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是跟帖连载还是开新贴?

TOP

第二段:


所以当美国在1971年,黄金和美元脱钩,那么其他国家拿在手上的成堆美元绿条纸,就变成了头痛的问题。正如当年美国的财政部长康奈利耍无赖地对其他国家的财政部长们说,美元虽然是俺们的货币,但却是你们的问题。

而这些拿着一大堆美元的国家,只有两个选择,一个就是乖乖地把这些美元,拿回美国来,不是来换黄金,而是来换欠条,这个就是美国的国债。

另外一个就是美元太多的压力,迫使这些国家的货币升值。

那么为了配合这两个选择出现,美国的做法也有两个。第一个就是开打贸易战,提高你这些国家的进美国关税。第二个就是美联储打开闸门,放出流动性,来冲击这些国家的金融市场。

而由于这些国家手里成堆的美元,没有地方脱手,能够真正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法,就是减少对美国市场和美元经济的依赖程度。对于以出口导向作为经济发动机的国家,失去美国市场,是很难想象的事情。因此委屈而求全,就变成了唯一的选择。

因此1971年美元的第一次大幅度贬值,几乎是无法避免。但是接踵而来的问题,就是美国并没有遵守自己的承诺,就是在大家把自己的货币对美元升值之后,美国没有大幅度约束自己的财政支出,也没有采取货币紧缩政策,而是在美元贬值之后,继续大规模印刷美元,这就导致了过了几年,同样的问题又出现了,那么美国就开始下一轮的打压其他国家货币升值的游戏。

从1971年开始,主要的几次美元贬值,大概就是1971年大概11%美元贬值,然后是广场协定的1985年,美元对日元和德国马克的贬值程度是58%。对人民币的贬值主要是2005-2008年期间,大概20%左右的贬值。

在这些贬值之后,美国的财政情况并没有太多的好转,反而是财政赤字飙升。在1950年,1960年,和1970年,美国政府的公共债务分别是2190亿美元,2368亿美元,和2832亿美元。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债务是在增加,但是幅度可以接受。

可是在1971年之后,因为不负责任的货币宽松政策和创造出利用国债这个陷阱,来回收滥发出去的美元,整个1970年代,美国经历了恶性通货膨胀时期,在1980年的政府公共债务,跳升到7119亿美元,比1970年增加了2倍半多。

然后总算是深受高通胀之苦,导致了沃尔克出任了美联储主席,开始了紧缩流动性的货币政策,算是正视了乱发货币的问题。但是美国的财政问题和贸易逆差问题仍然严重,于是就在1985年同其他国家签署了广场协定,希望靠日元和德国马克的大幅度升值,来解决美国的经济难题。

可是美国又再次言而无信,没有遵守签署协定时,承诺的财政紧缩条件,又大幅度乱发货币,结果就是在1990年的时候,美国政府公共债务,再次飙升到24116亿美元。

而美国狂印货币的结果,就是让遵循华盛顿共识的其他国家,成为美元流动性的主要受害者。日本自己因为在1987年,货币升值太快,导致出口贸易严重萎缩,迫使日本政府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个动作基本上是重复了美国在1970年中期狂印货币的路子,导致了国内的通胀高企,和房地产泡沫的出现,从而在1989年经济坍塌,形成了日本之后20年的经济低迷。

然后就是1994年墨西哥出现货币危机而引发经济危机,19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和阿根廷的2001危机。

在华盛顿共识之下,整个国际经济次序必须按照双重标准运作。一个就是美国,可以进行完全不负责任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而不需要采取任何措施,来处理这些债务。另一个就是所有美国之外的国家,必须在IMF的督导下,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如果把世界看成一个国家的话,美国的这种行为,就是说华盛顿共识,颇有些像一个政府,实行对货币发行的垄断权力。当其他国家实行货币紧缩政策,自然就会导致其本币的发行量和流通量减少,而其经济发展需要的货币,当然就由美国发行的货币来替代,通过资金的跨境自由流动来填补这个空缺。

而正如俺在前面说的那样,如果世界经济还有发展的空间,那么美国发行的美元,就弥补了这个货币缺口,从而等值地换取了这些美元投放而创造出来的商品。

这种铸币税的收法,就是老子想吃鲍鱼,就马上印一张绿条子,说要有鲍鱼,于是就有了鲍鱼。可是当这种货币滥发而出现了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那么自然就是要进行货币贬值。

