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Share

TOP

从前有个小朋友,他总是疑惑,有一天,他精华了。
欢迎朋友们到指点迷津多多指点~http://csuchen.de/bbs/forumdisplay.php?fid=21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278FJ at 2005-7-22 12:37 PM:
水帖啊



你这家伙,不许水了这帖子!
欢迎朋友们到指点迷津多多指点~http://csuchen.de/bbs/forumdisplay.php?fid=21  

TOP

1899=1899

1899年7月20日 康有爲在加拿大創立“保皇會”


1899年7月20日,康有爲在加拿大千島與僑商李福基、馮秀石等創立“保救大清皇帝會”,簡稱保皇會。戊戌變法失敗以後,康有爲流亡海外,不忘改良,組織起這個改良派政治團體。康有爲任會長,梁啓超、徐勤任副會長。以保救光緒、反對慈禧和抵制革命爲宗旨,陸續在美國、墨西哥、中美、南美、日本、南洋等地建立組織,共建總會11個,支會103個,設總部於澳門。以澳門《知新報》和橫濱《清議報》爲喉舌,宣傳君主立憲。
欢迎朋友们到指点迷津多多指点~http://csuchen.de/bbs/forumdisplay.php?fid=21  

TOP

1900

1900年,被八国联军攻破的天津城内乱作一团。到处可见高鼻子、深眼窝的外国兵,抱着古董,拖着鸡鸭,拉着金银……就在那叽里咕噜的洋语声中,天津遭到了建城以来最大的一次浩劫。一时间,天津城内鸡飞狗跳,鹅毛满天……

  1900年的天津非常不幸,那是天津建卫筑城以来遭受最严重的打击,此后,用了近20年时间,天津才逐渐恢复了生机,再度成为一个繁华的北方经济中心。

  “如果不是那场劫难,天津会打下雄厚的经济基础,其他各个方面也一定会在全国领先。”天津社科院历史所罗澍伟教授告诉记者,“战争对于城市人民的伤害一个是生命的被毁灭,一个是财富的被劫掠。八国联军攻入天津后,天津的住户遭到多次抢劫,常常是这伙人前脚刚走,另一批人后脚又到。由于抢劫者所看中的‘珍宝’种类不同,几乎所有值钱的物品都被抢光。首当其冲的是当铺、金店、银号,然后是其他商店和大户人家。长芦盐运使署(当时在鼓楼南)、道衙门(在东门里)的银库存银,都被抢掠一空。其余各衙署,如府衙(在北门里)、县衙(在鼓楼北)也都被捣毁。”

  讨好国内小情人

  英军钟情丝绸衫

  1900年,英国人萨维奇·兰德尔文随同英军进入天津城。几年后,他根据所见所闻,撰写了《中国与联军》一书,不但记录了联军士兵的抢劫过程,更将各国士兵的抢劫爱好一一做了说明。

  在这个英国人眼里,联军士兵的抢劫也变得“很有个性”,尽管他也曾反省这样的做法是否正确,但心里还是赞成了当年的做法—————抢劫。
欢迎朋友们到指点迷津多多指点~http://csuchen.de/bbs/forumdisplay.php?fid=21  

TOP

1901年1月,孙中山在日本横滨会见菲律宾独立军代表彭西。积极支持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独立运动。



  1901年1月,美国《展望》杂志记者林奇赴日本访晤孙中山(右一),座谈惠州起义情况。图为孙中山在横滨寓所与林奇(右二)、彭西(后立右一)等合影。
欢迎朋友们到指点迷津多多指点~http://csuchen.de/bbs/forumdisplay.php?fid=21  

