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培训的基本目的就是帮助特定人群更好地融入目的文化。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可以让大家有机会反思,如果理解异己人群的行为方式,如何同这样的人群进行交往。事实上,正如之前的帖子中提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意识、知识和行为三个方面。本周的单次培训过只可能在意识层面对大家进行启发,同时设计一些知识层面的东西,至于跨文化交际行为,对大家来说可能就是你们的日常生活了。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在过去同德国人或其他人交往过程中有不顺畅的地方,那欢迎你过来,我们可以一起讨论,问题可能存在于哪里,如何才能让我们的交际更顺畅。如果你觉得自己的交际毫无问题,也欢迎你过来,给大家传授一下经验。
Share |
Share

TOP

TOP

TOP

不管怎么样,又了了一桩心愿。
感谢Irene,她昨天刚刚从柏林赶回来,还生病了。为了这次培训,她做了很多准备,又是抱病来的。所以,尽管她看不到我们的帖子,更看不懂。但还是要表示由衷的感谢。
也感谢所有过来参加的朋友。本来想也就是初来乍到的同学们会有些兴趣,没想到现场还来了很多大家。你们发起的讨论使得整个培训更具深意,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上。
正如大家知道的,跨文化培训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不是几个小时就能实质性地解决问题的。事实上,也没有任何培训能解决实质的问题。跨问话培训的意义更多地还在意识层面。也就是说,通过培训可以促进大家多多反思。无论是价值观还是行为方式,如果我们肯自己多做一些反思,或许会少很多烦恼,生活的道路也会更宽阔的。
总结一下今天的培训,大概有如下几个方面更可以供大家思考的:
1、主观上对别人进行判别和判断,往往不是很简单的,而生活中我们却经常这样做,这个人这样那样,德国人这样那样。
2、自己一个人判断与很多人共同判断不一样,因为我们经常会受到别人的意见的影响,而反过来,我们的一件可能也影响到了别人。
3、听其他人谈论自己的时候,并不是很容易就可以保证自己一言不发,因为他们说的不一定是对的,却又看似有板有眼。那我们自己呢,是不是也经常根据个别表面信息就做出很多判断?
4、讨论价值标准的时候,碰到中国问题,我们都能给自己一个余地,说说过去怎么样,现在怎么样,趋势如何,所以很少出现极端化的情形。但遇到德国问题,基本上都是断定了就是这样或者那样,很少有其他的余地。这个说明了什么呢?
5、案例分析的第一个,告诉我们,要更多地了解别人的文化,甚至在我们看来习以为常、毫无异议的礼节在别人那里也是不知所措的麻烦。
6、案例分析的第二个,告诉我们,就做你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你所相信的专家,也不一定能够帮到你,因为,真正的专家并不相信临时的伪装。当然,我不是说不要听取别人的意见。毕竟凡是没有绝对,任何时候都要记住Context.
7、我很喜欢桔子的这个环节。每个人看起来都是相同的,其实又是不同的。 文化也这样,同时,或者看起来是不同的,却也有是相同的。(另外,我个人还很喜欢一篇关于桔子的文章,稍后奉上)。其实,Irene也提到了, 就是遇到事情的时候,也不要完全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或者是对方的责任。我们可能总是以为在别人的国家,在别人的文化中,如果出了什么问题,也是自己的问题,并不一定是这样的。
8、说白了,跨文化交际也是任何人与人之间的交际。
我就简单地说这些吧。
我们不是喜欢说,言长纸短吗!
培训也好,闲聊也罢,我只是希望大家可以以最好的状态在这里学习和生活。让生活更有质量。
也祝愿大家可以在这里高质量地生活。有很多很多的收获,无论你要在这里呆多久。

TOP

你无法做一只人人喜欢的桔子 zt
我喜欢吃桔子,而我父亲再好的桔子也不吃。有时候我们劝他,诸如桔子富含维生素C啊,这个牌子的桔子特别好吃啊,他就强调说:“再好的桔子我也不喜欢吃,因为我根本就不喜欢桔子的味道。”
我觉得很遗憾,但他的话突然让我有了想法。是的,作为一只桔子,哪怕是再好的桔子,在这个世界上,也照样有人不喜欢的。
后来,我在去年的学校教务处主任竞选演讲中,不知道为什么,就想起桔子的问题来,我对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说:“请相信,我将尽我所能做到最好,虽然我无法做一只人人都喜欢的桔子,但我一定努力做一只最好的桔子!”
我的演讲获得了成功,我想,是因为我态度的真诚。
当我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他人对我不满,我首先检点自身,力求做到更好,然而,也有太多太多力不从心的时候,有时便并非我的过错。这个时候我便对自己说:“何必苦恼?你无法做一只人人喜欢的桔子。”
这个世界上的人,各人都有自己所爱的萝卜青菜,通往罗马的道路,有千千万万条,很多问题,不是单项选择,答案,往往是丰富多彩。确定的世界是人为制造的,不确定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每一件事情的变化有一千种可能。
因为谁也不愿意接受一个没有现成答案的世界,所以,人们喜欢欺骗自己说:答案是早就存在了的。
所以人们常为不被接受而苦恼,总以为错误一定来自自身,我们总想:“也许我不是一只好的桔子。”在沮丧中,我们失去了对自己的信任,在他人的眼光中,我们匍匐前行,有时候甚至失去了前行的勇气。
这几天,接二连三地听到南京市的几个中学生因不堪父母给的学习压力跳楼自杀的消息,甚至有好事者称今年为南京教育界“跳楼年”。
我感到不胜寒凉的悲哀。
我们且撇开应试教育的残酷竞争不谈。因为在现代社会中,即使没有应试,我们的孩子们也必须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生存竞争,在这样残酷的竞争中,我们是否应该早点教会他们舒缓压力,积极地面对现实?
我想对这些孩子的父母说:你的孩子无法做一只人人喜欢的桔子,并不等于他就不是一只好桔子,发现他的优点,你将发现他(她)是这样地令你们骄傲。给他们自信,这才是你们所能给予的人生的巨大财富。
我想对这些孩子说:你无法做一只人人喜欢的桔子,别人爱吃香蕉苹果,那绝对不是你的过错。开心地接受自己,才能走长远而宽阔的道路。
若全世界的人都不肯认同你,那确实是你出了问题,如果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人对你非议,真的没有必要在意,因为,你不能,也不必做一只人人都喜欢的桔子。
生活中遇到他人对你自尊和自信的打击,或者是工作上头的责难,或者是学习上的嘲笑,或者是爱情中的被遗弃,确实都是人生中很残酷也很难接受的事。我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最脆弱的东西。我们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我真的这么差啊?”而后,这种消极的情绪会使我们沮丧甚至一蹶不振。
我唯一想说的是:你无法做一只人人喜欢的桔子。你只能做到努力去成为最好的一个,很多时候,事情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你不放弃地继续努力下去,迟早会有人在收获的秋天发现你这可爱的果实。那时候,我们当庆幸自己就是这样的一只桔子了。
   坚持做最好的自己。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相信我,这样想着,你会轻松快乐许多。
   然后,你便能有美丽的心情看到生活中的种种美好,水清鱼读月,花静鸟谈天。世界,仍是一个等待你成熟的果园。

摘自:《青年文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