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201056
- 威望
- 69255
- 金钱
- 48
- 阅读权限
- 130
- 在线时间
- 5186 小时

|

中国在苏丹的石油项目投资已经达到150亿美元,7%的石油进口来自苏丹。中国与苏丹的石油合作始于1995年,目前已形成原油勘探开发、输油管线、炼油、石化等上下游一体的石油工业体系,苏丹石油合作项目是中石油公司在海外最大的合作项目,涉及苏丹一、二、三、四、六、七等区块项目及喀土穆炼油厂项目和聚丙稀厂项目。除中石油外,中油国际(红海)有限公司与苏丹政府正式就十五区块项目签订了勘探开发产品分成合同。
而已经对中国保存戒心的欧美正借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企图挤压中国在苏丹的石油利益空间。这反映了欧美传统大国重返非洲争夺石油的野心和对中国在非洲不断增长的影响力的担扰。
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由来
苏丹达尔富尔问题始于2003年2月,该地区以黑人村民组成的"苏丹人民解放军(又称人民解放运动)、正义与公正运动及改革与发展运动"等武装组织,以苏丹政府未能保护他们免遭阿拉伯民兵袭击为由,大肆展开反政府活动,并要求实行该地区自治。另外,该地区阿拉伯人和来自邻国的武装分子联合组成了一个结构松散的民兵武装组织,称为"金戈威德",与上述反政府武装形成对抗。双方矛盾不断激化,互相多次发生军事冲突和流血事件,造成1万多人伤亡,100多万当地居民流离失所,逃往他国。苏丹现政府在镇压该地区非法武装力量的过程中,采取借刀杀人政策,向金戈威德民兵组织提供武器和资金。这一做法,被美国抓住了把柄。布什总统称,制止达尔富尔危机的责任必须由苏丹政府承担,并要求苏丹政府必须解散金戈威德民兵组织并收缴其武器,其他武装组织也必须遵守停火协议。最近,苏丹内政部长对外宣布,苏丹政府断然否认向金戈威德民兵组织提供武器。但承认,苏丹政府在该地区招募了一些当地村民并组成称"民团"的组织,以便协助苏丹政府维持治安。他强调说,这些民团与金戈威德民兵组织是两码事,金戈威德民兵组织同其他民兵组织都是非法组织。
苏丹政府指责反政府武装为"叛军",是导致达尔富尔地区动荡不安的罪魁祸首,拒绝接受反政府武装提出的自治要求,否认政府同金戈威德民兵组织有任何关联。另外,苏丹政府还认为达尔富尔问题属于苏丹内政,反对把该问题国际化。拒绝执行联合国1593号决议,反对把战争罪犯提交国际法庭审判,坚持将战争罪犯提交苏丹国内法庭审判。最近,苏丹法庭正在审理战争罪犯,并邀请有关国际法庭官员旁听。同时,苏丹政府也反对联合国直接干预该地区问题。并强调,如果国际社会希望尽快解决达尔富尔问题,那么,就应该首先向"叛军"施加压力。
2004年4月1日,在非洲联盟调解下,苏丹政府与苏丹解放军及正义与公正运动的代表在乍得首都举行了谈判,4月8日双方达成停火协议。同年7月15日,双方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了第二论谈判。反政府武装提出六点要求,主要是解除达尔富尔阿拉伯民兵组织武装、对所谓"种族灭绝和种族清洗"进行国际调查、释放战俘、把谈判地点从埃塞俄比亚转到中立国等要求,苏丹政府拒绝接受这些要求。4月17日,此次谈判宣告破产。同年12月,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又举行了第三论谈判,也未取得任何进展。
一年多来,经过中立国乍得和非洲联盟多次协调,阿布贾谈判仍在继续,谈谈停停,至今仍未解决任何实质问题。为此联合国安理会于今年上半年曾发布1590和1593号两项决议,要求苏丹政府和达尔富尔反政府武装在非洲联盟的协调下尽快停止武装冲突,和平解决争端。自去年4月8日苏丹政府与达尔富尔反政府武装签署停火协议以来,双方之间未发生严重武装冲突,但反政府武装袭击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人员和抢夺援助物资的事件仍然不断发生。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反政府武装企图用上述事件对苏丹政府施加政治压力,迫使苏政府在谈判中做出更大让步;另一方面,反政府武装内部管理混乱,也可能是基层武装人员随心所欲采取行动所致。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经过苏丹政府的较大努力及联合国组织的大量物资援助,该地区局势和难民生活问题不断得到好转。今年5月份以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美国副国务卿及西方国家官员多次亲临该地区视察,他们都认为该地区局势有较大好转。今年6月初,又恢复阿布贾谈判,目前双方正在谈判中,估计近期不会达成任何协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