TOP

1902年的中国

李上网来

如果我们能够登上时空列车,如果我们能够穿过光阴的隧道,如果我们能重1902年的中国,如果我们能够腐地观察,冷静地反思,我们也许会得出一些新的结论。

这一年,是中国历史上看似平静,实则蕴藏着重大玄机的一年,是各种力量分化组合,各自矛盾此消彼长的一年,是对中国的历史走向有相当影响的一年。

(一)北京

曾经是三千年的古城,曾经是六百年的帝都,曾经有多少辉煌的往事,有多少精彩的传奇,但如今她已经是不堪重负了。两次西方列强的洗持,不仅让她大伤元气,更让她丧失了作为首都应有的权威。

1月8日,慈禧太后和光绪返回了阔别一年多的紫禁城,老佛爷恢复了往日的威严,但丢掉了昔日的威信。当初她听信满洲贵族的一面之词,利用义和团对付洋人,违反国际公理向列强宣战,荒唐地攻打各国使馆,结果是列强占领帝国首都,她老人家狼狈逃跑三千里,全中国老百姓跟着倒霉。"东南互保"的成功,与她的可笑战争形成了何等鲜明的对比。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重振昔日的权威,既安抚诸侯,又讨好洋人,我们的老佛爷在镇压了维新运动,杀害戊戌六君子后不到两年,就把自己重新定位在了改革家的身份,她要成为戊戌变法的遗产继承人。

虽然我们痛恨老佛爷,认为她是一个双手粘满鲜血的郐子手,但客观地看,老佛爷这个人的确称得上一个有手腕的政治家,她领导的清末新政,已经比当年的戊戌变法走得更远。我们可以痛恨老佛爷这个人,但不能否认她的改革,不能说好搞的改革就不叫改革。

新政的主要内容有:

(一)振兴商务,奖励实业,鼓励私人资本自由发展。

在以后的十年里,国内的民族资本有了相当的壮大,出现了一批民族资产阶级,但这些人很多都投身于立宪党,要求获得更大的利益,甚至支持革命党,想成为开国元勋。

(二)废除科举,举办新式学校,鼓励年轻人出国留学。

老佛爷希望新式教育能为大清培养出更多的工具,结果是留学生成了反清的主力,辛亥革命的领袖,大部分是留日学生出身。而很多选编知识分子,在失去了通过科举进入统治阶层的可能性后,也造了大清的反,给革命党当文秘去了。

(三)改革军队,建立新军,裁撤传统的绿营,旗兵。

改革军队本想提高国家的国防能力,结果产生了两个恶果:一是为革命党培养了人才,武昌起义就是由湖北新军发动的;另一个是袁世凯的坐大,他在出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后,把北洋新军培训成只认他不认大清的家族军队,在辛亥革命时,他以武力为后盾,压制南北两方的势力,当上了大总统,甚至要当皇帝。

(四)改革官制,实行预备立宪。

在各方面矛盾已经很深的情况下,改革官制无疑使一部分人利益受损,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由于原来支持朝庭的立宪人士对清政府立宪的期望值过高,以皇族为主的内阁让他们大为失望,很多人投靠了革命党,或者宣布独立。

在面对亡国亡种的强大压力下,中国人的心态很难作到客观理智,"毕其役于一功"是他们的理想。但罗马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没有扎实的工作,没有几代人的努力,仅仅靠一个好皇帝的开明,或者一次革命的成功,并不能带来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

这一年还有一件大事就是《交收东三省条约》的签字。4月8日,中俄双方达成了撤军方案,规定俄军分三期全部撤完,每期六个月。但俄国并不愿意真正撤军,使得日俄矛盾不断激化,最后引发了1904年震惊世界的战争。

(二)东京

明治维新后,日本埋头苦干,励精图治,在甲午战争中战胜中国,获得大量赔款,为国家发展输入了大量血液,可以说日本是吸中国人民的血发展起来的。到1902年,日本已然以发达国家自居,1月30日,日本与老牌强国英国订立同盟条约,其主要内容是保护双方在中国和韩国的现有利益,其矛头直指俄国,并进一步暴露出吞并中国的野心。

