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礼数[ZT]

老北京的礼数[ZT]


来源:藤讯论坛  作者:个性

老北京人讲究礼数,生活中的细节里充满了人生的趣味和哲理.
作为在北京生活了三十几年的我,还是不可能都知道和都理解的,
在北京,你不住在四合院的胡同里,就感受不到那么多的民情,那么深厚的文化.

讲几件我知道的北京的老礼儿,供您体味一下:

1,借碗.

如果,你家来客人,可是碗,盘不够用的了,临时向邻居去借,
记得,不可以空着碗还回去,那样不礼貌,要装些食物,或者盛碗水再去还,
具体原因,我说不太清,应该是有祝福人家丰衣足食的意思吧.

2,借药锅. .


如果,你家没有中药锅,需要和邻居借,用完了就放着,
记得,人家不来要,不能去还!
意思主要是,人家全家健康不需要熬药,你急着还,
有人家急需熬药这不吉利的意思了.

3,借刀 .


这是千万不可以去借的,刀是凶器,你借来行凶的话,
刀的提供者也会有责任!

老北京的生活里,还有很多很多类似的礼数,值得我们去学习,
也希望能在楼里大家多提供,好好的交流.

外地的朋友也尽可能的多问问,不要想当然,毕竟入乡随俗不是坏事!

看到很多人在北京问路,都遇到了不愉快的事情,
我想,有很大的原因,是没弄清楚在北京问路的技巧,
就是请您先用敬语!!

"劳架,麻烦您,请问......"
依据对方的性别,年纪,加上尊称"大爷,大妈,大哥,大姐"等,
我想就会得到您满意的答案了!
我本人就见过很不礼貌的,"嗨,去阜成门怎么走?"
见我没理他,又去问另一个人,还是"嗨!"
哈哈,你日本人啊?!俺给你支八宝山去!!
“爱无永恒,藕有例外”

原帖由 千万别提钱 于 2007-4-24 13:25 发表
在北京街上,常有人直眉瞪眼地冲你吼着:去....怎么走!,我嘴上懒得搭理他,心里巨不爽(靠,这孙子把爷当他们家马弁了),可到了德国,俺也受了一次深刻教育,那是刚来德国时,去了一趟陌生的慕尼黑,在地铁站找不到北,看见 ...


长见识了, 原来您跟J-J是发小儿?:astonishment:
“爱无永恒,藕有例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