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6138
- 威望
- 3588
- 金钱
- 16
- 阅读权限
- 110
- 来自
- 维藤(Witten)
- 在线时间
- 3187 小时
|
别无选择—从此心无旁骛做我的“小资”
刚才在整理以前写的博客,想把它贴在论坛上。那是一年多前从一次非常失败的恋爱中伤痕累累的走出来,在朋友家疗伤的时候写下的。现在翻出来再看,竟然觉得还是有情有理,可见我一年多来无论是思想还是情操上毫无进长.....
——————————————————————————————————————————————————————————————————————————
序:
(Aufklaerung ist der Ausgang der Menschenaus seiner selbstverschultigen Unmuendigkeit.— Kant
当人从其自身所造成的不成熟性中解放出来时就是启蒙---康德)
我在网上写的东西无非是跟自己论理,把自己的思路理顺了,以获行动无后顾之便,所谓推天道以明人事,什么智慧或哲理追求的不过就是这么一回事。
这个关于小资的题目,是我近大半个月度假中思考的主题,无他,迷惘之中寻找到的突破口。一旦突破,则一通百通。通了的最高境界就是行动,其实我已经早早动去了。本来是懒得再度穷尽反思之力记录下来的,但是转念一想,还是共享吧,符合一下现代意识。
可能由于我思维跳跃性太强,结果雪球越滚越大,导致篇幅太长,写完后填上了点小标题,有点画蛇添足之嫌,不过也算是方便阅读了。
*******************************************************************************
在此谨把此文献给和我一样的“小资”们,以及由于历史条件所限,青年时代只能向往那片自由呼吸天空的我们的父辈们,没有你们的执著和与现实的顽强奋斗,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非小资者看过一笑置之或嗤之以鼻的尽可,挑衅论理者恕无功夫接待。
*******************************************************************************
迷惘者的反思从“启蒙”开始:
迷惘者往往陷于自我和世界的认识迷雾中不能自拔,迷惘者提出若干问题急于解决却苦于找不到答案。然而问题的提出正是认识的第一步,没有问题的,自然是满足在所见所闻中可以寻到的现成的显现答案。如果我们假定人类对自身和环境认识的渴望是一种先天的人性的普遍表现的话,那么完全可以放下狭隘的西方东方文化决定论的姿态,通过考察西方的历史来比较自己的认识发展动态。
十八世纪的西方启蒙运动在人类的意识发展史上具有革命性的重大意义。启蒙Enlightenment,诗意一点就是从黑暗中唤醒黎明。其实早在从十七世纪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开始,理性的反思和创造的声音就已在悄然呐喊。而到了启蒙时代则发展成了一场锐气十足的潮流和风气。从个别反思天才的自我怀疑到全民被号召共享的运动,不能不说是社会的一个进步。“把现成的一切观点都放在理性的审判台上重新审视,鼓起勇气,勇敢使用自己的理智。”在这个口号下,个人化的反思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女性解放的思潮其实从那时起就孕育而生了。然而从思潮涌动到展开运动就磨耗了差不多百年的光阴,再从对女性的财产权工作权政治权再到受教育权的争取又是一百余年。而一旦女性获得了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后,整个女性解放运动便获得了空前的加速发展。整个社会原本以为根深蒂固的传统价值观也随之受到猛烈的冲击。受教育意味着理性的规训,意味着从此个人视阈的开阔,意味着人类历史被按照某种符合社会理性的规则和方式书写进了个人的记忆存储器里。已发生的历史,必须历经理性的规训才能重复再现,对历史的认识则是自我反思和个性发展的必要工具。
当我考察一个问题的时候,我都会尝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观望,而不是仅依赖从个人感情和经验出发的感知性认识。并且以为这已经成为我基本的思维模式。然而当我考察自己的时候即展开自我观察时,却厌恶的远离这一认识规律。我以为当我运用个人强烈的对自身历史的抵触感情,就能塑造出一个理想中的自己。到了今天才突然发现我的叛逆(首先认识到是叛逆)实际上是建立在极端的非理性基础上的,正如六十年代西方的嬉皮,今天中国社会的愤青。非理性基础指的是由于对造成现状的历史发展缺乏足够的理性的审视,对现状不满的本能冲动行为。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西方“小资”的非理性反文化反传统的学生运动同时也唤醒了思想家们对当时的理性发展阶段以至整个西方理性认识系统的再反思。福柯正是得益于此,而一跃成为一代西方“小资”们的头号偶像人物。自我认识也就是人类理性的发展道路如此漫长,从启蒙运动对理性的呼唤到今天反传统对理性的批判又是一个两百多年。而“认识你自己”这个永恒的主题曾让我在二十几年的生命中反反复复在迷惘和无助中徘徊,反反复复在恶梦中惊醒,在黎明来临前不安的哭泣。
看自己远比看世界更遥远, 情绪的反应远比理智的认识更本能。
“小资”从何而来?
