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右翼反日分子 于 2006-9-17 20:24 发表


倒,刚想起来打算独吞,你又引用了...
怪不得引用的时候后面半句已经没了...

有返回键真好
冬冤家,我有心将你打,却一个心儿怕;要不打,只恨你这冤家羞人煞;罢罢罢,低眉红了脸儿帕,嫁了吧!

TOP

原帖由 jiejiedog 于 2006-9-17 22:45 发表

你自己提炼把,我没这个精力总结了,在这里辩论不是为了说服对方,事实上就算对方被说服也不会承认,我只要观点摆出来就可以了,做为旁观者心里自然有一杆秤,码字不是给对方一个人看,是给论坛看。
:han.gif:han.gif:han.gif:han.gif:han.gif:han.gif

辩论弄得和纠错一样...
冬冤家,我有心将你打,却一个心儿怕;要不打,只恨你这冤家羞人煞;罢罢罢,低眉红了脸儿帕,嫁了吧!

TOP

原帖由 小白 于 2006-9-17 23:35 发表

是的,我顶你的观点。不过你一和右翼辩论,就会被他牵着走,你要小心哦。

抓住自己要说的观点,其他的可以忽略,就算撤开了,也要收的回来。

阿右说开后能在他自己需要的时候收回来。
冬冤家,我有心将你打,却一个心儿怕;要不打,只恨你这冤家羞人煞;罢罢罢,低眉红了脸儿帕,嫁了吧!

TOP

原帖由 小白 于 2006-9-17 23:57 发表

只能说,话都让他说了。虽然我认为他常常是诡辩,但是至少他能把人辩晕了,发现不了他是在诡辩。
把诡辩的部分去掉,他说的很多东西还是有道理的。

不能因为有诡辩就把所有都否定。
冬冤家,我有心将你打,却一个心儿怕;要不打,只恨你这冤家羞人煞;罢罢罢,低眉红了脸儿帕,嫁了吧!

TOP

原帖由 jiejiedog 于 2006-9-18 10:14 发表

对于学工科的我来说,辩论不是为了诡辩,只要把自己观点亮出来就可以了。
如果真是这样,也不会还要郎君帮你向我回帖了。。。。。。
冬冤家,我有心将你打,却一个心儿怕;要不打,只恨你这冤家羞人煞;罢罢罢,低眉红了脸儿帕,嫁了吧!

TOP

原帖由 jiejiedog 于 2006-9-18 10:34 发表

我在诡辩么?问题是你脱离了实际——这只是普及教育的历史读本,你却要不给任何结论去培养学生所谓独立思考能力,现实么?
又来了又来了

历史教育是特殊的,不同于其他学科。

历史书就是记录历史,该怎么看历史,是历史教师该教的。不是所有该做的事都要由历史教材来完成,教材和教师有各自的任务。
冬冤家,我有心将你打,却一个心儿怕;要不打,只恨你这冤家羞人煞;罢罢罢,低眉红了脸儿帕,嫁了吧!

TOP

原帖由 jiejiedog 于 2006-9-18 10:45 发表


有什么特殊的,让你知道鸦片战争1840年爆发,就叫做死背年份?历史书告诉你鸦片战争的结论就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就叫做不培养你的独立思考能力?中学生不告诉他们半殖民地的概念他们他们自己就能创造出来?
你就喜欢瞎说别人说过的话,别老把你觉得错的东西说成是我说的,然后加以反驳。

我有说过不该写鸦片战争1840年爆发么?这个是史实,是确实发生过的,就该出现在教材中。死背年份不是我说的,我也没说过我支持这种说法,谁说的找谁去。

对于概念,不属于总结类,因为概念属于定义类。

我说的,不该出现在历史教材里的对一个事件性质的定论。你反感把义和团说成是爱国运动,然后又同样把义和团定性成流氓组织,你这种做法和原来的教材有区别么?你有什么资格说原来的教材就是错的,你说的就是正确的?就算对义和团的评价是你正确了,你怎么保证你的每一个评价都是正确的?有人有资格这么说么?

对于历史教材的编写,需要的就是尽量少犯错,因为一个错误就可能影响一代人,一个教师教课有误可能只是影响几十几百个学生,而一本教材写错,影响的是一代人。
冬冤家,我有心将你打,却一个心儿怕;要不打,只恨你这冤家羞人煞;罢罢罢,低眉红了脸儿帕,嫁了吧!

TOP

原帖由 jiejiedog 于 2006-9-18 11:24 发表

你也不要片面把你的理解强加到我头上。
像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这些事情的概念已经超过了拜上帝教和义和团本身的范畴。譬如太平天国是当时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但是就这个组织的本身来说,具备 了邪教几乎一切特征。义和团的运动也是类似,是当时国内排外和愚昧的集中爆发,但是义和团这个宗教本身充满了愚昧和邪恶,一大群人在里面趁火打劫。我们以 前的教材是以阶级决定一切,直说好听的,却对于学生下一代隐瞒了另外一面。
我的观点很明确,就是给出事实的全部,并给出简明扼要的客观评论。这就是普及教育需要做的事情。不给评论是不切实际。

不能肯定对的评论还是不要给的好,除非你能肯定的说,你给的评论就是正确的,可惜没人能这么说。

客观评论。。。评论还怎么会客观?

你所做的,就是把你认为错误的评论删去,加上你认为是正确的客观的评论。这我理解错了么?
冬冤家,我有心将你打,却一个心儿怕;要不打,只恨你这冤家羞人煞;罢罢罢,低眉红了脸儿帕,嫁了吧!

TOP

原帖由 jiejiedog 于 2006-9-18 11:54 发表

客观也好,正确也好,都不是绝对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不是绝对就不做评论了。那是因噎废食。以史为鉴,首先要总结出结论,否则怎么借鉴呢?那么好了,到这里我证明了历史评论是不可避免的。
接下去,历史评论都有 ...
你可以评价,但是对于教给小孩子的东西,错的比不教还要可怕.

ps:我已经说过n多遍了,没说不做评论,评论是教师的职责,而作为历史教材,最好只叙述史实,这样可以避免因为一个错误的评论而影响一代人。

这话我已经说了至少3遍了,不是说不要评论,把评论的任务交给教师,而不是历史教材,你非要在评不评论上作文章,有意思么?
冬冤家,我有心将你打,却一个心儿怕;要不打,只恨你这冤家羞人煞;罢罢罢,低眉红了脸儿帕,嫁了吧!

TOP

原帖由 jiejiedog 于 2006-9-18 13:34 发表


红色那段:如果能够做到95%正确,5%有待考证,那也应该100%教。发现错了可以纠正,但是什么都不叫,那就导致无知。你的问题在于过分夸大了错误的比例。


蓝色那段,历史考试的时候总归需要有标准答案的,那么 ...
所以说你一直在用理科的思维想文科的东西

文科考试从来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有物,有理有据的得出结论,就可以给分。

对于历史评论,一向没有说谁的论点就是正确谁的就是错误的。

算了,不和你说了,你的脑子里只懂理工科的思维方式。
冬冤家,我有心将你打,却一个心儿怕;要不打,只恨你这冤家羞人煞;罢罢罢,低眉红了脸儿帕,嫁了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