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德国人也很喜欢日本车啊,特别是年轻人,因为各方面都比教省
不过似乎德国的日本车,质量比中国的日本车的确好些
Share |
Share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Eric at 2005-7-28 10:49 PM:
其实德国人也很喜欢日本车啊,特别是年轻人,因为各方面都比教省
不过似乎德国的日本车,质量比中国的日本车的确好些

eric正经了,正经了!!!!!!!!!!!
太感人了!!!!!!!!!!!!cry2.gifcry2.gifcry2.gif

TOP

VW的车在中国的返修率也比在德国的高,听一位德国人说是因为中国的汽油纯度不足的原因……

TOP

有辆4个轱辘的车开就不错了。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守洞 at 2005-7-28 09:43 PM:
学别人的技术
目的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扬长避短
吃透肯定是有好处的

日系 欧美系,都是人家的儿子
从理工科学生角度讲,我们没有必要做超出技术层面的意气之争

当然,作为消费者,维权还是要自觉进 ...




这种目的只是口头上的,中国企业囫囵吞枣,抄得几乎是厚颜无耻了。
欧美的企业对此恨之入骨,就好比我们对小日本一样。

网上针对日本的文章反正我是不会再信了,无中生有的,移花接木的,想着法儿损日本人。摆在眼前的事实是,日本的产品和我们的产品,在欧美市场上的口碑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有的驴生来是为了拉磨的,有的牛生来是为了耕田的,而有的虾,生来是为了扯蛋的。
Ceramic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You never know when it's gonna break.

TOP

讨论的方向不是灭一家捧另一家

原帖里
有人提到F1赛车分量轻
但赛车的情况是载客仅1人,再考虑到车型,由负载而造成的操控不稳定性几乎可以忽略。赛道上不会出现车辆间迎头相撞的情况,车辆的份量和强度再怎么做调整也与防护墙不可比。

反对方还提出钢板厚度和安全系数不成正比,靠结构吸收冲击能量才是王道
调侃要钢板厚就去开拖拉机开坦克

但问题是
在事故中车体断为两截,或者车体完全折叠让人同时看到2个车头灯+2个车尾灯
这显然不是安全性能提升的表现。 电路设计中有权衡协调的所谓五边形法则。我想在机械制造中肯定也有类似说法。 如果说,一个车型在牺牲安全性的同时,没有获得另一方面的相应且等值的增益,那么只能说是设计缺陷或者有意识地降质压成本。 作为至少是平等的合作一方和品牌拥有者,把责任推给中国厂家,恐怕是说不过去的
你用“我不是阎王”来为自己当小鬼的行为做辩护?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半人马 at 2005-7-28 11:06 PM:
VW的车在中国的返修率也比在德国的高,听一位德国人说是因为中国的汽油纯度不足的原因……


genau...德国的普通油就是95号,国内私家车算得养尊处优,一般也就加93号。而且德国的95号油和荷兰的同级汽油也有质量差异,上次开车去荷兰,在德国加了油连高速(平均时速140,有点超速撒)带内城跑了400多公里,在阿姆斯特丹加了同样多的油,同样的情况跑了350多就快光了,还包含路况的问题,所以国内的车返修率高是必然的
[img] http://www.csuchen.de/bbs/attachment.php?aid=139518&checkid=fc8fb[/img]

TOP

去阿姆肯定消耗要大些, 油里加点盐就好了...
爱野性拒绝丧失天性...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守洞 at 2005-7-28 23:59:
讨论的方向不是灭一家捧另一家

原帖里
有人提到F1赛车分量轻
但赛车的情况是载客仅1人,再考虑到车型,由负载而造成的操控不稳定性几乎可以忽略。赛道上不会出现车辆间迎头相撞的情况,车辆的份量和强度再怎 ...


日本人造车的技术绝对值得敬佩,这不是我媚日。这是事实。
但是,日本人在中国的那些车,就是垃圾。在便宜,我也不会推荐朋友去买!

另外,VW在中国维修率高的问题。
给朋友们一个例子,都说普桑维修率最高,为什么?因为在中国它已经造了23年,看看有多少车了?车多了,1000辆有1辆出问题,那么20万辆(仅某年的年产量)就会有200辆,而如今类似现在sonata一共才8万(随后停产换代)产量,每500辆坏一辆,才160辆。
寂寞让我更快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