叛逆,叛的逆的都是自己原来归属的某种权力机构网络或是话语(le discours)控制系统(见谅,其实也实在是不想如此频繁平庸的引用福柯的概念)。力和反作用力相映相照相反相成。假设说作用我的力不可见(unsichtbar, unobvious),那么我自发的反作用力则明显的表现在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同情和亲近,对自然和原始的所谓质朴的好奇和崇尚上。中国传统意义的占统治阶级的儒家知识分子和称为被统治阶级的广大劳动人民的阶层秩序,即使不被共党的各项革命运动毁于一旦,也会在资本主义的商品社会中被冲击得支离破碎。
总之,传统意义上的背负着广大劳动人民命运先天下而忧的知识分子已经逐渐历史性的隐退了。越来越只具有历史意义的知识分子不得不放下过去那种潜在政治精英的优越意识勉强和西方的“小资”接轨。
西方“小资”的另一祖师爷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曾饱怀着对普通人民大众的无限深情,去体验俄国文学里的农民“坦率”和“真诚”的形象,结果被他们虚伪和粗俗的放纵行为折腾得狼狈不堪失望而归。这就是当年有名的贵族平民情结。维特根斯坦出身贵族家庭,衣食无忧。却于第一次大战结束后放弃了富庶生活,将所有财产分散于兄弟姐妹以及慈善机构,然后只身一人去到奥地利偏辟小乡村,担任了长达六年的乡村小学老师。而我曾一度把维特根斯坦的特立独行当作可以聊慰的前辈同仁,因为我也曾经无限憧憬到西部去希望小学工作生活。我父亲曾以把我打击得咬牙切齿的论调嗤之以鼻的说,谁会让你去那里当老师?在那种地方,当地人会为了一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而争得头破血流,哪还会有你的容身之地?
我父亲曾是我痛恨反感的毫无小市民蒸蒸日上的生活喜气,我眼里故扮清高和忧患的超级笨蛋闷蛋的书呆子,是我反叛生涯的头号假想敌。我曾经为自己诞生在这样无聊和烦闷的家庭而痛苦万分,只能靠着幻想自己是父母双亡天天在垃圾堆里寻宝的小乞丐自慰。无独有偶,中国女性“小资”的先驱人物三毛,小时候的理想竟是做一个捡破烂的破烂王。
“文化(culture)“的来历
然而说到小资,还是必要先从文化这个概念引述起。西方culture这一词可追溯到十八世纪中叶。那时欧洲的海外殖民扩张已经发展了百余年的历史,随之催发了英国的工业革命,法国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和启蒙运动等。这时的西欧社会基于一定科技条件(如印刷术),对来自纵向历史的和横向地域的,不同的文学和艺术进行了符号性的比较,扩大了观察的视野。
虽然法国的贵族和英国的绅士在为红色的沙发还是蓝色的沙发更好看而争论不休甚至相互贬损时,突然发现来自另一个大陆的非洲酋长根本就不喜欢沙发,无论是蓝色还是红色。从中发现,在一定范围内从不同的观察方位和角度出发固然会得到不同的价值取向(英国人喜欢红色沙发,法国人喜欢蓝色沙发),但最终仍然能从中获得一个共同的最小公约数(法国人和英国人都喜欢沙发)---如何称谓这一最小公约数?一个通过综合比较后获得的整合性名词在最先拥有各种比较特权的贵族沙龙圈中呼之欲出了---这大概就是“culture”的诞生。
在英国culture一词一开始就意指“taste”---品位。贵族阶层,市井阶层具有不同品位这是对于英国人来说早就了然于心的。
中国人的“文化”与其相比,其典故更是悠远流长。虽然文化这个词应该是西学渐进后衍生而出的,但是来头气势磅礴。据说早在《易经》中就曾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最早追溯到对甲骨文的考究是花样多彩之意。无论是从西方还是东方来看,文化不仅指我们日常狭义理解下的历史沉淀的行为规范,而且还包含了一个很重要的对文化特性的认识: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只有通过观察比较才能被构建成对文化的认识。所以在此引出一个文化相对性或偶然性的概念(contingent)。在还没有文化这个概念时,法国贵族和英国绅士可能为了据理力争各自喜欢的颜色的沙发更好看,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大打口水仗,甚至到了相互贬损对方的品位不佳,最后不了了知,大伤和气的地步。可是当文化这个词出现后,法国人或是英国人只要在对方不甚赞同自己的观点时来一句:这是我们法国文化,或是这是我们英国文化。对方就会闭嘴,并且鞠躬作揖,贴近对方耳朵讨教附庸风雅一番。因为这样显示了自己的见多识广和高度人文素养,即对各种文化现象既有资本体察又有能力理解。
