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关于Wuppertal亲子中文班

本帖最后由 家庭主妇 于 2011-5-29 18:13 编辑

Wuppertal的亲子读经班组建于今年的六月份,由家长自行管理,组织上课,每周日上午10:00至12:00在火车站附近的一个场地举行,每次只需交纳2欧元的场地费,任何人都可前来参加。小班四岁以下的孩子全部需由家长陪伴。
起因很简单,因为我本人非常认同读经教育的理念,就是小孩子通过学习四书五经之类的古文经典,达到学习中文和领略中国文化的目的。
我的儿子一年前开始读经,那时四岁半,我们现在已经读完《孙子兵法》,《老子》,《易经》的一部分,《论语》半部。个人感觉受益颇深,我自己也深深的喜欢上了这些传世经典,不仅增强文字造诣,更能修身养性。只是独自在家教子,每每绞尽脑汁,实感不易。于是想给儿子找几个小伙伴,让他有个集体感,增加些自觉性。于是网上发帖找人,没想报名的人数大大超过我的预计,不想对不起朋友和那些相信我的人,于是充当了发起人和组织者。
现在我们的读经班影响越来越大。前来读经的家庭来自周边的不少城市,因此桌椅也成了我们的问题。欢迎大家的关注,也希望能够尽早解决场地问题。
关于我们这个读经班的情况,我会陆续报道。
Share |
Share

4# youryuer
总版肯定是没孩子呢,读经教育一点儿都不知道。我跟儿子一块儿读经,我的脑袋像传真机,他的脑袋像复印机。白天一样听CD,晚上拿书教他,我念上句,他接下句,搞不清谁教谁。
今天儿子病了,以后有空多聊聊。

TOP

好像我记得有句话是"四十读易"?
德国的牛 发表于 2010-8-23 16:29

这是谁的名言? 我怎么只听孔子曰过:“四十而不惑。” 对我来说只说对了一半儿,大事越来越明白,小事越来越糊涂,奔老年痴呆症去了。不过孔圣人倒是不计较小事的。

TOP

来了来了,我是叮叮妈,读经典就是为了孩子学中文,认中文字,事实证明有效果。欢迎别的同城孩子一起加入,有三岁多的最好 当然也欢迎大大小小的孩子加入,我们就更热闹了。
huochai 发表于 2010-8-23 18:43

我们叮叮才三岁多,现在可是《老子》前二十几章拿起书来,连背带读了。

TOP

13# youryuer
恭喜,恭喜!多多交流!

TOP

15# youryuer
考我?不明白呀。

TOP

17# youryuer
总版真有特色,谢人都这么暴力。

TOP

19# youryuer
代沟啊,代沟。

TOP

我们读经班昨天有六家人去了这个农庄,明天才回来。电话联系据说玩的不错。
http://www.ferienhof-laurenz.de/hofleben.html

TOP

本帖最后由 家庭主妇 于 2010-8-29 20:18 编辑

把今天的第十一次课堂笔记帖上来吧。

2010-8-29

带着国内的烈日炎炎,带着海边的夏日清风,带着农庄的乡土气息,今天我们亲子读经班欢聚一堂。
因为采用的是轮流教课制度,所以每次上课的方法不尽相同。随着经验的增加,有些方法已经固定了。对大孩子来说其实很简单,灌输,灌输再灌输,填鸭式的灌输,然后自己吸收,可以达到高效识字的目的。但是针对小小孩儿,混血孩子,如何能更有效的提高读书兴趣,读书能力和识字效果,大家还在经验摸索中。今天最后一节课大小班分班,乐乐妈给大班的孩子们安排了认字,写字,组词,造句的内容并安排了作业。小班欣欣妈很为孩子们费心,画了房子让孩子们安上相应的字,具体如何还需小班妈妈们自己总结了。
课后嘉嘉,家欣和阳阳妈过生日,又来到我家再次聚会。林爸事先把彩练,彩旗都布置好了。孩子们带上生日小帽围坐在一起,大家一起为他们祝福唱生日歌,好不热闹。聚餐过后,妈妈们又围坐在一起,聊了很多对读经班的看法和对未来的设想,畅所欲言。每次有新妈妈的加入都会带来一些新的思想,无论对孩子还是对我们这些妈妈,都期待着未来会有更多的收获和惊喜。
秋雨敲打着窗棂,天气凉下来了,可我的心却是暖的。前些天本因庸人自扰,有点小小的困惑。坐在电脑前,看到姐妹们的回帖,短信,已然热泪盈眶。不知该说什么,也不敢说什么。仁者安人,智者利人。在这个仁爱的集体中,其实每个人都感受到了相互的温暖。在这个智慧的集体中,我们每一个孩子都在不断的进步。又写一词,献给我们的读经班,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孩子能够硕果累累,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要灰心丧气。相信冬天到了,春天不会远。

虞美人
秋来花落枝满果,枫叶红似火。莫道一岁在于春,但凡开始终将俱为真。
有心观景景不长,秋雨入心凉。休言天冷已近冬,只待风暖春回雪消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