由于日本的发展神速,日本代替了西方成了中国人学习的榜样,这也是国人急功近利的思想作怪,显然真正应该学的还是西方。本年是中国人东渡日本的高峰年,黄兴,邹容,陶成章,廖仲恺,鲁迅等人,均于本年来到东京。

这一年对于维新派和革命派都是关键的一年,他们的活动中心都在东京,他们的政治领袖都在东京,他们的争夺重点无疑也是东京。

这一年,梁启超创办了《新民学报》,从首期开始连载其重要作品《新民说》,梁启超以自己渊博的学识,严谨的学风,天才的文笔,感动和教育了无数中国青年,他们后来成了革命的主力军。梁启超从法国大革命的悲剧中看出了轻言革命的危险,认为没有民众的觉悟,只靠一两个英雄人物,靠暗杀和暴动,很难有什么好结果。他说:"新民者,非欲吾民尽弃其旧以从新也,新民之义有二:一是淬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是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反对全盘否定中国文化。同年,他的《新历史》,《新小说》等作品,对后世的学者影响极大。和没有多少国学根基的革命党相比,梁启超无疑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但他并没有赢得多少喝采,反而让很多人当成了革命的阻力。

这一年孙中山在日本和美国间活动,联络各种力量,力图东山再起,1900年镇南关起义失败后,兴中会人员减少,经费困难,在与保皇会的对抗中明显处于下风。

4月26日,章太炎在东京组织"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借机鼓吹种族革命,孙中山则应邀出任大会主席。革命领袖和革命教父的联手,为1905年的同盟会成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参会的很多人,也成为了同盟会骨干。

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是重庆青年邹容,他本年来到东京,阅读了大量西文著作,基本上完成了《革命军》的第一稿。后来由于邹本人性格张狂,剪掉了学监的辫子,被赶回了中国。第二年,他在上海出版了这本二万字的小策子,引发了轰动全国的苏报案。《革命军》成了反清革命的《人权宣言》。

(三)上海

干净宽阔的街道,穿行不息的人流,精致的花园洋房,迷人的外滩,机器轰鸣的工厂,一片繁忙的码头。。。。。这不是伦敦,不是巴黎,而是一座中国的城市,一座中国最现代化的

城市,一座西方人最熟悉,最喜欢中国的城市。这就是上海,中国通过她认识世界,世界通

过她认识中国。

北京与上海,是中国最大,最重要的两座城市,一个是政治中心,一个是经济首府;一个居住着中国最多的官员,一个生活着中国最多的富商;一个用政治权威向全国发号施令,一个用经济手段使全国俯首称臣;一个是"城",是封闭的,保守的,内向的,一个是"市",是开放的,进取的,外向的,一个抱着残缺的中华文明不放手,一个却已习惯了西方的思维。这也意味着一个是中国走向繁荣的阻力,另一个则是把中国带入富强的先锋。

1843年,上海建成了中国第一个租界,这里是最大的外商投资中心;自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成立起,这里又是洋务运动的中心;随着"同光新政"的发展,这里又成为中国民族资本的天堂。经济的进步,西方文明的影响,使上海成为中国新思想的传播中心,中国新式报业的中心,中国新式教育的中心。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活动中心。

本年2月,为了保护地方利益,联合对抗外国资本,上海的商人联合组成了商业会议公所,这是中国第一个新式商会。从此后,商会以每年100个左右的速度增长,成为一支无法忽视的社会力量,对于推动上海的地方自治与顺利光复产生了深远影响。

4月,蔡元培,王慕陶等人组建了中国教育会,其宗旨是教育青年,开发民智。中教会对于推动上海新思想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其本身也有革命团体的性质,促进了1904年光复会的成立。11月16日,南洋公学发生了二百学生集体退学的风潮。在中国教育会的帮助下,学生们转到了新成立的爱国学社继续学习,并发起了拒俄,排满运动,很多学生后来成了革命党,走向了公开反对朝庭的道路。