这个时候的铸币税,就是靠之前,通过印刷的绿条子换来的商品,或者是投放到其他国家,收购的人家的优质资产。这种做法,就是俺跑到你的国家投资,看到你一个公司特别赚钱,于是俺用美元,出了个天价就把你的资产给买下来了。正在你数着手上的美元,数得手抽筋,晚上睡觉的时候也笑醒过来的时候,美国政府一施压,你的美元就贬值50%了。这个时候,就是俺抱着你的优良资产笑得晚上睡不着觉了。

这么好的事情,干嘛其他国家还是傻乎乎地跟着玩呢?

这个时候,洗脑战术就非常重要了。担当这个重任的,就是美国的芝加哥学派,不断地为第三世界国家培养出脑残经济学家。这样的脑残人物,今天的中国经济界还真是大有人在。

对欧洲人,自然这种洗脑没有太大的用处,因为人家也是强盗家族的一员,对这些坑蒙拐骗的东东,还有不知道底细的吗?欧洲人吃的亏,主要是一个在于需要依赖美国,来应付苏联的威胁。另一个就是人多口杂,法国和德国自己协调得不好,再加上英国在里面搅局,而其他的一帮小国家,尤其是南欧的那帮子,全是一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干活不见他,蹭饭不少他,贡献不大,声音还不小的小混混。

后来可以搞成一个欧元区用来自保,竟然一不注意,就对美元的霸权地位形成威胁,可以想象,一旦欧洲能够达成政治统一,那么对美国的威胁还是颇大。

TOP

第三段:


因此不难想象,美国的国债一直往上飙升,是可以理解的。这个国债飙升,就是美国人不断白吃白喝,导致贸易逆差一路飞升的局面。而这一切,又是美国的美联储不断乱发绿条子,然后用这些绿条子在中国这些国家骗商品,然后又用美国国债回收这些过剩美元。

当然中国在无偿提供这些商品给美国人享受的时候,自己的工业体系、制造业链条、技术工人队伍等等,也建立了起来。而同时美国的工业空心化也出现,这都造成未来变局的基础条件。

所以说美国的国债在2000年,飙升到34098亿美元,然后在2005年逼迫中国人民币升值的时候,就从45922亿美元,涨到了2008年的 58027亿美元。因此以为美国人逼迫其他国家货币升值,只是为了平衡国际经济不均衡,那简直就是胡扯了。

其实美国人的做法,就是希望能够贬掉一部分过剩美元,然后希望向其他国家输出通胀,然后为下一步更多地发行美元数量创造条件。

只有看一下美元贬值的历史图表,就可以看出这个过程:



图一 美元贬值过程

从这个图表可以看出来,美元在1776年美国建国之后,中间有过几次反复。从1976-1816年之间,因为主要是和英国人打仗,赢得独立战争,所以在战争期间,通胀高企,币值下跌,非常正常。

那么第二段美元贬值时间,就是美国南北战争前后,整个国家经济次序紊乱,林肯总统大规模印钞,自然又是一轮大贬值。

第三轮贬值,就是美联储成立之后,一路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之后因为美国成了欧洲人的债权国,自然货币就回挺了一下。

然后,就是大萧条之后的狂贬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布莱顿森林协定体系下,就是一路向下,一直到现在。

伴随着美元不断贬值,和美国国债不断飙升,自然就是贸易赤字的大幅出现。但是除了1970年代,美国经历了高达15%的高通胀时期,其他时期通货膨胀都比较温和。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大幅度的美国国债,通过吸收外国人手上的美元,可以减少美联储创造新钱的速度。

在1970年代的滞涨中,美国的基准利率曾经高达20%,号称当年去黑手党那里借高利贷,都要比这个利息低一点。因此如果通胀压制不住,那么印钱的法子,也不是那么好使用。



图二 美国国债中外国人的比重在不断增大

那么为啥在1980年代,美国在仍然大量印钱的情况下,可以把通胀给压制住?这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个就是上面图上显示出来的情形,就是外国人,尤其是外国中央银行,把剩余的美元重新回流美国,用来支付给自己利息(因为债滚债,用新债来支付旧债的利息)。这就导致美国整个国家经济运作的成本较低,那么这个低成本,自然就会在最终产品的价格上表现出来。

