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区] 电视机

19世纪末,少数先驱者开始研究设计传送图像的技术。 世界上第一台机械电视 1880年,法国人莱布朗克提出使一个镜面在两个不同轴线上以不同速度振动,形成往返直线扫描,从而对图像进行分解和再现。 1883年,德国人尼普科夫提出了圆盘扫描法; 1897年,德国的布劳恩发明阴极射线管以显示快速变化的电信号; 1904年,英国人贝尔威尔和德国人柯隆发明了一次电传一张照片的电视技术,每传一张照片需要10分钟。 电子管电视 1923年,俄裔美国科学家兹沃里金申请到光电显像管、电视发射器及电视接收器的专利,他首次采用全面性的“电子电视”发收系统,成为现代电视技术的先驱。电子技术在电视上的应用,使电视开始走出实验室,进入公众生活之中。 1924年,英国和德国科学家几乎同时运用机械扫描方式成功地传出了静止图像。但有线机械电视传播的距离和范围非常有限,图像也相当粗糙。 电视机中的画面 1925年,苏格兰的贝尔德公开展示了他制造的一台机器,成功地传送了人的面部活动,分辨率为30线,重复频率为每秒5帧。从此,电视开始了它神奇的发展历程。 1928年,美国纽约31家广播电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视广播试验,由于显像管技术尚未完全过关,整个试验只持续了30分钟,收看的电视机也只有十多台,此举宣告了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电视艺术的问世,是电视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1929年美国科学家伊夫斯在纽约和华盛顿之间播送50行的彩色电视图像,发明了彩色电视机。 1933年兹沃里金又研制成功可供电视摄像用的摄像管和显像管。完成了使电视摄像与显像完全电子化的过程,至此,现代电视系统基本成型。今天电视摄影机和电视接收的成像原理与器具,就是根据他的发明改进而来。 1935年,贝尔德与德国公司合作,成立了第一家电视台,每周播放三次节目。1936年;英国播送当时全世界最清晰的公共电视节目; 1939年,美国播出固定的电视节目。人们的生活从此与电视产生了深刻而复杂的联系。1938年,德国人弗莱彻西格提出三枪三束彩色显像管设想;1949年,美国首次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只三枪三束彩色显像管;1957年研制出全玻璃壳彩显管;1964年研制出全玻壳矩形显像管;1969年研制出黑底显像管使亮度提高了一倍;1968年,日本索尼公司研制成一枪三束彩显管;1972年,美国研制成功自动校正会聚误差彩显管。至此,彩色电视的发展进入成熟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电视机技术发展趋势将会出现以下十大特点: 1.两极化。一是微型化。液晶显像屏幕的微型机屏幕尺寸3.8厘米至3.9厘米,由阴极射线管显像的微型机屏幕尺寸在14厘米以下。二是大型化。如壁挂式薄型平板电视机,阴极射线显像大屏幕电视机和投影式大屏幕电视机等。 2.装饰化。电视机将以其精美的造型和装潢成为房间布置中漂亮的装饰品,并可替代壁画或镜柜等物。 3.数字化。出现用数字集成电路将模拟量变换为离散数字量的电视机。 4.系列化。是设计工作中强化质量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和便于售后服务的技术手段。 5.高清晰度化。原电视机屏幕的625根扫描线将增加到1250根,画面质量可提高100%。 6.立体声化。电视机具有双声道音响效果,音质可与激光唱片相媲美。 7.多频道化。可接收10个以上甚至上百个的电视台节目。 8.卫星化。通过户外特殊装置的天线,可接收卫星传送的数个、数十个,甚至全球的电视台节目。 9.日视化。经过对滤色器、显视屏改进后的电视机,即使在白天或阳光下,仍能收看到很明亮的电视图像。 10.新材料化。电视机内各零部件材料将更新换代,开发应用成本更低、性能更趋完善的新的替代材料。

今年CES LCD TV展示重点除了尺寸外、还包括更新频率、分辨率与更佳显示效果。120Hz更新频率、Full HD (FHD) 画质与LED背光逐渐走入LCD TV高阶产品中。其它种显示技术方面,PDP展示重点为42, 50英寸FHD技术。背投电视则强调可壁挂,并开始采用多样化光源。   此外从CES 2007的新机展示来看,多元化的内容导入、无线传输,将是电视大厂未来的开发重点。
