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9年3月14日

爱因斯坦诞辰
1879年3月14日, 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的乌尔姆。他小时候并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小学时成绩平平。1905年,他在瑞士的苏黎士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他发表了狭义相对论。1915年,他发表了广义相对论,这是一些改变世界的观点。此后,他一直住在德国,直到1933年反犹太主义迫使他离开。

爱因斯坦是一位天生的和平主义者。然而,对德国发展核弹的忧虑迫使他说服美国搞自己的核弹,后来他恳求绝对不要使用这种武器。

爱因斯坦从来不摆架子,他扮演小丑让摄影师给他照相,或者在照相机前伸出舌头或戴上小丑的帽子。他是那样讨人喜欢的心不在焉,朋友们说他从不散步,因为他辨认方向的能力差极了。



[图]爱因斯坦和妻子、孩子在一起

TOP

1948年3月15日

林彪指挥冬季攻势,歼蒋军十五万

1948年3月15日,由林彪、罗荣桓指挥,历时3个月的东北解放军冬季攻势结束,共歼国民党军15.6万人,攻克城市18座。国民党军被压缩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地区。

1947年12月15日,东北解放军突然挺进沈阳外围。28日,东北解放军攻克彰武。1月5日,东北解放军将国民党新五军包围于公主屯地区,战至7日全歼该部。1月底,东北解放军向辽南进击。2月20日克鞍山, 26日克营口,守军1个师起义。 至此全部肃清辽南国民党军队,切断了海上运输。本月初,吉林国民党部队弃城逃往长春,13日,东北解放军攻克四平。






图1   解放军冒着严寒向沈阳外围的彰武进军
图2   四平战斗中,解放军在红十字会大楼内将敌军第八十八师全部歼灭
图3   东北解放军于公主屯与敌激战

TOP

1925年3月16日

云南大理发生7.1级地震



图1 大理东门鼓搂街震后情况
图2 大理震后之北大街
图3 大理南门施粥厂之灾民



    1925年3月16日,云南大理发生强烈地震,震级为7.1级,15日午后3时许, 大理城内稍有震动,至八九时连续震动,十分剧烈。居民大部逃往空地躲避,故未受损。16日晨6时,又发生地震,下午4时,益见震动,至9时30分,城乡各地同时大震,历时40分钟至50分钟之久,死伤万余人,饿死、冻死3000至4000人, 损失1万万元之多。地震位置在北纬25.5度,东经100.25度,波及凤仪、弥渡、祁云、宾川、蒙化、邓川等7县,纵200余里,横80余里。

TOP

1966年3月17日

在西班牙海岸附近发现失落的氢弹

坠落的B-52轰炸机的15名机组成员中只有4人幸存

1966年3月17日, 在小型潜艇发现了遗失了两个月的氢弹后,连大西洋彼岸的西班牙都听到美国国防部放心地舒了一口气。

1966年1月7日,在一次空中加油演习失败后,美国空军的一架B-52轰炸机在西班牙南部海滨坠毁。这架飞机上载有四枚氢弹,每个氢弹的威力相当于1945年美国扔到广岛的原子弹的800倍。人们在一块西红柿地里找到了三颗,第四颗氢弹掉到了海里。

4月7日,美国海军经过80多天的拼命寻找, 终于从762米深的海底将这颗氢弹捞上来。这件从B-52轰炸机中掉落的武器仍完好无损。这颗氢弹的失落使美国感到窘迫而使西班牙人感到恐惧。因为可能会有放射物质渗漏。美国官员们最近跳入寒冷的大西洋浪涛中,以显示海水还是安全的,并无放射物渗漏。

TOP

1965年3月18日

苏联宇航员在太空船外漂游


1965年3月18日,苏联宇航员阿列克赛-A-列昂诺夫成为离开轨道运行的太空船在太空中漂游的第一个人。

当“上升”2号双人太空船飞经苏联上空时, 列昂诺夫打开窗口,在太空中呆了10分钟, 并用一根5码长绳子系在太空船上,穿上了专门设计的宇航服,以免遭受太阳强热的影响。苏联与欧洲的电视观众看到了列昂诺夫从座舱中出来以及在太空中翻了一个筋头的场面。


[图]列昂诺夫在太空行走之前与贝里亚耶夫(左)在“上升”2号中

TOP

1976年3月21日




1976年3月21日,本世纪最漂亮的彗星——威斯特彗星离开地球。

    1975年11月5日, 由德国天文学家威斯特从欧洲南方天文台所拍摄的底片中检测出来, 预报1976年2月25日过近日点时可成为肉眼可见的彗星。实际上,彗星过近日点前几天即已达到-1等亮度,彗尾粗短,在黄昏的霞光中可见,随即西落。

    2月25日当它过近日点后17小时, 达到空前的亮度-3等,肉眼可见10分钟,方才西落,成为本世纪第四颗在白昼肉眼可见的彗星。3月5日至7日, 彗尾达30度~50度,彗头达1等亮度,彗尾很宽, 两条彗尾——笔直的气体彗尾和呈白色、扇形的尘埃彗尾清晰可辨。威斯特彗星比预期的更为灿烂,成为本世纪最为美丽的大彗星。

    天文学家用望远镜发现,彗核于3月5日分裂为2块,3月10日至11日又进一步分裂为4块,其中一块于3月21日消失。此彗星,全部具备条件1~5


[photo]
威斯特彗星在除夕的余晖中露出芳容(1976年2月)

TOP

1996年3月22日

美国女宇航员露西德进入太空

1996年3月22日,美国女宇航员、生物化学家香农.露西德(当时已53岁),乘坐“亚特兰蒂斯”号宇宙飞船,在“和平”号太空站同两名俄罗斯宇航员一起从事研究工作。她在那里生活了188天,同年9月26日返航。

