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贵借“法治基金”敛财,反而坐实骗子名号

郭文贵借“法治基金”敛财,反而坐实骗子名号
古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今有郭惆怅,高楼独立悲崎路。“爆料战神”郭文贵的近况可谓“愁”字当头,“法治基金”骗捐无门,诉讼官司纠纷缠乱无止,“蚁帮”内部动荡不安,看不尽漫漫长路,望不穿重重暮云。哪怕在文贵借郭母去世之机辗转幕后隐匿,也逃不过风云宿命的卷袭,只得整日行欲盖弥彰之事,苦苦支撑,等待合适的时机再行煽动造势之为。老郭的无奈有目共睹,这一切不是命运的多牟,而是人祸的悲哀,是郭某人多行不义之劫数。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览明月
郭文贵身为红色通缉犯,自逃亡海外以来,非但没有隐姓埋名,就此销声匿迹,反而大肆现身公众视野,行所谓“爆料”之事。老郭心中明朗,其经济逃犯的身份着实难以在美国申请政治庇护,与其东躲西藏坐以待毙,倒不如兵行险着,传谣与造势齐行,欺诈和伪装共用,将己身装扮为受到政治迫害的无辜富商形象,为寻求政治庇护制造筹码。于是,“爆料革命”震撼现世,“喜马拉雅”携众前行,“民运”之人争相合作,底层痴者鼎力相随,着实有一番风生水起之势,文贵更是恍惚间有种“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使命感。可惜,卑劣之人或许可以一时得意,却不可能永生昌盛,郭文贵身上自私、狂妄、卑鄙、贪婪等等劣质齐全,致使当初风华堕为今日窘迫,负债累累,官司缠身,声名俱裂,焦头烂额,妄图借“法治基金”敛财济身,却应者寥寥,反而坐实了其骗子名号,恰逢其母去世,方才能因“守孝”暂离风口浪尖。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郭文贵的隐匿并不仅仅如其所言为了“守孝”那么简单。对文贵而言,“守孝”是原因,也是契机,借“守孝”之机,既可以指使诸如魏丽红、路德等亲信大肆宣传此事,树立自己悲情、无畏、有血有肉的正义形象,又能以此向法庭提出庭审延期的申请,得以喘息。可惜,君子之侧不乏贤臣力将,小人身周只聚痴妄之徒。魏丽红、路德等猪队友极端拙劣的宣传不仅没能起到文贵臆想中的作用,反而引得非议连连,无奈的文贵只得在“郭媒体”叫停众蚂蚁添乱的悼念行为。然而,此番多事之秋,旧乱未平又添新愁。郭文贵很快发现,自己的隐匿不但导致其受关注度持续走低,连“蚂蚁帮”也距离分崩离析越来越近,为了稳住彷徨不安的“蚁心”,文贵只得欲盖弥彰的以“王雁平”“法务团队”“媒体组”等名义频频在“郭媒体”现身,发布所谓频传的“捷报”、“法治基金”的感人捐款留言、往日直播时的片段剪辑视频等动态维持热度。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郭文贵的“欲盖弥彰”终究只是权宜之策,强撑场面也终究有撑不住的那一日。多日被人诟病是“借尸还魂”的郭文贵虽然在3月25日于“郭媒体”上借回复“贤二”之机声明其守孝期间未曾上网、未动用手机,所有信息皆由其口头指示“法务”“媒体”“安保”小组代发,但这“此地无银三百两”的狡辩伎俩实在上不得台面,也无任何作用。郭文贵其实心中明白,此情此景,如若不尽快现身,形势会愈加被动,所以近几日来,其于“郭媒体”的发言都在为其复出直播做准备。文贵先是在“郭媒体”上大肆宣传班农在罗马的演讲,引起网民的围观;随后,又对新成立的班农、龚小夏等人参与的“美当前危险委员会”不吝盛赞之词,进一步制造爆点噱头;最后,在“郭媒体”上宣布将于中国大陆时间3月29日晚上9点30分开启直播,重返公众视野。郭文贵的回归饱含时事所迫的无可奈何,此番复出仍旧是无料可爆,李太白为散惆怅可以“明朝散发弄扁舟”,可无处可去的文贵恐怕只能“独立高楼悲岖路”了。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青莲居士的感叹与文贵当下之境遇竟是有些相合。郭文贵今日的种种,既有其自身卑劣的埋祸在先,也有祸起萧墙的独木难支。再次现身直播又能如何,只能是在诸般人祸报应的劫难中勉力维持,直至油尽灯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