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德国法兰克福昆山沪光日 合作从诚信开始

1.jpg
2012-11-8 11:43


Share |
Share

(转载)
2012 第二届科隆中国商务与投资论坛上的中德对话  
    输家赢家 文化融合中的北威中资企业



2012 第二届科隆中国商务与投资论坛

  2006年一部名叫《输家赢家》的德国纪录片讲述了山东兖矿集团用6000万欧元购买德国鲁尔区焦炭厂全部专利的故事。故事中陌生的中国人来到德国,语言不通,文化差异巨大,却依然用落后的手段拆走了德国资本主义工业中心曾经引以为傲的"帝国"。故事对于失去与获得,发达与发展的刻画以及东方与西方文化的碰撞让观众对未来产生无法想像的疑虑。故事外,中国企业慢慢从简单拆除为目标转变为投资,并购德国公司并将德国视为进入欧洲市场的跳板。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德国媒体同样对未来发展持怀疑态度。
   
    2012年9月15日在科隆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商务与投资论坛上有来自中国和德国的400多名高层管理人员和专家共同探讨的主要话题就是从"中国制造"到"德国制造"--中国企业如何从北威州获得产业优势。北威州投资促进署署长华珮女士主要强调了市场趋势与投资机会。在一项中国的调查报告中表明,德国成为全世界范围内最吸引中国企业的第三大投资地,仅次于中国和美国。

  上工申贝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敏明确指出,德国制造在中国企业心目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在产业链中的德国企业主要建设高端品牌,如果上工不采取收购全球顶尖百年老店品牌的措施,基本上没有能力进入欧洲市场。在今年众所周知的并购恶战中,三一重工联合中信产业投资基金斥资3.6亿欧元收购普茨迈斯特公司100%股权。三一重工副总经理蒋向阳博士谈到,中国企业也希望通过并购将企业发展成为研发、生产和销售基地。同时并购后有机会认识以前无法接触到的德国中小零部件供应商,可以用中德双品牌提升品牌形象,提高自身技术能力与管理水平,通过从粗放型量的变化增长GDP转变为通过质的变化提高生产效益,从而进一步扩大全球市场。

  科隆市长Jürgen Roters(左)与论坛主席成思危教授(右)在论坛现场

  并购可以实现中德双方的短期目标,但是,如何让中国人与德国人相互了解,提高沟通效率,减少偏见与误解呢?对于中资企业却是一个普遍的困惑。就像是闪婚一族,彼此并未深入了解的两个人,用婚姻做一场赌博,原本希望双赢,却并未意识到谁是输家。五矿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五矿集团总裁助理姚子平博士指出,德国企业更理性,一丝不苟按操作规则做事情,中国企业更感性,更适合使用精神激励法。三一重工副总经理蒋向阳博士也提到工作时间的差异,中国人的工作时间更长,但是对于德国人就需要考虑在不增加付出劳动的基础上,增加效益。但这样一来,当然对于德国工人来说就意味着要加快工作效率。这显然会与德国工会之间存在潜在的矛盾。他也谈到,普茨迈斯特公司这个民族企业具有非常显著的技术优势与良好声誉,以前一直是三一重工学习的榜样,所以为了避免文化差异,他们在并购后依然采用德国管理方式、用人标准,留任德国CEO,并让他加入三一重工董事会,给普茨迈斯特公司充分自主的经营权。这样的做法确实可以使误解降到最低,但是现实生活中即使是真心相爱并结婚的两个人也难免会因为彼此从小长大的生活环境不同,思维方式差异而导致误解甚至争吵。如果彼此相敬如宾,不相互沟通与交流,也许矛盾潜在的不断积累,到某一时刻瞬时爆发,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这个话题其实并不轻松,它是东西方企业文化融合的最棘手问题。

  东西方企业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单纯从表象上看分为四个阶段:语言,教育体系,工作以及与其他民族交流,社会认同感。中国企业的员工赴德国进行交流学习,提高语言能力,有些员工甚至是在德国教育体系中毕业的,但是如何让他们在短期交流或工作中不仅仅学习技术,而是增加对德国这个民族与人民的理解呢?显然面对现实生活中鲜活的个体是不能单纯用理论阶段割裂开来的。从社会文化内涵看,中德双方企业员工的共同特点就是有同样的融合矛盾与痛苦。一方面,中国企业深受中华五千年的民族历史与传统文明儒家思想的影响,有着文化自豪感与政治民族主义思想。另一方面,他们来到了同样有强烈文化自我保护意识的德国学习工作。德国媒体已将"黄色间谍"的中国形象牢固地移植在德国普通民众的心里。在本就不相互信任与了解的基础上,双方的心理因此产生出巨大的矛盾,特别是中国企业,也会因为无法感受德国文化认同而对德国从新奇,惊讶,气愤,恐惧导致最终的困惑。

  中资企业为了提高国际知名度就不得不对投资的这一国民族文化主流认同。但另一方面,隐藏在中国人内心深处潜意识中的本民族文化记忆又无时无刻不在与德国文化碰撞发生冲突,产生困惑。这种困惑后的新文化认同才是融合的过程蜕变产生出的结果。这种融合的过程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持久漫长的,中资企业投资德国的第一天就应该做好蜕变产生痛苦的心理准备,而不是因为害怕碰撞,冲突进而仅仅在资金上提供支持与帮助。

  此次论坛中,无论是中德大使对话,还是中资企业与德国企业交流都为未来的进一步了解沟通打下了良好的开端。话题讨论接近尾声,中资企业与北威州投资促进署需要相互坦诚提出建议和意见,在官方层面上的交流上,从中资企业的官方感谢到北威州投资促进署欢迎投资的外交辞令,却也让人感觉到,双方要在合作中真正相互了解,达到共赢局面,道路还是漫长而曲折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