欧洲的社会阶级划分
文化这个词所蕴含的复杂和长期的历史沉淀因素,决定了所谓文化价值取向的慢参性和相对性。各个国家由于历史成因的不同,文化圈的形成也大相径庭。小资法语是petite bourgeoisie, 即小资产阶级。西语的资产阶级(Bourgeoisie)和市民阶级(Buergertum)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前者是法语后者是德语。法语中,资产阶级按大中小和高级来划分。德国则把市民阶层划分为大市民或工商企业市民阶层,高教育市民阶层以及小市民阶层。在法国曾一度盛行的唯物主义或者是实用主义那套把社会按照经济关系来划分的方法,从某些观察角度来看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可量化的往往是一种快参量,而起决定性的往往是慢参量---那些不可或难以量化的,比如道德伦理,文化价值观等。资产阶级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就是拥有一定私人资产或从事贸易活动的社会阶层,然后再根据购买能力划分大中下高低等。这样划分一个社会阶层实际上是把人用商品性质来替代,人具有商品性,但还具有更多其他的社会属性。德国的市民阶层划分更注重行业的区别性和文化教育程度的影响。
德国的社会阶级
市民阶层(Buergertum)在德语里特指1848年民主革命后新兴的政治经济势力阶层。除了那些传统的商人家庭出生的,一般则是在工业革命后,经历了前几代人从农民到民工的努力转型后,获得基本城市个人房地资产和非纯粹体力劳动工作的城市人,还有当时处在传统的贵族乡绅的没落残余和历代农民和民工的中间阶层。德国的本土资深“小资”黑曼·黑塞(Hermann Hesse)一方面对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异军突起的德国小市民阶层那套一丝不苟的整洁合理的秩序感和毫无创意死水微澜的生命状态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又被他们充满着浓郁世俗生活气息的脉脉温情所吸引,在其自造的孤独的古典浪漫骑士精神家园和现实恶俗温馨的社会现实之间被反复纠缠撕裂。就这样一种无休止的精神分裂幻听幻觉般的呓语表达让他在二战期间备受推崇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大的工商业市民阶级由于掌握了大量的经济资本和市场资源,对政治系统的影响很大,属于资本家阶级;高教育型市民阶级则主要是在文化教育领域发挥影响力,对政治系统的操作影响甚微;而小市民阶级属于世代普遍从事受教育程度低的行业。比如德国前外长Joschkar Fischer就直言不讳的承认自己的小市民阶层背景:家族中曾六代人在匈牙利从事屠户作坊的生意(Metzger)。
中国的社会阶级划分
对比西方的历史,传统上我们的社会层次历史上一直是按精神面貌或文化教育程度即相对应的行业来划分的,如圣人贤人君子小人,士商农工等。而现代中文语境下的“小资”则含混了很多的人文因素。以前说的“小市民”的小,“小资产阶级”的小,往往相对于具有政治权力的“大”而言。在封闭的一党专政的社会里,权力的最大化成为人生目的,政治成了生活的主流,因此社会阶层可以笼统分为有政治权力和无政治权力的两大类,有的则是“大”人物,无的则是“小”人物,而与家庭背景文化教育有资产没资产等没有关系。
很多人对现在意义上的“小资”这个中国新生物的认识停留在表面。说起“小资”就会自动和某种衣服或咖啡的品牌联系,把所谓“小资”生活想象成颓靡和虚华。那种对“小资”的看法,正和一个男人油头粉面西装革履凭着几招对女人的殷勤伎俩就会被人当作“绅士”一样滑稽可笑。下面摘引一段在网上搜寻到的一本靠着东拼西凑的《小资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编者语,看看人家是如何粗劣解码“小资”的。
“小资们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小资情调又是个什么东西?什么人被称为小资?什么人又自称为小资?
