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20# hallobitt


哇,真的吗?
在一个演播厅录制?
难怪。。。最近有一些来【非你莫属】的选手说,
他们之前也参加了【非诚勿扰】节目~

Share |
Share

TOP

回复 22# 水鱼

也谢谢楼主的鼎力支持~
现在已经收到BOCHUM地区多位选手的报名信了~
希望他们都能有出色的表现~

TOP

回复 23# 水鱼

你可以代表部分同学的意见发言~~~呵呵
比如什么专业在波鸿或者北威更加热门,哪些专业比较著名。
还有咱们德国的选手更关注哪些行业,对哪些领域的BOSS感兴趣~~~

TOP

回复 24# 水鱼

嗯,最近国庆期间 确实收到不少选手来信~
不知道是否还有更近一步消息呐~?

TOP

回复 34# ieye4u


呵呵,好的,没有问题~
稍后奉上!
如果有什么期待的企业或者行业领域,
也可以留言~

TOP

回复 36# ieye4u


哇~德国的金融专业相当棒呀~~~
垃圾处理这种环保专业 现在在国内非常抢手

TOP

有一天,某大出版集团的老板收到一封信,该信是一位求职者写给他的,信上写着“不请我是你的损失”。于是,老板决定要见一见他。
  
且不说这位求职勇士的面试结果如何,就目前而言他已胜过其他数百位循规蹈矩的求职者,获得一个难得的面试机会。不管这个案例真假如何,但它告诉了我们找工作怎样出奇制胜,怎样胜人一筹。我们发现,同样一个学校、一个班级,而且各方面情况相差不大的几十个同学中,找到工作的顺利与否会相差极大,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不同的求职方法和求职策略。
 
专家在《求职圣经》一书中介绍了五项最有效的求职方法:  
创意求职法——成功率86%它的主要特点是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专业知识,向有兴趣的公司查询职位空缺情况前,设法拜会公司的决策人。实践表明,那些愈不登广告招聘人手的公司,竞争对手愈少,如得到雇主垂青,对方可能为你度身打造一个职位。
  
直接找公司的负责人——成功率47%这种方法有较大的难处,因为你很难找到与那些跨国公司、大公司老板会面的机会,你很可能要锲而不舍花上几星期,甚至更多时间,对方才肯见面。
  
找朋友介绍——成功率34%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可请教认识的每位朋友,了解哪里正有空缺。由于是朋友、特别是知心朋友,对自己各方面情况比较了解,而且中国人又特别讲情面和义气,所以朋友的介绍是找到理想工作的一条重要的途径。
  
找亲戚介绍——成功率27%向亲戚打探各种工作机会,这样可扩大找工作的范围,事前便应该给亲戚朋友一些较详细的个人资料,如你要求的工作类别、个人专长等。
  
利用母校就业指导中心——成功率21%由于近几年毕业生市场化就业工作经验的积累,各个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与不少大的用人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他们对就业资讯、职位空缺掌握得比较全面,加上是自己的毕业生,学校的“胳臂”终归往里拐。


采用这五种成功率较高的寻工方法,最重要的是你要不怕“拉不下面子”,同时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专家也提到四项最为人们熟悉、为多数人使用的寻工方法,失败率却比想象中高,
例如:
靠招聘广告——失败率76%-95%,
职位愈高失败率也愈高;靠职业介绍所——失败率76%-95%,
这也视职级高低而定;靠行内专业或贸易刊物的招聘广告——失败率93%。
靠大量寄出履历表——失败率92%。

1b7f49ec925ff7af33add1d6.jpg (80.7 KB)

1b7f49ec925ff7af33add1d6.jpg

http://weibo.com/2141470321

TOP

回复 43# 490522133

哈哈
让你难忘的特色礼品~

TOP

本帖最后由 夏佳顺 于 2011-11-10 12:47 编辑

回复 43# 490522133

一、我想做什么
  人人都有理想,那是我们成功的原动力。对于自己都不知道要去哪里的船来说,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明白自己想做什么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很多人
把自己的理
想在尝试之前就扼杀了,因为他们不够勇敢和自信。这种思维方式,就像不停注水的沙袋,越来越沉重,只能拖住你的脚步。因此,放下所有的疑虑,从现在开始认
真地分析一下自己到底想做什么!
  1、通过大学中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和参加的活动来初步确定自己的兴趣所在。
  2、了解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等相似机构所能提供的关于职业的信息,认识不同的职业。
  3、和他人讨论你的职业兴趣,当然是那些能够给你建议的,尤其是已经在工作的人。
   
