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9096
- 威望
- 1099
- 金钱
- 0
- 阅读权限
- 90
- 性别
- 男
- 在线时间
- 1264 小时
|
14#
发表于 2005-2-10 23:00
| 只看该作者
确 实 是 政 协 委 员 ,请 看 这 位 的 高 论
z.t
1月23日下午13时,北京政协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北京市委员会张惟英女士作客首都之窗,就北京人口准入问题与网友展开讨论,以下为聊天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晚上好,吃过晚饭后的一个小时,市政协和首都之窗联合举办的“政协委员谈提案”第七期共同探讨人口准入制度,原本作客的张三力委员由于今天有事改为明天晚上,今天的嘉宾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北京市委员会张惟英女士。在京西宾馆灯火
通明大大厅里,工作人员有序的身影是特殊的风景。您的提案是关于建立人口准入制度,控制人口规模,保持人口与城市资源平衡的建议。张委员您为什么会提出这个建议呢?
张惟英:这个建议主要是基于这样的思想,任何一个城市在发展中,城市发展都要和资源相配套,城市人口和城市资源等各个方面要成比例的发展,这个成为才能可持续发展,现在有一个情况就是北京近几年的发展一直是北京人口越来越多,外来人口也很多,现在实际的北京人口已经突破1500万,外来人口是300多万,加起来是1500万多的人口,实际增长的人口,北京现在的水资源大家已经感觉到很紧缺,而且能源的资源,比如北京今年冬天的天然气也很紧张,也已经感觉到了紧张。包括北京的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建设,承载能力和北京的卫生的建设的承载能力,包括公共交通,这些设备的承载能力都已经到了极限,到了我们不得不考虑北京的发展和人口之间怎么样能够进一步合理的发展,能够持续的发展,我提出这个提案就是希望北京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注意到人口的因素可以适当合理的安排发展。
主持人:您分析得很透彻,看来前期作了大量的工作。您的提案提出之后办理的结果如何?
张惟英:很快市政府就和我联系了。
主持人:很重视。
张惟英:是的。市政府同意我的观点,我们的观点基本相同,但是人口准入制度原来没有过,这个制度的建立还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些很复杂的具体的事情要考虑,还有一个政策制定的过程,还有一个实施的问题,碰到了问题和矛盾如何解决,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这样的制度出现,不一定叫人口准入,可能叫别的,政府在发展的我国中会考虑合理发展问题。
主持人:谢谢,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看到这样的规定这个制度。
张惟英:谢谢你同意我的观点。
主持人:不仅是我同意您的观点,我们在网友来信的过程中,很多的网友也在关注,今天邀请您来访谈,也感谢您支持我们的工作。
张惟英:感谢网友支持我的提案。
主持人:您对办理结果还满意吗?
张惟英:我很满意,我觉得政府可以理解我的想法,而且政府在不久的将来会实施,我就很满意。
主持人:目前首都之窗网站收到的网民来信有上百封,网民非常热情,对代表委员寄予厚望,希望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可以被参考和采纳。
网友:我觉得应该适当限制外来人口进京,现在北京人口太多,干什么都不方便,资源不和谐,外地人口素质有待提高。
张惟英:我认为他说得很对,这个问题凡是在北京居住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这里面也牵扯到怎么对待外来人口的问题,确实外来人口的素质比较低,而且外来人口无序的涌入这个城市,阻碍了城市的发展。比如说在其他世界发达国家,城市发展中人口是互相流动的,是靠市场来调节的,市场经济制度已经很完善了,所以说市场调节是有效的。作为我们来讲,人口的流动不是很和谐,我们的市场经济不是很完备。是一个很不成熟的过程,这个时候人员的流动有很大的盲目性,我们很多的外来人口在北京也是很盲目的,这个并非城市所需要的,也非他本人所需要的。因为他到北京找不到工作,时间长了生存成了问题,有的还会挺而走险,这个问题还包括一些社会问题,引发一些社会问题,给社会治安和社会管理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主持人:不光是资源紧缺的问题。有一些说法一直在说,包括我们中午访谈过的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大学生就业的时候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外地一套房,这也代表了一定的观点,您认为为什么大家要涌入北京,北京的生活成本很高,竞争压力很大,但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还是要留在北京。
张惟英:我们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各个城市之间差距很大,东西部之间差距很大,沿海的地区和内陆地区差距很大,北京在差距当中是得天独厚的,是我们的首都,政治经济的中心,北京定的目标又是宜居城市,在这种情况下北京近几年的发展越来越好,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大学毕业生把他的理想,理想中包含地域和工作性质岗位职业,很多人首选就是北京,北京经济发展快,机会也比较多,大学生会这样的考虑。主要还是在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贫富状态不一样,给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的条件不一样他们愿意留在首都,我觉得还是可以理解,情有可原的。
主持人:在您的提案中所说的外来人口准入制度都涵盖了哪些内容?
