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最富100人发家路---从法学博士到吸尘器直销国王(95)---陆续推出,敬请关注。

157年历史的名酒家族为何如此坚牢(99)

今日公司两代掌门人:从左至右, 艾米尔,胡贝尔提娜,克莉斯提安娜

  
温德尔贝格(Underberg)是德国乃至世界上的一种名酒。这家公司-这个家族,157年历经5代而依旧岿然。今年初,这个家族拥有8亿欧元的财产,依旧跻身于德国巨富前100名之列。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1846年6月17日,老祖宗胡贝尔特.温德尔贝格一天之内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娶妻,妻子叫卡塔琳娜.阿尔布莱希特;二是开办公司,公司叫“胡贝尔特.温德尔贝格-阿尔布莱希特”。

胡贝尔特的父母也是经商的,他们开了一家小杂货店。年轻的胡贝尔特前往荷兰,在那里的商家和银行积累他的人生经验。在那里,他认识了混合药酒。他欣赏那种略带苦味的健胃酒,但对那种没有固定配方,剂量随意的制作方法深不以为然。

回到家乡莱恩贝格后,他仔细地研究各家的配方,挑选各种草药,逐渐配制出一种采用43国草药而成的健胃酒配方。于是,温德尔贝格健胃酒诞生了。令人舒适的作用和稳定的质量,再加上广告宣传,新生的温德尔贝格健胃酒一炮打响。胡贝尔特在报纸上做广告,散发传单,并给每瓶酒配上小册子。

胡贝尔特的第二个创举是:1851年8月25日,他在克雷费尔德的法院给他的产品外观设计注了册。他的这一举动比世界上也是德国第一个专利保护的诞生早了40年。这一举动导致温德尔贝格酒至今外貌独具,无人敢仿。

1857年1月24日,胡贝尔特的第三个创举:他向公司员工和莱恩贝格的居民发表了一个声明,他说:“作为公司创建人和发明人,我的第一义务是,把这种著名的、有治疗作用的饮料的配制秘密保守在我和我的家庭范围内。我保证,这个秘密我只告诉过我的夫人,不会告诉第三者,永远不会赠送,出售,交换或以其它方式抛出。”

三个创举,个个具有惊天动地的历史意义。胡贝尔特在各方面都是一个开创者。1855年以后,他的公司每年必参加当时著名的世界展览会,温德尔贝格酒获得了数不清的奖。在1867年巴黎世界展览会上,温德尔贝格酒以高24厘米的一种吹出的小玻璃瓶包装重建了自己的“形象”。

他的儿子胡贝尔特(第二)于1898年在新成立的皇家专利局登记了两样东西:“温德尔贝格”的商标和“Semper idem”这句广告用语。后者取自拉丁语,是西塞罗对苏格拉底的评语,意为“永远不变”。用在这里,就是永远保证质量的意思。

胡贝尔特第一的孙子艾米尔(第一)于1949年发明了剂量瓶,这种小小的瓶子保证饭后饮用温德尔贝格剂量的一致,每次一小瓶。这种包装一直延续到今天。

艾米尔第一对广告极端重视。“每天饮用温德尔贝格,包你感觉舒服”这句话出现在德国每一个街角。温德尔贝格大做广告,报纸,电车上,甚至热气球和直升飞机这些当时罕见的广告手段都用上了。

广告,质量,再加上对新技术的来者不拒。今天,温德尔贝格仍然是全世界剂量瓶装酒的国王,老大。来自43个国家的那么多草药如何配制,这一秘密仍然牢牢地掌握在第四代艾米尔,他的妻子克里斯提安娜和第五代-他们的女儿胡贝尔提娜的手里。温德尔贝格公司已经发展成一个国际性的葡萄酒与香槟酒集团。

温德尔贝格集团今天的营业额为5亿欧元,员工却只不过1000人。据汉堡的集团新闻部告知,“正是在中国,温德尔贝格草药健胃酒由于其舒服的作用受到很大的欢迎。”在中国,该集团在北京和上海各设有一个代表处。




[ Last edited by freecat on 2004-3-10 at 13:57 ]
Share |
Share

其他富豪的发家路见德国之声相关网页:
http://www.dw-world.de/chinese/0,3367,1682_A_1037220,00.html

TOP

Glueck ist planbar!

