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英雄——柴进


三十来岁的柴进无疑是梁山好汉中最###倜傥的一个,祖宗当过后周皇帝,与生俱来的富贵气息是其他梁山好汉所不具备的。施耐庵笔下的柴进“龙眉凤目,皓齿朱唇。”方腊见柴进,第一印象是“一表非凡,有龙子龙孙气象。”看来柴进的###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而是在富贵之气衬托下的令人不得不仰视的###。燕青也###,却少了那份富贵之气;关胜有富贵之气,却谈不上###倜傥。

作为一个贵族,一个世代生活在社会上层的剥削阶级贵族,柴进能够自贬身价与社会底层的江湖中人结交,并且不问出身来历,来者不拒、仗义疏财,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当时天下恐怕仅此柴进一人。

对待那些江湖上有些名气的好汉,柴进丝毫没有上层贵族阶级的架子,林冲来投奔,柴进就草地上便拜;宋江来投奔,柴进又拜在地下。一个上层贵族给囚犯行如此大礼,除了柴进谁能做到这一点。柴进对于豪杰的渴望,对于结交天下好汉的愿望比宋江、晁盖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不错过结交好汉的机会,柴进还做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但有天下好汉和流配犯人来投奔,不问出身来历,一律供给一盘肉、一盘饼、一壶酒、一斗白米、十贯钱,不说其它,单是那十贯钱就相当于现在人民币三千多元,遇上有些名气的,还要杀猪宰羊大赠金银,除了柴进谁能有如此大的手笔?

上梁山后,柴进排名三十六天罡第十位,处在中上层领导的位置。论武艺,柴进在一百单八将里摆不上桌面;论战功,柴进在众多好汉中也算不上先进。不过有几点我们得注意,一梁山最早是柴进出钱建设的,梁山第一任领导人王伦也是柴进资助的;二柴进出身皇族,有皇家血统,这样的家庭背景也是其他好汉所不能比的;三宋江在危难时投奔过柴进,两人关系特铁,可说是生死之交。基于以上几点,宋江在梁山好汉排座次时给柴进安排了第十把交椅的位置,这样的安排合情合理,于公于私都很恰当,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给柴进安排的位置偏高。

柴进的长处不是体现在武艺上,梁山好汉能打的太多太多,柴进那点功夫不入流。柴进以前是沧州富豪,家里田产、房产、买卖、佃户等等不在少数,如此大的家业需要打理,可见柴进没少在经济上、管理上下功夫。所以梁山上给柴进安排的职务是做梁山后勤总管,掌握梁山钱粮重任。与柴进一起担当这个职务的还有另一个地主,李家庄老板扑天雕李应。不过无论出身、气度还是个人能力、人际关系,李应都无法与柴进相比,所以李应只能做柴进的副手,梁山集团真正的后勤总管还是柴进。

除了掌管钱粮,柴进最大的长处还在于他丰富的外交才能。宋江去京城看灯,选的第一个陪伴就是柴进;宋江与李师师喝酒,陪酒的也是柴进,并且“但是李师师说些街市俊俏的话,皆是柴进回答。”燕青只有和哄取笑的份,宋江久后失态,还是柴进打圆场“我表兄从来酒后如此,娘子勿笑。”;宋江派人到方腊那里卧底,第一人选也是柴进,柴进不负众望,很快以不俗的言语和非凡的仪表取得了方腊的信任,方腊甚至招赘柴进为驸马,“但有军情要事,便宣柴进至宫内计议。”在此次行动中柴进扮演的是公子,燕青只有扮演随从的份,这便是气质上的差距。

作为一个梁山集团文职干部,柴进参与的直接战斗很少,所以柴进幸运的活到了最后,成为二十七个幸存者之一。剿除方腊后,柴进最后没有接受朝廷册封的官职,而是回到沧州横海郡继续做他的富豪。柴家的誓书铁卷会不会失而复得,估计复得的可能###不大,不过这对柴进来说已不再重要,一个奸臣当道的社会,法律和制度都是一纸空文。

柴进的一生,年轻时潇洒过,中年时奋斗过,老年时安度了晚年,可说圆满非常。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Share |
Share

TOP

柴进的名气缘何不如宋江


柴进和宋江有两个最大的相似之处:一仗义疏财;二好结交天下豪杰。这两大优点使两人在社会上口碑极佳,两人在当时江湖上相当有名气。不过总的来说柴进的知名度、影响力、号召力不及宋江。

论经济实力,柴进远比宋江雄厚得多,柴进有地产、有家业,财富称不上富可敌国,至少也算富甲一方,宋江只是一个小公务员,那点可怜的工资跟柴进没法比;论家庭背景,柴进祖宗当过皇帝,身份比宋江高出几个档次。总之柴进与宋江相比,各方面都优势明显。既然如此,柴进的知名度为什么还不如宋江呢?宋江在为人处事上比柴进高在了哪里?笔者归纳了一下,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结交朋友的方式不同。柴进结交朋友用的是钱,宋江结交朋友用的是心。从某种意义上讲柴进是在用钱买朋友,而宋江是在用心换朋友;柴进付出的是钱,宋江付出的是感情,从格调上讲柴进已差了宋江一大截。金钱和感情,哪一种交朋友的方式效果好?我们看看武松。

