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亚共荣圈"的欺骗性

日本政要否认战争罪责的主要论点是自欺欺人的所谓建设“大东亚共荣圈”。“大东亚”理念、 “大东亚共荣圈”构想是日本发动“大东亚战争”的思想基础。大东亚理念由来已久,其理念创始人佐藤信渊(1769—1850)曾说过:“皇国欲开拓他邦,必先吞并支那国。如果强大的支那尚且不敌我皇国,更何况其它夷狄乎。”他的扩张思想为近代日本大陆政策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他的一些主张也被后来的日本军国主义政府付诸于构建“大东亚共荣圈”的实践中。革新派右翼思想家大川周明将主张亚洲各国平等合作的“古典亚细亚主义”思想与日本侵略亚洲的“大陆政策”、“大东亚共荣圈”混为一谈。这不仅造成理论上的混乱,也导致一部分日本人时至今日仍将所谓的“大东亚战争”视为“正义”之举。

   “大东亚共荣圈”一词由近卫内阁的松冈洋右外相最先使用。1940年8月1日,他在谈到日本外交方针时说,“本着皇道大精神,首先确立以日满支为其一环的大东亚共荣圈”。也就是说,建设“大东亚共荣圈”是日本“皇道外交”的具体体现。“大东亚共荣圈”有两个支柱,一个是“南进”抢占殖民地,解决日本的重要资源问题,另一个是与德、意联手形成“轴心体制”。1942年2月16日,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在国会演说中称:“大东亚战争的目标就是要使大东亚各国、各民族各得其所,以皇国为中心,确立基于道义的共存共荣的新秩序。”1943年11月在东京召开了“大东亚会议”,这是以“大日本帝国”为家长的“家族会议”,出席会议的6国均为日本扶持的傀儡政府。会议通过了“大东亚共同宣言”,其中前四条都是些冠冕堂皇之语,如主张“共存共荣”、“自主独立”、“相互尊重”、“紧密提携”等。只有最后的第五条“开放资源,以此为进军世界做贡献”才具有实质意义,它彻底地暴露了日本侵略亚洲、称霸世界的企图。

  “大东亚共荣圈”不是作为民间理想主义的“亚细亚主义”的自然发展,而是“大陆政策”的自然延伸,它是日本政府的一种现实主义追求。近代日本亚洲战略的主题词几经变化,最后定位在“大东亚共荣圈”一词上,大东亚共荣圈与大陆政策一脉相承。所谓“兴亚”、“共存共荣”、“解放亚洲”完全是一句骗人的口号。日本“南进”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破美国的封锁,取得日本所“必需的物质”,“保证日本在太平洋的霸权地位”。日本之所以打着“解放亚洲”的旗号,是想使其侵略行为合理化,达到欺骗国内人民、便宜行事的目的。乘西方殖民主义者无暇东顾之机,“利用形势”、“行使武力”,夺取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东南亚、南亚的殖民地,使日本的势力范围从东亚扩展到南亚,这才是日本构建“大东亚共荣圈”的真实企图。“大东亚共荣圈”不是“兴亚论”的必然结果,而是“大陆政策”的终极表现。“兴亚”口号成为日本侵亚的挡箭牌。“大东亚共荣圈”的欺骗性昭然若揭。
Share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