首先大部分小资是有文化有修养的人,他们一般都受过高等教育,受过一些欧美文化的熏染英文未必很棒,但口头禅里一定时常夹带几句。
其次,小资的经济基础在中产阶级边缘,高于普通民众,一般工薪阶层是肯定的。但也没超过中产阶级的上限,在这个边缘的人最多。小资们未必都有车有房,但也是要住公寓,打出租的。大部分小资有比较稳定的职业和收入来源。
小资们是喜欢穿休闲服的,在非工作状态和非正式场合,而且是品牌服装,但很少有人会穿Adidas和NIKE那样招摇的大众名牌,正像《格调》那本书里所 说的,小资们认为,只有贫民才喜欢那样标榜自己,小资们是有格调的,小资不是城市贫民,所以小资不选大众名牌,他们选择的是一流品牌的二线产品,这不仅是他们的服饰标准,也是他们选择一切生活用品的通用标准。既要跃升于大众之上,又俨然与暴富分子划清界限,限于经济基础,又无力追逐超一流品牌。这正是是典型的小资情调之一。
小资们一般都会有些固定的喜好与习惯,有些人喜欢咖啡,有些人喜欢鸡尾酒。无论是哪一种,他们的喜好通常固执而与众不同,"我只喝那种放冰块的苦咖啡", "这种Pisa我只在一家店里才吃",这是小资常用的句式。典型的小资要么对星巴克、三里屯酒巴街喜爱到依恋与沉溺,要么厌恶到不屑与不齿。都是固执与狂热的心态,不过是两个极端而已。
小资们是比较钟情于艺术的。他们喜欢珍藏经典的DVD,喜欢看美片,而且只看英文原声的,绝不看中文配音的。资深的小资则只愿意谈谈黑泽明,说说《红》《蓝》《黑》三部曲,讨论一下法国意大利的艺术片,而不屑谈好莱坞。对畅销书和大众艺术他们是不屑一顾的,他们只谈村上春树,怀旧的会翻出梅里美和玛雅文化。他们未必懂歌剧,但他们总爱说起《公主彻夜无眠》,他们总是站在主流与大众的边缘和角落里。
小资不屑与流行为伍,在流行到来的前夜,他们是着力追捧者,在流行的巅峰到来之时,他们又成为流行的唾弃者。
小资们也要为生计奔波的,但绝不会把这些挂在嘴边,所以小资们大多是忧郁和含蓄的,他们本质上向往稳定的生活,但又经常把自己装扮成漂泊者和流浪者。
小资其实就是一种固执与狂热,边缘与非主流,忧郁与含蓄,并以此来标榜他们的与众不同。”
“小资”
英国人有句谚语:Ittook three generations to make a gentleman。三代人才能打造出一个绅士。
中国今天的“小资” 又何尝不是? 这里的三代人,按我的理解结合国情本土化是要通过三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教育沉淀才能凝聚成一个现代中国“小资”代表,那么他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对小资精神世界的探究,在中国力量始终还是薄弱。在某网文《小资的精神世界》中我们可以看到已经有人划出了所谓“高级小资”和“低级小资”之分。
“我的朋友、摇滚青年张晓舟业余时间在《南方体育》做足球记者,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期间他从阿根廷发回了有关中国青年队的许多报道。在一篇述评中,他这样写到:七年前,当我的朋友陈侗在广州成立博尔赫斯书店的时候,许多人不知道博尔赫斯是谁,但是现在……
在赞美了阿根廷人博尔赫斯之后,他有点愤愤不平地把小资们贬斥了一顿,认为他们是跟风者,毫无创造力。
虽然,创造博尔赫斯的功劳要归功于他的父母,而不是中国的小资们。
