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99404
- 威望
- 37876
- 金钱
- 55
- 阅读权限
- 120
- 在线时间
- 1704 小时
|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聂崇正:
对中国绘画的贡献
虽然郎世宁的绘画可谓中西合璧,实际上主要的画法还是西方的,只是根据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在光线利用上进行了调整。欧洲的肖像画,比如荷兰的伦勃朗,经常将人物置于侧光环境中,人脸就会半明半暗,但这在当时,中国人是接受不了的,认为是“阴阳脸”,被画脏了脸。郎世宁就借鉴中国人像写真,让人脸尽量接受正面光,避免侧面光,同时在人物的鼻翼两侧、鼻子、脖子下,稍稍加重,这样五官就更清晰、立体。
??郎世宁对于透视法在中国的引进也起了很大作用。雍正时期的学者、大名鼎鼎的总督年羹尧的哥哥年希尧写过中国最早介绍透视法的著作《视学》,文中就曾提到该书是和朗学士多次交谈、探讨才写成。里面附有很多介绍欧洲透视法的木刻图。
在还没有照相机的年代,郎世宁还用他的画笔记录了很多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如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归顺的少数民族头领的场景。
郎世宁和西洋楼
对美术不熟悉的人可能不太熟悉郎世宁,但他参与设计的圆明园西洋楼可谓无人不知。聂崇正认为,曾被英法联军掠走,前几年被购回的大水法12生肖部分兽头,有些极可能出自郎世宁之手。虽然没有任何资料可以证明这一点,但很多地方都明显看到“郎式风格”。
郎世宁作品
现存郎世宁的作品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明款的,画上题有“臣”字,都是为皇帝画的,大概有六七十幅;另外还有一部分作品虽然没有他的题款,但西洋风格很浓,也能达到郎世宁绘画水平。两者加起来可以过百。
郎世宁的作品现主要存于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镇江市博物馆、沈阳故宫、天津艺术博物馆也藏有一两幅。美国克里夫兰博物馆、德国柏林的东亚美术馆也藏有个别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