的大叔们抓紧一切时间来教导我们,连个年都不好好过的,搞笑就单纯搞笑吧,还非得来段别扭的声泪俱下,让我的笑脸逐渐僵硬,从此远离晚会.意识形态是社会阶段的问题,但被某些人所鄙视的"小民意识"将延续到人类末日.爱什么是选择,但高兴是天性.
卓别林的小品之所以在现在还有看的价值,就在于他的出发点是人.而不是为了哗众取宠,他的作品中,始终以一个人健康和正常的思维去博得笑声.而不是利用人心中的阴暗面,比如有段时期很流行的相声中说方言,说英语,说粗俗,捧的捧,唱的唱,台上忙的不亦乐乎,台下也笑的前倒后仰.但是,当我们冷静下来的时候想,我们在笑什么?在笑别人的无知,在笑别人的俗气来满足自己的那一点自傲.这样的东西,还会看第二次么?
我并没有把周星驰的搞笑因素神圣化,但是,他采取的方式并不比谁差,如果一百年后的人们回忆起今天的娱乐界.周星驰的名字必在其中!
与众多喜剧电影不同的是,周星驰的作品并不是只有搞笑.我本人最喜欢他的一部<武状元苏乞儿>,从富家公子到武状元再到乞丐再到乞丐头子,固然有很多让人意料不到的包袱,但是当我看完,再想起这部电影,更多的还是在曲折的经历中,苏乞儿的精神,以一种错综复杂的方式打动了我.有个朋友也喜欢周星驰,在看完<鹿鼎记>后,他叹气说:"搞笑的成分太多了."
<少林足球>决赛时感动的我几乎要嚎啕大哭,对那位不屈服的守门员;<食神>中一夜之间白头的他,想起满口龅牙的莫文尉,愁肠百结;《唐伯虎点秋香》中,四大才子吟诗,他说完:"吃完回家玩老婆."后仰天大笑,笑的"豪情奔放",看得人却明白其中的苦处;<喜剧之王>中,张柏芝拿起家伙砸这个"死跑龙套"的时候...........
把这样的悲剧和愁苦放在他的电影故事中去理解,当然是如某些人所说:荒诞不经,但是,如果稍微一联想我们的经历,类似的不幸不是也曾降临到我们身上么?类似的乐观和豁达,认真和严肃不是也正是我们需要的么?为什么我们可以对一部正剧一部主旋律的片子反思人生,对同样激起我们的喜剧却嗤之以鼻呢?<大话西游>名满天下,我觉得,其中最让人感动的就是至尊宝在结局的时候,被紫霞指着脊梁说:"那个人,很象一条狗啊."在重新想起我们错过的爱人,在爱与被爱之间痛苦的抉择,选出一个自以为不错的答案,过几十年,当我们回忆,会以什么样的心情去挖掘那个梦一样的小情人?失去过去,失去将来的至尊宝,颓然走向西天时,或许真的如狗一般落魄;在春三十娘一脸愁容的说:"想我春三十娘貌美如花,却和这么丑的男人有了.......",在很小的时候,我们的梦中情人是什么样子的,在社会中打磨数年,当我们少年的轻狂不再,当我们的棱角尽失,我们手臂上挽着的是我们以前的梦姑吗?生活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改变着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未来甚至生死?
周星驰的作品不会在黄金时段播出,但是,他在我们心中的黄金位置停留.
仰慕周星驰,还在于他对演戏的专业精神和认真的态度.在目前垃圾杂碎漫天飞的演艺圈里,为了炒作恨不得把剧组的人都给杀了来扬名立万,今天打演员,明天打摄影师,后天是化妆师,绯闻与暴力齐飞,明星和废物一色的世界里.周星驰的媒体宣传并没有过火,始终保持了他以内容服人的本色.在他的演艺生涯中,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喜剧内容和形式的探求."星女郎"黄圣依说周星驰做事情很认真,经常在片场用几乎是自言自语的调子问:"你觉得我演得怎么样?你觉得我这么演是不是会更好?"周星驰的黄金搭档吴孟达也说,周星驰每部戏都寻求新的突破.过的很累.事实也是如此,熟悉他的人都可以从的片子中发现他努力的方向,他始终在寻找新的表达,新的内容,从思想到细节.这样的做事态度和诸如王晶一样的烂情主义完全不同的.有人说周星驰的成功全赖王晶,但现在呢?当年号令天下的王晶除了拍几个清晰度不如美凤光盘的三级片以外,还有别的事情可以做么?他现在拍的所谓的戏剧片,粗俗恶劣,逐渐走向模仿,靠卖自己当年的名头度日.说周依靠王,倒不不如说王依赖周.
有人拿周星驰的众叛亲离来说他的处世弱智慧.罗家英忍无可忍,洪金宝心灰意冷,李力持自立山头,李卉敢怒不敢言.但请看清楚,这所有的梁子都是在片场结下的,如果说他们有什么误会或过节,那是关于演戏的,和人品无关.由此也可以看出来周星驰的固执自我.向他发难的罗家英近日公开对媒体说:当初拍《少林足球》的时候,他给我打电话说‘家英哥,我要拍一部电影,你能来演一个角色吗?给我留几天档期。'我一听是他,当即就同意了。说实话,为了他的这部电影,他推了很多戏,特别早就到剧组报到了,定装什么的都做好了,但结果电影开拍了,周星驰突然又告诉他,‘不好意思,家英哥哥,你的戏份被删掉了,你不用拍了,对不起啊!周星驰为什么要删他的戏?无非是觉得这样的表达方式不好罢了,其中并没有对罗家英的私人原因.无非是严谨认真.对很多人,当然是人情更重要,别说罗家英只是演个配角,就是主角,拉拉关系,改改剧本,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吧?不用剧本换交情,这样的原则也有错么?这样又关人品什么事情了?
我不说周星驰是大师,不说周星驰是"漫游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不说周星驰的解构主义.
每一个因为他受伤或者快乐的心,不过是缘起缘灭.
我仰慕周星驰,仅此而已,如果非要做个结尾.那么我说:横扫影坛,ONLY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