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战略石油储备够吗?

本人不是资深的军事迷,只是个关注中国军事的爱好者.
在这里想跟大家探讨一下关于中国的战略储备问题.前几天通过看新闻,查资料获悉中国的战略储备还不够中国打一场硬仗的.我说这话大家不要说我张他人威风,灭自家骨气.具我查找的资料里关于战略资源储备包括很多包括钢铁,煤炭,石油,粮食,资金等.大多储备咱们国家还是不错的,惟独石油是唯一的瓶颈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前提下对石油的依赖越来越大了,无论民用还是军用,都在迅速增加.在军事战略储备上石油的储备量的多少是至关重要的.几乎所有的军事武器的运用都要依靠石油去提供能量.我所知道的是美国是石油军事储备量最多的,他可以保证在战争中不依赖进口,正常运作长达三个月之久,其次是日本,他们可以达到67天.美国主要是通过国家内部石油出产地的封闭和大量进口封存做为保障的.而日本是通过国家和民间个人一起保存为保障,国家库存有一大部分,期于通过大企业和个人私自收藏石油,在发生战争时全部提供军事所用.而中国在一次测试中得到的结果是只能达到十五天,根本够不上战略储备,平均战略储备在两个月以上.所以着是中国一旦发生突发战争中所要面临的严峻困难.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美国是世界第一石油进口国,可美国可以保障那么长时间的战略时候保障,可中国在着方面还差很多.所以中国领导人在前些阶段出访中东六国主要就是石油的贸易问题,中国和沙特签定了长达XX年的石油贸易合同.而且单独买段了沙特一块石油田的勘测和开发权,为中国的石油储备做准备.但根据专家分析,目前的困难还很多,中国的石油消耗量太大,要完全解决石油储备问题困难重重.在保障中国正常石油消耗的同时,在短期实现达到两个月之久的石油军事储备是不太可能的.具专家分析,按现在储备石油的速度.中国到2050年可能才可以到达储备35天左右.因为中国日常石油的消耗在不断增加,还要为庞大的军事石油消耗做储备是个艰巨的任务. 作者:leeyijun
啥都不怕,就怕瓦落地
Share |
Share

——

非常高兴在留学生活中还能找到"同好",关于楼主提出的这个问题我简单说一下。
    现代技术条件下决定一场局部战争进程的因素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举个例子吧,将来可能爆发的——台海冲突。在第一阶段首先是火力战(专业术语上又称为火力准备)这一阶段往往影响了整个战役的进程。一些特殊的局部战争:美南科索沃冲突,在此阶段甚至决定了整个战役的结果。可见火力准备对局部战役影响的关键性。我们回到楼主的问题,在这一阶段"石油"对战争进程就不起作用了吗?也不完全是,只能这么说,在火力战,石油基本没有起到作用。还是刚才那个例子台海冲突,我们的火力战有这么几个方向组成:电磁压制.重要节点的打击.军事集群的压制等几个关键方面。在这个模型中,我们将大量使用的兵器是:空基发射的空对面武器(含对地和对海武器).陆基发射的地对地武器。海基平台的打击基本可以忽略。其中只有空基的平台和陆基的可移动平台做有限的战术机动时才消耗非常非常有限的燃料而已。空基对面平台主要是轰—6H.Su—30.Su—27.F—10(双重任务型).FBC—1;陆基对面平台主要是卫士系列超远程火箭弹发射系统(在福建可覆盖台湾省).DF系列战术导弹发射系统等。可见石油储备这个因素并不能说决定了一场战争。
        是不是资深军事观察者并不重要,楼主关心军事动态.心系祖国的精神确实可嘉!

