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心勃勃的维基百科

导读:先进的科技在成就人们将“免费的百科全书送到每个地球人手中”的远大抱负的同时,亦在对人类知识的积累与传播方式产生巨大影响。维基百科不仅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人人可以参与其中的著书立说的形式,更体现了一种多元性、开放性、平民化与非权威主义的文化追求。相对起步较晚的中文维基百科,需要更多人的参与,方能为人类的知识大厦添砖加瓦,进而体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追求。维基百科的英文网址是:en.wikipedia.org;中文网址:zh.wikipedia.org

说中文的人数毫无疑问世界第一,但在维基百科上中文文章的数目却让人汗颜。时至今日,英语的文章最多,达64万多篇,其次是德语文章,超过25万篇。法语和日语都有超过12万篇的文章,而我们的中文只有3万四千多条文章,而且包含了所有简体和繁体的文章。这一数目甚至不及波兰语、芬兰语和瑞典语的文章。这到底是说明了我们的性格特点呢?(不愿意奉献),还是说明了我们教育的落后呢?让人值得深思。

---文章正式开始,属于转贴----
维基百科没有编辑、没有专人检查内容是否属实,而且任何人都可以增添或删减词条。它本该一败涂地,但却成为互联网上最令人振奋的成功事迹之一。西蒙·瓦尔德曼作如下解释。

互联网上从来就不乏疯狂透顶、野心勃勃的主意。这些主意大多没跑出将它们炮制出来的酒吧就自生自灭了。有些主意红火一时,但很快就栽了跟头。还有一些虽然坚持了下来,但是虎头蛇尾,无足轻重。然而,偶有不动声色者却能顺利过关。

成功者凤毛麟角,维基百科便是其中之一。就连其创始人38岁的科技企业家吉米·威尔士都承认,创办该网站本是个“疯狂透顶的想法”:维基百科是一个免费的、自由在线百科全书网站,任何人都可以添加内容并进行编辑。它没有编辑,没有校对大军,也没有专人检查内容是否属实;事实上,这里没有一位全职人员。换句话说,传统百科全书的概念和它风马牛不相及。

说它玩不转的理由有很多,说它尽善尽美也差得远,但是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它的词条已经突破了100万大关,这些词条由从阿尔巴尼亚语到祖鲁语的100种语言写成。

对维基百科迷来说,它是一个极好的研究资源——尽管用起来尚需审慎为上;它还是在互联网上通过协作与合作而取得成果的楷模,其成功令人难以置信。诋毁它的人大多来自传统百科全书界和图书管理学界。对他们来说,它几乎不配“百科全书”这个称谓。

我们不妨引用数字来说明维基百科的成就。在庆祝不到4年时间里第100万个词条(一篇关于哈萨克斯坦国旗的希伯来语文章)发布之际,正值《牛津国家传记词典》最新版发行。该词典历时12年才编纂完成,但是它所收入的传记只有寥寥5.5万条, 而花费却高达2500万英镑。到目前为止,维基百科还是威尔士一人资助的,但目前的总支出依然是大约30万英镑。

新版《大英百科全书》正文有4400万字。 而维基百科的总词量已经超过2.5亿了。最新版《大英百科全书》的印刷版收入了6.5万词条,在线版有7.5万个。而维基百科英文网站所收入的词条已有大约36万之多了,而且新的词条与日俱增。

但是,如果质量不好,数量再多也没有用。这正是争议的起因。

图书管理员兼互联网顾问菲利普·布拉德利认为:“从理论上讲,这是个不错的想法,但是实际上,我是不会用它的;我觉得任何图书管理员都不会使用这个网站。主要问题在于它缺乏权威性。对于印刷出版物来说,出版商必须要保证其数据的可靠性,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饭碗问题。但是像维基百科这样的东西,过一阵就完了。”

威尔士是这样回应的,他承认维基百科模式所带来的结果绝不会没有错误(他们已经在网站上阐明了这一点),但是他还提到了本月出版的一家德国科技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将维基百科与两部老牌传统数字百科全书Brockhaus与微软的Encarta进行了比较。文章对三种百科全书在广度、深度及内容的易理解程度、搜索难易度和多媒体内容的质量进行了测评。维基百科轻松胜出。

追本穷源,维基百科始自开放源代码软件运动,该运动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其标志是Linux系统的开发。Linux是Unix电脑操作系统的一种免费版本,它是在90年代中期开发出来的,上传到网上之后,允许任何人进行改编和改善。Linux成了针对微软市场霸权的惟一真正的挑战者。