大型化依旧是LCD TV看点
每年CES都会有新的大尺寸电视出现,今年也不例外。Sharp过去并不特别以大尺寸做为技术宣示,虽然其65英寸仍是全球最大的量产品,但最大尺寸LCD展示,早已被Samsung(70英寸, 82英寸)与LG(100英寸)与Philips(100英寸)所超越。不过此次Sharp却惊人地展示108英寸LCD TV。


Sharp 108英寸LCD TV不但超越其它LCD竞争者产品,也超越最大尺寸PDP。一方面唤醒产业TFT八代线的竞争力,一方面提振北美市场的品牌形象。其它巨型LCD TV展示还包括Sony所展示70英寸、82英寸与Samsung 70英寸。LG方面则展示100英寸LCD TV。Toshiba 展示57英寸LCD TV,显示其对LCD TV的积极态度,相较之下,Toshiba在SED技术上已退出SED Ltd持股,PDP TV方面也已淡出市场。
120Hz更新率LCD TV
虽然目前广播讯号仅达60Hz frame,CES 2007里,主要厂商都开始推出120Hz更新频率LCD TV,并在2007年起就会量产。Sharp旗舰Aquos 92 Series除强调120Hz,并搭配5波长灯管背光系统;Sony 70英寸KDL-70XBR3采用Motionflow 120 Hz technology,并搭配10-bit panel and Triluminos LED backlight。

Philips 42Full Surround Ambilight同样采用FHD搭配120Hz。至于LG的LY3D与系列LB4D series包含47-, 52与57 的1080p LCD TV,则搭配TruMotion Drive 120Hz技术。此外,JVC早在2005年就开始展示120Hz LCD TV,而今年以FHD的37英寸搭配LED背光展示120Hz LCD TV。
其它还包括Toshiba Cinema Series REGZA 1080p 42、46、52与57英寸、Samsung最新的70英寸LCD TV、与Hitachi的32与37英寸LCD TV 120Hz都列入展示。由此次120Hz几乎清一色为一线大厂所展示,加上美规ATSC或欧规DVB-T等数字电视标准,都不会以每秒120张画面的视讯,预料120Hz refresh rate主要出现在TV厂商的旗舰机种。
Full HD LCD TV
相对于120Hz frame rate仅一线大厂推出展示机种, Full HD,也就是分辨率达到1920x1080的产品,更具普及趋势。
FHD与面板尺寸有一定关系。除47英寸以上LCD TV面板全部都达FHD外,多数主流尺寸LCD TV从26~46英寸(45英寸除外),原都采用1366x768分辨率。2006年起FHD逐渐由目前市场需求量还不大的47英寸以上LCD TV,向下进入主流尺寸的趋势,包括37、40、42、46英寸LCD TV都逐渐开发出FHD面板。今年多数TV厂商,都准备推出37~46英寸的FHD产品。例如LG今年展示的20款LCD TV中,就有9款为FHD产品。
除一线大厂包括Sharp, Philips, Samsung Sony等外,二线厂商的37英寸以上产品也纷纷推出FHD。例如Akai, Audiovox, HP, Maxent, Prima, Olevia, Proton, ViewSonic, Westinghouse等在CES都有FHD LCD TV展出。值得注意的是Sharp推出最小的FHD产品——32英寸的Game Players Series,LC-32GP1U,为游戏专用TV。
背光源新技术
虽然LED应用于LCD TV背光目前仍不具成本优势,但由于可提升LCD TV色饱合度及对比,多家厂商仍推出LED背光的LCD TV。包括Samsung, LG, Hitachi, JVC等。除了100与70英寸等巨型LCD TV上,40英寸等级LCD TV也是主要展示LED背光的尺寸。LG 47英寸FHD LCD TV采用LED背光,达到动态对比2000:1、色饱度达到108%。Samsung 81 series尺寸包括40, 47, 52与57都是采用LED背光,并达到105% NTSC。其它包括Olevia, Proton等厂商也都展示LED背光产品,Olevia背光用于32英寸,而Proton则用于42英寸与32英寸。