TOP

后石油时代

上个世纪在充满血与火的两次世界大战迷雾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左右着战争,这就是石油。当前世界对石油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石油已不仅仅是一般的初级产品,而是战略商品,因此石油与政治、军事、经济、环境都密切相关。长期以来围绕着争夺资源和控制石油定价权的斗争一直影响着石油市场的正常运行。
尼日利亚能源部长道克鲁指出,当前石油市场的变化取决于力量的对比,金融力量、经济力量、政治力量、军事力量对油市的影响在日益增大,这就是当前油市动荡、油价飞涨的根源和关键因素。同时一些西方国家的跨国公司也通过市场来控制石油资源的配置和价格,可以说油价从来都不是单纯由供求关系来决定的。随着争资源的斗争日趋激烈,石油市场中的政治味变得越来越浓。

    石油是稀缺性的不可再生资源。而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极不平衡,60%以上集中在局势动荡的中东地区,而一些大国出于其战略的需要,正在展开争夺石油资源的斗争。多年来,美国一直苦心经营,近几年更通过发动阿富汗、伊拉克战争,冲击旧的石油供求格局,加强控制中亚、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主导世界石油市场,保障石油长期供给。约旦前首相马斯里说:“超级大国发动战争如攻打伊拉克,打乱了世界石油供应格局。”纵观二十世纪的多次战争,无不蒙上争夺和控制石油资源、石油运输通道和石油市场的阴影。石油多次成为发动战争的直接或间接的借口。两伊战争、英国因与阿根廷在马岛问题上的争议而不远万里进行马岛战争,都与石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海湾战争更离不开石油这只无形之手的操纵,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是为了控制更多的石油资源,美国出兵海湾也是为了控制海湾石油资源和运输通道。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反恐战争也有着争夺石油资源,确保石油供应的企图。美国军队打着反恐的旗号进军中亚地区,是看中里海的石油,同时也觊觎非洲生产石油的地区。争夺石油和控制石油定价的主导权,是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与OPEC争夺的焦点。资源战略历来是全球地缘政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安全也就成为各国考虑经济和国家安全最关注的重点之一。
啥都不怕,就怕瓦落地

TOP

这个问题的另一方面,即使进入了对石油需求量比较大的——地面机械化对抗阶段,也不能说石油储备少的一方就处于劣势。
        因为在机械化对抗阶段还存在一个"对抗模式"的问题。我们是处于攻还是守?我们将来如果和潜在敌爆发战争,现阶段我们肯定是处于守方的。而唯一有进攻我国实力的国家现阶段也只有美国。就是美国——攻方;我国——守方。在这个对抗模式下,攻方要投入3:1的陆基机动平台,并且还要进行远远多于守方的战术机动。攻方燃料消耗量就要远大于我方。
        并且还有一个客观的因素我简单说一下——兵器因素。美军现役主战坦克M—1A2系列的燃料消耗量要远大于我们装备的98式系列和96式系列主战坦克。原因我只能简单提一下(限于篇幅),这个正好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要是详细分析就说来话长了。M—1A2系列当初在研制前,美国是和西德联合搞了一个BTR 70主战坦克系列,聪明的美国人在学习了一点德国人的战车设计理念皮毛后,单方面撤除合同。后来自己搞出了M—1A2系列,而西德则设计出了经典的豹—2系列。为什么我说美国人是学习了一点"皮毛"呢?因为主战坦克最关键的动力系统,他们没学到家,所以后来不得已M—1A2系列为了达到1500马力的设计指标,只能采用大大耗油的燃气轮机。而我们是常规设计理念,仍旧采用的是V型增压柴油机。包括美军的步兵战车布雷德利系列也比我们的86A系列步兵战车耗油的多。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所以即使进入对燃料需求大的对抗阶段,也不好讲石油储备这个因素就决定了一场战争。战争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大家心忧祖国的心情是难能可贵的!

TOP

摘自新浪网

石油是武器装备的动力源泉

  随着军队现代化建设推进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武器装备对石油的依赖性越来越大。首先,石油是武器装备机动力的来源。武器装备的机动能都是由石油的化学能转化而来。没有石油,飞机上不了天,舰艇出不了海,坦克、汽车无法行驶。其次,石油是武器装备操作力和控制力的来源。装备操作与控制需要能量,而这种能量大都源自石油。因此,可以说石
油已成了武器装备战斗力的重要构成因素。换句话说,离开了石油,武器装备的战斗力将无法发挥,甚至成为一堆废铁。1942年,英军严密封锁北非德军的油料供应线,造成德军500余辆坦克因断油、不能机动而被歼。1944年至1945年,苏联红军和同盟国军对德国80几个炼油厂和石油供应线进行了大规模战略轰炸,使德军油料供应严重不足,大批飞机、坦克不能作战。

  石油是战争的“血液”