在1911年的革命中,如果不是上海有这么好的环境,那么夺取上海将是极其困难,而如果不是及时占领了上海这个中国的工业中心,在武昌被袁世凯包围,陷入困境时,革命党将丧失谈判的本钱,重演太平天国的旧路也未可知。

(四)武汉

"两江三镇,九省通衢"说的是武汉的独特地理位置;"唯楚有材,于斯为盛"说的是武汉的地杰人灵,人才辈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说的是武汉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毫不掩饰的霸气。

这是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工业和贸易中心,也是中国最西化的城市之一。汉口的租界和教堂给这个商业传统的大都市带来了新鲜的海风,湖广总督张之洞已经六十五岁了,他出身清流,公正廉洁,象一个勤劳朴实的木匠,兢兢业业地修补大清帝国这条破船。在他和一帮精英的努力下,武汉新政有声有色,给好大喜功的张大人带来了极高的知名度和极大的成就感然而,历史给了张大人极大的嘲弄,让他当上了辛亥革命的大功臣。他的两湖书院,没有培养出多少大清帝国的栋梁,倒是成就了黄兴,宋教仁,程家柽,田桐等乱党领袖;他训练的中国最现代化的新军,不能保卫大清帝国的安全,却成了革命军的主力;他创办的汉阳兵工厂,为革命党源源不断地址提供先进武器;他修建的芦汉铁路和汉口港,为革命军调动兵员提供了快捷的服务。

1900年张大人杀害了他的学生唐才常,给这个城市在新世纪的头一年就处在血腥中。1902年,革命领袖吴禄贞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返回武汉执教,他走出了一条与孙中山联络会党和黄兴发展学生不同的道路,那就是在军人中培养革命事业的参加者。第二年,他发走成立了一个革命组织"花园山机关",在新军中发展了不少会员。吴离开武汉后,这个组织也解散了,但后来的"科学补习所","日知会","文学社","共进会"等均受吴的影响,经过近十年努力,终有十月十日的一飞冲天。

此年,一个湖南农村的普通青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文普通学堂,从此改变了自己的一生,也改变了中国近代史的走向。他就是宋教仁。在武汉,他结识了黄兴,联手成立了华兴会,后来两人成了同盟会的骨干,孙中山的文武二将。宋教仁更是以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掀起了宪政旋风。

(五)后记

整个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差不多可以是一部中国革命史,但革命的结果,给中国带来的是周期性的痉挛。革命是个好东西,谁都喜欢以革命者自居,谁都喜欢用革命来打击敌人。但那些革命的领导者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立刻成了革命的阻力;不在开出了一张张支票后,却从来不去兑现。革命的荒唐,就在于以暴易暴,当奴役奴役者时,新的奴役产生了;当剥削剥削者时,新的剥削出现了。革命领袖的所有诺言都成了谎言。

经过了九十年的恶性循环,灾难深重的中国在1992年又重走1902年清末新政的市场经济之路,仅十年功夫就使国民经济和人民收入发生了重大变化。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深层矛盾不断暴露,单边的改革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要求。而1902年的官场腐败,农民贫困,国企破产等问题,现在竟然极为相似地存在。因此,重温这段历史,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对于今天的中国,虽说未必有多大的效果,至少不会有什么坏处。
欢迎朋友们到指点迷津多多指点~http://csuchen.de/bbs/forumdisplay.php?fid=21  

TOP

1903年莱特兄弟驾飞机升空 今天为人类飞翔百年
  中新网12月17日电   100年前的今天,人类飞上蓝天。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驾驶人类第一架飞机升空,从此拉开人类飞翔的历史。回首人类航空百年,飞机工业的发展紧紧伴随着人类科技的飞跃、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飞机的出现让人类的生存空间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村”,也为探索辽阔的宇宙空间提供了可能。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首次试飞成功,人类开始全面进入水、陆、空三栖时代。那天的上午10点钟,天空低云密布,寒风刺骨。被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兄弟俩邀来观看飞行的农民冻得直打寒颤,一再催促兄弟俩快点飞行。