二、我适合做什么
  理想不同于梦想的地方:理想是建立在自己的实力的基础上,客观的长远的规划。当明白了自己想做什么后,接下来就是要分析你到底适合做什么。公司
在用人时,
非常讲究“match”,例如宝洁的用人原则是: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一定是最适合宝洁的人。因此我们也要将自己的兴趣同本身的能力学术背景相结合,来综
合评价一下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
  1、接收专业的个人定位测试,从而加深对自己的了解,明确你自己想要加强的竞争力。
  2、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不同职位的用人标准和原则,了解不同职业,职位所要负责的事务,也自己的背景进行对比。
  3、通过询问已经工作的学长或自己的家人,请大家帮助分析一下,自己更适合做什么。
   
三、 我能做什么
  这一点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不仅决定了自己的未来规划,也是用人单位最关心所以着重考虑的问题。因此,确定这一点,我们便能更了解如何去应对用人单位的面试,如何将自己的实力,能为公司带来的利益充分表达清楚,让我们在面试以及以后的工作中脱颖而出。
  1、了解每一点相关信息,有可能的话参加专业的求职培训,向专业职业机构咨询。
  2、通过求职或兼职的经历,认真分析自己能胜任的工作,挖掘出自己的潜力。
 
四、 了解工作
  一份工作,包含三方面讯息:行业,公司和职位。明确了这三点,才能确定一份工作的性质,职责,所需能力以及技术的要求,才能明白这份工作是否适合你,你是否有兴趣。
  1、行业:不同行业都有其自身特点,从事咨询行业的人不同于从事IT行业的人。俗话说的,隔行如隔山,缺乏对行业的了解肯定会成为求职路上最大的障碍。
  2、公司:不同行业的公司当然是不同,同一行业之内,不同公司也是各有各的特色。不仅仅是企业文化,形式风格不同,经营模式,运作方式也会有很
大区别。比如宝洁和雀巢,同属于快速消费品业,但还是有很大差异。宝洁看重领导能力,因此有领导精力的可能容易得到offer。而雀巢就更比较看重沟通技
巧和能力。
因此,在面试时如何充分发挥个人的沟通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对一个公司的情况十分了解,才能在应聘过程中表现出你的各大优势,赢得HR对你的青睐。
  3、职位:同一个公司内部,不同职位所要求的素质也是差异很大的。比如做技术类的可能会要求职员具有创新意识,做财务可能更看重诚实谨慎,而从
事销售的人员可能会要求开朗大方,善于与人交际。这是因为不用职位所承担的职责是不同的。试想,如果你对你要应聘的职位都不了解,HR怎么会把这个职位给
你呢?
  
 五、总体来讲,公司需要的人才要具备两种能力----“硬技能”和“软技能”。
  硬技能(Hard Skills)
这个词一目了然,就是过硬的本事,是为从事某种专业或工作所特别具备的能力。很多公司在专业面试的时候,对专业知识本身的掌握和应用非常看重,有些甚至对
是否有相关工作经验也有要求。因此,硬技能在应聘某些工作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应该时刻记住的是,公司在招人的时候总是从自己的利润最大化角度来考虑,公司可以给你培训的机会,但是公司没有给你教育的义务。进入职场,你就不再是在课
堂中学习了。
  软技能(Soft Skills)
有不少企业,他们对求职者的专业限制并不严格,比起专业知识本身,他们更看重应聘者的学习能力,沟通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甚至个性,气
质等其他因素。应聘一些大公司或外企,往往就非常重视应聘者的软技能。
但一般说来,软技能绝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时间来积累的。因此在求职之前就该注重培养。公司需要你,是要你为公司带来利润,创造效益,因此需要的人既应该
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该具备富有竞争力的其他综合素质……
   

20e1034216a8cd21d8b4bd7d.jpg (35.7 KB)