张惟英:这涉及到了一系列的政策问题。准入制度只是一个设想,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想的不一定对。将来北京市要根据自己的资源情况,水资源到底有多少?能够承载多少人口,环境的承载能力有多大?公共交通和设施能够承载多少人口?各方面的数据综合起来,测算出北京合适的承载人口,使北京可以保持可持续发展,这样一个人口的数量到底是多少?任何一个城市都有人口的极限,北京的人口极限是什么?作为北京的政府应该心里有数,应该知道到底是多少,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测定一个北京市需要什么样的人?你能够给哪些人提供就业,有很多人不能在这里就业,只是看到了北京风光的外貌,但是来了之后找不到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要有相应的政策来扭转一些盲目的、无序的涌入,需要有一些政策来引导,因为我们是在市场不成熟的期间,在这个阶段内需要这样的政策。
主持人:这些政策都应该包含哪些方面?包括户籍,还包括哪些?
张惟英:包括户籍,我们北京也实行绿卡制度,我们也可以借鉴西方的一些做法,也包括我们过去用过的暂住证等手段,我觉得都可以控制,另外我觉得可以更大面的提供我们的信息,北京需要什么样的人,这样信息的平台可以在全国更加畅通,更加准确,避免更多的人盲目的涌入大城市。
网友:现在水、电、天然气都很紧张,不断的涨价,上班堵车、交通事故多,房价费涨人太多造成的,不限制外来人口,全国人都到北京,真正要成为人口最多的城市吗?
张惟英:这个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他不赞成北京变成超大型、没有人口限制的城市和这样的一个首都。在任何一个国家的首都都不可能做成超大城市的,你有多大的资源来保证你的人口生活的有序和合理,政府必须要考虑这一点,这点是有道理的。有一个说法是北京是全中国人民的首都,但是全国人民不能都居住在北京。就好像我们乘坐汽车,汽车是有一定的承载量的,城市也是这样,如果不考虑承载量,汽车超过了极限就要颠覆,那么所有的人都不能生存,首都也不会存在了,这样首都的发展不会持续,到了那个时候,一切都谈不上了,全中国人民的首都希望全国人民都来爱护,真切的来爱护。
主持人:目前我市的人口规模是什么样?城市资源是什么样的?
张惟英:很抱歉,有的资源我不是很了解,只是听到有一些,北京现在的资源已经到了极限的边缘。比如说水资源,所有的水资源都算上,按照中国的低消费标准,有一个标准是每个人按照什么样的标准来消费,如果按照西方的标准来消费,我们的水资源还不够,现在北京按照我们人最基本的低标准的水资源的适用标准来看,我们承载的合理人口最高的是1800万,有的说是1700万。
主持人:基本已经是饱和了。
张惟英:是的。我们说外地人口300多万,北京人口是突破1100多万,外来人口、常驻的在公安局注册是是300多万加在一起突破1500万,但是这里面没有包括短时间在北京的,还有一些大量的三无人员涌入北京,没有到公安局注册,这些人加上的话,根据公安局粗略的统计,瞬间的北京人口保守数字已经到了1700万,大了就不知道了,有些人口是无法控制的。这么计算起来,我说北京已经到了极限,我们把它想得宽裕一点就是已经到了极限,从水资源已经到了,天然气公共交通我们都可以感觉到,我们的天然气已经不够用了,很多单位和小区的锅炉已经停烧了,已经感觉到了天然气也到了极限,到去年水资源紧缺的现象。
公共汽车我们都有感觉,每天挤车是什么状态,世界上哪个国家的首都像我们这里,人多势必造成无序,给城市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网友:北京的资源越来越紧张,朝白河的水都干了。
网友:我不同意人口准入的规定,这是一个自然的现象,国家应该鼓励人口的流动。
