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雕大师熊猫毛上刻大熊猫(图)

一根毫不起眼的熊猫毛,在显微镜下,却分明坐了三只大熊猫。这一次,厘米毫米之后的计量单位丝米,终于派上了用场。昨日上午,由国际著名微雕大师郭月明现场完成最后的点睛之笔,世界上最小的“熊猫”落户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强悍 毛发上雕塑熊猫     自上月28日搜集到大熊猫腹部的白色毛发后,昨日上午,郭月明又一次出现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他最新作品有两件,作品就是比人的毛发略粗一点的细线。可是将其中一件拿到270倍的显微镜下,《功夫熊猫》里的“阿宝”陡然跳了出来,不仅很立体,眼耳手鼻口分明,还抱着青翠欲滴的竹子!“这根熊猫毛大概三厘米长,直径只有11丝,”郭月明坐在角落里闭目养神,解说由徒儿百强代劳,“这可不是变魔术,由于特别耗神,每次最长工作半个小时,就必须休息5分钟,完成一件作品大概要三天。”     目击 现场“雕”熊猫眼睛     另一件作品更绝,三只大熊猫排排坐,仔细一看,最下面的一只熊猫只有一个眼睛。郭月明特意留了“一手”,要在大家的见证下,完成最后的点“睛”之笔。这一笔尤其考验手眼心的配合。郭月明坦言,“在显微镜下明显可以看出手的抖动,我也只有尽量保证抖动不大。”     显微镜连接着电视机,方便大家看得一清二楚。所有人敛声屏气时,他也静坐了两三分钟,这才凝神拿起工具,轻轻一点,“浓墨”就浸染了大熊猫的大半边脸。由于黑色太多,又小心翼翼地蘸上白色的颜料进行修补。一根染成绿色的熊猫毛被划成了十分瓣,末了,郭月明挑出一点放在熊猫身上,熊猫吃竹子的画面顿时呼之欲出。     厉害 猪毛鼠须做“手术刀”     郭月明的工具可以说相当简陋,将筷子砍成两截作为手柄,可以接上绣花针——针尖只有在显微镜下才看得到,“手术刀”其实就是猪毛或老鼠胡须——猪毛只要一根,用来蘸颜料;老鼠胡须则要三根,用来蘸水。在接过郭月明现场赠送的作品后,基地负责人甚至表示,如果条件允许,他们今后准备去宝岛台湾,采集“团团”“圆圆”脱落的毛,请郭大师再次在熊猫毛上创作微雕作品,一根赠送给宝岛台湾收藏,另一根赠送给大陆收藏。
新华网2009年1月7日(来源:成都晚报)

xin_27201060709167032701037.jpg (6.97 KB)

三只世界最小熊猫被微塑在一根熊猫毛上。

xin_27201060709167032701037.jpg

xin_27201060709168122948338.jpg (14.26 KB)

郭月明大师准备给微塑熊猫点上眼睛。

xin_27201060709168122948338.jpg

Share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