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771
- 威望
- 419
- 金钱
- 1
- 阅读权限
- 70
- 在线时间
- 124 小时
|
中国汽车市场到底需要怎样的外资企业,他们以什么样的面目出现最能被人接受?这是在华经营的外资车企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在调查3,我们列出的三个条件,其中“对消费者真正负责人”获得了最高的投票比例,约40%的人认为这是首要的条件;其次,约30%的人士认为中国汽车市场应避免一家国际车企独大的局面,应该形成几家巨头均衡制约的而竞争格局;而认为国际车企应该对中国汽车产业在技术与创新上给予支持的人数仅占到26%。
由于汽车产品与质量以及服务的标准与法规的缺失或不足,中国汽车消费者一直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跨国汽车公司本来在产品技术与质量以及服务上都有比较高的标准,但一些企业因为中国市场的特殊情况,却选择了“入乡随俗”降低标准亦获得更大利润。目前汽车厂商在消费者权益保障方面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应当召回不召回;垄断售后维修配件供应以谋取暴利;垄断售后维修服务技术和渠道导致消费者既不便利又要高价买单。这一现象在外资车企中普遍存在,因此在法规尚未完善之时,跨国汽车企业对消费者真正负起责任尤为迫切与重要。
其次,中国汽车市场一直由外资主导,我们除了对每家企业都能对消费者负责的预期之外,也希望市场能形成几家巨头制衡的局面,从而避免出现一家独大,导致消费者利益被绑架。目前在国内最大的三家外资车企分别是大众汽车、通用汽车与现代汽车。三者占中国乘用车市场的份额之和约40%,但单单大众汽车一家就超过了20%,而且大众汽车的市场份额仍然呈现增长的趋势。通用等追随者能否对大众形成制衡对于中国市场的健康发展尤为关键。
而外资车企对本土车企在技术与创新上的支持,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可能性并不大,因此期望也不高。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中国汽车的技术创新只能通过自主研发抑或收购吸收等其他途径来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