TOP

今日“汉高”家族的百分之一(92)

杜塞尔多夫的汉高工厂

德国化工康采恩“汉高”在全世界,包括在中国,都享有盛名。它拥有洗衣粉等化工品领域的许多名牌。这个家族家大人多,这里介绍的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人。本文取自尚未发表的“德国巨富第91-100人的发家路(上)”。

“汉高”这个名字的中文版翻译得也有点儿离谱。在介绍它的同名老板时,我们还是用那音近的译法-“亨克尔”吧。

克里斯托夫.亨克尔(Christoph Henkel)今年45岁。亨克尔(汉高)家族经过几代的发展,枝繁叶茂,今天已有100多名家族成员。克里斯托夫仅仅是百分之一。虽然家大业大,但人多口多,这份巨大财产到了每个成员手里就没多少了,据说占有最多的也只有公司股权的6%。这拿得最多的大概就是克里斯托夫了。除了公司股权外,他还从父亲康拉德那儿继承了其它许多证券。尽管只是“百分之一”,但他今年还是以8亿欧元(去年9亿)的财产额排在德国巨富榜的第92个位置上。

现居住在伦敦的克里斯托夫回忆道:“从我们小时候起,我们就被告知了做人的原则。”那便是:纪律,勤奋和一切为了公司。他的爸爸康拉德有一句名言:“公司高于家庭。”蒂造这条规矩的基础的,是康拉德的祖父-公司奠基人弗里茨.亨克尔。

弗里茨.亨克尔(1848-1930)于1876年建立了今天的世界洗衣粉帝国。他推出的“亨克尔铅苏打”一炮打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他推出至今威名不衰的洗衣粉品牌“Persil”。这是洗衣粉建立品牌的世界性里程碑。

弗里茨有三个孩子:雨果、弗里茨和艾米。这三个孩子构成了今日亨克尔家庭三大系的源头。弗里茨把公司的管理完全交给了雨果。雨果把管理权又传给了自己的儿子约斯特。由于约斯特早逝,他的弟弟康拉德于1961年“篡位”。然而,这是历史的一个正确选择。因为是康拉德写下了公司历史最光辉的篇章。

是康拉德.亨克尔把这家洗衣粉工厂建成了世界级的康采恩。1975年,他把这个家族企业改制为两合股份公司。1985年,汉高上了股市。1996年,公司发行了有发言权的股票,通过一个股票捆绑合同,确定到2016年前至少51%的原始股掌握在家庭成员手里。

在家、企关系领域,康拉德是个世界级高手。实际上家庭利益高于一切,但康拉德的口号却是“公司高于家庭”。但这也不只是说说而已。他实施的原则是:家族成员并没有自然登上公司领导位置的权利。自他之后,也确实没有家族成员当上公司的总裁。当然,这家公司的总裁也没有其它大公司总裁那样大的权利。

别的大企业有个监事会,汉高除此之外还有个股东委员会,两个机构共同监管着汉高。这两个机构的控制权原来牢牢掌握在康拉德手里。康拉德1990年退居二线后,把这两个机构的控制权交给了阿尔布莱希特.沃斯特。沃斯特是公司创始人弗里茨.亨克尔的重孙,属于艾米那一枝。而沃斯特的副手则是康拉德的儿子克里斯托夫.亨克尔。

汉高是西方世界少量的跨国公司与家庭企业成功结合典范之一。为此,这家公司于1999年获得了著名的商业学院“IMD”颁发的“IMD名牌家族商业奖”。但由于家族企业的限制,这家康采恩不能象那些大众企业一样广得资金。因此人们认为,汉高这个集团早晚要分解成许多子公司,各子公司分别以49%上市。

80年代末,康拉德成了新闻人物。据说他共给联盟党和自民党捐款211万欧元,从而得以偷漏税90万(好象并不合算)。波恩检察院开出了170万欧元的罚单。但此案于1990年中止,原因是惩罚令的形式有误。

1999年4月,公司中兴帝王康拉德去世。他把全部公司股份都传给了儿子克里斯托夫,他的妻子伽布丽艾尔没有得到丝毫股权。但伽布丽艾尔并不在乎,因为,她有着丰厚的私人财产,还因为,她一生感兴趣的是艺术和文化,而不是洗衣粉和胶粘剂。