武松在柴进家避难,住了一年多,吃柴进的,喝柴进的,柴进在武松身上花的银子不在少数,结果怎么样。武松与柴进的感情还不如武松与宋江的感情深厚,这时武松与宋江相识才十几天。武松要回清河县看哥哥,柴进只送了些金银了事,而宋江则送了一程再送一程,送出十几里远,并且请吃请喝还送银子,可谓情真意切、感情深重。相比之下,柴进倒显得有些麻木,所以宋江与武松十几天的交往远超过柴进与武松一年多的交往。柴进收留武松,只停留在管吃、管住的层面上,没有付出真感情,而宋江对武松则是推心置腹、亲如兄弟。宋江不和亲弟弟宋清一块睡觉,而同武松共榻而眠,笼络人心之手段不可谓不高,这一点柴进差得远。柴进收留武松一年多,但武松并未对柴进又多少感激,相反离开时倒满腹牢骚,后来上了梁山,也没见武松与柴进又过什么交往,两人的关系一般得很。武松只是一个例子,但这个例子又最能说明问题,连武松如此重感情、重义气的汉子柴进都结交不上,他还能结交多少真正的朋友。

二、对待朋友的感情不同。柴进出身名门贵族,骨子里终归有种傲气,他帮助过不少好汉,但多停留在施舍的层面上,表面看似热情,实则有种居高临下的味道。柴进与投奔他的人之间,很难做到真心相处、平等相待。宋江则不同,对待投奔他的人满腔热情、尽力帮助,而毫无施舍之意,“周人之急,扶人之困,终日追随,并无厌倦。”可说是照顾到家了。

林冲千里迢迢发配沧州,路上投奔柴进,屁股还没坐热,柴进就迫不及待要求林冲与一个姓洪的教头比武,且用得是命令口气“林武师休得要推辞。”有这样接人待客的吗?且不说林冲官司在身心中郁闷,且不说林冲千里行来身心劳累,偏要人家拿棒子动武,这算哪门子待客之道?换了宋江断不会教林冲比武。看来柴进只是把林冲当成了饭后娱乐,并未真拿林冲当回事。林冲这样的好汉都不当回事,柴进还能拿谁当回事。柴进只是把交朋友当成了一种茶余饭后的娱乐而已。柴进两次帮助林冲,但上了梁山之后也没见林冲跟柴进多么要好,两人上梁山后交往极少。

三、结交朋友的范围不同。柴进结交、资助的人只限两类:一天下往来的好汉;二流配犯人。宋江则不然,不限身份,有求必应。柴进收留过宋江、武松、石勇,帮助过林冲、王伦,当然还有很多不知名的,但总局限在以上两类人。而宋江则不限身份,阎婆惜孤儿寡母他救助;晁盖一方B社会老大他救护;唐牛儿街头混混他也资助;就连买汤药的王公宋江也要给一条金子买棺材……宋江的名声不是吹出来的,而是用行动日积月累换来的。梁山其他107将多数都服宋江,真正服柴进的恐怕只有石勇、杜迁、林冲而已。

四、对待朋友的态度不同。柴进接人待物分三六九等,一般人投奔他只招待一盘肉、一盘饼、一壶酒、一斗米、十贯钱,若是有些身份的人投奔,则要大吃大喝,大送金银,林冲就是个例子。宋江待人则不分贵贱等级,一视同仁,大难大帮,小难小帮。武松这样的好汉,宋江送行时送了十两银子,买汤药的王公这种底层平民,宋江能送一条黄金。

柴进绰号“小旋风”小旋风怎么解释?就是说他接人待物、对待朋友跟一阵风似的,来得快去得也快,难有长久真实的感情。宋江绰号“及时雨”及时雨怎么解释?就是说能在人最需要的时候给以帮助,能在人最危难的时候伸出援手。“及时雨”比之“小旋风”不知要人###多少,一更讨人喜欢,受人尊重。

以上这些不同,只是造成柴进名气不如宋江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则在于自身的能力上,宋江很会包装自己,柴进则不行。上梁山之前,柴进只在沧州一带活动,没有出过远门,他的名气也仅限在沧州一带。宋江则走南闯北,去过清风山、清风寨、###山孔家庄、揭阳镇、江州等许多地方,走到哪里把名声传到哪里,很会为自己宣传造势,甚至不惜将名字刻在酒店的墙上。这一点柴进差远了。

TOP

最心思复杂的人物——武松

武松是第29个出场的梁山好汉,在此之前,梁山很多重要人物如宋江、吴用、林冲、鲁智深、公孙胜、杨志、柴进等都已登场亮相,武松的出场颇有些姗姗来迟的味道。从出场时间看,武松在《水浒》第二十二回末尾出场,此时全书进程已过了五分之一,按更广泛的120回本论,全书也过了六分之一,总之武松出场较晚是肯定的。从江湖地位看,武松上梁山较晚,算不上梁山集团###级人物,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排名第十四位,属于高层干部,但不在核心领导层之列。武松在B社会上担任过的最高职务是二龙山集团的三当家,排在鲁智深、杨志之后。

无论从出场时间看,还是从江湖地位看,武松都算不上《水浒》超重量级人物。但施耐庵对武松的着墨却超过了之前、之后出场的所有好汉(宋江除外),武松一出场,施耐庵就慷慨的给其安排了十一个章节(第22——第32回),这便是《水浒》有名的“武十回”。这样的篇幅长度,几乎是前面出场的两个重量级人物鲁智深(6回)、林冲(5回)的篇幅总和。看来作者对“武松”这个人物形象的确偏爱有加,不仅出场篇幅上加以照顾,人物结局也安排得相当圆满——武松大约是一百单八将中最高寿的一个,活了八十岁,并且是善终。

对于武松这个人物形象,作者施耐庵在下笔时颇费了一番心思,是让武松走鲁智深、林冲、杨志等人的老路,还是另辟蹊径,造就一个经历非常、###格非常的全新武松?作者选择了后者,成功塑造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英雄形象,这一形象历经数百年,如一瓶陈年佳酿愈久愈香,竟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武松成了《水浒》最响亮的招牌式人物之一,这也正是施耐庵笔法精妙、着墨高明之处。

