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中国农业丰收在望 转载

经济透视:中国农业“丰收”在望 zt   [gaohuiqing] 于 2007-9-29 9:02:52 加贴在 经济人俱乐部 进入gaohuiqing的博客4 x0 L4 p$ `) J: k, A0 u  P1 Y 来源:中国新闻网  " R  x, q" C% o7 F& r

" e2 h" V0 v8 f5 v0 m
. k/ t7 d3 Y; @6 v; B! F. N人在德国 社区
' P" y/ k$ x1 \8 ?$ V    漫山遍野的包谷,将大地染黄。中秋时节,中国农村最繁忙的日子。一年耕耘,终有收获。田间地头,忙着秋收的农民,比往年又多了几分欣喜。
( s: X5 [; o+ {  J2 R    近年来,在突飞猛进的工业面前,中国农业的增长速度并不太惹眼。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三农”(农民、农村、农业)几成中 csuchen.de9 k$ l+ \  Y5 n5 [& w) l3 r5 T
国软肋。 6 x, I5 H3 ?9 u% k9 |" e7 _( G  ~! p2 K+ K
    如今,它的元气正得以恢复。中国的粮食产量在二00三年降到了历史低点。此后,逐渐恢复,并连续三年增产。到去年,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了九千九百五十亿斤,成为历史上第三个高产年。 * f1 M4 t' T. `/ F2 b
    虽然自然灾害偏重,今年上半年,中国农业还是获得丰收,夏粮单产创历史新高。这已是第四个连续丰收之年。从许多地方的收成看,秋粮丰收几成定局。
3 u" @6 F. c$ \# g- y0 I人在德国 社区    粮价上涨后,产量的不断提高,对许多农民而言,就意味着收入增长。如今,中国农村,农民素质、生态环境、农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也都有了较大改观。 % W. O/ }9 }$ z4 g* h2 k
    这一切,都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支持。在免除农业税后,政府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今年,仅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就将超过三千九百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中央财政每支出的六块多钱中,就有一块钱花在了“三农”身上。
+ S2 Z7 @0 O2 Y    在今年新增加的政府投资中,大部分都将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财政部还介绍说,用于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入,也会高于以往。 人在德国 社区5 R4 |; z9 X! n. p! u5 }4 a8 Y: c' e
    在中国《农业法》中,对每年用于农业投入的财政预算增长比例,已设定了最低标准。工业开始反哺农业、城市开始反哺农村。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农业基础也得到了加强。 csuchen.de2 A7 x! U# V* J9 j) H8 ?7 S  v
    二00三年到二00六年,通过农业综合开发,中国共改造中低产田一点零二亿亩。原先大量“旱不能浇灌、涝不能排水”的田地,如今成了大片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良田沃土。 2 v8 Q/ l7 y- ^4 a) C: U
    这些农田,对于提高粮食单产,扭转前几年全国粮食产量连年下滑趋势,确保粮食安全,乃至促进农民增收,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在德国 社区$ v$ z" I8 d5 H: {( V
    今年,财政部还会再投入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资金七十六亿元,改造中低产田两千六百多万亩。对中低产田的单位投入标准,也在逐步提高。此外,节水农业、节水技术、良种引进和推广,也都获得了政府支持。
; h3 D: K* ]# p! S: g8 t/ Q人在德国 社区    随着“多予、少取、放活”的不断推行,农村的教育、卫生、文化面貌也都已开始改观。
, A. I9 Z  y1 f$ V    秋收过后,中国农民如今正忙着秋耕、秋种,为来年的丰收播种。 ' K" @* }1 S  Y% C! X9 w
一点浩然气

快哉万里风

半月谈:“涨价”声中看“降价” zt

 来源:半月谈  
# v: g# x* K5 z0 X+ |
5 O' Q! R' R) a1 n+ P/ |6 x* s& d; L5 O- t/ Z$ w( N5 B. ~

$ Q! k1 k: \- q$ r" acsuchen.de
2 d! [  d7 P- Y$ z$ }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月度形势报告显示,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5%。从八大类别看,食品类价格、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居住类价格都是上涨的,而衣着类价格、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都是下降的。这种情况,或可称为“五涨三降”。
3 C) r5 `# \. w8 [4 V6 w8 H* Ncsuchen.de9 ]/ {* x- p+ v) L1 [
    看完这条消息,我突然觉得眼前一亮。这一段时间,人们只顾得议论涨价了,却没有发现还有很多东西正在不声不响地降价。十几年以前,我买第一部手机的时候,花了7800元;后来买第二部的时候,花了5400元;再后来买第三部的时候,只花了1500元。功能越来越多,式样越来越新,而价格却越来越低。与此相似的,还有电视机、电冰箱、电脑、汽车……
, d2 G0 @+ v8 V( p; {$ J人在德国 社区6 b3 d/ v: |4 {$ l8 n* V' T
    这“五涨三降”的消息,可以让我们明白一些道理。一是到任何时候,商品的价格都不会“齐步走”,有的涨有的跌。二是任何一种商品都不可能永远涨价,有涨就有跌。三是涨价和降价都是在推动社会平衡,正因为很多农民养猪不赚钱不愿养猪,猪肉才会涨价。四是在看物价上涨的同时,也要看消费者的收入。 csuchen.de1 K$ r7 A4 p9 o. d$ i; n+ }  ]4 H& \
6 h* E4 t) d; f8 V2 P+ X, d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我中学刚毕业的时候,割了7天草,卖了2元4角钱,买了6尺布,做了一件衬衣。而当时在生产队劳动,一天只能挣两角钱。也就是说,那个时候劳动一个月的收入,也只能买三四件普通的衬衣。而现在的年轻人,即便一个月挣600元钱,也能买十几件普通衬衣了。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一个月的工资是35元,而那时一块手表的价格是120元;而现在我一个月的工资,却可以买几十块这样的手表了。
% m# m, _5 C5 A  Q
4 U2 H* V7 p# z5 G    现在最让人担心的,是这一轮涨价会不会影响低收入群体的正常生活。有消息说,今年上半年,全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1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3%,增速是1995年以来最快的。我不知道,这个收入的增长幅度,能不能抵上今年物价的增长幅度。也不知道,在增长的平均数以下,还有多少贫困群众。好在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所以,我们期待通过这一轮的价格风潮,达到一个新的发展和新的平衡。
一点浩然气

快哉万里风

TOP

俺很高兴,很高兴!中国农民正在迎来百年不遇的好机运。
一点浩然气

快哉万里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