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林爱吟诵 (二)

本帖最后由 家庭主妇 于 2011-12-7 09:47 编辑

叶嘉莹先生在第二届中华吟诵周上有一段话讲得非常好,指出吟诵不是奢侈品。这话很实在,旧时小贩的叫卖,柜台的“唱帐”说来都是吟诵,是一种有感而发真情的表达,是一种自娱的方式,人人皆可。林林去年自学《易经》的时候,几乎整本书都是这么唱下来的,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吟诵是怎么回事,只觉得他自得其乐的样子很有意思,就录了一段,现在才明白这就是吟诵啊!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I5NzM1NTk2.html


一日带他出门玩,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林林晃着小摇椅高兴了,一边晃一边唱了一段《千字文》,调儿不是我教的,他很开心的告诉我是用《短歌行》的调儿自己编的。那段时间我一直鼓励他自己编调儿,当然能先套用别人的调儿也很不错了。 随后林林又问:“ 《三字经》可不可以也用这个调儿?” 我说:“ 四个字的调儿往三个字上套恐怕不行吧?”林林不甘心,一会儿又用这个调儿把《三字经》唱了唱,开头还有点模样,后来就不正经了:

《千字文》: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I5Nzk0OTEy.html
《三字经》: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I5Nzk1Mzgw.html


培训班的时候很羡慕一些老师班上的孩子们通过吟诵能把《春江花月夜》这么长的诗背下来。不过始终对这首诗的吟诵调儿没什么感觉,似乎蛮平淡的。直到最近开始教林林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吟诵调儿和这首诗真是绝配,婉转、缠绵、柔美。难怪陈少松先生被称为吟诵家,想必年轻时应是位多情才子。
如此说来我倒是觉得吟诵如茶,可以大碗解渴,也可品茗玩茶道;既可以是“磨剪子”的吆喝声,也可以是文人们的春花秋月,曲水流觞。都是自娱自乐,玩儿法不同而已。
每天可用的时间似乎不多,这首诗基本利用的是见缝插针的时间学的,教他的同时我也背下来了,不比林林慢。谁说“人过三十不学艺”,看你想不想学,怎么学了: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I5NzUwODEy.html


有些人说吟诵难学,调儿不好听不好掌握。通过半年多来的教与学,我的体验是:难学的不是吟诵而是吟诵的内容,把吟诵的内容搞明白了,再去听去学相应的吟诵调儿,就会渗透其中既不单调也更增加理解, 非常容易学,也不觉得这个调儿奇怪了。 林林学的《风》和《渡汉江》便是如此:

《风》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I5NTIxMzU2.html
《渡汉江》: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I5NTIxNzg4.html


因为自己对吟诵的爱好,没事会在家放CD听。林林潜移默化的学会了很多,不用教自己就学会了, 无心录更多, 上一个《赠卫八处士》吧: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I5NTIyNDAw.html



徐健顺老师的新版《将进酒》被老公称为“酒后第一唱”,狂放不羁,非酒酣不得以抒情,也是林林的大爱,父子俩争着学, 现在可以把“我爱吟诵”加一个字了:我家爱吟诵。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I5NTIyNDg0.html

前些天林林过七岁生日的时候,用生日蜡烛拼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DSC_0269_副本.jpg
Share |
Share

换了台电脑登陆不上来了,不知啥问题。
谢谢管理员。儿子是很有意思,“五花马”好拼,“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我就想不出他该怎么拼了。拼完了还蛮像回事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