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6年拿破仑率军从勃兰登堡门(Das Brandenburger Tor)进入柏林,成为了柏林新的主人。趾高气昂的法军通过菩提树下大街(Unter den Linden)的情景,深深烙进德国人的心中,大大激发了德国人反抗侵略、建立强大统一的民族国家的渴望。拿破仑下令将勃兰登堡门上的胜利女神驷马战车雕像卸下,作为战利品运往巴黎,直到1814年普鲁士在解放战争中攻占巴黎,它从重新回到柏林。
就德国而言,拿破仑战争最明显的影响是减轻了德国四分五裂的割据局面。大量旧的帝国直辖市、骑士领地和小邦被取消或并入大邦。几百个独立邦国最终减少到30个。之后,拿破仑召集拜仁、符腾堡、萨克森等德意志邦国,组建“莱茵联盟”(Rheinbund),他自己成为其绝对统治者,在联盟内大力推行改革。
然而,普鲁士也不甘屈服于拿破仑的统治,效仿拿破仑开始改革。改革的发起者施泰因男爵(Der Freiherr vom Stein)推行了包括经济、文化和政治等一系列划时代的国家改革。这一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威廉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在柏林创办了洪堡大学,奠定了德国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教育基础。
1812年拿破仑侵略俄罗斯全面失败。其在欧洲大陆上建立的强大帝国也随之土崩瓦解。最终其本人被流放到孤岛中,在绝望和凄凉中死去。然而,拿破仑对欧洲大陆的影响却没有因此消亡。普鲁士和德意志其它邦国的改革深深动摇了传统封建统治。在反抗拿破仑统治斗争中激发出的德国人民族意识,大大推进了德国统一的进程。短短六十余年后,普鲁士就最终实现了统一大业,恢复了德意志民族往日的荣耀。
补一点
1812年俄法战争后,普鲁士俄国瑞典奥地利等建立了第六次反法同盟,1813年10月,在莱比锡战役击溃拿破仑,这场战役又被称为莱比锡民族战役Voelkerschlacht bei Leipzig,在很长时间里,10月18日被认为是德意志重生之日。
这是莱比锡的民族之战纪念碑Voelkerschlachtdenk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