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cherubyupan 于 2008-9-12 15:22 发表
没必要去怀疑国内做科研人的能力。

我觉得人们怀疑的是国内的一切,是政府的一切

对进步的讽刺和嘲笑,对出了事故的嘲笑和挖苦

不过没办法,一个过程,谁让我们国家那么糟糕,老百姓们也要一个发泄的途径
我觉得娱乐一切也挺好的
冬冤家,我有心将你打,却一个心儿怕;要不打,只恨你这冤家羞人煞;罢罢罢,低眉红了脸儿帕,嫁了吧!

TOP

原帖由 bbbinbin 于 2008-9-12 15:26 发表

恩,很多随便评论垃圾的人自己根本不看论文。真要是多看了几篇paper,就知道老外的灌水水平了

好像随便一个小idea,在一个很简单的情况下(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出现的情况)论证一下就能发一个paper了

有些review的人也很糟糕,根本就没有看文章就写评语,人家整篇文章论证的东西,他在评论里却说没有提
冬冤家,我有心将你打,却一个心儿怕;要不打,只恨你这冤家羞人煞;罢罢罢,低眉红了脸儿帕,嫁了吧!

TOP

一步步来的,数量不先上去,靠什么来提高质量?

难道上来就要求都是高质量文章?
先靠一定措施来提高数量,有了基础在改进措施来提高其中高质量的文章数量

这条路走的不对吗?
现在第一步见到效果了,有了走第二步的基础了,这不是好事吗?
冬冤家,我有心将你打,却一个心儿怕;要不打,只恨你这冤家羞人煞;罢罢罢,低眉红了脸儿帕,嫁了吧!

TOP

原帖由 jiejiedog 于 2008-9-17 10:18 发表
我的原意很简单,论文被引用的频率比文章数量重要的多.结果一瓢好像被踩到尾巴的人就跳出来...

原帖说现在中国论文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数量基础

这是一个好事,大家看到了觉得值得高兴一下,国家是一直在往好了在发展
虽然不足还是很多,不过既然有进步就值得表扬,希望能继续改进不足

你觉得呢?
冬冤家,我有心将你打,却一个心儿怕;要不打,只恨你这冤家羞人煞;罢罢罢,低眉红了脸儿帕,嫁了吧!

TOP

还是你觉得在某个人获得某个成就之后来发个帖庆祝一下的时候,对他说:“你这算什么,要怎么怎么样才牛逼,和那个谁谁比你还差远了”这种做法是很合适很正确的?
冬冤家,我有心将你打,却一个心儿怕;要不打,只恨你这冤家羞人煞;罢罢罢,低眉红了脸儿帕,嫁了吧!

TOP

原帖由 山区人民爱照相 于 2008-9-17 10:37 发表


有了数量不代表将来质量就肯定可以上去,关键是机制,如果机制鼓励数量,忽略质量,那结果就是始终在数量上增长。数量可以量化,质量就很难,天朝的机制就是擅长拿数字代表一切,从大跃进到GDP,都是在追求一个数字目标,造成现在的粗线条豪放式发展。
一个可以评价质量的机制的复杂程度远远高于评价数量,按现在的社会状况,哼哼

有了数量不代表质量肯定能上去没错
可是没有数量,质量肯定上不去

想要质量上去,首先要做到的是数量先上去,没有基础,上层建筑免谈

无论如何,现在数量上去了肯定比数量都没来的好,不是么?

至于机制,至于将来会怎么,没人说的准,不过中国这些年在各方面的进步都是可见的
如果要往最坏的地方看,中国倒退回五代十国都是可能的

机制是可以改变的,鼓励数量时期的机制肯定是和提高质量时的机制显而易见不会是同一个
中国现在就是一步步改革,只要政府愿意改,这一步步就能继续走下去

如果你要讨论政府愿不愿意改,那就是另一个大话题了
冬冤家,我有心将你打,却一个心儿怕;要不打,只恨你这冤家羞人煞;罢罢罢,低眉红了脸儿帕,嫁了吧!

TOP

简单一句话,不足是显而易见的,也是要一步步解决的
不过进步也是可见的,是值得欣喜的
冬冤家,我有心将你打,却一个心儿怕;要不打,只恨你这冤家羞人煞;罢罢罢,低眉红了脸儿帕,嫁了吧!

TOP

原帖由 Nutte 于 2008-9-17 10:47 发表

对啊,某些人得意的时候看看自己SCIENCE,NATURE有几篇了。(很多省都没一篇啊)
诺贝尔奖几个了?
真阿Q,文章抄袭还不如故事会呢

恩,诺贝尔是20年就能出一堆的
所有政策都是没有负效应的
冬冤家,我有心将你打,却一个心儿怕;要不打,只恨你这冤家羞人煞;罢罢罢,低眉红了脸儿帕,嫁了吧!

TOP

原帖由 jiejiedog 于 2008-9-17 11:23 发表

我一点不觉得值得高兴.
追求论文数量让国内学术界务虚,对国家工业发展不是好事

有什么办法可以在没有数量的时候提高质量吗?
或者有什么政策可以让数量和质量同时上升?
冬冤家,我有心将你打,却一个心儿怕;要不打,只恨你这冤家羞人煞;罢罢罢,低眉红了脸儿帕,嫁了吧!

TOP

原帖由 jiejiedog 于 2008-9-17 11:39 发表

If each paper is based on a concrete industry project, its quality can be guaranteed.
In Europe, the universities:
receive an industry project -> work on it -> construct aprototype for the project -> solve the problem for the industry-> write the paper -> prototype used by the company
In China:
request of paper -> create a topic without industry applications-> construct the prototype for this paper -> do the measurementaccording to the review requirements -> write paper -> prototypebecomes useless or be used for another paper

中国的大学有多少机会能receive industry project?
欧洲这里的机制是多少年建立起来的?

中国那些老的教授,拿博士硕士当便宜工用的,有多少机会是解除工业界先进项目的,中国又有多少项目是走在技术前沿的?
中国到现在为止,一直是以低科技含量来提升国家经济实力的,现在开始要往高科技方向转型,在工业界一直干低技术活的时候,高校和科研机构又哪来的科技项目可以来写出高质量paper?

中国的那些老教授,又多少又是现在年轻的政府官员可以改变的了的

中国现在走的路:教授年轻化(有易于进行学术界的改革),将国家经济从低技术含量的生产业向高科技工业转型(如果同时能加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联系,就能让学术界获得更多的项目)

当这些路没有走完,你从哪里获得写出高科技论文的基础???

你用欧洲来和中国比,就要全方位的比较,不是光比较学术界,学术界要有高质量论文,相关的条件都要满足才能实现
要猪长的壮长的好,就要喂好饲料,所以你就先要生产好饲料的厂,还要有生产好饲料的原料和技术
在这之前,我们只能用多养猪来满足对肉的需求,
冬冤家,我有心将你打,却一个心儿怕;要不打,只恨你这冤家羞人煞;罢罢罢,低眉红了脸儿帕,嫁了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