20e1034216a8cd21d8b4bd7d.jpg

TOP

要想找到工作、工作得心应手并有机会谋求更好的工作,就需要提前做好大量的功课。

  有效广交人脉
  华盛顿州雷德蒙德市的职场教练安德森建议,集中精力同10位潜在的雇主建立起“战略性关系”。也就是说,不要使用“电梯行销”式的方法,硬拉着别人,试图在短时间内向对方推销自己。
  安德森坚信,“你不可能在60秒之内跟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人们都愿意雇用自己喜欢和信任的人。”因此,花点精力跟熟人们建立更密切的联系吧,让他们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找到你,并经常跟他们沟通你的工作近况。
  你可以通过那些联系密切的熟人、社交网站以及一些很好的“串联式人物”来为自己做有效的推荐。这些“串联式人物”跟你的工作也许根本不搭界,他
们可能是美发师、牙医、牧师、会计等专业人士,他们可以在不同行业之间牵线搭桥。波士顿的社交顾问达灵表示,串联式人物“把你介绍给别人,因为他们很乐意
这样做”。
    关注小小细节
  有些小小的失误也许就会令你的事业发展偏离你的预期轨道。讲话像个小孩子、说同事的坏话、跟人握手时手心汗津津的,都会显得你这个人很没有教养。
  过时的衣服、磨损的袖口、凌乱的头发、破旧的鞋子或者领口开得太低都会令别人感觉你缺乏应有的判断力。纽约州布朗克斯维尔的猎头库克建议,“应当以适合自己年龄的最得体的装扮呈现在他人面前。”
  就连上洗手间的习惯也会产生影响。高科技人才猎头韦尔曾供职于一家大型猎头公司,公司前台办公桌旁边就是客人专用洗手间,如果求职者上过厕所后没有洗手,前台接待员就会给合伙人发出警告。
  求职信同样也需要关注细节。Inspirica 公司首席执行官雅各布森表示,“求职信的每一处细节都要非常留意。否则的话,就很可能会错失良机。”
   充分利用名片
  通常来说,简历反映的是你过去的工作经历,而无法展现那些能让潜在雇主受益的、有助于推销你自己的技能。吉利斯提出了“预简历”的概念。他认为,在简历中附加一份“预简历”会更有说服力,在这一页纸上写下简短、客观的陈述,描绘出你将为应聘的这家公司作出怎样的贡献。
  预简历还应当突出你四项工作成就——以及众多会引起简历跟踪软件关注的关键词,比如“可胜任多种岗位的专业人士”。
  网上简历还可以添加其他的内容:你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样本,推荐人的视频推荐,以及任何可以展示你事业成就的数据资料,比如超标完成销售额。
  你的名片同样也很重要,名片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在你的名字下方列出你最突出的技能或是最高学位。不要写联系地址,以表明你随时可以更换工作地点。千万不要忽视了名片的背面,不要让背面一片空白,可以在这里写下你曾经效力过的最有实力的那家公司的名称。
  乐于帮助他人
  不管你现在已经上班了还是正在寻找工作,都应当不计回报地帮助别人发展事业。
  新方向公司是波士顿一家为高端管理人员提供职业转型及职业规划服务的公司,他们的客户是待业的高端管理人员,公司鼓励这些客户为那些拿救济金的
母亲、无家可归的退伍老兵和其他寻找工作的人提供帮助。银行家勒尼汉在2003年之后3次成为新方向公司的客户,每次都担当了义务职业导师的角色。
  他说,自己最近的一次任务是给一些失业的行政助理分析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结果给美国合众银行一位招聘专员留下了很好的印象。1月份,他担任了合众银行某个事业部的高级副总裁。
   做好挑战准备
  经常审视自己的理想、自身价值及有效技能。审慎细致的自我评估,可以缓解你对于职业、行业、工作地、收入改变的紧张感。
  皮尔索尔起初是拿计时工资的制造业工人,2006年失业,第二年在一家商业软件开发公司找了一份产品经理的工作,并兼职从事急救员工作。
2008年再次失业后,他决定从事自己真正喜爱的事业:医疗保健。现在,皮尔索尔马上就要完成护理学校的学业了。他说,“我又一次得到了重生。”
  要想在目前的公司做得成功,你应该让自己有足够的变通能力,可以适应其他的平级岗位。职场是青睐那些多面手的。

6c4fac778f4352b78b139995.jpg (83.48 KB)

6c4fac778f4352b78b139995.jpg

http://weibo.com/214147032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