  这次由奥维尔试飞,只见他爬上飞机,伏卧在驾驶位上。一会儿,发动机开始轰鸣,螺旋桨也开始转动。

  突然,飞机滑动起来,一下子升到3米多高,随即水平向前飞去。“飞起来啦!飞起来啦!”几个农民高兴地欢呼起来,并且随着威尔伯,在飞机后面追赶着。

  飞机在空中飞行12秒,飞行了36.5米后,稳稳地着陆了。威尔伯冲上前去,激动地扑到刚从飞机里爬出来的弟弟身上,热泪盈眶地喊道:“我们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45分钟后,威尔伯又飞了一次,飞行距离达到52米,又过了一段时间,奥维尔又一次飞行,这次飞行了59秒,距离达到255米。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驾驶飞机飞行成功,莱特兄弟把这个消息告诉报社,可报社不相信有这种事,拒不发布消息。莱特兄弟并不在乎,继续改进他们的飞机。不久,兄弟俩又制造出能乘坐两个人的飞机,并且,在空中飞了一个多小时。

  消息传开后,人们奔走相告,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决定让莱特做一次试飞表演。

  1908年9月10日这天,天气异常晴朗,10点左右,弟弟奥维尔驾驶着他们的飞机,在一片欢呼声中,自由自在地飞向天空,两只长长的机翼从空中划过。飞机在76米的高度飞行了1小时14分,并且运载了一名勇敢的乘客。

  人们昂首天空,呼唤着莱特兄弟的名字,多少人的梦想终于变为现实。过后不久,莱特兄弟创办了一家飞行公司,同时开办了飞行学校,从这以后,飞机成了人们又一项先进的运输工具。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李海元)
欢迎朋友们到指点迷津多多指点~http://csuchen.de/bbs/forumdisplay.php?fid=21  

TOP

日俄战争

日本和沙皇俄国为争夺在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权益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1900年,沙俄出兵侵占中国东北。《辛丑条约》签订后,沙俄仍拒不撤兵,此间,日本曾想通过谈判瓜分日俄在中朝的权益,沙俄自恃武力置之不理。

1904年2月8日,日本海军上将东乡平八郎率日舰突袭锚泊于旅顺和朝鲜仁川的沙俄舰队,击沉沙俄战列舰“柴萨勒维奇”号、“莱维然”号和巡洋舰“帕拉达”号、“瓦良加”号,俄舰被迫撤出仁川港。1904年3月,马卡洛夫海军中将接任沙俄太平洋分舰队司令,日俄双方为攻守旅顺大规模布雷。4月12日,俄军战列舰“彼得罗夫诺夫斯克”号和“鲍别达”号触雷沉没,马卡洛夫战死。5月15日,日战列舰“矢岛”号、“泊濑”号在俄方雷区沉没。6月23日,俄舰队在维蒂盖夫上将指挥下企图突围未成,至月底,日海军炮火已逼近港口。8月10日,俄舰再次突围,日俄海军在黄海爆发激战。午后12时,日舰炮火击中俄旗舰,俄舰队司令及舰桥官兵全部毙命,俄舰阵形混乱,大败而逃。此役后,日军完全控制了黄海。同年9月,沙俄陆军败退。

1904年12月6日,日海军陆战队在付出极大伤亡后,占领旅顺港外202高地,发炮轰击港内俄舰,击沉击伤多艘俄舰,俄海军几乎全军覆灭。1905年1月,日军攻陷旅顺,大肆屠杀无辜中国群众,腐朽的清政府竟无耻宣称:“局外中立”,听任中国人民遭受杀戮和凌辱。