  当人类战争进入机械化、摩托化乃至信息化时代,之所以大批先进的飞机、舰艇、坦克、战车、自行火炮驰骋在陆、海、空立体战场上,发挥着强大威力,一次次赢得战争胜利时,正是由于不停地给装备注入新鲜的“血液”,也正是石油这种特殊的“血液”在战场上流淌的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石油消耗仅为3600万吨左右,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石油消耗已达3亿多吨,占各类作战物资消耗总量的38%。近几次局部战争中,石油的重要性体现得更为充分。1982年的马岛战争,英军消耗石油达60万吨,占作战物资消耗总量的60%;42天的海湾战争,美军消耗石油625万吨,占物资消耗总量的70%以上。

  石油是影响战争进程和结局的重要因素

  战争特别是在现代战争中,石油绝不仅是简单的后勤保障问题,它已成为军队战斗力的主要构成要素,保障程度如何直接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局。近代战争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二战时美英盟军诺曼底登

  陆后,正当巴顿将军率领的第三集团军横穿法国腹地,准备全歼德军主力时,油料供应突然中断,机械化部队无法行进,使德军死里逃生。1945年8月,在苏军对日本关东军发动的远东战役中,由于战役准备阶段石油储备不足,加上缺乏运输车辆和储油容器,担任主要突击任务的坦克集团军在战役第三天就几乎耗尽油料,其他机械化部队也严重缺油,使部队行动严重迟缓,直至日军宣布投降,苏军地面部队仍未到达预定位置。

  石油是许多战争的起因和战争打击的目标

  石油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因此石油往往还成为战争的起因和一些国家发动战争的目的,也成了战争打击与破坏的主要目标之一。1940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取石油和控制石油资源。20世纪的四次中东战争,基本都是以石油为背景,为控制和夺取石油资源而发生的。海湾战争是因伊拉克与科威特的石油资源之争而引起,而美、英等国的军事介入,主要动机就是为了控制海湾丰富的石油资源,以保证其经济利益。美国以反恐的名义积极发动阿富汗战争,除了打击以本·拉丹为首的恐怖主义、推进全球战略部署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看准了中亚地区存在的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想借反恐之机在中亚地区建立军事存在,以达到控制全球和控制中亚地区石油资源的目的。

  此外,现代战争中,作为战争重要潜力的石油,已成为敌对双方打击与破坏的重要目标。1980年的两伊战争中,石油及其设施成了打击破坏的重点目标。双方都将对方的油田、油管、炼油厂、石油装运站及其他石油设施作为首要打击目标,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就伊朗而言,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为伊朗提炼2/3原油的炼油厂被夷为平地;152个储油罐全部被摧毁或损坏;石油日产量由战前的600万桶锐减到50万桶,直接经济损失达50多亿美元。伊拉克8个炼油中心一半遭受袭击;出口石油的两个主要港口被严重破坏,无法运营;境内的所有油库及油田均遭袭击,破坏严重;石油日产量由350万桶减到100万桶,出口全部陷于停顿,直接经济损失达40多亿美元。科索沃战争中,北约为消除南联盟的战争潜力,对其油料生产、储存设施和交通运输系统进行了精确打击。仅4月13日一天,就轰炸了南联盟的7个油库。空袭结束时,南联盟的炼油能力全部丧失,炸毁或严重破坏了南联盟41%的军用油库和57%的民用油库,连接前后方的所有油料补给线被切断,南联盟的油料供应量减少了70%。

  有人说,石油是黑色金子,是软黄金;还有人说,石油是大地之血,胜利之血;我认为,石油既是和平的血脉也是战争的血脉。(李荣华)
啥都不怕,就怕瓦落地

TOP

——

客观的讲,石油是战争的几大重要因素之一,但我们的实际石油战略储备对于守方,尤其是现阶段安全环境下的我国是足够的。

TOP

——

哈哈,问题不可一概而论,要以客观的态度,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我们具体关心和讨论的是中国的安全情况,现阶段各国石油储备的情况是不能按照一个标准比较的,毕竟各国的国情和实际需要不同嘛。
说通俗点吧,我们要从杜塞开车去法兰克福,美国人要开车去慕尼黑。并且美国人是废油的别克,我们开的是省油的大众。显尔易见,对燃料的需求是大大不同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