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事人的切实心理,我想多数人事实上在这样少的信息源基础上是难以去详尽了解的,从而对此直接加以评判分析很多时候就难免流于主观。所以我也不想就此加以置评,但是却对于出现的评论本身有几点想法:
首先,在现今的文化和政治发展程度来看,我认为像“汉奸”这样的概念应该是被加以淘汰,扫入历史的垃圾堆里面去的,因为就字面上看就已经很清楚,这个概念代表的是汉族为主体的民族意识和利益,在多民族现代国家里面就已经有相当的局限性,在全球化国际村的背景下就更不合时宜了,就前者来说曾经出现的岳飞到底算不算民族英雄的讨论其实就是和“汉奸”这类的文化概念遗留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说没有维护汉人的利益的人就自然而然成为汉奸的话,那么几乎所有的藏人维吾尔人应该都是信手拈来的汉奸了,如果说他们不是汉人自然也不能是汉奸的话,但是事实上人们显然已经习惯同时又把汉奸的普遍有效性提高到国家利益的层面上,其实也就是表现出了将国家利益等同于汉族利益的大汉族主义,这和官方宣传中的多民族大家庭的和谐论又是南辕北辙的,可见这一系列的思维其实是处处自相矛盾的。此外汉奸这个词在历史上从来就是进行政治斗争排除异己的方便武器,像袁崇焕张志新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从整体看来这个概念带来的负面效应在将来更是要远远大于正面意义。
其次,我认为一个完全无法冷静容纳异见和另类的文化和民族通常来说都会是缺乏活力的保守文化和民族,中国文化最辉煌的两个时期,思想上的春秋战国和政治上的盛唐,都是充满了议论和激辩的,而最为死气沉沉的时期,就是大兴文字狱以及将儒学宗教化的晚明晚清。所以在我看来,区别真理和谬误固然是极其重要的,但是其过程往往是曲折的,需要多方智慧的充分综合,希望快刀斩乱麻的效率,甚至用封杀一部分言论从而使得另一部分言论正统化的方法,得到的结论往往只能是一些看上去似乎还说的过去的事实的谬误而已。所以我主张在中国将来的文化范畴中应该给予各种不同的意见和态度充分的自由空间,以便使得去伪存真的进程能够理性而充分地自发进行,而不是用专制的手段去不加思索地为了特定的目的去扼杀和控制,事实上,中国的政府和中国的媒体在目前西方多数人眼中缺乏公信力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它们在事实上还在相当程度上执行着相当专制地排除只有在各种不同异见思想的基础上能产生的充分民主讨论的各种可能。这种专制文化的传统绝对不应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加以改造的前题之一就是我们大家对这种专制保守的思想划一性危害的清醒认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TOP

如果套用马金路德金的一句话,我可以这样说,
我有一个梦想,就是有朝一日拥有这样一个祖国,那里有自由的天空和土地,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思想,诚实地谈论,自主地把握自己的成长和走向,不必再去顾虑因言获罪,不必再去恐惧因为自己的特殊而被族群轻易地排斥在外,以至于流离无依。
于是我不禁会想,到底是什么在决定性地妨碍着我实现自己的梦想。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