在武松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鲁智深的影子: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武松醉打蒋门神;鲁智深瓦罐寺试禅杖,武松蜈蚣岭试戒刀;鲁智深在桃花山踏扁金银酒器,武松在鸳鸯楼同样踏扁金银酒器……在武松身上,我们还可以看到李逵的影子:李逵血洗扈家庄,武松血溅鸳鸯楼;李逵沂岭杀虎,武松景阳冈打虎;李逵铁杆反对招安,武松也铁杆反对招安……在武松身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宋江的影子:宋江杀人县长袒护,武松杀人县长也照顾;宋江发配江州,武松发配孟州;宋江误入李立开的黑店,武松遇上孙二娘开的黑店;宋江浔阳楼墙上题诗,武松鸳鸯楼墙上题字……在武松身上,我们还可以看到林冲的影子:林冲误入###堂,武松误入后花园;林冲风雪山神庙,武松大闹飞云浦;林冲打柴进庄客,武松打孔亮;林冲雪夜上梁山,武松寒冬上二龙山……在武松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石秀的影子:石秀杀嫂,武松也杀嫂;石秀智杀裴如海,武松怒杀西门庆……在武松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梁山好汉的影子……

梁山好汉当中,武松无疑是经历突发事件最多的一个,武松的人生经历是很多梁山好汉人生经历的总和。丰富而多灾多难的人生经历,使武松身上背负了太多太多的恩怨情仇,比之悲情的林冲、倒霉的杨志、粗犷的鲁智深有过之而无不及。

武松不善言谈,却心思复杂。一方面,武松看透了官场的黑暗,是梁山铁杆反招安派;另一方面,武松碍于宋江情面,不得不接受招安。接受招安后的武松再不是以前的打虎英雄,那股特立独行、生龙活虎的劲头消失殆尽。在征田虎、王庆、方腊的一系列战争中,武松的战绩乏善可陈,最大的闪光点就是杀死三大王方貌。此时的武松与上梁山前的武松何止天壤之别。征方腊成功后,武松没有回京接受朝廷封赏,留在了杭州六和寺,做了一个真正的出家人。武松用出家的方式与大宋朝廷彻底绝缘。

武松的变化,掺进了太多太多情感因素,宋江对他有恩,所以他放弃二龙山上了梁山;宋江对他有恩,所以他将对朝廷的不满埋在心里接受了招安。武松不想舍弃对宋江的感情,又对大宋朝廷极端排斥,矛盾心理使武松身上的包袱愈发沉重,武松更加沉默。强扭的瓜不甜,被迫接受招安的武松唯一的选择只能是——消极怠工,脑袋一溜号之际,手臂断了,并且断得十分蹊跷,不是战斗时负伤,也不是单挑时负伤,而是被一个会妖术的人用妖术砍断。这对一个英雄来说是多么的无奈与悲哀啊!

TOP

闲话“武松打虎”



《水浒》中的武松打虎一章,与《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西游记》中的大闹天宫一样,都是各自书中的招牌式情节。在中国广大的基层平民社会,可能有人不知道黛玉葬花,但绝不会有不知道武松打虎的。

武松一出场,第一件大事就是打虎。打虎不是武松的本意,他是被老虎逼得走投无路时才动手开打的,武松与白额大虫之间必然有一个要牺牲,生死抉择面前,武松施展出浑身解数与老虎决斗。

《西游记》里孙悟空也打死过老虎,不过对于一个超级神仙来说打死只老虎跟打个喷嚏一样简单平常,所以孙悟空打虎不会给人留下哪怕一丁点印象,更谈不上什么艺术魅力。金庸等武侠大师笔下的侠客们也有不少打死过老虎的,但这些侠客要么练成了什么盖世神功;要么拥有什么邪门兵器、暗器;要么吃了什么千年不遇的动植物功力提高了几百年……总之这些侠客们也都不是白人,最起码算得上半仙之体,他们举手投足间杀死只老虎,跟信手碾死只臭虫没什么两样。所以这些侠客们偶尔心血来潮打死只老虎,读者**们也不会大惊小怪,至于打虎的艺术魅力与感染力嘛,基本谈不上。

武松在景阳冈打虎,凭得是一个凡夫俗子的真本事(说上应天星纯属扯淡)。武松是个凡人,不像孙悟空那样从石头缝里蹦出来,也没有练成什么盖世神功,也没有什么神兵利器(一条哨棒而已),也没有吃什么千年不遇的动植物提高功力(吃了十五碗酒而已),武松只是个肉体凡胎。

景阳冈上,武松与白额吊睛大虫偶然相遇,双方打得是一场遭遇战,无论武松还是大虫,谁都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只能临场发挥、随机应变。大虫是半夜出来找食物的,心理准备上比武松要充分些,所以大虫率先发招——一扑,一掀,一剪。武松奋力躲过这三招,开始反击,一条哨棒用尽平生气力劈将下来,可惜准头差些——劈在了一棵枯树上。一人一兽,瞬间分离,又再次搅合……

关于景阳冈武松打虎这段文字,施耐庵描写得出神入化,可说是中国古典名著中描写老虎凶猛最成功的一段。武松打虎核心是一个“打”字,赤手空拳的打、毫无退路的打。作者将老虎描写得愈凶猛,愈能显现出武松的个人能力,愈能体现出武松的神勇。武松是在被老虎逼得毫无退路的情况下与老虎拼命的,危机时刻英雄的斗志被百分之一百二十激发出来,老虎最终被打死,武松自己也累得半死。施耐庵如此描写,故事更加真实,更加合乎常理。

