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德国 社区4 O) ~! F2 {, H+ G1 w
俯察中国版图,一个有趣的事实:除北方外,中国四周均受大自然很好的保护。在没有飞机的古代,西部、西南部的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就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如果没有这道屏障,当年从地中海打到印度的亚历山大就很可能进一步在中国西部或西南部留下足迹。另一方面,中国又受着东海和南海的天然保护。 在没有远程航海技术的古代,征服大海远比征服中国更困难。因此,中国自古就没出像英国那样的海军,更没有、也无必要建设像英国那样的海权国防。
" L8 l6 u" t0 D8 R) B$ d8 E; }% A* d! @4 U' J+ ^
中国本质上算一个内陆大国,但海岸线又很长。尽管中国的军事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即使到了20世纪,中国人的海权观依然十分薄弱。
4 s; L6 I( Q5 _- L d
, ?' E9 W0 @) i5 h) ^, N人在德国 社区 中国海权观之所以薄弱是与明朝时海权的失落密切相关的。中华帝国政治体系以政治文化取向为主,有别于军事经济取向的西方社会。当达·人在德国 社区- ^1 }; |% Z6 X* u1 H* |' }# C9 G
伽马重新开通东西方贸易通道、哥伦布发现美洲,欧洲人由此掌握了制海权的时候,中国几乎一直坚持着北向政策。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基础以农业为主,另一方面是因为数千年来,中华文明承受着来自北方匈奴、突厥、蒙古的巨大压力。明朝时郑和下西洋成为中国人走向海洋的一个起点,但却是昙花一现。明朝集权的中央政府的政治文化取向,使得政府不得不将国家经济当成军事的基础,重农轻商,无法形成繁荣的市场经济。又因为儒生阶层倡言“王道”,限制统治者的对外扩张,使明朝最终放弃了海权。
4 o+ o8 k. `/ v7 _( l" Icsuchen.de% O1 U+ w- R* T }# r! W5 d
而正因为从明朝开始,中国的海权意识一直没有建立起来,致使中国吃尽苦头,中美这方面形成鲜明的对照。19世纪80年代时,中国和美国当时的海军都很弱。可就在清政府大造颐和园时,美国却在迅速发展海军,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海军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中国和美国在海权上的不同认识使得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而美国则得到夏威夷、占领古巴和菲律宾,继而在东太平洋上获得相当的海权利益。人在德国 社区( p$ x% a. d/ }2 B- G! _" Q! n8 s
6 Y' J1 c* e- i. ]8 d
“海军关乎中国的海权,海权关乎中国的未来发展。”没有海权的大国,其发展是没有前途的。中国军方鹰派人物提出:“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中国就肯定没有伟大的未来。”
0 F) G9 G+ o x- X3 B
+ D1 H8 `! ?2 j$ [' f 近些年来,世界兴起两大经济圈:“大西洋经济圈”和“环太平洋经济圈”。尽管世界经济不景气,但海洋经济一直保持10年翻一番的高速增长势头,中国也出现了“环海经济圈”,崛起了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华南3个巨大的港口群。近15年,中国海洋经济每年的发展速度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发展速度,到上世纪末,中国海洋经济已超过2500亿元。由此可以看出,21世纪的海权已超越了以往那种只停留于保卫商船航行及海外领地权益上的海权。走向世界的中国对海权的诉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
4 [. I! V, C# n
+ E4 [: }5 n/ d9 t' G2 M 原来美国人对欧洲十分在意,尽管现在欧盟势力有所扩展,但美国对欧盟并不那么介意了,这是因为美国人看到欧盟只能在分而不散中“融合”而不能统一,融合本身不足以形成挑战美国的力量。但中国的情况则与欧盟不同。目前世界的常规资源总量可能不足以在东方再支撑一个新“欧洲”出现。而中国经济发展一直与资源消耗成正比例上升,这更使中国经济与世界资源产生了不可断绝的联系,而获取世界资源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拥有强大的海权。在这方面,中国也就与美国的世界霸权产生了难以调和的冲突。
' f4 O+ a+ A, t0 n1 q7 O
3 v& o/ y8 s) J$ |- e: y: W 于是,中国国家安全的焦点是海权问题。而中国与世界惟一超级大国美国的矛盾的关键也就是海权问题。
& u# `% ]# p8 T6 m
* z* N/ s0 N# x; d2 X1 p4 @csuchen.de “中国海权”,指的是建立在外层空间卫星监控技术引导下的导弹远??,不是“美国式”的霸权。
& V1 C* x2 r$ B3 {, N; C
# @8 f& X4 K' h+ z+ x) ]( I8 `* \ 霸权就是排斥别国的自主发展权,是发展权的国际垄断。美国开始时也是反霸权的资本外围国家。比如它反英国,开始是正义的,但自从它入侵菲律宾和占领古巴之后,它与西方列强的矛盾就成了非正义的世界霸权之争了。美国进入远东后,在与其他列强的关系上,开始还是低姿态。比如它刚到中国,只提出通商自由的要求;但随着它贸易的发展和海上力量的加强,特别是到二战之后,随着英国退出世界霸权地位及苏联解体,美国就成了世界独一无二的霸主。这时它开始排斥其他国家,特别是南方国家的发展权。他今天打伊拉克,明天又打南联盟;在海上拉帮结派,形成对海上通道的绝对垄断。这都是当代中国人为保卫自己正当的发展权利而不能不反对的霸权行径。) X. T3 l% e5 X' k) Y! R5 j
. m. ?7 H6 _4 s% Y. ]csuchen.de 中国要争取海权,就必须反对美国的霸权。这样,霸权与反霸权,成了中美矛盾的本质所在。
: o2 Q2 x3 G: Z: [9 I
5 J4 h: A! |3 m8 K) Z6 H但是在许多场合,很多人把国家的“领土边界安全”和“国家安全边界”这两个既有联系但又相互不同的概念混淆使用,往往把一国的安全边界的扩展混同于领土边界的扩张,因而称之为“威胁”,这是错误的。因为任何一个进入市场经济的国家都有主权范围内的利益和主权范围外的利益,即融入世界的利益及其安全需求。因此,只要不扩张领土边界和侵犯他国的主权,那么,在尊重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为自卫在全球范围延展其安全边界的行为,就应当被看做正常合理的国家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