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欧洲复兴计划,网上找了下,转篇文章

说说“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的正式名称叫“欧洲复兴计划”。二战结束后,欧洲经济已经破败不堪,尤其是德国,由于战时经济结束,生产还无法恢复,不仅面临经济崩溃,就连生存都成问题。正是由于普遍的贫困,共产主义思潮在法国等处开始蠢蠢欲动,工潮不断。苏联也到各国扩展势力。
   马歇尔在战争结束以后退伍,准备享受清闲的生活。1945年12月,由于中国内战一触即发,美国总统杜鲁门在马歇尔回家才十来天时就任命他为总统特使到中国调停,但并不成功。此前虽然国共签订了《双十协定》,双方都在磨刀霍霍,摩擦不断。前后只保持了一年的相对和平,后来还是爆发了内战。

   1947年1月,马歇尔被任命为国务卿。他到欧洲看到战后的惨状,以及共产主义的威胁,认为要从根本上消除共产主义在欧洲的扩展,只有尽快恢复欧洲经济,使人们生活恢复正常。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讲演中提出了由美国援助的欧洲自救计划这种设想。

   由于当时美国的政治思维还受“门罗主义”影响,对世界的事务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要劝说国会批准这种帮助他国的计划还是颇费了一番口舌。理由是符合美国利益,复兴后的欧洲将是美国最大的市场,有利于美国经济,经济复兴后才能保持和平,防止共产主义在欧洲扩散等等;而且世界上只有美国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帮助欧洲.

   国会批准了“欧洲复兴计划”。原来准备援助所有的欧洲国家,包括苏联。但是苏联一开始就退出了,接着所有苏联的尾巴国通通退出。最后由十六国政府组成的委员会共同协调援助的分配,这些国家包括:奥地利、比利时、丹麦、法国、希腊、冰岛、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瑞典、瑞士、土耳其、英国和西德。由英国和法国领头的“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提出了为期四年的经济复兴计划。后来这一组织被永久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OEEC)取代。

   “欧洲复兴计划”由专门成立的“经济合作管理局”(ECA)分配130亿美元为期四年的经济援助,帮助恢复工业和农业生产,稳定金融,扩展贸易。这一计划的期限是1948年4月至1951年12月。绝大部分款项是直接援助,其余部分是贷款。

   “欧洲复兴计划”极其成功,在此期间几个西欧国家的GNP增长达到15-25%。这一计划极大地促进了西欧的化学、工程、钢铁工业的迅速更新。在战前,欧洲无论在工业、农业还是经济管理都全面落后于美国几十年。由于美国的援助,使得西欧农业迅速机械化,工业生产全面采用流水线作业。西欧资本家和管理人员到美国参观,学习美国资本家的管理经验和经营思想。由于观念的改变,劳资关系缓和,工资提高使得中产阶级迅速扩大。这些欧洲国家的政府更进一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比美国政府走得更远。经济学家们现在将美国经济称为资本主义,欧洲为社会主义,中国等为共产主义。

   “欧洲复兴计划”的影响极其深远,不仅仅是让欧洲经济得以复兴,更重要的是让西欧国家经济称为一体,为后来的“欧共体”打下基础,从而使西欧的永久和平成为现实。“欧洲复兴计划”同时是国际关系的崭新开始,完全不同于战前以英法德等老牌列强的帝国主义思维和损人利己的掠夺行径为基础的国际关系。美国也因此而一跃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领袖,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苏联在东欧和中国东北对金银财宝、文物古董、机械设备、矿产资源的掠夺。苏联对其卫星国的态度,包括中国,都是主子对奴才,生杀予夺都要在掌握中。南斯拉夫拒绝成为仆从国,保持跟美国的良好关系,让苏联愤怒和恐慌,一方面加强对其它国家的控制,另一方面断绝东欧跟西欧的联系。先是封锁柏林的水陆交通,企图困死西柏林,后来又修筑柏林墙,再后来干脆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进行彻底控制。在东方,为了防止中国成为第二个南斯拉夫,干脆设下陷阱。先是借口联合国不让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而“愤然”撤回驻联合国代表,然后怂恿北朝鲜在美国从南朝鲜撤军的时候发动战争,使得联合国通过出兵朝鲜半岛的决议而不被苏联否决(实际上避免了使苏联两难的尴尬局面),然后用空头支票让北京政府参战,成为美国的死敌。苏联本身既不损失人员,又不冒与美国为敌的风险,还将积压的军火卖出去了,更将中国大陆牢牢控制在手里。朝鲜战争最大的得益者是日本,其次是苏联。

   在“欧洲复兴计划”开始实施的时候,欧洲国家的人们心中满是疑虑,尤其是法国和英国的民众,认为这是美帝国主义的阴谋,随着经济的改善,人们发现美国并没有从欧洲大捞好处或者试图控制国家政局,观念才逐渐改变,原来世界上还会有国家之间互惠的关系。

   欧洲由于全面革新,经济文化全面进步,很快就从废墟中崛起。由于“欧洲复兴计划”的成功,杜鲁门将援助的范围扩展到不发达国家,这就是从1949年开始的 Point Four Program。

   马歇尔确实是本世纪最有智慧的政治家,他对世界和平的巨大贡献和深远影响无可比拟。1953年,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在美国国内,马歇尔受到麦卡锡的攻击,退出政坛。

   如果将中国的对外援助作比较,就会发现中国的外交彻底失败。中国对越南或者阿尔巴尼亚的援助,每一项都超过“欧洲复兴计划”,而结果是养了一些仇人,国内老百姓要么大规模饿死,要么长久处于贫穷和饥饿状态;对非洲的援助同样巨大,但对当地经济没有什么帮助。而中国援助的目的不过是要输出革命和得到廉价的虚荣,让亚非拉人民为“大救星”欢呼几声。
Share |
Shar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