梁山好汉108将中绰号带“虎”字的有十一人,但真正打死过老虎的只有武松、李逵、解家兄弟。李逵一杀就是四只,两只小虎没有战斗力,两刀搠死不足为奇,那只大母老虎被李逵一刀###粪门,极其不雅。解珍解宝兄弟杀虎用得是自动发射的药箭,两兄弟背靠背打盹,老虎便自动送上门中了药箭。解家兄弟杀虎技术含量较高,但毫无神勇之气。相比武松打虎,李逵和解家兄弟杀虎没有任何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因而能为人传唱下去的,只有武松打虎这一出了。

TOP

大话潘金莲



潘金莲的情感故事,能够同时被《水浒传》和《###》两大中国古典名著纳入正题,能够同时做两部名著的女主角,这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潘金莲不在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列,但潘金莲的知名度未必会比四大美女差,民间关于潘金莲的话题也绝不比关于四大美女的话题逊色多少。

关于潘金莲的生平,有《水浒传》和《###》两个版本。我们现在谈得是《水浒》,故研究讨论对象以《水浒》中的潘金莲生平事迹为准。在《水浒传》中,潘金莲与西门庆的关系只能解读为私通关系,也可理解为婚外情。两人在婚外情的畸形恋爱中越陷越深,最终动了谋杀亲夫武大郎的念头,在内因与外因催动下,念头终于变成行动,武大郎一命呜呼。事情远没有就此结束,后来武大郎的弟弟武松为兄报仇,怒杀奸夫###西门庆、潘金莲,牵线搭桥的王婆被判凌迟处死。一起婚外恋最终演化成四条人命的血案。

施耐庵对于潘金莲这段婚外情,在笔墨上下足了功夫,用了将近三万字,将一段旷古绝今的婚外情描写得淋漓尽致。在潘金莲身上,几乎将古今中外所有发生婚外情的内外因素全部聚齐——

一、潘金莲集中了女人的所有优点,年轻漂亮,多愁善感,并且有一手好针线活。丈夫武大郎则集中了男人的所有缺点,矮小,丑陋,无能,懦弱。而且潘金莲嫁给武大郎原非本意,而是被逼无奈。如此结合起来的婚姻没有任何基础可言,一开始就注定了婚姻的失败。

二、武大郎有一个英雄的弟弟,年龄跟潘金莲相仿,并且与潘金莲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这给了多愁善感的潘金莲无限的想象空间。二十二三岁的女人,正是渴望浪漫与###的年龄,尤其对一个有着不幸婚姻的年轻女人来说,对浪漫爱情的渴求尤为强烈,对不幸婚姻的反抗精神也最强烈。潘金莲对武松表达爱意遭到拒绝,她心里极度恼恨、空虚、失落,极需要心灵上的安慰。

三、潘金莲偏偏有一个最善于撮合男女私通的王婆做邻居。这个王婆又偏偏认识一个###倜傥、又最善乱搞男女关系的财主西门庆。当潘金莲失手将叉竿打在西门庆头巾上的时候,一场浪漫的婚外恋实际上已经开始了。王婆所做的那些事只是加速了这场婚外恋的进程,潘金莲与西门庆这对干柴烈火迟早是要放生化学反应的。潘金莲将对武松的感情转移到了西门庆身上,西门庆则将乱搞男女关系的长处施展在了潘金莲身上。

以上种种内因与外因,最终导致潘金莲红杏出墙。导致潘金莲出轨的因素很多,但核心的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武松。我们且看潘金莲对武松的态度和采取的行动——

第一步春心骚动:那妇人在楼上看了武松这表人物,自心里寻思道:“武松与他是嫡亲一母兄弟,他又生得这般长大。我嫁得这等一个,也不枉了为人一世!……说他又未曾婚娶,何不叫他搬来我家里住?不想这段姻缘却在这里!”

第二步制造环境:那妇人道:“叔叔,是必搬来家里住;若是叔叔不搬来时,教我两口儿也吃别人笑话。亲兄弟难比别人……叔叔,是必记心,奴这里专望。”

第三步采取行动:那妇人也有三杯酒落肚,哄动春心,那里按捺得住,只管把闲话来说……那妇人暖了一注子酒,来到房里,一只手拿着注子,一只手便去武松肩胛上只一捏……那妇人欲心似火,不看武松焦躁,便放了火箸,却筛一盏酒来,自呷了一口,剩了大半盏,看着武松道:“你若有心,吃我这半盏儿残酒。”

武松是梁山好汉,在施耐庵眼里梁山好汉都是不近女色的,面对潘金莲的撩拨、勾引与煽情,武松当然不会动心。“武松劈手夺来,泼在地下,说道:‘嫂嫂!休要恁地不识羞耻!’把手只一推,争些儿把那妇人推一交。武松睁起眼来道:‘武二是个顶天立地噙齿戴发男子汉,不是那等败坏风俗没人伦的猪狗!嫂嫂休要这般不识廉耻!倘有些风吹草动,武二眼里认得是嫂嫂,拳头却不认得是嫂嫂!再来,休要恁地!’”

从某种意义上讲,武松正是潘金莲的初恋,尽管这种恋情属于暗恋,并且持续时间极其短暂。但对于一个年轻女人来说,初恋永远是最美好的。武松的拳头吓走了潘金莲初恋,也绝了一个年轻女人对爱情的憧憬。潘金莲与西门庆的苟合,以及后来对武大郎下得毒手,或多或少都有报复武松的味道。潘金莲对武松,内心想到了“因缘”二字,对西门庆却从未想到过什么“因缘”,看来潘金莲确实是心中有武松,这武松无疑是潘金莲真正的“梦中情人”。能死在自己心仪的男人手上,或许也是潘金莲一个不错的归宿吧!

