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6681
- 威望
- 10298
- 金钱
- 239
- 阅读权限
- 120
- 性别
- 男
- 来自
- 湖南长沙
- 在线时间
- 4780 小时
|
3#
发表于 2008-7-10 15:3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并没有粮食短缺问题”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稻米飘香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全球市场石油价格飞涨成为一个重要话题,而与此相应的是,粮食价格也在以惊人的速度攀升。很多人在谈论正在发生或者即将到来的“粮食危机”。作为拥有全球最多人口的大国,中国的粮食问题自然也受到高度关注。中国政府总理温家宝在国务院会议中特别提到保障粮食安全的问题,可见北京方面对此已有警觉。世界银行最新出版的中国经济季度报告中,特别提到了粮食价格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德国之声记者石涛采访了世界银行北京办事处高级经济学家库伊斯先生。
德国之声:库伊斯先生,在目前的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的背景下,人们对中国的粮食涨价现象作出不同的解读,有人认为中国正在面临"粮食危机",而也有意见认为中国面对的只是"粮食价格危机",而非粮食短缺。您是否认为中国存在粮食短缺的问题呢?
库伊斯:我们观察到,近几年来,全球市场的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很多专家都在研究,究竟是什么驱动力造成这一现象。如果从中国的角度观察,中国既非粮食净出口的大国,也不是粮食净输入大国。基本上,中国的粮食生产和消费是持平的。所以,中国面对的问题主要是粮食价格上涨,这对宏观经济造成影响。同时,也意味着 一种收入转移,从粮食生产者转向粮食消费者。但这只是一个价格问题,中国并没有粮食短缺的问题。
虽然粮食供给充足,但毕竟价格在上涨,这会对中国的哪些社会阶层造成最为严重的影响呢?
贫困阶层的大部分支出都花在了食品上。看看家庭支出情况就可以知道,中国城市里收入最低的20%民众,他们购买食品的支出几乎占了收入的一半。这意味着,粮食价格上涨会严重打击他们的综合购买力。因此我们观察到,城市贫困群体是受到粮价上涨最为严重的。而在乡村地区,情况就比较有趣和复杂。很多穷人其实从粮价上涨中获益,因为他们是粮农。但那些没有从粮价上涨中获益的人,不管他们是生活在城市还是乡村,都会受到严重伤害。
那政府能够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帮助这些受高粮价所害的低收入阶层呢?
中国政府目前已经采取的一个措施是控制稻米价格,这使得中国稻米的涨价幅度并不如国际市场那么大。虽然很多西方经济学家并不认同这种做法。这是中国政府长期坚持的一项政策,他们相信粮价稳定对于粮农和消费者都是有利的。中国政府通过将稻米储备投入市场,限制出口放宽进口等措施,对米价施加影响。但中国市场上其他农产品的涨价幅度和国际市场就差不多。比如农民现在就比较倾向于耕种大豆而不是稻米。因此,在全球化经济下影响下,控制某种单一产品的价格变得更为复杂。不过总体而言,中国政府的政策迄今还是有效的。政府目前还可以做的是,对民众进行现金补贴,以增加购买力。
您负责撰写的最新一期世界银行中国经济季度报告中指出,中国粮食涨价现象虽然加剧了通货膨胀,但涨价的最高峰已经过去,这样的结论似乎比较乐观。那么您乐观的理由是什么呢?
中国乃至全球粮食价格确实出现了快速攀升的现象。而中国出现这一现象的时间比全球市场甚至还要更早。比如之前的猪肉涨价。因此中国目前的食品价格比一年半之前要高的多。但是,中国市场食品价格上涨的速度正在放慢。过去几个月里,我们甚至发现有降价的趋势。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有多少食品种类在同一时间上涨具有指标意义,而目前我们认为中国物价有下降的趋势。
最近一期的英国"经济学人"周刊刊登了一篇文章,标题是"失去光环"。作者认为在美国经济衰退,全球粮食和石油价格高涨的今天,那些曾经受到全球瞩目的新兴工业国家经济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动力。中国自然也是其中之一。您是否赞同这样的观点呢?
目前,全球所有国家都面临两个难题。第一,美国次贷危机扩散所引起的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另一方面,所有国家都面临由石油,食品以及金属价格飙升所引起的高通胀。这两个因素使得有些国家的情况变得非常复杂,尤其是那些进口大量食品,石油的国家出现了巨大财政赤字。而这些国家的经济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比较脆弱,比如当金融市场对其经济前景作出悲观预期的时候。但我想说的是,目前我们只是进入了这个时期的初级阶段,而绝大多数新兴工业国家依然处于一个比较良好的位置,他们的市场经济基础都是不错的。当然有一些例外,比如有些中欧国家的财政赤字非常高,但只是少数。大多数新兴国家的经济状况要比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要好。
采访记者:石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