程序员兼作家埃里克·雷蒙德在其发表于1997年的论文《大教堂和市集》中分析了Linux现象,从此,该论文就成了开放源代码运动的宣言。雷蒙德将软件开发传统派比作教堂,因为它们“建构缜密,建构者是个别奇才或者一小群术士,在建构时,他们完全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他写道,开放源代码的公众则“似乎好像一个巨大的、熙熙攘攘的市集,有着不同的日常事务和解决之道……在这个市集之中,只有发生了一连串奇迹之后,一个条理清楚而稳定的体系才会出现。”

雷蒙德认为,“市集”出版派最关键的原则是:“只要有足够多的人给予关注,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这就是维基百科成功的关键所在。因为随时都有那么多的人蜂拥而至,所以一切错误和对系统的滥用很快就会被发现。

此话不假,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所做的研究表明,“蓄意破坏”行为(即人们蓄意撰写的垃圾评论或者污言秽语)通常不出5分钟就会从该网站清理出去。

比方说,在今年(2004年,下文同)9月27日23时23分,一位署名“希特勒”的用户编辑一个关于犹太人的词条,声称应该考虑对犹太人进行“投票删除” (即应将该词条从维基百科中完全清除)。他将其编辑的词条概述为“爆笑大屠杀”。23时29分,另一用户将该词条从网页上删除。23时44分,“希特勒” 已经被无限期禁止使用这个网站了。

事实上,维基百科正在不断发展壮大。现在每天大约会有3000新词条加入进去(其中大约700到800条是英语词条);随着网站规模的扩大,在网站上对词条进行编辑的次数也与日俱增。今年9月,每篇文章平均有11次被编辑。有关以巴冲突的词条今年一年就被编辑了250多次。

事实上维基百科揭示了百科全书中通常鲜为人知的一面:即隐藏在每个词条背后数不清的决定。维基百科与其他百科全书惟一的不同之处是,维基百科的决策过程无休无止,起码可以说,争论往往十分激烈。

威尔士称,在他的百科全书里,词条“就如同香肠一样:你可能会喜欢它的味道,但未必想去看看它的制作过程。”

它可能还有点像无政府状态。而且,鉴于它缺乏中央控管,严格说来,它确实处于无政府状态。然而,使之行之有效的因素有三:

第一是其所有权,以及没有商业需求的压力。 该网站是由志愿者来操控的,现在归一个基金会所有,这说明人们自愿为这一事业付出时间及知识财产。它设法将每年的运作费用控制在10万美元以下。

第二是首要的编辑原则,即所有文章均应体现一个“中立观点”。据威尔士称,这既是一条编辑方针,也是“让人们合作共事的一项社会技能”。

第三(这可能也是最关键的一条)是它形成了一个异常错综复杂而又民主的社会工作秩序,使得这个庞大而杂乱的项目有章可循。

为“维基百科”供稿或者编辑文章的“维基百科人”有数十万之多。但是据威尔士称,其核心团队大约只有200人,这些人目前相互都很熟悉。在这个核心内圈之外还有一个约2000人的核心队伍,在上个月他们每人都有100次以上的编辑。在这个核心之外,还有大约1万人,他们每人至少会进行5次编辑。 他们当中有行政人员,政府官员,管理人员,开发人员等等,他们各有不同的技术等级和管理权限。

整个体系在网页上一目了然。编辑方针及策略都张贴在网页上,以供人们进行讨论和投票。虽然维基百科的内容会自动而无序地增加,但维基百科的社会构成,如果不经核心团队应允,不会发生变化。

在成功面前,威尔士和他的志愿者团队并没有满于现状,不思进取。他正在进行协商,想把维基百科的一部分付梓并在非洲发送,以此作为实现“将免费的百科全书送到每个地球人手中”这一远大抱负的一步。疯狂透顶么?野心勃勃么?绝对是。但看看他们在过去3年半中的斐然业绩,如果你打赌说他们不会成功,那你可能也同样发疯了。
Share |
Share

    
     

TOP

自己顶。
难道大家都不用维基百科吗?我准备考试的时候,德语版的wikipedia是最好的助手和老师。
de.wikipedia.org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震惊啦 at 2005-7-20 13:56:
自己顶。
难道大家都不用维基百科吗?我准备考试的时候,德语版的wikipedia是最好的助手和老师。
de.wikipedia.org


可惜有些条目没有书里的详细。。我都是先wiki了再到书里找。

TOP

Wikipedia确实不错,不过在很专业的词汇方面尚有欠缺。我有些专业方面的东西在Wikipedia上面查到的不如www.computerbase.de上查到的详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