TOP

历史真相:武松的法律意识最强

清河县都头武松从京城出差回来,一回家便收到哥哥武大郎的死讯,身为清河县刑侦科长的武松敏锐地感觉到哥哥的死极不寻常,非正常死亡的可能###极大。对于武大郎死因之谜,武松首先怀疑的是嫂嫂潘金莲,潘金莲不守妇道、水###杨花的本领武松已领教过,故而亲嫂嫂潘金莲成了武松第一个排查对象。

针对武大郎之死,武松接连问了潘金莲几个问题:一哥哥什么时候死的;二得的什么病;三吃的谁的药。面对武松一连串审讯式寻问,潘金莲做了如下答对:一你哥哥在你出差一个月左右死的“你转背一二十日,病了###日”;二得的是急###心疼病;三吃的药相当多“甚么药不吃过”。潘金莲的回答看似圆满,实则过于笼统,干刑侦出身的武松当然能瞧出问题,于是武松又提出三个疑问:一我哥哥从来没有心疼病史(死因蹊跷);二哥哥埋在什么地方(欲开棺验尸);三哥哥死亡的具体时间(掌握事情经过)。面对武松第一点疑问,王婆替潘金莲解释的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心疼病死人很正常(心疼病大概相当于如今的心脏病);二至于武松有意开棺验尸,潘金莲明确答复尸体已经烧化,没得验,烧尸的理由也较充分“我又独自一个,哪里去寻坟地。”三说道武大郎死亡的具体时间,潘金莲实事求是,干脆利落的回答“再过两日,便是断七。”这一点没有隐瞒的必要,也隐瞒不了。

武松与潘金莲、王婆间的第一次交锋就此收场,武松攻势凌厉,提出的问题个个正中要害。不过潘金莲四两拨千斤,轻易地将武松的攻势化解于无形。武松步步紧逼,潘金莲有惊无险,双方第一次侦破与反侦破交手草草收场,武松对哥哥武大郎的死只是怀疑,没有收到任何实质###东西。第一轮交锋潘金莲胜出。

经过一夜心理准备,以及武大郎所谓托梦,第二天一大早武松与潘金莲之间开始了第二轮侦察与反侦察较量。我哥哥具体是得什么病死的?买的哪位医生的药?买得谁的棺材?谁将棺材抬出去的?这一次武松攻势愈发凌厉,句句中其要害。潘金莲逐一对答“口供”力求与昨夜一致。这一次双方似乎是平手,不过潘金莲给武松留下了一条重要线索——团头何九叔。

武松找到何九叔了解事情真相,面对何九叔这样的老江湖,武松一开始采取冷处理“只顾喝酒,并不把话来提起”而后又热处理“捋起双袖,握着尖刀,指着何九叔”武松先冷后热、先礼后兵的强大心理攻势,迫使何九叔道出了事实真相,并提供了三件证据——两块酥黑骨头、一锭银子、当场捉奸的郓哥。

有了何九叔、郓哥两大人证,及两块酥黑骨头、一锭银子两大物证,武松有了告倒奸夫###西门庆、潘金莲的把握。武松带着人证、物证去清河县县长那里告状。不料县长跟西门庆是哥们,暗里做了西门庆的保护伞,县长大人以武大郎一案证据不足、事实不清楚为由驳回了武松的上诉。武松在刑侦科长的位子上干了大半年,对于官场的一些内幕自然了解,他意识到单纯走法律路线解决不了问题,因为西门庆在清河县有些根基,法律奈何不了他。武松开始实施第二套方案。

武松将案件当事人潘金莲、王婆,以及案件重要证人邻居姚文卿、赵仲铭、胡正卿、张公叫到一处,开始私设公堂。胡正卿执笔记录,武松开始询问潘金莲口供,“他提起刀来,望那妇人脸上扌闭了两扌闭……”这两扌闭,比说一万次“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还管用,潘金莲将犯罪经过一一交待,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而后武松又教王婆招认口供,“他也叫胡正卿写了。”这是第一步。第二部叫两个犯罪嫌疑人在供词上点指画字,四家邻居也同样点指画字,人证、物证俱得,并且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有了犯罪嫌疑人的供词,何九叔、郓哥、邻居等人证,及两块酥黑骨头、一锭银子等物证,武松有了十分把握打赢这场官司。不过武松深知官场太黑暗了,像西门庆这样的“款爷”很容易花银子摆平一切。彻底解决哥哥冤仇,只有自己动刀子单干。一把刀,没费什么力气,切掉了潘金莲和西门庆的脑袋。王婆也是祸首之一,武松为什么没有对王婆动刀子呢?这正是武松法律意识很强的表现,假使三个当事人都死了,死无对证,对武松告状很不利,所以武松留下了一个仇恨相对较轻的王婆。

就这样,武松引着一帮人证,拿着一堆物证,拎着两颗血淋淋的人头,去清河县长那里投案自首去了。

武松当过刑侦科长,懂法律,也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当杀兄大仇从天而降时,武松想到和采取的也是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当法律这条路行不通时,他这才采取了一些极端手法。尽管如此,武松还是本着从法律层面上解决问题,他杀死了奸夫###,故而他遵照法律选择了自首,不过自首的同时武松也将奸夫###杀兄的证据收集得整整齐齐,令上司不服都不行。

反正西门庆已经死了,清河县长没有理由再袒护一个死人,况且武松也给县长干过实事,于是县长大人运用法律手段将武松的犯罪事实改轻了。东平府尹陈知府根据大宋法律,将武松发配孟州。发配孟州成了武松上梁山的引子。回过头来看看,导致武松上梁山的本质上的东西竟然是大宋法律。

从“武松怒杀潘金莲”一案的前前后后可以看出,武松在解决个人恩怨的时候始终没有离开法律,虽然他也干了些脱离法律的过激行为(私设公堂、杀死犯罪嫌疑人),但他要么是被逼无奈,要么为自己的过激埋了单。武松在解决杀兄大仇的问题上,最终还是靠的法律。这样看来,武都头大约是一百单八将中最懂法律的一个,也是最会、最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的的一个。这比起其他那些动不动就杀人放火、随心所欲、老子独大的梁山好汉们,武松的法律观念要强得多。同样当过都头,朱仝、雷横、李云比起武都头的法律意识来,差得太多太多!

