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5330
- 威望
- 1011
- 金钱
- 4
- 阅读权限
- 90
- 来自
- Jiangsu
- 在线时间
- 553 小时
|

客观上来说,现在的留学生学习确实不如以前的留学生。新一代的留学生中当然也有出类拔萃的,但相对来说要少很多。当时公派出国的人学业是不容小看的。如果比学习,平均水平现在肯定比不过老一辈。
以前有留学生考1.3都在家郁闷,现在得个4.0就乐得脸抽筋。学生的任务是学习,别的事相对来说都是次要的。
既然出国了想必也是自愿的,如果认为外国一无是处,你出来干什么?在德国生活和德国人打打交道也没什么可厚诽的。路都是自己选的,别人没影响到你,就没必要对别人的生活方式指指点点。就象你也不希望别人嘲笑你一样。
另外,盲目地崇拜外国和盲目地蔑视外国都是不长脑袋的傻子。
Originally posted by laoyuan at 2004-10-9 01:25 AM:
老牌留学生大约都是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出的国。那时的中国不论经济上,还是思想上都要比如今的中国落后得多,连家用电话都属于奢侈品。当时出国留学绝大多数都是公派,有本事出国的同志都是从各个大学、研究所中筛选出来的佼佼者。所以多数老牌留学生学习成绩优秀,没少为咱中国人争光。确实值得钦佩,不过也留下了病根。
宁可在外国当人下人,也不回国当人上人,这是多数老牌留学生内心中的真实想法。
还没看到当时的佼佼者在国外当人下人的。回国当人上人的倒是不少,北京科技大学的校长,浙江大学的校长,国家教育部的副部长(好象叫韦玉,没见过,来的时候他们都已回国了,当时在Aachen都很有名)都曾经是 Aachen 的博士生。
Originally posted by laoyuan at 2004-10-9 01:25 AM:
举例说明,我一个朋友的亲戚在德国生活了十几年。有次一起做饭,我朋友看见冰箱里的鸡腿有点变色,就建议扔了。没想到那亲戚说了一句话,没把我那朋友给气着:“扔什么啊?这搁在国内都是好东西。”
你的朋友的亲戚是难民吧?没见过这样的留学生。
Originally posted by laoyuan at 2004-10-9 01:25 AM:
在国内道听途说,觉得就是国外是天堂,刷盘子都能刷出一小资来。到国外一看,果然牛逼,家家都有彩电冰箱外加电话,再瞅瞅自己,一穷二白,家具都是捡来的,衣服全是人穿过的,个个灰头土面,一色深色牛仔裤,配一双几年前曾经白过的球鞋,跟人家老外站一块儿,光看外观就低人一等。下决心就当孙子了,反正在国内咱也从来没当过爷,而且飘流在外,寄人篱下,自尊心值几个钱啊?
估计是这一类出来当孙子的人。从各个大学、研究所中筛选出来的佼佼者决不会甘心给人当孙子。
别觉得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就可以鄙视以前留学生的生活习惯。你不认可的话,你有权力选择你的生活方式,时代不同当然会有不同的人生观,也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要看不起人也得先有比别人强的地方,否则最多能算个阿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