露西德,1943年1月生于上海,父亲是美国传教士。她自幼就梦想当火箭科学家。1978年才考入美国航天局,成为美国第一批6名宇航员中的一员。

这次是她第四次飞行(1985年第一次飞行)。她已累积了223天的太空飞行记录。


[foto1]回到地球后,露西德受到了克林顿总统的接见
[foto2]“和平”号太空站
[foto3]工作中的露西德
[foto4]儿时的露西德(左一)同父母和弟妹在一起

TOP

2001年3月23日

“和平”号成功坠毁


莫斯科时间2001年3月23日9时0分12秒(北京时间14时0分12秒),俄罗斯地面控制中心宣布,“和平”号所有残片已成功、安全地坠入预定的南太平洋海域。至此,坠毁“和平”号的工作圆满地画上了句号。

    莫斯科时间8时44分04秒(北京时间13时44分04秒),“和平”号进入稠密大气层。在与大气猛烈摩擦的过程中,“和平”号燃起熊熊大火。莫斯科时间8时59分49秒(北京时间13时59分49秒),“和平”号第一批碎块安全坠入南太平洋海域,该海域位于新西兰与南美洲之间。23秒后,“和平”号的1500多块残片坠入了指定海域。

    “和平”号的坠毁过程是按预定计划进行的。从俄罗斯地面控制中心向“和平”号发出第一次制动信号到“和平”号坠毁,前后不到6个小时。

    “和平”号空间站是人类历史上第九座空间站,也是迄今体积最大、应用技术最先进、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空间站。在太空飞行的15年间,“和平”号共接纳了28个长期基本考察组和30个国际考察组,共108名来自12个国家及欧洲航天局的宇航员。这些宇航员共完成了20多个科研计划和2.2万项科学实验。通过这些计划和实验,人类掌握了太空舱建造、发射和对接技术、太空行走技术、太空生命保障技术,更加深入地研究了航天医学、生物工程学、天体物理学和天文学。“和平”号的功绩将永载史册

TOP

1905年3月24日

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逝世

1905年3月24日,法国备受欢迎的作家,77岁的儒勒·凡尔纳,在亚眠逝世。

    1828年2月8日,凡尔纳出生在法国南特。1863年,他的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使他名利双收。在这之后他创作了一系列惊险小说和科幻小说如《八十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和《地心旅行记》等。他在《神秘岛》中出色地预见到许多项未来的科学器械和发展,包括潜艇、水下呼吸器、电视以及太空旅行等。现在这一切都已经成为现实。

TOP

2002年3月25日

“神舟”三号飞船发射成功并进入预定轨道

北京时间2002年3月25日晚上10时15分,我国研制的“神舟”三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来到载人航天发射场观看飞船发射,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神舟”三号飞船的发射成功,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充分证明了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神舟”三号飞船发射成功,必将极大地激发全国各族人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进一步坚定我们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信心。

    25日晚上,载人航天发射场皓月当空,群星闪烁。高100多米的飞船发射塔旁,矗立着“长征二号F”捆绑式大推力运载火箭。火箭的顶部安装着“神舟”三号飞船。在灯光的照射下,火箭上印着的五星红旗分外鲜艳。

    晚上10时15分,火箭点火升空。火箭尾部喷射出长长的红色火焰,发射场上空响起震天轰鸣,“神舟”三号飞船疾速向太空飞去,在夜幕中留下了一道绚丽的轨迹。10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为不久的将来把中国的航天员送上太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江泽民在飞船发射成功后发表了讲话,他首先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全体参加研制、建设、试验的科技人员和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是党中央根据世界科技发展大形势、着眼我国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10年来,参加研制、建设、试验的全体同志,牢记党和人民的历史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发扬“两弹一星”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拼搏进取,攻克了载人航天工程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工程建设的重大突破,具有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体系初步形成,研制成功了先进的“神舟”号飞船和运载火箭,建立了体现我国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建成了现代化的航天发射场、航天测控网和飞船着陆场系统,组建训练了航天员队伍,特别是成功发射了“神舟”一号、二号、三号飞船,使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这一切,对我们抢占世界高新科技的制高点,促进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现代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江泽民说,航天科技队伍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队伍。广大科技人员和解放军指战员在发展载人航天工程中作出的突出贡献,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江泽民强调,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学技术越来越显示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发展,努力把我国的科学技术和综合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在“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前,江泽民还听取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曹刚川等的工作汇报,视察了飞船发射前线指挥部、指挥控制大厅、火箭飞船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和载人航天发射场,会见了在场的参试人员并与他们亲切握手。

    这次发射的“神舟”三号是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这次发射试验,运载火箭、飞船和测控发射系统进一步完善,提高了载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飞船上装有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这次发射,逃逸救生系统也进行了工作。这个系统是在应急情况下确保航天员安全的主要措施。

    “神舟”三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飞船进入太空后,将持续绕地球飞行若干天,进行一系列项目的科学试验。中国科学院将在飞船上进行多种空间应用试验。之后,飞船返回舱将返回地面,轨道舱继续留在太空飞行,直至完成预定的后续科学试验任务。

    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计划和调度下,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及有关测控站和“远望号”远洋航天测量船,将对“神舟”三号飞船进行持续跟踪、测量和控制。

    “神舟”三号飞船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66次飞行。自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运载火箭发射已经连续24次获得成功。中国科学院和信息产业部等有关单位为这次发射研制了对地遥感、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等船载仪器和地面测控设备。

    上图:三月二十五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酒泉卫星发射场观看“神舟”三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江泽民向全体参加飞船研制试验的科技人员和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祝贺。


/foto/三月二十五日晚十时十五分,“神舟”三号飞船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入太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