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dortmund2010
我们现在是按10个大人150-180欧元的标准点菜,孩子的餐费也在里面,酒水免费。
Share |
Share

TOP

44# xiaolu
欢迎来观摩。
不过如果开车的话最好自带桌椅,最起码带上椅子。否则就要看是否幸运,哪家暂时没来能有空位子了。

TOP

本帖最后由 家庭主妇 于 2010-9-24 09:44 编辑

读经班成立之始,有家长提出了孩子读经是否需要理解的问题,并认为生长在国外的孩子不需要理解,妨碍个性的发展,认字就可以了。经过一年多和儿子的一起学习,我有一些体会:理解是应当的,但是经典量太大了,不可能一一解释清楚。对于这些古文经典,没有诵读的基础,不熟悉其文字,便很难得其文气。想更好的理解经典内容,无论是对大人还是孩子,首先要做的是诵读。

当时对这个问题发了个回帖,现在也把它转过来,大家共同交流吧:


古文生涩,不首先诵读,不熟悉文字,讲解了也会很快忘记。边读边讲事倍功半,这个方法不可取,林林一般也是在总读,读不懂的情况下会问我,我自己读书的时候高兴了会跟他说说。
正如你所说,时代变迁了,语言文字也发生了变化,不可能所有的思想都能被世人接受,何况圣人也是人,盲目的崇拜是一种悲哀。东西方文化的确存在差异,但是也有很多共识,或者说是人类的共识。如今社会强调个性的发展,当然是好事,但是过度强调的话,会产生浮躁。古人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可以很简单的拿来,可是我们不学习,有时候甚至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感悟,等静下心来再去翻阅那些古籍的时候,才发现古人比我们要智慧的多,其实我们已经走了很多的弯路。我不是说古人的智慧不可逾越,只是认为一个人在小的时候能够博采众长,让他未来成长的路上少些羁绊,有什么不好呢?
我出生在文革如火如荼的年代,从小听着批林批孔,反克己复礼长大的,给儿子读论语念到克己复礼的时候,还感觉这是一句很反动的话。那时候破四旧,一切和传统文化有关的东西都是糟粕,强调新时代,新发展,要文化大革命。前一段《论语》读到: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 不问马。 意思是: 马厩烧了,孔子退朝回来,问:“伤人了吗?”而不问马的情况。很有感概,两千多年前的人就能体现如此的人道主义,如果现在的人学习体会到了这些经典,还会大肆宣扬为抢救集体财产舍身扑火的故事吗?人的生命会这么不受到尊重吗?
经典里面的很多道理我不但不认为对孩子有什么不好的影响,甚至认为对他的个性发展很有帮助。 比如我们读《孙子兵法》,整本书体现的都是一个大将军的运筹帷幄。林林最喜欢的一句话是:“ 静以幽,正以治。”  我不是说非要培养林林去做一个大将军,对一个普通人来讲一样的,做事情不冷静下来如何深入思考呢。
还有《论语》里的“见小利而大事不成”这种道理完全也可以灌输给他。前些天去幼儿园,起床有些晚,他穿衣服的时候着急扣子系不上,告诉我:“ 妈妈,欲速则不达啊。”
总之,对孩子来讲,认字是初级阶段,理解其后为之。 很多现代人自以为聪明的想法,其实古人早就提出来了。学人之长,不断的补充自己,才会进步的更快吧。

