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

29军最早在喜峰口让大刀扬名,诞生了那首最棒的抗日战歌.但装备大刀不仅是西北军的传统,红军第五军团就有很著名的大刀队。可以说,当时大部分抗战军队都装备,包括八路军,平型关战斗中很多八路军都用大刀,比如最著名的385团5连长“猛子”曾贤生,先用大刀砍,刀卷了再抢了一支三八大盖,挑翻数名鬼子后,被鬼子刺中腹部,毅然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
  
  为什么普遍装备大刀?首先是当时中日两军都以非自动武器为主,肉搏战经常发生;其二是中国军队刺刀产量不足,那东西虽小非得由工厂生产,而大刀铁匠铺也能打,质量糙点而已。抗战大刀形形色色,但是有相对标准的形式,就是工厂量产的,造型统一,工艺较精,有的还经电镀。
  
  在下这把是很标准的样式,掂着很趁手,不太沉,刀背最厚处达7毫米,电镀,铜护手,把子上缠的布都是当时中国军队蓝灰色军装的粗布。
  
  鬼子叫它“青龙刀”,胡说。是对关羽的侵权,看三国演义看多了。常见日军举着缴获中国军队的大刀照相,可见日军很在意这家伙,鬼子怕大刀有原因的。下面转贴几则相关的资料,供大家研究。
  
  29军大刀队的师承
  
  29军的大刀队的刀法是经过名家指点的。不知道大家听过“韩慕侠”的名字没有?韩慕侠出生在天津静海县河卫南洼白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原名韩金镛。十六岁时,在一位镖师的推荐下,韩慕侠拜名震京津的武术家张占魁为师。张占魁是八卦掌宗师董海川的八大弟子之一,韩慕侠随张占魁一直苦练武功四年多,深得真传。一天晚上,张占魁对韩慕侠说:“你来这里四年有余,我已将八卦绝技悉数都传授与你,了却一桩心愿。”接着为其改名,把韩金镛改为韩慕侠,就是期望他能象民族英雄岳飞,戚继光那样,为国为民,成就一番事业。韩慕侠与东北军首领张学良素有交往,于是,他尚武救国的抱负终于在张少帅的支持下得到了实现。
  
  张学良对韩慕侠的建议非常感兴趣,他令十六军军长拨1000名士兵,组成武术团,并任命韩慕侠为总教官。团部就设在南开南门外于家坟洪元里一号韩慕侠的家中。韩慕侠把全部身心投入到武术团的训练中。他把形意连环枪简化后用来训练军队刺杀,把劈枪、崩枪、横枪等形意枪法变化为刺、拨、挑、崩、劈五下刺杀动作,简单易学,很有实战价值。随后,又训练武术团集体冲锋格斗,整个练兵场杀声不绝在训练中,韩慕侠还注重思想教育,士兵出*前都要唱一首战歌:“三国战将勇,首推赵子龙,长坂坡前逞英雄……”
  
  韩慕侠为了破日军的拼刺,决定将武术团改为大刀队,所谓大刀,就是二尺的把和不轻不重的刀片,又称“双手带”,用八卦形意“缠头裹脑”,顺步砍、左右砍、连剁带劈,动作虽简单,却使敌人防不胜防。东北军解散后,大刀队被编入宋哲元二十九军,在喜峰后战役中,大刀队奋勇杀敌,一夜砍杀日军数百人,杀得日军心惊胆战,闻风而逃,打出了国威、军威。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TOP

国军精锐的德械师也有大刀队,可见当时我国肉搏战对大刀的推崇.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TOP

在喜峰口

当时国军的精锐突击队.

背一枝花机关枪(德MP18)外,还有一把大刀.自行车是交通工具

慰问前线将士的妇女,和大刀合个影.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TOP

华北女子抗日游击队

训练

八路军的大刀队.由于物资匮乏缺少刺刀,所以八路军和新四军也大量装备易于制造的大刀.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TOP

丰碑永铸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TOP

很多人没见过的汉奸军队 一切卖国贼都没有好下场!


“满州国”军号手,后方可见五色的“满州国旗”。

“满州国”军通讯兵

用“三八式步枪”进行训练的“满州国”军步兵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TOP

“满州国”军训练中的机枪队

“满州国”军渡河训练

“满州国”军野战炮队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TOP

满州国”军迫击炮队

“满州国”军步兵炮队

“满州国”军骑马步兵队的射击训练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TOP

“满州国”军骑兵队的袭击训练

“满州国”军通讯队的驮马训练

“满州国”海军陆战队--枪队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TOP

“满州国”军简易装甲战车

身穿海军元帅服的汪精卫。1942年3月30日在“国民政府”迁都二周年的纪念仪式上,在扬子江上海军阅兵时的照片

内蒙古“自治军”:德王,左为李守信。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