伽布丽艾尔是杜塞尔多夫玛丽亚医院一名主任医生的女儿。她控制着汉高公司著名的艺术名收藏。1983年,她被聘为乌帕塔尔大学艺术史教师。她还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国际委员会委员。

TOP

创建“老板”西服的兄弟俩(93)

约亨.霍利,直到1993年还是“雨果-波士”的董事(摄于1991年

说起“老板”,许多中国人也会想到那鼎鼎大名的德国男装品牌。在中国当老板,好象“老板”西服是必备的。许多中国旅游团一离开法兰克福机场就奔向麦钦根,波士公司所在地,奔向那里高档服装的廉价一条街。

近年来,“老板”这个品牌在中国已被音译成了“雨果-波士”(HUGO BOSS)。“老板”西服的创始人是兄弟俩,他们不叫“波士”,而叫约亨.霍利(Jochen Holy)和乌韦.霍利(Uwe Holy)。他们创造了世界上头号男装品牌,却早早地把公司卖了,卖给了股市,还有一个日本人,加上一个叫玛尔佐托的公司。当时获款约合4亿欧元。

今年62岁的哥哥乌韦理财。他在家乡麦钦根有个办公室,住却住在博登湖畔一幢艺术设计很美的别墅里。而61岁的弟弟约亨则在美国的弗罗里达和德国巴伐利亚的慕尼黑和台格伦湖之间跑来跑去。

兄弟俩抛弃了“老板”,但他们却又没舍得离开时装界。今天,他们仍然是著名的服装品牌Strellson和Windsor的老板。今年初,兄弟俩的财产值为8亿欧元。

单说这Strellson吧。这家时装公司是兄弟俩于1984年建立的。1985年,公司推出西服套装和单件,很快就在德、奥、荷、比、卢和法国广泛销售,开始在葡萄牙建厂生产,继而把销售推到加拿大、英国、爱尔兰、葡萄牙、希腊和斯堪的纳维亚。

1994年,Strellson又增加了领带和衬衫。1997年,在巴黎建立了子公司,在伦敦和慕尼黑开出了第一批“店中店”。1998年,公司产品栏中又增加了针织品和皮衣。1999年,买下了纽约的Tommy Hilfiger的欧洲产销权。

霍利兄弟不仅自己到处跑时装展,而且每年都派出摄影师到纽约、伦敦、巴黎、莫斯科、布宜诺斯艾利斯、柏林、特拉维夫,拍摄穿着Strellson时装的行人,让行人谈自己的看法。在广告方面,不仅推出很多宣传海报,而且让许多电视台的主持人穿上他们的服装,如体育台DSF,收费台Premiere。

在霍利兄弟成功的同时,他们的“弃儿”-“雨果.波士”更是日益风光。雨果.波士不仅保持了男装领域的领袖地位,而且不断涉足新的领域-凡是跟时尚有关的,雨果.波士都要进去。从化妆品,到女装,今天“老板”已经到处都是。

从近年的踪迹看,随便举些例子:1998年,非洲开出了第一家波士专卖店,推出波士牌的皮装,出售男女波士皮鞋生产许可证;1999年,米兰开出了意大利第一家波士专卖店,出售了波士牌的眼镜生产许可证,推出波士女装;2000年,在米兰举办波士时装展,获得“金丝绸带”奖;2001年,在纽约举办波士时装展,在汉堡、柏林和纽约开出志卖店......

在西方服装市场严重不景气的今天,波士保持着良好的成绩,在股市上的情况也比同业们好。读者文摘询问了18个国家31000人,在30个产品领域中,波士在它的时装领域被评为“2003最信任品牌”,与其它领域的安联、奔驰、美国在线、哈利波、汉莎航空公司等共同引领消费者潮流。

中国网站上这样介绍雨果.波士:“作为世界男装的领导人,雨果.波士的表演票在时装周上一直都是抢手货。雨果.波士是一个都市男人的典范,他温文尔雅,谈吐不凡,散发着迷人魅力。”

