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ly posted by jiejiedog at 2004-1-14 17:48:
还有一个问题:假设北京这个城市开放录取分数线,一律平等招生,那么大量外地学生涌入北京的高校,请问这么多北京学生怎么办?是都去外地读差点大学?这是不现实的,很多父母不希望自己孩子离开自己身边,让数以万计的北京本地人都去外地是不现实的。原文作者考虑问题太简单了,由人口问题引起的这个现象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很多父母不希望自己孩子离开自己身边,那你怎么会来德国读书的呢?你父母就舍得了吗?
如果德国高校对外国学生也采取一些歧视性措施,比如大量限制留学生人数,而你有刚好被排除在外,就象清华北大限制外地学生一样,采取双重标准,你又作何感想?

你如果不是幸运的成了上海市民,而是不幸地在江西的小县城里长大,你会认为命运对你公平吗?

TOP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牧羊人 at 2004-1-14 22:52:
不要太火爆阿

对 事 不 对 人 , 就 是 讨 论 问 题 , 没 其 他 想 法 。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朝3暮4 at 2004-1-14 23:04:
tu.giftu.gif
对对,就你综合素质高,是优等品种pig.gifpig.gif

毫不客气的告诉你,比你强。

[ Last edited by jiejiedog on 2004-1-15 at 00:52 ]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taiji at 2004-1-14 23:33:
很多父母不希望自己孩子离开自己身边,那你怎么会来德国读书的呢?你父母就舍得了吗?
如果德国高校对外国学生也采取一些歧视性措施,比如大量限制留学生人数,而你有刚好被排除在外,就象清华北大限制外地学生一样,采 ...

这个道理太简单了,你回答:德国人口密度有中国这么多么?

不公平,对于中国很多百姓来说,每天都有不公平,但是放在政府立场,这种事情不可能短期得到解决的。
你要是教育部的,你开放招生试试。何况北京上海都是“按比例招生”。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jiejiedog at 2004-1-15 12:57 AM:
这个道理太简单了,你回答:德国人口密度有中国这么多么?

不公平,对于中国很多百姓来说,每天都有不公平,但是放在政府立场,这种事情不可能短期得到解决的。
你要是教育部的,你开放招生试试。何况北京上海 ...



到现在为止,你已经混淆了好几个命题,
第一,高考统一升学考核的问题和地区学生综合素质衡量的问题不是同一个问题,高考衡量的至今是体现在纸面上面的学科综合素质,虽然有弊端,但是既然没有更好的手段而且在运行着,打着所谓的全国统一的旗号,就得维护一个全国性的基本和体面的公平,里面只要一天没有将什么修自行车之类的东西放进试题里面去,就没有理由用自行车带来的所谓综合素质制造额外的事实加分。如果利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优势制造所谓的综合素质优势,再将这种优势不加讨论地强加到全国性的统一标准里面去作特殊的解释,这就严重妨碍了基本的人权公平。
第二,高考的志愿选择和将来的就业去向不是同一个问题,如果认为去北大就要留北京岂不是笑话,要不然怎么北大清华会成为著名的留美预备部的?况且,即使别人有这样的意愿也是个人的选择自由,为什么大城市里的人看到外地人要留下来就会不顺眼,凭什么有这样的权利?与其看不顺眼,你自己做得比别人强,别人自然没有立足之地,怕什么呢?
第三,个别父母的意志愿望和社会发展的人才流动需要不是一回事情,居然以北京上海的父母们不愿意自己孩子远离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客观理由,这也太可笑了,首先这些父母们的愿望并不因为他们的“综合素质”可能高一些就代表了客观的社会需求并从而可以压倒其他外地的更多父母的的愿望,而且,我们都清楚的知道,其实这样的初衷良好的愿望会给孩子本人的成长造成多大的困扰,你在家里的时候也许还体会不到,现在总算应该有所体会了吧?
第四,批评现实的弊病和陈列现实困难不是一回事情,当然,两者是互相联系甚至是互为因果的, 但是,绝对不能在陈列无数的现实困难的同时就半推半就地忽视甚至无视现实弊病的存在,进而以至于推论发现了现实弊病的合理性了。批评弊病是为了有朝一日解决弊病,那应该是一个不移的目标,陈列困难则应该是解决弊病的一个准备性的步骤,明确改进和操作的方向,而不是一种作为阻力的借口。

你同时也犯了好几个明显的错误:
第一,德国的人口密度可能比中国大,至少不比中国小,举一个例子,德国35,7万平方公里土地,8千万人口;中国的四川省48.41万平方公里,人口8639万,而四川已经是中国的人口大省了,到底是谁的人口密度大?
第二,在没有具体的证据和数据,尤其是个人业绩对照的前提下,不能妄然地自称比任何人的综合素质强,须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TOP

刚才做了一个算术题:
中国人口密度:

13亿/960万平方公里=135.42人/平方公里

德国人口密度:

8千万/35万平方公里=228.57人/平方公里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五湖散人 at 2004-1-15 00:54:
到现在为止,你已经混淆了好几个命题,
第一,高考统一升学考核的问题和地区学生综合素质衡量的问题不是同一个问题,高考衡量的至今是体现在纸面上面的学科综合素质,虽然有弊端,但是既然没有更好的手段而且在运 ...

能说的都让你说了,我没词了.
德国人口密度比中国的高我知道,上德语的时候外教提过,但高出快近一倍到真没想到,也没往那上想过.
关于素质问题,突然想到农村的学生一般都识五谷会耕作,这条算不算综合素质里的一项呢?如果修自行车,学木工算综合素质的话,我认为识谷耕作也应该算.

[ Last edited by taiji on 2004-1-15 at 01:51 ]

TOP

果然是个有争议的帖子,昨天此贴一出,我就回帖,立即有人给我短信说:这是个有争议的帖子,你的回帖只能使问题激化,建议你删贴。果不然帖子刚删,就有人跟着发酸贴,妒忌呗!切~~~~~~~~~~~

我只记得我们老师说过,只要有实力,就算分数线再高,名牌的大门也是为你们开。
还有一句是小学就知道的:不要欺负弱者,不要和弱者争抢。

TOP

这个话题,已经讨论多次了,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了!
我劝大家不要浪费时间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