不明白这一点,就会有些傻冒的经济学家,一看到自己国家有通胀的苗头,马上就想到要收紧银根,来紧缩货币。岂不知道,你一加利息,导致资本成本上升,结果是人家企业运作,本来就依赖于你日常的短期贷款,你把人家的资金成本给抬上去了,自然人家就要往你消费者那里去传递价格。

而且在所谓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你自己的利息上去了,人家美国这些主要印钱大户的利息还是0,这不是逼着自己的企业,跑到外面借钱吗?就算是中国这样严格实行资本帐号管制的国家,人家不少国内的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一样可以通过在海外借款,然后换算成人民币,来降低自己融资的成本。而这些企业,事实上享受中间的一个利差,其实就是变相的套息交易。

而这种玩法,自然就会对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导致更多的换钱行为产生。对这些大量流入的资金,如果你的应对措施,还是升高利率,自然就会引来更多的资金流入。

那么怎样才能应对通货膨胀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应付通货膨胀的方法,不是要紧缩银根,而是应该放松银根。但就要对待不同的贷款方向,就像侧重性的处理。比如说你的贷款方向,是生产性的企业,会提供产量,来平抑物价,那么利息就应该低。

而对消费方向,因为需求太多,而导致通胀,自然就要把这个方面的贷款利率提高。

当然没有人会傻到认为中国现在的内部需求太多,导致通货膨胀。恐怕更大的通胀因素,是来源于原材料和能源的进口。这也是有些经济学家,支持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是希望可以用升值来降低通货膨胀通过进口原材料和能源的输入。

其实对这种外面输入来的通胀,也可以用两手来处理。如果这些终极产品的消费是在海外,那么你就可以做一个排球二传手,把通胀给传递出去。要是这些产品是以国内市场为主,那么采取的方法,就是水涨船高,把大家的工资涨起来。

说难听点,就是以革命的印钱对付反革命的印钱。你炒高了能源,想向俺输出通胀,俺就高高兴兴地开动印钱机,直接把钱发到全国的老百姓手里,让大家的工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通胀速度,那么就不会为经济危机买单了。

现在中国中央银行的那帮专家们,一听到外面的热钱要进中国了,就怕得要命,腿肚子大哆嗦,又要搞紧缩政策了。为啥就不好好看一下,人家美国是怎么做的,人家什么时候怕外国的钱进来得太多?

外国进来的钱多,只会导致你的利息成本低廉。美国人的做法,就是把外国人放进来的美元,转手一包装,通过资本全球化,就到人家其他国家,去收购优质资产了,去投资占领市场了。

TOP

第四段:


大家可能会比较容易看到,就是美国的金融资本,在全世界冲锋陷阵,胡作非为,到处搞潮涨潮落,弄得全世界,从南美洲到东南亚,可是危机不断。反而忽略了,很多美国的大公司,比如说饮食业的麦当劳、肯塔基、星巴克等等,能源业的美孚、雪佛龙、标准石油等等,高科技的英特尔、微软、思科等等,还有其他的大型美国企业,都是在踏踏实实地全世界占领市场,购买优质资产。

当然留在美国内部的金融资本,也不比在海外胡作非为的基金好多少,在1980年代,也在美国搞出来一个S & L,就是存贷危机。

所以明白这个道理,那么外国的热钱,要是往中国跑,那么来多少,就换多少人民币给人家。然后这些换回来的美元,就要用在中国周边的国家,一句话,俺们解放军可以通过高速铁路投放的国家,可以把人家买个够。

比如像日本的各种百货商店等等,和民生关联密切的企业,尤其是依赖于中国供货的商业连锁店,都可以买下来。

美国能够压制通胀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靠大量来自于东南亚,后来就是中国的廉价消费品。连人家可以依赖从中国进口商品,来压制自己的通胀,而作为世界主要的产品生产国的中国,要是自己还出现通胀,那可真是一个笑话了。