虽然霍利兄弟早已告别了雨果.波士,但雨果.波士却不会忘记他俩。而且他们自己在时装界至今仍然是成功人士。不久前,乌韦.霍利在Strellson集散中心启用仪式上承认,“我们的行业正处在战后最严重的危机中”,但他充满了信心,指出,只要坚持原则,即:质量,创造性和面向顾客,一切都会变好。

TOP

惊魂后崛起的海运集团德讯的大老板(94)


今日的储运集团已不同于传统的海运公司

    
“德讯”是世界上著名的海运物流集团,他今天的老板 克劳斯-米歇尔.库纳当年在野心勃勃的计划推出时险些翻船。经过那番惊涛骇浪,他一下子就成了一个出色的企业家。
   


搞贸易,搞海运的中国公司多半知道“德讯公司”。但这个公司的德文名字却是“库纳与纳格尔”(Kuehne & Nagel)。两个名字之间一点关系都没有。又是一个公司名称“翻译”中的另类。公司(德文)名字那么叫,是因为,这家公司是奥古斯特.库纳和弗利德里希.纳格尔于1890年在不来梅建立的。

库纳家族的克劳斯-米歇尔.库纳(Klaus-Michael Kuehne)至今仍然是这个世界集团的大股东,今年65岁。约30年前,他把公司总部迁到了税务天堂瑞士的辛德尔雷基。是他,使这个海运公司发展成了世界级的物流服务集团。2003年初,他以8亿个人财产排名德国巨富榜第94位。

然而,今天的成功却是来之不易。80年代初,这个搞海运的人差点淹死在商海之中。回忆那时,他至今胆战,他说那是“穿越炼狱之火”。

70年代初,已经荣登德讯集团宝座的(克劳斯-米歇尔)库纳完了一个美梦:他在税务天堂巴拿马建立了海运公司斯卡洛塔斯。他的祖先们留给了他一个成功的海运企业。现在,他要用完全属于自己的船队来锦上添花。

然而,他这个梦完得不是时候。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了,世界海域中的船运价格一落千丈。他的船队连续亏损了10年。库纳不得不出售他的船只,而这样更增加了亏损。债务积累到了1亿欧元的高度。

“1981年,企业的状况连续5个月糟糕透顶,”他回顾道。23个债权银行逼着他出售公司。他不得不寻找买家。“有70个报价,其中20个是认真的。”最后是英国的隆洛公司得到了拍板,买下了50%的股权,但还是把企业的经营权留给了库纳。这个创业者的嫡孙失去了很多,但却赢得了宝贵的人生经验。

世界上大概很少有商人两次卖掉公司股权,而两次又重新夺回的。而克劳斯-米歇尔.库纳就是这样一个人。

从惊涛骇浪里爬出来的库纳很快就证明了自己的商业头脑。它把这个传统的海运公司改造成了物「流服务集团。他在全世界投资,建立商品集散中心,并投资于与此相辅的信息技术。当隆洛集团11年后自己也陷入困境时,库纳借助于合同规定的优先购买权和公司重新获得了的赢利力量,把当年售出的股权又买了回来。

为寻找合作伙伴,他又攀上了菲亚格集团(VIAG)。他把三分之一的公司股权卖给了菲亚格。跟菲亚格集团一起,他于1994年把公司资本的18.1%送上了法兰克福和苏黎世的股市。然而菲亚格集团的发展路线跟他的设想大相径庭。这家总部在慕尼黑的集团跟另一家大集团费巴(VEBA)合并,组建成了Eon公司,把公司的核心业务规定为能源,电力。于是,德讯成了“后娘养的”。

于是,库纳又把他卖给菲亚格集团的股权买了回来。重新寻找更合适的伙伴。2000年底,德讯公司跟新加坡物流公司SembCorp Logistics交换了20%的股权。去年夏天又以3亿美元的价格买下了美国Usco Logistics,从而打入了美国市场。

这么几个折腾,库纳实际上提高了“散股”所占的份额。但他今天仍持有55.75%的公司股权,而且根本还不考虑退休问题。尽管集团从三年前开始就有了一个叫赫尔姆斯的总裁,但在重要问题上,他仍然事必躬亲。

可惜这个集团主、亿万富豪却面临着断代的危机-他没有子女。他将是库纳与纳格尔集团中最后一个叫库纳的人。为了遗产问题,他早在11年前就建立了一个家庭基金会,将来由这个基金会接收他在公司中的财产。