TOP

孙二娘、张青


将“夜叉”当作绰号用在人身上,尤其是用在女人身上,孙二娘是第一个,也算是开了“母夜叉”一词使用的先河。凭借“母夜叉”这一响亮绰号,孙二娘的知名度比起丈夫张青来要高出一大截。在《水浒》这个男人的世界里,男人主宰着一切,当然也主宰着女人,不过也有例外,比如张青、孙二娘夫妇。看看孙二娘那股凶狠、粗莽的劲头,夫妻二人闹起矛盾来,张青估计不是孙二娘手中那把杀人剔骨刀的对手。


孙二娘、张青夫妇开黑店在江湖上是出名的,不知情的消费者是否能从孙二娘黑店里活着走出去,关键取决于孙二娘厨房冰箱里储备的人肉是多是少,如果人肉储备充足,那么你很幸运,可以活着离开;如果人肉储备不足,活该你倒霉,母夜叉要拿你充数了!“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那里过?肥的切做馒头陷,瘦的却把去填河。”这是江湖上对孙二娘黑店的写照。


孙二娘是第二十六个出场的梁山好汉,当时只是从鲁智深嘴里一句话带过,真正出场要推迟到《水浒》第二十七回。孙二娘夫妇的出场只是武松发配孟州途中的一个插曲,插曲自有插曲的用处,并非可有可无的一段。后来武松逃亡江湖,张青、孙二娘送给他一身头陀行头,武松装扮成了假头陀,天长日久,假头陀变成真头陀,孙二娘夫妇送给武松避难的这身行头,竟成了武松最终的归宿。鲁智深坐镇二龙山的线索也是孙二娘夫妇最先提供的。孙二娘十字坡亮相这段插曲,正是作者给武松日后的行踪、归宿埋下的伏笔。


孙二娘、张青夫妇开的这家黑店到底有多黑?武松亲眼所见的情景是这样的——“墙上绷着几张人皮,梁上吊着五七条人腿;两个公人挺着在剥人登上……”仅这几句简单的描写足以令人毛骨悚然,这种情形比起国外那些令人恐惧、恶心的KB片,毫不逊色。这是“替天行道”的好汉该做的勾当吗?这算是好汉所为吗?任宋朝再###、再无能,对于这种黑店,恐怕也是要坚决打击的。所以孙二娘、张青夫妇最终也有混不下去的时候。在宋朝go-vern-ment一场打黑除恶的行动压力下,孙二娘夫妇放弃单干,被迫上了二龙山,正式加入有组织的黑帮集团。以后更大的梁山黑帮兼并二龙山,孙二娘夫妇顺脚上了梁山。


孙二娘、张青是第七十个上梁山的好汉,那时梁山已形成规模。初上梁山,夫妻二人论功劳没功劳;论资历没资历;论人情没人情;论武艺更数不上,所以孙二娘夫妻在梁山好汉中的排名比较靠后。孙二娘排在倒数第六,丈夫菜园子张青排倒数第七。


孙二娘、张青夫妇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基本属于绿叶###质,是被边缘化的角色。夫妻二人在梁山发起的几次大规模战争、战役中功劳也不多,战绩乏善可陈,不多的闪光点则是——火烧济州造船厂(与孙二娘、张青夫妻一同行动的还有时迁、段景住、孙新、顾大嫂);还有攻打杭州时装扮作艄公艄婆,率先杀入城内(与孙二娘夫妇一起行动的还有扈三娘夫妇、顾大嫂夫妇);孙二娘还生擒了杭州八员首将总军之一的张道原(一同行的还有扈三娘、顾大嫂)。除此之外,孙二娘、张青夫妻还干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功劳,笔者已记不起了。


宋江吃过黑店老板的亏(李立差点把宋江做###肉包子),故而宋江对开黑店出身的好汉没有多少好感,像李立、孙二娘、张青这样的只能分到卢俊义那边立功去了。


在征讨方腊进入尾声的时候,孙二娘、张青晚节不保,歙州战役,张青死在乱军之中,成了第四十五个牺牲的梁山好汉。时隔不久,在胜利曙光即将来临时,最后一场战役“清溪战役”打响,孙二娘不幸被杜微飞刀杀死。可叹孙二娘,名声显赫一时,竟被一个叫“微”的用不光彩手段杀死。孙二娘成了第五十三个牺牲的梁山好汉。

TOP

施恩


说白了,施恩其实就是快活林地方上的黑老大,开着一家酒店,收取着市面上的保护费,三陪小姐想在快活林混饭吃,也得先经过施恩点头,这不是典型的黑老大作风吗。施恩能在商贾云集、社会关系错综复杂的快活林里做老大,一是有父亲孟州管营的身份罩着;二是仗着自身有些拳脚本事;三是因为他手下养着###十个打手。这###都是B社会生存的土壤,凭借这###,施恩在快活林心安理得的做着他的黑老大,每月光开酒店和收保护费的收入就有二三百俩银子。


直到有一天,一个叫蒋忠蒋门神的出现,施恩“美好的生活”算是到了尽头。这蒋门神也是个黑白两道通吃的家伙,论白,蒋门神的后台张团练比施恩的老子官还大;论黑,蒋门神泰岳庙三年没有对手,也不是吃素的。两股黑势力为争夺快活林这块肥肉展开了一场火拼,两黑相遇勇者胜,施恩到底不及蒋门神勇猛,一顿拳脚把施恩打得两个月下不来床。武松第一次见到施恩时,施恩的伤还没好利索,头上包着纱布、手上打着石膏……