TOP

本帖最后由 家庭主妇 于 2010-9-26 18:53 编辑

今天的课堂笔记:
2010-9-26
我们读经班没理由都能找出理由一起玩一起热闹,何况又逢中秋佳节更是不能放过。今天大家抱着既来上课学习,又期待着课后去杜塞酒楼放松享受的心情来到了课堂。
经过三个多月的磨合,我们的读经班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形成了非常好的默契。家长们之间少有的投缘,孩子们也一起玩的很高兴。原本大家一直想找个更加理想的场地,以便孩子们能更好的读经。前一周和杜塞的几个妈妈到杜塞的一所学校去看过,但是多数家庭还是离Wuppertal近一些,并不打算搬家。今天课后开会再次讨论了这个事情。分家是大家都不愿意的,一个很好的集体就此分开,似乎没了气场。一周只有一次课,并不指望在课上能真正学到多少东西,关键是在这个集体中大家能够相互鼓励,相互督促,也给了孩子们一种信心,告诉他们读书是应当做的事情,并且能做好。当然从杜塞地区过来的家庭确实远了一些,如果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能够有自己的读经班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目前考虑到场地问题,以及为保证整体的课堂气氛和效率,Wuppertal亲子读经班不再接收新的家庭,如需观摩可以提前预约。另外人多想法多,很多事情不容易统一,我想是否成立一个专门的教研小组。大班两位家长,小班三位家长,前提是这些家长要花时间和精力研究儿童教育和读经教育理念,为我们的读经班提供更好,更为系统的教学安排。
中秋节虽然已经过去了三天,但是今天课后在杜塞洪园酒楼的中秋聚餐是早就安排好的。 几位家长自制了月饼大家共同品尝。 近水楼台先得月,我先把自己做的月饼照片贴上来了,其他的妈妈也一起来贴啊。 只尝了叮叮妈做的就没肚子了,实在太好吃了,赶快把方子写在博客里,好让大家都学学。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可惜我们远隔万里不能和国内的家人团聚,赋词一首,聊表心意吧。

十六字令    月圆思乡


又是一年月饼香,
人何在?
隔水独相望。


遥夜依窗念家慈,
情有托,
心曲赋新词。


云散星稀玉盘盈,
思无尽,
万里共月明。

DSC_0256a.jpg (111.78 KB)

花好月圆

DSC_0256a.jpg

TOP

课堂笔记:
2010-10-03

经过三个多月的探索与实践,大家各有所得,也同时经历了各种困惑。按照王财贵教授的理论,读经教育应该从胎教开始。听起来不可思议,但是在实践中多少有些认同感。如果一个孩子懂事以后再让他接触经典,读那些让他完全不知所云的东西,确实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经典无论是语言上还是思想上都承载了古人的智慧,是很好的教材,千百年来也一直被古人袭用。时代变迁了,语言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典便显得高深莫测。如何让我们的孩子能够接受并掌握这些经典,为中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教育是门学问。立安妈的加入给我们的读经班带来了新的气息。现代教育法远比古代要丰富得多,也深入得多。尤其近年来对幼儿教育的研究更是五花八门,读经教育只是其中的一种。但是不管哪种方法都是很多专门人员经过研究发现的。读经是班上所有家长都认可不变的,但是我们也不排斥其他的科学方法,综合运用到实践中,让孩子们最大程度的受益。
为了进一步加强读经班的教学质量,今天课间休息的时候,大家选举出了五人教研小组的成员。立安妈为教研组组长。我和乐乐妈主要负责大班孩子的教学。立安妈,欣欣妈和叮叮妈负责小班孩子,以脑开发为主题,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指导,让孩子们在自然的状态中提高学习效率,掌握更多知识。
五人小组的成立意味着分工的细化,改变以往都负责但都没有真正负到责任的状况。其实班上每个人都是参与其中的,只是扬长避短发挥各自所能而已。
今后的教案由教研小组给出。领读跟读部分我和乐乐妈可以负责。分班以后小班的卡片可以大家一起制作,由叮叮妈负责课堂指导。本也考虑米米妈来负责小班的,因为米米妈的嗓音清脆悦耳有穿透力,只是长相太甜美了,怕小朋友们不能集中精神。所以还是一致选择了安详和谐,有亲和力的叮叮妈来完成。
三个多月来,我们的读经班在不断的改革,这次的改革稍大一些。无论怎样大家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我们一起努力吧!