Sharp方面并未特别强调采用LED技术,其高阶机种D92 series采用5波长灯管,并宣称对比可达15,000:1。
其它FPD TV也展示新技术
本次CES, FPD TV的三种显示技术都展示100英寸以上产品。除LCD TV外,PDP TV超过百英寸产品有Panasonic 103英寸、与LG的102英寸。而CES 2007最大尺寸电视机头衔,由JVC的110英寸HDLA夺得。
PDP TV除了大尺寸外,FHD也是展示重点。Panasonic展示的50英寸及58英寸也都达到FHD。此外42英寸 PDP TV则展示FHD试做品,宣示PDP TV即使在42英寸都可达到1080分辨率。
LG方面展示50, 60与71英寸FHD PDP TV,并可达到24, 30 and 60三种不同Frame rate。另一个日本大厂Hitachi则推出42, 50, 55英寸PDP TV,分辨率为1280 x 1080i。
背投方面,JVC除了推出110英寸HDLA外,今年也强调背投电视薄型化,其将量产的大尺寸58与65英寸FHD HDLA,厚度分别为10.7与11.6英寸。JVC并提供壁挂套件,强调背投电视同样可用于壁挂。Samsung除了将LED应用于LCD背光外,还展示LED为光源的DLP投影电视。除了提高画质外,Samsung强调LED背光寿命为传统光源的四倍,减少销售者更换灯泡的麻烦。其薄型化设计同样宣称背投电视将应用于壁挂。至于Sony展示的55英寸SXRD背投电视,则采用雷射做为光源。
其它电视功能
DVD/LCD Combo
有些厂商开始将32英寸与26英寸LCD TV加入DVD播放,可望刺激消费者将这些尺寸电视机挪往房间。Akai、Maxent、RCA等都也这些产品,而一线大厂Toshiba的REGZA LCDVD也推出32英寸及26英寸产品。
网络带来新内容
电视机不光播放广播电视及DVD内容,事实上网络带来的影片内容,也将增加Content source的多元性。Sony即推出BRAVIA Internet Video Link,直接安装在BRAVIA后面,可连接internet,使BRAVIA不需透过PC就可收看网络影片。Sony已开始与AOL, Yahoo与Grouper合作,以解决内容的问题。另外BRAVIA Internet Video Link还可透过RSS reader function,让收视户取得气象或交通等信息。
i-Pod Duck是另一个用以取得网络影片的产品,i-Pod自2005年开始提供视讯下载服务,透过iTunes,使用者可获得CBS、ABC的影片。现在使用者除了可以用i-Pod收看影片外,现在还可利用i-Pod Duck在电视机上收看i-Pod影片。ViewSonic继推出内建i-Pod Duck的液晶监视器外,今年进一步将i-Pod Dock整合到TV产品内。CES 2007所展示为内建i-Pod Ducks的37英寸LCD TV与DLP投影机。
Wireless function
  无线传输无论对客厅的大电视或是房间电视都有必要。客厅电视可利用无线传输接收来自房间PC理下载得网络影片。另一方面客厅电视做为壁挂应用,为保持美观也最好以无线方式与其它外围产品连接。至于房间电视,如有无线功能,将可用来接收客厅STB或PVR里的付费节目。
  Samsung展示内建802.11n wireless networking 的58英寸与50英寸PDP TV,用以接收来自PC、蓝光光驱或Xbox 360/PS3等高画质内容。HP的MediaSmart LCD TV,配备有Vista Media Center Extender功能,并提供802.11 a/b/g/n无线传输,将可连接整合家中的Vista PC。
有线电视服务整合到TV里
  美国市场由于FCC要求07年起有线电视业者必须开始采用CableCARD,部分有线电视业者已开始与电视机业者合作,共同测试新的服务平台。未来平面电视将可直接操纵来自有线电视的互动服务,不再需要另外采用Set-Top-Box。
  目前包括Samsung与Panasonic都开始与有线电视业者积极合作。其中Samsung与Cox合作,而Panasonic的伙伴则是美国最大有线电视业者Comcast。此外LG则获得CableLabs授权,展示具有OCAP (OpenCable Application Platform)双向应用的42英寸PDP TV。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