施恩无时无刻不想着报仇,但蒋门神着实把他打怕了,没有十足把握,施恩不会轻举妄动。武松的出现使施恩眼前为之一亮,这个新发配来的大汉不正适合替自己报仇吗?要不怎么说施恩绰号“金眼彪”呢,他有一双如孙悟空一般的火眼金睛,初次见面一眼就看出武松是条好汉,功夫不同寻常。


施恩对待武松可说相当热情,日日酒肉不离,吃、住、结拜一条龙。施恩这个少管营、曾经的B社会老大,如此低三下四对待一个囚犯,用意何在?无非就是利用武松打到蒋门神,替自己夺回快活林。武松也不负施恩所望,三拳两腿打跑了蒋门神,为施恩挣回了地盘和面子。假使世界上没有蒋门神这个人,或是蒋门神没有出现在快活林,没有与施恩作对,施恩还会如此盛情的对待武松吗?即便施恩爱惜好汉,恐怕这种盛情也会打折扣。


总的来说,施恩对武松还够意思,武松被陷害打入死囚牢之后,施恩三进牢房看望武松,并花了不少银子上下打点,替武松开脱罪名。此时施恩对武松的兄弟情谊已取代了私心,是被武松豪情仗义所打动,还是施恩本身也具备好汉素质?或许二者兼有吧,因为二人都是梁山108条好汉之一,用施耐庵的话说“天罡地煞义气相投”。


武松帮施恩打死蒋门神,却没有替施恩夺回快活林,因武松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动静太大,施恩连同老爸都受到连累,管营没得做,还落得全家逃亡江湖。两股黑势力争夺快活林,结果一死一逃,都没落好结果,没办法,B社会就是这样:要么被别人杀;要么杀别人然后被go-vern-ment杀,做B社会能落好结果吗?后来施恩上二龙山投奔武松,一个官宦子弟从此彻底沦为反朝廷的黑帮人物。“三山聚义打青州”时,施恩同武松、鲁智深等12人一同上了梁山,成了第69个上梁山的好汉之一。上梁山后,施恩才真正领略到什么是B社会,与自己快活林那点B社会经历相比,梁山简直高不可攀。施恩曾与武松结拜,而武松曾与宋江结拜,以此推算,施恩与宋江间接结拜,有了这层关系,梁山好汉排座次时宋江也有意照顾施恩。以施恩那点本事,排名地煞星第四十九(总排名八十五),在孙二娘、朱贵等之上,已经算宋江非常照顾他了。


有了武松与宋江这层关系(施恩曾与武松结拜,而武松曾与宋江结拜,以此推算,施恩与宋江间接结拜),施恩自然而然被归到宋江一派。当施恩跟着阮氏三雄攻打常熟之时,竟活生生被淹死,施恩也成了梁山好汉中第一个非正常死亡的好汉。施恩的死有些莫名其妙,纵使施恩不识水###,但阮氏三雄水###极佳,他们为什么没有出手救一救施恩呢?是来不及救?还是压根不想救?面对施恩之死,笔者突然想到一点,施恩属于宋江派,而三阮则是铁杆晁盖派——可叹施恩,竟成了梁山派系斗争的牺牲品。

TOP

黑吃黑:醉打蒋门神



武松乘着酒遁来到快活林,那天天气很好,中午稍微有些热,不过空气中有些凉风,让人感觉还是很爽的。风和日丽,凉风习习,有谁能想到如此好的天气里会酝酿着一场厮杀……丁字路口早望见蒋门神开的大酒店——檐前望竿上挂着酒望子,上写“河阳风月”四个大字,门前绿油栏杆上标着两把销金旗,每把旗五个金字,写道:“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单从外表看,这家大酒店颇有几分风雅之气。若是诗仙兼酒仙李白到此一游,此情此景,说不定他老人家诗兴大发,还会留下几篇流传千古的诗文。可惜今天来得不是李白,是武松。


自从蒋门神用拳头打服施恩以后,“河阳风月”这家大酒楼经营权就归了蒋门神,快活林收取保护费的肥活也归了蒋门神,蒋门神成了快活林新一任老大。


武松并没有直接找蒋门神单挑,而是以顾客的身份喝酒(有点像鲁达拳打镇关西的翻版),并且“打起了”蒋门神女人的主意,矛盾就此激化。一主二仆先后被武松丢进酒缸,关键时刻,蒋门神出现了。


“醉打蒋门神”重点非在于“打”,而在于“醉”。当然武松没有真醉,大脑、小脑十分清醒,不然怎么会使出玉环步、鸳鸯脚这样的绝学。《水浒》中比较正式的对打戏共有176场,施耐庵对单挑情节的描写比较宏观,没有涉及明确的武学招式和武术套路,不像金庸笔下的人物,一出手就是降龙十八掌、独孤九剑、一阳指……《水浒》全书只有打蒋门神这一场除外,玉环步、鸳鸯脚大约是108将中使出的唯一叫得出名称的招式。武松“无三不过望”乘着酒遁来到快活林,难道他一点也没醉?也不是,连吃几十碗酒,纵不十分醉,也醉了七八分。这正是武松要的效果——


其一,施恩好吃好喝好招待,就轻易地把武松收买过去,那武松是不是太不值钱了?职业杀手尚且须要足够的钱财才肯替人消灾,几顿好酒就把武松收买过去,那样的武松还是好汉吗。然而施恩确实对武松有情有义(至少表面是),施恩的情谊又不能不还,所以武松只能“醉”,“醉人”是没有思想的,武松的醉也算保住了好汉的面子。


