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ly posted by 天要下雨 at 2004-1-15 01:12 PM:
这个话题,已经讨论多次了,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了!
我劝大家不要浪费时间了。



哦,此话怎讲?
到底是因为已经讨论多次了,所以早已有了结论了呢?
还是因为已经讨论多次了,既然都没有结论,所以也没有必要再搅和了?
如果是前者,那么结论是什么,愿闻其详。
如果是后者,不敢苟同,搅水的目的不是永远的混浊,而是以后更好的澄清。
还有,所谓的”实质性意义“到底又是什么呢?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五湖散人 at 2004-1-15 07:51 PM:
哦,此话怎讲?
到底是因为已经讨论多次了,所以早已有了结论了呢?
还是因为已经讨论多次了,既然都没有结论,所以也没有必要再搅和了?
如果是前者,那么结论是什么,愿闻其详。
如果是后者,不敢苟同,搅水 ...


难道在这里吵就会有结果吗?这不是一道算术题,我们吵吵就做出来了.
天要下雨说的对,应该结束的是没有意义的争吵.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嘎嘎 at 2004-1-15 02:54 PM:
难道在这里吵就会有结果吗?这不是一道算术题,我们吵吵就做出来了.
天要下雨说的对,应该结束的是没有意义的争吵.


如果是“没有意义的争吵”,当然是对的,
但是首先,我不认为这样的讨论或者是辩论已经流于盲目的争吵,
其次,何以见得其中是没有意义的呢,如果不能在明天就看到效果或者回报就是没有意义的话,那么你现在进行的学习是不是也可以称为没有意义的呢?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幸福并快乐着 at 2004-1-15 14:28:
这是个老话题!不是大家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自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作为北京人,我想劝北京的朋友一句话,别得了便宜还卖乖。也想和不是北京人的朋友说句话,有什么意见不要和北京人讲,也不要动不动就指 ...

没人在指责北京人,只是在讨论一种社会不公的现象,要指责也应该指责国家教委,拒我所知。前年就有山东的考生为此将教委告上了法庭。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五湖散人 at 2004-1-15 00:54:
第一,高考统一升学考核的问题和地区学生综合素质衡量的问题不是同一个问题,高考衡量的至今是体现在纸面上面的学科综合素质,虽然有弊端,但是既然没有更好的手段而且在运行着,打着所谓的全国统一的旗号,就得维护一个全国性的基本和体面的公平,里面只要一天没有将什么修自行车之类的东西放进试题里面去,就没有理由用自行车带来的所谓综合素质制造额外的事实加分。如果利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优势制造所谓的综合素质优势,再将这种优势不加讨论地强加到全国性的统一标准里面去作特殊的解释,这就严重妨碍了基本的人权公平。


yes.gif

虽然我也承认“人生而平等”在目前还是一句空话,但作为政府制定“规则”的时候还是要遵循“平等”这一原则的。我一样走过高考的“独木桥”,一样有着许多的来自“河南、安徽、山东、贵州....”等地区的同学,他们是在很多“业余”方面不如城市的同学,但这不是他们的错,他们也一样的努力为自己的明天拼搏着、努力着,他们也一样可以做得很好!

说实话,我没有看到能真正坚强支持“分数线差异”的论据,虽然它存在,但它并不合理。

最后再引用最近流行网络的报告文学-“中国农民调查”中的一段,也许算是和本题有些关吧.......

丁作明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说有,也许就是他比别的农民多念了几年书,从小学念到了高中毕业,而且念书时十分用心,家里穷得有时揭不开锅了,他仍然一声不吭地跑到院里的水缸边上,像澳大利亚驼鸟那样蹶起屁股,把头埋进缸里去,用井水把肚子灌饱后,照样唱着,跳着,去上学。考大学时,大家都说他太亏,离录取线只差几分,如果他不是利辛县乡下农民城的孩子,如果他生在北京,或是上海,是完全可以走进大学校门的;即便就是生在别的一个什么城市,他也会是另外一种命运。但是他是路集中学的高中毕业生,毕业后只能回到路营村,这就又与那些一个大字不识的泥腿子没有了区别,他必须同中国所有的农民一样下田干活,去侍弄庄稼。再要说有什么不平常,就是装了一肚子墨水的丁作明,比别的农民爱翻报纸,爱听广播,爱咬文嚼字,爱动脑瓜子。平时为人别说多谦和,但认死理,敢说真话,敢同村里、乡里的头头脑脑平等地说话。正是因为这一点,他也就比大伙多出几分烦恼,以至最后惹来杀身之祸。

http://csuchen.org/bbs/viewthrea ... ghlight=&page=1
[color=red]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color]

TOP

世界本就不公平,根本就没有公平存在!你是富翁的儿子,和你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那能一样么?!现在的社会,又不是大家都共产主义,当然什么都要靠钱啦,嘿嘿,大家这么发牢骚,还不是都为前的原因么?! 你爸爸妈妈有钱,你也迁户口来北京啊!社会这么多的不公平,能一下都解决了么,嘿嘿,北京人凭什么,就凭我是北京的,怎么啦,不服,你就多考绩百分,谁让你不生在北京,家里又没钱,谁让这个社会就这么多的不公平,而你又是那部分弱者,想改变,就不要那么多的废话,自己努力吧!!!!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明河 at 2004-1-15 19:57:
yes.gif

虽然我也承认“人生而平等”在目前还是一句空话,但作为政府制定“规则”的时候还是要遵循“平等”这一原则的。我一样走过高考的“独木桥”,一样有着许多的来自“河南、安徽、山东、贵州....”等地区 ...

去看看我发的“素质教育的典范:上海某中学”,你就会知道,素质教育不是一句空话,至少在大城市不是一句空话。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jiejiedog at 2004-1-15 19:21:
去看看我发的“素质教育的典范:上海某中学”,你就会知道,素质教育不是一句空话,至少在大城市不是一句空话。


请注意审题~!

这里不是在谈素质教育的好坏优劣,而是一个规则的公平性!
[color=red]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color]

TOP

真没劲,大过年的争论什么哦~~~~~~~~~~~~
就算在这里争论出个结果,研究出了解决办法,你们觉得教育局会采纳吗?
这是国情,50年不变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