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Share

TOP

这些去香港读书的孩子,本来就心高气傲,没见过大市面,自己把自己特当回事,遇到挫折人就蒙了,其实去香港是一种锻炼,能力强的自然能活下来,反之淘汰,把什么责任推之社会,没什么实际意义,出身都是个人的宿命,想要改变就必须付代价,这点我还是同意驴子同学滴
Già ero insano

TOP

原帖由 SAW 于 2008-6-8 01:53 发表
科大学生会前会长刘伟健也坦言,“部分内地生融入唔到本地生活,同香港嘅同学唔熟,有啲甚至读到二、三年级连简单广东话都唔识”。

很恶心的思维逻辑!设想一下,一个以讲英语为主的外来学生团体,他们在香港生活多年后依然不说广东话,是不是会面对同样的批评?香港回国祖国11年,国语地位一直处于广东话和英语之下,港人并认为理所当然。他们为什么 不思考一下是否对与讲普通话为主的内地学生有足够的包容和接受,尤其是与他们接受欧美同学程度的比较之下。
至于内地学生是最孤立的群体,这句话并不只适合于香港的大学,德国的大学也差不多。中国学生作为德国最大的留学生团体,我们不孤立吗?看看这个论坛上有多少小问题,本可以是从隔壁邻居或者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的,而必须要在同胞中寻找答案,就可以看出我们的孤立。一个德国同学曾经说中国学生是不可见的,因为几乎在公开的活动上很少看到。我们就算不是最孤立的团体,至少也不是一个开放并且努力融入当地环境的团体。我们的平均年龄和阅历都在香港的内地生以上,但我们未必强到哪里去。
我相信文章中的例子很多都是特例,大部分香港的内地尖子生都在努力的适应环境,好好学习,将来会有所作为。我们不能因为个例去贬低和忽视整个群体的处境,再说,就算是极端的例子我们在德国听到的还少吗?
反思一下,我们有时会比较乐意看到这样的文章,为什么?因为看到有人不如自己,可以让本来混得不怎么样的我们突然有一点优越感。"看,我们在德国多坚强啊,我们适应环境的能力多强啊!"--实际上是这样吗?

TOP

德国人骨子里还是排外的,虽然面子上都还客气。

TOP

原帖由 cherubyupan 于 2008-6-8 18:28 发表
德国人骨子里还是排外的,虽然面子上都还客气。


中国人更排外。中国人融入德国人的圈子难,还是德国人融入中国人的圈子难
去年RWTH的China Tag有个德国人就说了,德国人想进入中国人的xiaoquanzi,很难。

TOP

讨论了半天香港科大,这里有人认识高中毕业后从大陆考进香港科大的学生吗?

TOP

原帖由 楼上没有牛了 于 2008-6-8 18:35 发表
讨论了半天香港科大,这里有人认识高中毕业后从大陆考进香港科大的学生吗?

认识一个,不确定是不是科大的

看她蛮正常的,下周问问她的回忆去
冬冤家,我有心将你打,却一个心儿怕;要不打,只恨你这冤家羞人煞;罢罢罢,低眉红了脸儿帕,嫁了吧!

TOP

原帖由 m2p 于 2008-6-8 13:20 发表

很恶心的思维逻辑!设想一下,一个以讲英语为主的外来学生团体,他们在香港生活多年后依然不说广东话,是不是会面对同样的批评?香港回国祖国11年,国语地位一直处于广东话和英语之下,港人并认为理所当然。他们为 ...

香港的现状,就是英语和广东话是官方语言,国语开始逐渐流行。不但是香港,广东省,广西一部分地区,甚至海外华人圈子也是广东话长期盖过国语。内地生到当地,适当学习广东话是应该的。
你应该看看dw那篇文章,外国学生为什么不能融入德国人圈子?都说歧视,民族主义,保守排外,说到底,德国人自己不觉得有必要跟外国人交流,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更愿意与自己老乡,跟自己同胞交流的。只有外国人主动跟德国人交流,了解德国人生活,很少有德国人主动找外国人搭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