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99404
- 威望
- 37876
- 金钱
- 55
- 阅读权限
- 120
- 在线时间
- 1704 小时
|
)
赖宇宁和刘成刚拍摄的《人工鸟巢引来灭蝗“小精灵”》获得飞羽瞬间图片故事组银奖(13/15张)
物种名:粉红椋鸟
拍摄地点:新疆伊宁市
拍摄时间:2005-07-6
说明:
在新疆伊宁市巴彦岱镇苏阿拉木图村,每年5月起就因为来了数十万只特殊的小客人――粉红椋鸟,使得原本宁静的小山村一下子热闹起来了。 这种粉红椋鸟是迁徙性候鸟,属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冬季栖息在欧洲东部及亚洲中西部,五月便迁徙到至新疆西部繁衍生息。粉红椋鸟以蝗虫为主食,且食量惊人,每天捕食蝗虫120-180只,成为生物灭蝗的主力军,被伊犁群众亲切地称为“铁甲兵”。 2002年,伊宁市在苏阿拉木图村附近修筑2万平方米的椋鸟人工巢穴,拉起铁丝网,设置围栏保护椋鸟。第二年夏天,粉红椋鸟开始三三两两来这里安营扎寨。到了2005年夏天粉红椋鸟的数量急剧增多,达到20万只。粉红椋鸟的到来让巴彦岱人欢喜不已,苏阿拉木图村所在的南部山区有伊宁市20余万亩春秋草场,历年都是蝗虫危害重灾区。粉红椋鸟在这里安家,草场上的蝗虫很快销声匿迹,草原又恢复了生机。 新疆伊犁河谷今年蝗虫危害面积达300余万亩,各县市由于在春秋草场堆石筑巢,给粉红椋鸟这个灭蝗能手营造栖息场所,目前以粉红椋鸟和牧鸡鸭灭蝗控制面积已达205万亩,治理蝗虫效果明显。
)
西南山地拍摄的《拍摄绿尾虹雉—高山之巅的彩虹》获得飞羽瞬间图片故事组银奖(14/15张)
物种名:绿尾虹雉
拍摄地点:四川广元青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拍摄时间:2007年4月至7月
说明:
绿尾虹雉,一种生活在中国中西部高山的珍稀雉类,中国特有鸟种,濒危鸟类,国外只有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有只10多岁的雄性个体。其高海拨的生存环境和隐匿的个性,让许多钦慕于它的观鸟者难以亲眼一睹。绿尾虹雉仅生活在高海拔山区的林缘、草甸和裸岩地带,为了目睹这绚丽的彩虹,我们多次登上海拔3000米以上的草甸和石河,终于有幸一窥芳容。本组图分别摄于川北和川西的岷山和邛崃山系,展现了绿尾虹雉在高山之巅鲜为人知的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