TOP

54# jijia778115669
读经学校还不去想。脚踏实地做好当下的事情,让我们读经班的每个孩子都能真正受益,是我们的目标。

TOP

56# jijia778115669
谢谢你的鼓励!不过办学是个很严谨的事情,时机不成熟我们是不会做的。

TOP

2010-10-10

金色的十月,秋意正浓。每当这个季节,我都会捡些野栗子,采些挂满枝条的红果摆在餐桌上做装饰。喜欢秋天的果实累累,喜欢秋天的成熟。秋风袭来,赶走了夏的炎热。此时此刻,只想尽情的呼吸秋的气息,感受秋天的满足。
和读经班这个大家庭的成员们在一起,始终感觉到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我们现在上课大体分成读经和大小班分班练习两部分。读经部分比较单调,就是不停的诵读,不停的听。最后二十分钟大小班分班。大班孩子主要是写字,组词,造句的练习。小班孩子在教研组长立安妈妈的安排下,对孩子们进行了识字闪卡和科技闪卡的训练。今天的科技卡片是有关海洋生物的。漂亮的图案加上立安妈生动的语言讲解,惹得大班的孩子都无心写字跑去观看。相信对孩子们是非常生动有效的科普教育。
课后,桌椅搬开,风廷爸开始教大家哼哈拳。毕竟是舞蹈家,动作一出手太有魅力了。大人孩子们都兴奋不已。几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做下来竟然微微出了汗。
随着新思想的加入和家长们的分工细化,亲子读经班的活动也是越来越丰富。大家有力的出力,有办法的想办法,相信我们的读经班一定会办得更好。

TOP

本帖最后由 家庭主妇 于 2010-10-17 18:16 编辑

2010-10-17
经典的魅力在于思想的博大精深以及语言的精美。利用儿童天生的语言天赋,让他们在记忆的黄金期不把时间浪费在平庸之作上,这应该是读经理念越来越被接受的原因。理论上讲,孩子从一出生就具备学习经典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是大人无可比拟的。从读经班的情况看也确实如此,大班大一些的孩子理解力和接受能力非常强,但是他们大脑复印机的功能的确比不上两三岁的孩子。
读经班成立快四个月了,家长们的热情始终不减,但是对读经过程中遇到的很多疑惑却也始终没能找到答案,最主要体现在读经时的一厢情愿,单边主义,家长很积极而孩子却不肯听,不肯指,不肯读。教林林读经有一年多了,我也有同感,为了让他读经,每天都经历着耐心的考验与磨练,总是捱到晚上睡前读个三五分钟,十分钟凑合了事,习惯形成了,但是兴趣没培养出来。
最近阅读了教育专家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书中作者对如何培养女儿阅读习惯的养成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感觉茅塞顿开。有兴趣的学习和有任务的学习从性质上讲是不同的,一个主动一个被动。去年七月份刚刚开始教林林读经的时候,林林正好得了两个星期的肠炎,我只能天天给他念,不要求他什么,结果他不仅全会背了,而且让他指读的时候也很开心,自己还边念边编小调唱着玩儿。等他病好了以后我感觉这种读书认字的速度太慢了,就要求他跟我一起指读,结果总是不高兴。虽然我尽量不逼他,知道会有后遗症,但总认为学习是应该的,他没有理由拒绝。但我现在明白了,我在教育上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急功近利。读经典的作品本是应该怀有崇敬之心,像练气功一样心无杂念,反复诵读的,这样才可以深入到脑海中,不仅可得其文气,且能加深日后的理解。现在人们说起儿童读经,感觉赋予了它太多的希望: 学习中文,读书认字,了解文化,继承传统,智慧启迪。。。我们知道读经的好处,也了解了儿童读经的可行性,但是没有根据教育的原则,启发儿童的兴趣,激发儿童自主向上之心,而是目的性很强的当成了手段,成了每天要完成的一个任务,导致不配合甚至厌烦应该是情理之中的。
“少则得,多则惑。”“无为而无不为”我们天天读《老子》,这些话现在读起来感觉豁然开朗。目的单纯一些反而能得到想要得到的; 不去做自以为应该做的事情,很多问题反倒迎刃而解。那么我们现在就不去想别的,只把读经当成是一种文化熏陶,每天陶醉其中,感受它的美,体会它的精深,足矣。
现在班上一到四岁的孩子很多,针对这个时期的孩子做到听够就可以了。等他们能真正坐下来读书识字的时候,我相信有了前面的功底,有了兴趣的激发,识起字来会像脱缰的野马不可阻挡。两年突破识字关完全可以达到。另外也不要做多少解释,古文有时候只可意会不可用白话文言传,解释多了会破坏语感以及自主想象力。
下面这张画是林林前些天画的,他问我是什么意思,我说是云彩?迷宫?结果他说是: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他一口气背完了《老子》第一章,说完,还注了字,画个小箭头标明是这幅画的意思。我完全没有给他解释过,尽管画得像两三岁小孩子的涂鸦,但他能有这样的理解我还是很惊讶,看来不只是单纯背下来了,在孩子的心里是有他们自己的理解的。