1905年初,日军在满洲发动进攻,奉天(今沈阳)一役,沙俄军队不敌日军攻势,败退70英里,次年5月,为增沙俄驻东北海陆军,由海军中将罗兹斯特文斯基率领沙俄波罗地海舰队绕行印度洋驶往远东。沙俄舰队在对马海峡遭到日本海军伏击,日本海军以逸代劳,利用浓雾掩护,以猛烈炮火拦截俄先导舰,继而围住俄舰队主力,迫使俄舰转舵东南。此后,日舰依其所处上风的有利阵势,先后击沉俄舰“奥霞毕亚”号,“苏沃洛夫”号、“亚历山大三世皇帝”号、“博罗季诺”号、“纳西莫夫”号、“纳瓦林”号等战舰。

5月28日,接替罗兹斯特文斯基(受重伤)的列博高托夫上将见大势已去升白旗投降。对马海峡一役,俄方损失8艘战列舰(6艘沉没、2艘被俘),3艘海岸装甲舰(1艘沉没、2艘被俘),8艘巡洋舰(5艘沉没、3艘被俘),7艘驱逐舰(5艘沉没、2艘被俘),人员死亡5000人,被俘 6000人。日军损失极其轻微(3艘鱼雷艇被击沉,2艘巡洋舰受重伤,死伤官兵600余名),两天两夜的对马海战以沙俄舰队全军覆没告终。7月,库页岛俄国守军向日军投降。

经美国总统T·罗斯福调停,1905年9月5日,日俄双方在英国朴茨茅斯签订《朴茨茅斯条约》,该条约把俄国原对旅顺、大连的租借权及南满铁路及库页岛南部转给日本,承认日本在朝鲜的“特殊权益”,日本由此跻身帝国主义列强之列。



日第三集团军(司令乃木希典上将)在大连湾登陆,向驻旅顺俄军阵地发起攻击。



1904年4月10日,沙俄战列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在旅顺近港水域被日军水雷炸沉,海军上将马卡洛夫以下632名
官兵死亡。


日本明治天皇。

 


日本海军为庆祝对马海战全歼沙俄舰队在横滨街头游行。

 


奉天(今辽宁)前线的沙俄炮队。

 


日俄战争期间的旅顺港。

 


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上将。

 


唯一从旅顺港逃脱的沙俄新式战列舰“博罗季诺”号(装有4门12寸主炮)。



停泊在旅顺港内的英制日本战列舰“三笠”号(当时日本所有战列舰均购自英国)。



1904年9月末,俄军与日军在沙河展开激烈攻防战,俄军兵力为 21万余人,拥有火炮 758门。日军投入兵力 12万人,
火炮 488门。此役俄军败北,伤亡 4万余人,日军伤亡 2万余人。
欢迎朋友们到指点迷津多多指点~http://csuchen.de/bbs/forumdisplay.php?fid=21  

TOP

1905年7月9日
我国第一部影片开始拍摄
中国人首次尝试拍摄影片。拍片是由开设在北京琉璃厂土地祠的丰泰照相馆进行的。丰泰照相馆的创办人任景丰是沈阳人,曾在日本学过照相技术。1892年他在北京开设丰泰照相馆。任景丰主持拍摄的这部影片是京剧《定军山》,邀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参加。这年是谭鑫培的60寿辰。

    《定军山》是谭鑫培的代表作之一,他扮演黄忠,表演精湛。拍摄时利用日光,是在丰泰照相馆中院的露天广场上进行的。摄影师是该馆照相技师刘仲伦,前后拍摄了3天,共成影片3本。

    谭鑫培(1847-1917),人称“叫天子”、“伶界大王”,是京剧界承前启后的大宗师,他创立的“谭派”对老生行甚至整个京剧艺术的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当时谭鑫培的表演艺术以达炉火纯青的境界,他的唱段风靡京城,俗语云“满城争说叫天子”、“京城无腔不学谭”。因此由他出演中国首部影片是顺理成章的事,可惜这部电影今已不存,谭本人也只有少量唱片录音传世,给后人留下无尽的遗憾。
欢迎朋友们到指点迷津多多指点~http://csuchen.de/bbs/forumdisplay.php?fid=2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