谈到高速铁路,俺在《说文论武》一书中,曾经谈到过这个建设,可以加强中国的政治统一。其中主要谈到的是,现在高速铁路和历史上的驿站相比,这种下情上达和上令下传对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管治能力的提高,和各地方信息的交流速度。可以想象的话,如果这样一个体系存在的话,像当年大跃进那样的情况,出现的机率就比较小了。

但是高速铁路的另一个强大的功能,就是对社会稳定力量的投放。就是说一旦某一个地方出现社会不稳的时候,那么国家的警察力量,甚至军事力量,都可以快速地通过高速铁路投放。

从这个角度,想象一下中国的高铁计划,那么有一天当中国的高铁,从昆明可以要么过越南,或者过缅甸,再从泰国和马来西亚跑到新加坡的话,那么解放军开赴马六甲海峡的可能,就是非常现实的了。这个时候,不管是海盗们,还是伪装的海盗们,想拿中国的能源和商品运输线来说事,就不是那么有效了。

其实中国可以受到的通货膨胀冲击,肯定不是来源于普通消费品的价格压力。主要的冲击,应该是来自于能源和原材料作为一个冲击源。另一个冲击源,就是食品。

俺不厌其烦地讨论三个国家安全因素,一个是农业安全,一个是能源安全,一个是金融安全。其中的农业和能源,可以说是实打实,可以把通胀给哄抬上去的,而最后一个金融安全,就是用来哄抬粮食和能源的利器。

不过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问题,现在大多数国家官方衡量通胀状况的数据,通常是依赖于CPI,就是消费价格指数。对不同的国家,这个指数里面的各种不同商品的含量是不同的。

比如说,从2007年的情况来看,中国的CPI里面食物的成分比重比较大,大概占了34%,而其他的几大类,如娱乐啊,教育啊比重都比较小。

那么如果你突然遇到一个天灾了,或者猪瘟爆发了,肯定就会有一个短期的物价上涨。要是按照这个上涨,来决定你的货币政策,开始搞什么加息,那肯定就会杯具了。

在美国,食品占的比例比较小,只有15.4%(包括酒类)。即使是这样一个小比例,美国人还认为因为天灾人祸的原因,粮食价格波动太大(考虑到美国是世界主要粮食产量国),和能源一样,不应该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因此排除了这两个因素的核心消费物价指数,Core CPI, 才是政府比较关注的数据。

当然无论数据游戏怎么玩,老百姓的饭碗和菜篮子是需要花大力气关注的。在这一点上,中国政府基本作为可圈可点,虽然说耕地的红线能够保住多久,是一个大问题。而且前一阵子关于转基因的事情,更是闹得满城风雨。

不少读者询问俺的看法,就是一句话,慎重一点,悠着一点。转基因要好好研究,争取能够掌握自己控制的知识产权,而且开发的种子基础,要看一下在国外,尤其是美国这十几年的活人白老鼠成果,再多等几年没有啥大危害。

美国在转基因的农作物上,主要是大豆、玉米和棉花等等,基本上不是美国人的主食。美国人的主食,主要是麦子和大米,并没有运用转基因技术。当然不是说,孟山都这些吸血公司不想搞转基因大麦,只不过因为内部反对声音太大,而没有能够得手。

因此中国如果没有出现大面积的粮食缺口,是没有必要在自己的主食上冒这么大的风险。虽然美国的转基因食品已经有了15年的经历,但是对人类的影响,尤其是对小孩成长的影响,还没有得到可靠的保障。

当然如果中国的粮食问题非常严重,如果不发展转基因食品就无法满足人民的基本要求,那就只能在小面积上播种,然后尽量让50-60岁以上的老年人食用。因为要是这些食品20年后才出现副作用,那么对一个民族的未来影响不是那么大。

其实从中国开放以来,想打破这个食品安全的人大有人在。这两年,还见到有些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人士,鼓动中国把食品安全的控制权交到美国手里。而利用农业援助,从而打击世界上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一直就是美国的国策。

这个外交和经济政策,就是通过美国的廉价农业品倾销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导致这些国家的农民,无法和美国农产品竞争。而任何国家性的农业补贴,则作为华盛顿共识的主要政策之一,而给予取消。其结果当然就是进行大规模农业补贴的美国农产品横扫这些国家的市场。

结果就是像海地这样的国家,很快就从自给自足的农业,变成了2007-2008年的大饥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