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原谅我以个人身份说几句。如果引起哪位高人不快,也请怪罪到我个人头上吧!后面的话完全是我个人想法,不代表任何组织的观点。
我为中国姑娘们叫好,助威,为她们感到骄傲。抽出了几乎一整周的时间安排各种相关事宜,和几个热心同学一起花了大量的时间,希望她们在这里能够得到足够的服务。但,公平起见,我也在场上给德国队的精彩扑救鼓掌,觉得德国女排虽败犹荣。
不是想重谈什么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老调,而是我觉得两国的排球有不同的制度、不同的情况,很难讲一个谁优谁劣的问题。德国队的队员,我认真观察了,也是笑着输掉比赛的。当然文无第二,武无第一。只以队伍水平论,德国女排显然和中国女排不是一个档次的。(不过说到这次,因为中国女排二队只集训了3周,没有磨合,故4场比赛前两场负后两场胜)
但,反过来想想体育的真正意义,我觉得德国在这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这些德国的女排队员都有非常好的文化修养,我和比赛举办者谈翻译的事情的时候得知,她们每个人都会英语。她们和正常的德国人一样接受教育,所以每周只训练24小时。女排在德国不算流行的运动,而完全按照兴趣参加的德国队,身高远远不如中国女排(咱们毕竟13亿人呢)。
反观中国竞技运动,往往运动员要做出非常大的牺牲——且不论那几颗闪耀的明星,有多少人在省一级的队伍就黯然离去。而她们/他们除了这个运动项目别无所长,通常在人生后面更长的时间里非常困难(且通常带一身伤,而绝对不是体育运动应该带来的健康身体)。
和中国女排联赛的举步维艰相比,德国有50万注册排球运动员(请思考一下比例!)。有从德甲到城镇级别的十几级联赛,而且运动员退役之后也通常能够很好的自食其力。(以Stolberg排协主席为例,此人很早以前打过德国国家男排,后来在亚琛工大建筑系毕业,职业是设计师。一家子都是搞排球的。自己有很好的独门独户小洋楼,开着很好的大奔。)
写到这儿,不想写下去了——再写下去难免写一些中国体育的坏话,这对奋力拼搏让我们作为中国人骄傲的运动员们不公平。但,当我和这次的领队、教练说完“我们这次有多少多少啦啦队过来,请一定加油”的话之后,都觉得似乎自己本没资格要求她们用一身伤病和放弃、半放弃学业来争得我一点点骄傲。(至少我认识的朋友里,没有有规律的打排球者)
竞技体育,其实主要应该是作为大众体育锻炼项目的推动和促进力量的。如果缺乏群众基础,便是无根之水。如果大家光看不练,那么运动员们的一身伤病真的有意义么?
技战术的交流,大约是德国向中国学习;但德国就没有我们可以学的东西了么?
最后就算大家对我竞技体育方面的看法不同意,但在这儿的莘莘学子们,也能明白什么是文化差异吧?所以,请大家也看得淡一些,看得开一些,贬低德国队实在没有必要。何况这是场友谊赛呢?让我们还是单纯地给中国女排加油吧!
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
Share |
Share

TOP

原帖由 好好的天气哦 于 2006-8-8 07:43 发表

你说的很好,我想说两点
1,既然德国女排不论选材还是训练都不如中国女排,那输了也很正常吧,毕竟体育你训练质量都不保证,还想赢那也不容易吧,就算德国全民都很 sportlich,但排球训练跟不上去,训练方法不科学,还怎么谈要和中国比肩,你可以自己还有职业,然后每周训练那么几次,就这样想赢不分寒暑的训练 的中国人,不大公平吧
2,在全民体育健身方面,中国和德国比有差距,全民健身喊了这么多年,比以前已经有很大进步了,以后还应该继续坚持
3,你用德国女排会说英语作为德国女排比中国女排素质高的例子吧,这个不关体育了,关系到文化环境什么的了,我就不说了,我只能说,这个并不说明问题
你用Stolberg排协主席是TH建筑系毕业,现在住大Haus,开大奔,来说明德国体育人出路好的例子吧,这个我就不能苟同了,任何国家体育系统都是 金字塔型的,没有一个国家例外,体育基本是不能赚钱的(就算足球,能进中超中甲的又有多少),进入这个圈子的人事先都应该清楚,这其实更能体现中国许多运 动员的可贵精神
另外运动员能进大学的,我知道的就太多太多了,大家也都愿意和搞体育的交朋友
1:
我猜,你根本没仔细看我写了什么。我没有说德国队输得不正常。我文里也写了,第一,两个队伍不是一个数量级;第二,德国队输也是笑着输的。大概他们也没有 取消这些人文化课以争冠军的打算。这就是我后面说的文化差异。咱们是要争这个面子,面子最大,什么牺牲都无所谓。这是咱们的文化。德国这边以大家兴趣爱好 为主,基本不牺牲运动员利益来拿名次,这是人家的文化。不论你认为谁优谁劣,拿自己的这种逻辑这样去评判别人,我很不赞同。现在这个全球化的年代,已经不 存在什么绝对正确了(哲学上,绝对正确也没存在过)。都看开点,自己高兴自己的,也明白人家这样做的道理。捡着好的也虚心学着点,咱们的长处也别放下。
2:
真的比以前有进步了么?现在高校里还像原来一样坚持早操的还有几所?高校体育教育还比较认真的有多少?高考压力下,有多少高三取消体育课?我知道的名校里,只有清华。你这很大进步不会是和建国初的三年自然灾害相比吧?
3:
体育运动,如果以牺牲运动员一生为代价,长期来讲,我以为是没有前途的。这个很说明问题。体育不是战争,并不是胜利者书写历史。
体育精神,包括拼搏精神等等。但无私奉献这条,恐怕你只能说是中国体育精神了。
我要强调的是职业体育运动员的教育问题。至于进大学,多数人都是照顾的,并不能说明文化水平。

说了这么多废话,就是一条。我觉得咱们赢球是好事儿,当着外国人面,骄傲一番,乐乐就得了。大家高兴,吹吹牛什么的沃也都理解。不过我觉得,咱们自己关起 门来说话,就没必要太狂——除非你能拍着胸脯说,咱也是这中国体育事业金字塔底下的一块石头。多少总有点胜之不武不是?该想想有什么可改进的,有什么是大 家应该从自己开始学学的,有工夫自己也多锻炼锻炼。这样咱们才能越来越好不是?
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