这就是高级小资和不高级小资之间的区别,如张晓舟这样的高级小资不但最早一批知道博尔赫斯,而且某种程度上,他们是带领小资方向的人。比如他们会撰写文章,推举罗伯.葛里耶、玛格丽特.杜拉;如果不成功,他们便聪明地转向,总之,在已经被他们占领的媒体阵地上,不遗余力地宣扬那些小资事业的样板,比如罗大佑,比如费里尼,虽然他们不一定有耐心看完费里尼的任何一部电影,但是一定要谈论。
著名小资(现在可能已经变成中产阶级了,可能而已啊,具体我不知道,别说我造谣)领路人张广天2000年弄了个不伦不 类的话剧《切.格瓦拉》,于是就有了格瓦拉热,格瓦拉的书上了各大书店的畅销书排行榜,满大街也都是穿着印有格瓦拉头像衬衫的人,并且不时有人哼着“是谁 点燃了天边的朝霞,千年的冰霜今天要融化……”;现在,小资们似乎有了回归本土的迹象,于是,雪村在网络上投放的歪歌《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便开始挂在了他们的嘴边,“老张开车去东北,撞了;肇事司机耍流氓,跑了”……前几年,小资们最喜欢的中国作家应该是王小波,第一,他死了,死人是可以随便解构的,反正他也不会出来辩解;第二,王小波的文章和小说容易读懂,起码读的人会认为自己懂了;第三、王小波的书没什么文字障碍,要知道,小资们虽然都有大学文凭,但是并不一定都有一个大学生应该有的那些素质。他们读书是为了获得谈资,而不是其他,所以一定要容易明白才最对他们的脾胃。
但是,你不得不承认,小资们的阅读广度是足够的,他们会读《城市与狗》,会听《枪与玫瑰》;他们不但读过《看不见的人》,还读过《看不见的城市》;甚至不但读过《交叉小径的花园》,还读过《命运交叉的城堡》——现在,小资们已经抛弃了博尔赫斯,开始迷恋卡尔维诺了,不但读,而且要在不同的场合表示自己对卡尔维诺的喜爱,说一些从半瓶醋理论家写的文章中读过的那些“卡尔维诺的”思想,还能比较出他和金庸的异同。我有充足 的理由相信,小资们的下一个目标是捷克人哈维尔。因为一个叫崔卫平的人已经把哈维尔的书翻译成了汉语。小资们大多数只能读汉语,所以一定要有人先翻译才行。
虽然外语只有大学四级的程度,但小资们对付已经有了译本的书是不会客气的。所以他们能读桀牙拗口的米兰.昆德拉、乔 治.奥威尔,甚至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闲谈中,他们一定会向往梭罗在瓦尔登湖边小木屋中简朴的生活,但是这一点都不妨碍他们在商场中买那些他们刚刚买得起的名牌…”
毫无疑问,这在很大程度上现实性的刻画了种种代表性符号。我也曾在很大程度上把它仅仅看成一个充斥着迂腐狭隘矫情的虚伪知识小人的圈子。
一心想把自己放逐到某块臆想的远离工业文明玷污的净地,或是怀着人文精神中的美好理想苦行僧一番(如维特根斯坦)或是彻底释放在人与人的斗争中轰轰烈烈一番(如福柯)。也许这其实是所有“小资”的本能冲动。虽然这些非理性的冲动只具个人审美意义。但是这些审美活动的前提是一种高度理性认识的历史沉淀。本文一开始就曾提到,理性的规训意味着受教育,而教育意味着人类社会历史和个人记忆的结合。所谓高度的理性认识指的正是这样一种高度结合。
对小资的精神世界的描述也许非要具有黑塞那样的文学性笔调,以美轮美奂的小说形式再现才成,而不是像我在这里干巴巴的杂谈。在这只能简单整理一下市民社会中各阶层的关系。
“小资”的“小”到底和“中”“大”资以及“高等文化人(或简称“高知”)到底什么区别?