其二,“醉打蒋门神”只不过是一起江湖黑吃黑,其间没有正邪可言,蒋门神霸占快活林属无理取闹,施恩霸占快活林就有理?武松帮助施恩打跑蒋门神,这事谈不上什么除暴安良,也谈不上什么杀富济贫,更不是什么真正的好汉行径。我们说武松“醉打蒋门神”很精彩,但并不光彩,武松实际上只是在一起黑帮火并中起了一个帮凶作用,跟好汉所为不沾边。


基于以上两点,所以武松打蒋门神只能是“醉打”,“醉人”是不用背负任何江湖道义的,也只有“醉”才能保住武松的好汉面子。

TOP

滥杀无辜:血溅鸳鸯楼


血溅鸳鸯楼,武松身背十五条人命,可谓创下了梁山好汉一次###杀人最多的记录。李逵杀人也不少,不过施耐庵在李逵大规模杀人的事迹上描写过于笼统,不似武松鸳鸯楼杀人案这样惊心动魄,武松整个作案过程极其详尽,连被害人的身份、被害方式、遇害地点、遇刺部位等等都详详细细。可以说鸳鸯楼血案是《水浒》中单人创下的第一大案。


武松鸳鸯楼一案杀死男女一十五名,除蒋门神、张都监、张团练三人死有余辜外,其他十二条人命死得有些冤,武松确实杀人过头了,也可说是滥杀无辜。血溅鸳鸯楼一案是武松一生最不光彩的一页,报仇心切尚可理解,但白白结果十二条无辜人命,则不是一个真正好汉之所为。梁山好汉大都犯同一个毛病,那就是视杀人如儿戏,似乎只有杀人才能体现出好汉的风度,这方面表现最突出的就是武松和李逵。梁山一个“义”字,后面背负了多少条无辜人命!


武松先被圈套套住,吃了官司,后又在飞云浦遭暗算,若非武松机警早已丧命。此时的武松已彻底对官府、对朝廷失去信心,报仇雪恨的心理占据了整个大脑,武松一开始报复的目标无疑只是蒋门神、张都监、张团练三人,由于理智已被愤怒淹没,致使打击报复的一再扩大,之后武松杀人杀得刹不住车,报复演变成了一场屠杀。有人以武松身背十五条人命为据,断定武松无视法纪、没有法律意识。笔者以为此说法有些靠不住。从武松杀潘金莲为兄报仇一事来看,武松完全是个遵纪守法的人,并知道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大哥遇害,武松首先想到的就是告状,依法行事。当法律这条路走不通时他才选择了“私了”,即便是“私了”,武松也还是最大限度遵守了法律。一个土财主西门庆法律尚且奈何不了,何况是孟州高层干部张都监、张团练。武松跟他们打官司,打得通吗?此时武松别无选择,想报仇只能凭武力。


武松自出场到上二龙山,前后不过一年多一点时间,武都头共杀伤人命二十三条,平均每月两条。施耐庵笔下的武松,主要体现了三个字——杀,醉,打。这三样都是《水浒》中所谓好汉们最惯用和最崇拜的东西,武松在这三方面表现尤其突出,杀堪比李逵;醉胜似鲁智深;打更是独树一帜,一只老虎、一个门神都吃饱了武行者的拳头。


武松的一生是在打打杀杀中度过的,充满了血腥味道,不过,武松的经历中也夹杂着少许“浪漫”的东西,下面我们就说一个轻松点的话题:武松是整部《水浒》中接触女人最多的一条好汉(以书中明确描写为准)。笔者统计了一下,武松实际接触过的女人至少有如下几位——


一:潘金莲。“(潘金莲)被武松脑揪倒来,两只脚踏住她两只胳膊,扯开胸脯衣裳……双手去挖开胸脯,抠出心肝五脏……”可见武松与潘金莲之间既有心灵上的摩擦也有身体上的接触。


二:孙二娘。“武松就势抱住那妇人(孙二娘),把两只手一拘拘将拢来,当胸前搂住;却把两只腿望那妇人下半截只一挟,压在妇人身上……”瞧,武松对孙二娘使的什么功夫,身体上的接触自不必说,单那一套动作就能令人产生无限遐想。


三:蒋门神的小妾。“(武松)把双手按着桌子上,不转眼看那妇人……叫你柜上那妇人下来相伴我吃酒……被武松一手接住腰胯,一手把冠儿捏作粉碎,揪住云髻,隔柜身子提将出来望浑酒缸里只一丢……”武松对蒋门神的女人采取了先动眼,后动口,再动手的步骤,不仅有身体上的接触,而且还意淫了人家,尽管那是装出来的。


四:玉兰。张都监假意将侍女玉兰许配给武松(这是武松一生唯一的一门亲事),武松起身拜谢“量小人何者之人,怎敢望恩相宅眷为妻。”嘴上客气,动心没动心鬼才知道。“武松握着朴刀,向玉兰心窝里搠着。”武松与玉兰之间到底有了身体上的接触。


五:张太公女儿。大多数人可能没在意,这是武松接触的最后一个女人。时间是在血溅鸳鸯楼之后,地点在蜈蚣岭。此时武松对女人已彻底心冷,所以他对张太公女儿只有冷冰冰数句话,话语极其简洁,不拖泥带水,也没了对待先前几个年轻女人的那般“###”。从此可看出武松对女人态度的转变。


除以上五个年轻女子之外,武松接触过的女人还有一个王婆,就是给潘金莲、西门庆搭桥的王婆。鉴于王婆的年龄,武松与这样的女人接触实在没什么看点,再多写,也只能倒大家胃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