P1000091a.jpg (48.66 KB)

林林眼中的道可道,非常道

P1000091a.jpg

TOP

本帖最后由 家庭主妇 于 2010-10-25 15:08 编辑

课堂笔记:由欣欣妈执笔
2010-10-24
今天林林和林林爸爸生病了,很遗憾林林妈妈没能来上课。但还专门跑来给大家送了
一趟教材。课堂笔记就由我代写了。从小学到高考语文一直是我最差的一门,一直偷偷窃喜大学没有语文课。一直很怕写作文,这次笔记我就给大家记个流水账吧。
上完今天的课真是感慨万分啊,不得不说,课上的太好了!按照约定只要来够两家,
我们十点钟准时开读。前两节课没什么可说的,老规矩家长领读,中间学唱唐诗。课
堂秩序很好,偶有孩子跑动,但在座的家长和孩子们都是安心的诵读,不受干扰。第
三节课是我们今天的亮点。一开始由叮叮妈给大班和小班的孩子一起闪百科卡。今天
的主题是世界名画,由叮叮妈亲情奉献。画面制作的可以仿真,配上叮叮妈专业的讲
解,一句话,受益匪浅。完全吸引了孩子们和家长们的眼球。接下来大小班分班,大班孩子首先就位开始了他们的复习内容,看得出孩子和家长们的认真和专注。
小班孩子闪完字卡后进入了今天的高潮,站到台前背诵。我真是找不出什么话来准确的.
形容我现在的心情。叮叮,嘉嘉,阳阳,欣欣,米米,小路,东东,他们真是,太棒了,太太棒了!小朋友们读得真是意犹未尽,一圈一圈的排队 。叮叮和欣欣排队的时候还拿着书讨论呢,米米悦耳的声音真是好听,东东在小朋友们的带动下也勇敢的站到了椅子上,老公经常和我感叹,嘉嘉进步真快啊。看着孩子们兴奋的样子,看着妈妈们写满幸福和满足的笑脸,不禁让我想起孩子们刚来读经班时的样子。尤其是阳阳和小路,当时哭哭啼啼抱着妈妈不肯走进教室的小路已经成了一个小小男子汉,成了我们读经班的小小新星。阳阳是一个多么腼腆害羞的孩子啊,那时洋腔洋调的跟读,常常惹得大家忍俊不禁,现在大大方方站在台前诵读,还那么积极踊跃,别说阳阳妈了,就是我今天站在旁边都激动不已。四个月来,孩子们成长的点点滴滴,孩子们的进步和妈妈们的坚持是分不开的,这份坚持的付出我想每个妈妈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吧。
随着孩子们的成长,家长们也在悄悄地变化着,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就说说我老公吧,
刚开始来上课的时候,他就是为了充当车夫,时常会有些小抱怨,会怂恿我们自己开
车去。尤其是课后有活动的时候,抱怨就更大了。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抱怨声没了,
周日的读经班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会时不常的来帖子里转转,还煞有介事的和我
说,XX妈妈说得有道理。不问世事的他,会主动和我讨论孩子的教育,时常感叹阳阳
爸爸真厉害,每次都来,还跟读,读得还真好!有一次我和他开玩笑说,参加读经班
后我们的关系好像比以前好了。不好意思,笔记被我写得有些跑题了。
就是想说一句,妈妈们,认识你们真开心!最后丰庭爸爸的哼哈拳使今天的课进入了另|
一个高潮,看看爸爸妈妈们出的汗就知道了。
赞一个叮叮妈妈,课上得越来越有感觉了。祝林林和林林爸爸早日康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