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预测科学 宗师 翁文波

1992年3月12日,一份来自大洋彼岸的预测报告出现在美国有关方面的案头上,该报告称,美国旧金山近期将发生强烈地震。这是一位本着对科学预测的严谨态度和对生命和平热爱的中国政协委员以私人名义向美国通报的自己的预测结果。当时,科学技术发达的美国并未对这位中国人的科学预测引起重视。4月25日,旧金山果然发生了6.9级地震。事隔12天,5月7日,这位科学家在中国地球学会天灾预测事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再次提醒美国:“加州仍有发生大震可能。”6月28日,这位中国政协委员的话再一次得到验证,美国加州发生了40年来最大的地震,震级达到7.4级。美国人在巨大的震动中震惊了:这位中国人的预测竟然这么准确。恐惧之余来电向他询问:“这次,震完了吗?”当得到这位科学家:“今年算震完了”的肯定答案后,他们才松了一口气。这位料事如神的科学家就是被誉为预测科学宗师的翁文波。

1990年9月初,他与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室等专家一起会商后提出预测:9月17—26日亚运会召开期间,北京小汤山—海坨山一带将发生4级左右地震,结果是9月22日上午11时,即亚运会开幕式前4小时,在北京昌平小汤山发生了里氏4.2级有感地震。

用算盘算的数据.



1966年,邢台大地震,受周恩来总理之命,翁教授与著名科学家李四光分头研究探索地震预测这一难度很大的前沿科学领域。由于李四光的不幸早逝,加重了翁教授的负担。为完成总理交给的任务,他夜以继日地工作,潜心钻研这一科学难题。翁教授在研究了现有国际国内在这一方面的所取得的成果后发现,虽然各种先进的仪器、方法不少,但效果并不突出。能不能探索一条新的路子来呢?他首先想到了理论探索。经过十年多的摸索,他先后发表了《频率信息的保真》、《可公度性》、《预测率基础》以及《关于地支纪历与预测》等以信息预测为中心的预测理论,并把理论付诸实践。据统计,1992年底以前根据这些理论所作的200多项预测中,以地震预测为例,预测与实际发生时间误差在40天以内的占63%,地点误差在200千米以内的占46%,震级误差+0.5级的约占50%。这些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及舆论界的关注,为当代的科学预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表明,我国在这一领域已处于国际前沿地位。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据统计,翁老先后作过252次各类天灾预测,实际发生的灾害有211次,占总次数的83.73%。这充分证明了翁老提出的信息预测理论的科学性,得到了国内外众多科学家的赞许。20世纪80年代以来,翁文波先生独树一帜,一直处于预测科学发展的领先地位,由于他对一系列自然灾害的准确预测而被人们誉为“当代预测宗师”。
Share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