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99531
- 威望
- 24343
- 金钱
- 31
- 阅读权限
- 120
- 性别
- 男
- 来自
- 菩提树下 髑髅地头
- 在线时间
- 7412 小时
|
一向不喜欢这种层次上的议论,可惜一时不谨,受了指名道姓的挑动,不幸又陷了进去,原是自己的双倍的不幸。
文字和文化的一种如影如随的副效应就是虚伪,其中包括有滥竽充数的虚伪,也有虚张声势的虚伪,所以才有所谓的虚文一说。当一种文化烂熟之后,就会不由自主地沉入虚伪,当一个自以为有文化的人过度成熟之后,也往往不由自主地蜕变为虚伪,这原本早已是一种几乎不可逆的趋势了。
诚如罗和其拥簇们所批评的目前广泛存在的那些用不知所云来掩饰肤浅平庸的事实,那是一种滥竽充数的虚伪,原是我不屑于去为之张目的。但是看到罗及其拥簇们的因应行为,并不是去向合理尺度的方向上去纠正澄清这一种过度的华丽不实,而是采用了纯粹的反面,用非常不卫生的表达和非常促狭的心态打造自己的令旁人难以启齿的所谓ZB价值观,然后俨然便是开辟了一番新境界的大宗师,将污物顶在头上洋洋得意作为自己的金字招牌,这事实上却正是另一种虚张声势的虚伪。通过不断的批评和破坏,以经营二流货色的排泄作为自己的事业,其实这种思路不过仍然是解构主义的后现代思潮的一种非常庸俗无奈的刻意经营了。也许竟要感谢那些二流货色和其排泄的存在,不然真的会让他自己也失去了自己开辟的田园和饭碗。
事实上,令我放下自己平常的宽容心态,痛心疾首发出恨话的究极原因是,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文学有那么多的经典和杰作,明明可以从中非常可靠地重新找到正本清源的座标和圭臬,建设性的工作还有许多可以去做,却为什么偏偏要去寻找到那样妖佞狎邪的方式,口口声声什么ZB,我难以想象,建设在这种ZB论上面的新文化和新文学如何在世界上赢得自己值得尊重的一席之地。而新老愤青们那一副俨然崭新的革命绝决面目,举动中随时随地都透露着凭借夸大的愤怒从而赢得了合理性的暴力性, 说白了,所谓愤青的粉饰下面,无非是另一种的投机,另一种的机心,另一种的虚伪。尽管这种貌似的素朴,并不是每个旁观者都能了然的。就像当初挥舞着红宝书的那些愤青一样,其中事实上并没有为热情冲昏头脑的诸位里面,又隐藏了多少包祸藏心的种子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