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原帖由 Lynn_n 于 2008-9-8 22:49 发表
是一个中德友好协会 就是一群对中国有一些了解的德国人(年龄都比较大)跟你聊聊天什么的 好像是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四会一起聚一下 如果第一次参加的话可能协会会请你喝杯啤酒什么的噢o(∩_∩)o...

哦 这样子哦 那跟汤若望他老人家本身是没什么关系的了  只是用了这个名字
“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1591年-1666年),字道未,耶稣会士,学者。出生于科隆贵族家庭,在意大利学完数学、物理、神学和天文学后,1611年加入耶稣会,1618年前往中国传教,1620年到达澳门,在那里学习中文。1623年进京。他在北京宫廷将伽利略的《远镜说》和德国矿冶学家阿格里科拉论述欧洲开采和冶金技术的巨著《矿冶全书》(中译名《坤舆格致》)译成中文。1630年汤若望第二次来到北京,奉召任职历局,协助徐光启编修《崇祯历书》,并受明朝朝廷命令制造火炮。完成了测算日食和月食的《交食说》,后被御封为钦天监监正,官居一品。1644年清兵入关占领北京,需要颁布新的历法,汤若望的“西洋新法历书”获得颁行,为“时宪历”。汤若望深得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和顺治帝的信任,顺治十二年(1655年)受封为通政使,晋一品,封赠三代。康熙三年(1664年)汤若望在“历案”中被判死刑,1665年被赦免,不久后去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