从1975年开始,他就居住在瑞士的辛德尔雷基。他住的是一个特别设计的豪华别墅,一个让他时时不忘家乡的东西:这幢别墅的形状就象一艘巨轮的指挥舱。

TOP

从法学博士到吸尘器直销国王(95)

米特尔斯腾.赛德

  
这家人是家用电器直销大户福维克公司的老板。而这家大企业是个典型的家庭企业。他们还是手提式吸尘器的发明者呢。
米特尔斯腾.赛德(Mittelsten Scheid)是个双姓。今年66岁的约尔格.米特尔斯腾.赛德是现任家长,从1969年担任企业首脑至今。这家人的财产额今年初为8亿欧元,从去年(6亿)德国巨富榜上的第100位挪到了第95位。

机器与地毯厂福维克(Vorwerk & Co.)于1883年由卡尔.福维克在乌帕塔尔建立。1930年,这家工厂把刚刚发明出来,刚刚获得了专利的手提吸尘器推上了德国市场。这是当时同类中最小,最轻,最便宜(59帝国马克)的。但却待在商店里卖不出去。

为了促销,当时的头号福维克人奥古斯特.米特尔斯腾.赛德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实施了德国人从来没有见过的直销。这是他的儿子维尔纳尔在美国期间见到的销售方式。福维克的人挨家挨户去推销,去进行使用指导和咨询。

时至今日,吸尘器、厨房器械和熨斗的直销仍然是福维克公司的业务支柱之一,但只是其中之一了。自从企业创始人的重孙约尔格.米特尔斯腾.赛德1969年接管了企业领导权以来,他一步步地把以往以生产为主的公司改造成了国际性的销售者和服务者。

现在,福维克不仅提供地毯、浴室和厨房设施,而且通过子公司Hectas,afk和Zeda提供建筑物管理、停车场融资和IT方面的服务。公司在全世界拥有14000名员工,还有28000名福维克咨询员,公司在经济不景气的2002年仍然创造了3%的增长率,营业额达15.7亿欧元。

约尔格已经退离了欧洲工商会联合会主席的位置,也不想在坐在公司总裁的宝座上了。他宣布要退居二线,进入福维克顾问委员会。

其实他本来并不想掌管这家公司。1965年,他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本想进一步读博士后。但他的叔叔艾利希.米特尔斯腾.赛德这时向他指出,要忠于家族的宗旨:“公司高于所有者的需要。”

也就是说,只要你是米特尔斯腾.赛德家庭的人,你就有义务为福维克效劳,而不能搞反了。这条企业政策也反映在公司的分红政策上:公司的红利顶多只能拿出10%分给全部家庭成员。而90%必须留在公司。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福维克公司的自有资金高达52%。这给公司的生存提供了长期牢固的基础。

约尔格对此的解释是:“我们股东中的大多数人角色生来就决定了。他们不需要为公司效劳。所以他们也没有提出要求的权利。”

至今,约尔格.米特尔斯腾.赛德仍然是公司的首脑。后代还“太年轻”。也许,公司的重任会首次落在哪位外来弟身上。

最近,约尔格总裁特别指出,中国业务去年创造了1200万欧元的营业额,令人"意夺神迷。在亚洲地区去年销售额为1.2亿欧元,中期内要达到5亿。”

TOP

她曾经是威娜染发系列家族的一枝(96)



  
在德国巨富100人系列中,我们介绍的第84名-施特罗尔家庭就是威娜家族的一员。今天的威娜家族由当初的理发师,威娜的创始人弗朗茨.施特罗尔的四个系列后人家族构成。第84名仍然叫施特罗尔,另外三个后代系列是:波尔家庭,艾伯尔茨家庭和桑德尔家庭。

继施特罗尔之后,艾莉卡.波尔(Erika Pohl)是理发师后裔中的第二富。直到今年年中,她仍拥有威娜23%的原始股。她持德国护照,但却居住在瑞士。

由于威娜家族已经介绍过,就不在此重复了。请参见关于第84人的介绍。

TOP

不错的内容!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freecat at 2004-3-10 01:11:
要新鲜的?找奶牛去~~~

听说荷兰牛,挺出名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