现代社会属于功能性分化社会。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化是没有的,个人都是通过一个集合整合进入社会的。
有人跟我说,“小资”最大的特点在于,他有大量的闲暇。那么就来比较一下各个阶层的精神追求,来看看他为什么会有闲暇。
“小资”和“高知”在对物质的追求上类似,满足于自身所需要的物质基础能获得一定稳定的来源。而“中”“大”资的人生目的是个人财富或社会财富的积累,在这样的目的驱使下,他们日夜奋斗在竞争激烈的工商企业界,交际在权力网络错综复杂的公共关系活动中,他没有闲暇。
“高知”的目的是知识系统或是大众知识话语权力的积累,成为某个知识领域的专家权威,在这个目的的驱使下,他们日夜读书思考著书写书出版发表,他也没有闲暇。
小市民的人生目的是职业和家庭的平平淡淡幸幸福福,他要不就是为了基本物质条件奔波疲累,没有闲暇;要不就是有大量闲暇然而打发方式和“小资”截然不同,某些典型休闲如吃喝玩赌…
“小资”人生目的在远方,在下一个目的之后。或是说“小资”的人生目的不如上面的那几种透明。他们面向的是一个广阔交织着的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他们有一定的稳定或不稳定收入,但始终不需要把大量精力投放在社会网络中某种权力的争夺上。他们从小从父辈甚至祖辈那里耳濡目染的就是个人内在素质全面提升的环境氛围,通过读书思考获得对世界的理性认识是构成他们人生状态的基本前提。因此也造就了他们对自己所处平民社会环境的敏感性,不断地挖掘出书本里的理想状态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他们的闲暇就在于,他们在生活的观察上大量的反思。他们之所以始终充满理想,因为这些理想是建立在几代人的文化教育沉淀之上的,它的根深蒂固只能促使他不断加强理性认识的充实,调解与现实的冲突。他们不会像“高知”那样由于专业话语权的压力和限制而不得不蜷缩在某一特定系统认知之内,又不像小市民阶层,虽然掌握丰富的社会实践的感性认识,却由于缺乏理性的规训,不具备反思的工具。一方面对生活前沿的敏感和渴望,一方面对知识前沿的掌握和追求,让“小资”成为这个社会目光最敏锐的一群人。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在法国六七十年代,福柯的作品能成为风靡一时的畅销书籍。民间的广泛阅读和认可让理论界为和大众媒体争夺符号解码的权威性措手不及。
前面引文中的所谓高级小资和低级小资之别,可能是指高级小资在理性反思上更为先行一步,低级小资在经验生活中更丰富和多彩。
西方“小资”的兴起源于资产阶级平民社会(buergerliche Gesellschaft)政治上的胜利,源于“启蒙运动”对个人理性的唤醒。中国的所谓“小资”由于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还在艰难的起步阶段。然而不管你喜不喜欢,这个世界将一如既往的平民化,小资化。
不要问我小资听的音乐,看的书,喜欢的电影,他们的感情世界,婚姻观爱情观。时下任何一种小资指南都在把一个丰富广阔的世界趋于庸俗化。小资不是就听另类音乐,不是就爱看非主流电影,也不是非追求丁克,单身,性自由就是小资。小资的世界正是基于个人审美哲学上的无限自由的精神状态。如果非要给小资一个区分的框架,也许就是这个:实时,理性,自由。
[ 本帖最后由 fussfun 于 2007-11-18 15:47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