张惟英:这个观点有对的地方,他认为国家应该鼓励人口流动,这是对的,毫无疑问。但是现在我的想法就是,现在我们作任何政策和事情都要根据国情,我们现在人口众多,在世界上中国的人口是最多的,我们和首都横向比较的话,我们的首都也是超大规模的,人口已经到了很可怕的地步了,人口流动是应该鼓励的,这是一种长期的政策,也是将来势必发展的趋势,现阶段我们的国情不允许我们这样做,我们的市场机制并不健全和完善,并不成熟,不能给人们提供流动的准确的信息,所以很多的流动是盲目的、无序的,而且中国还有巨大无比的人口流动,造成了交通的负担、城市的负担和个人得负担,是很可怕的。我觉得需要政府引导,政府引导靠什么?在这种转型期,和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制定合理的政策来疏导、引导或者加以限制无序的引入和流动,任何的发展都是在有序的基础上。一旦无序什么都作不了。
主持人:来自网络的声音是最真实的,我再念一条反对的意见。
张惟英:我很希望和大家探讨,我说的也不一定对。
网友:在人口方面搞控制这是倒退,市场经济应该鼓励人口的流动,而不是限制。
张惟英:是的。
网友:准入只会造成新的不平等,但是不控制北京又会增加压力,北京还有潜力可挖掘,人口准入和社会发展相背,不到万不得已不能用。
张惟英:我现在提的是我们目前面对的国情和北京市的市情是什么样,现在不允许暂时的人口盲目流动,我们限制的是盲目流动的人口,并不是有序的非盲目的流动,这种政策是暂时的,是目前我们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急切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和人口的配套流动,我们要控制无序流动的人口,如果是合理的流动国家政策在这方面也应该制定,人口准入制度要鼓励合理的流动,另外一方面要限制无序的、盲目的流动。
主持人:谢谢您。再念一个正面的声音。
网友:北京的人口极限是1800万,现在已经到了1500万了,用不了几年就饱和了,如果不搞准入,大家都好过不了。
张惟英:大家应该有一个意识,北京在瞬间的人口已经接近了1800万,希望所有的中国人、北京人、热爱中国首都的中国人都应该牢记。就是瞬间的北京人口是1800万。
网友:如果把北京人迁走一部分行不行?
网友:民生为艰,难道说四五十岁在北京居住了一辈子的北京人,就因为历史的原因没有高技术能力,就要背井离乡吗?
主持人:这两个说法并不是不对,也是代表了一部分的观点,我觉得他们在思想上有一个误区,您觉得这个误区在哪儿呢?
张惟英:把北京人迁走一部分也不至于说是迁走40岁、50岁的人,今天王歧山市长作的报告就特别提出了40岁、50岁人的就业问题,这也是北京的政府工作内容之一,不应该有这样的顾虑和担心。
主持人:这个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张惟英:对,任何一个政府不会有这样的政策,把原来的北京人分成多少多少,没有掌握高科技就把迁出去,这就不是以人为本了,也不是一个负责政府的态度,北京政府绝不会这样。
网友:中国的资源相对人口总数来说就是不足、紧张,这不单单进行人口准入制度的问题,这样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
张惟英:对,我提出的提案是暂时的,针对目前的情况应该怎么办,而不是长久这么办,如果等到合理的流动的时候,就根本不存在需要人口限制的问题,不需要制定什么人口准入制度了,只是现在我们遇到这种情况,而且迫于眉睫了,我们资源和人口矛盾需要解决才提出这个提案。
主持人:下面我们来聊一聊户籍管理的问题,也是人口准入的一部分,我想生活在北京的流动人口都是比较关心的问题,户籍制度和人口准入有必然联系吗?
张惟英:肯定有联系的,户籍制度是我们一直以来执行的政策,现在也面临着市场经济的冲击,而且迟早是要改革的,甚至迟早是要取消的制度。但是它的前提我认为是当中国市场经济至少是人口的市场经济、人才的市场非常完善、非常成熟的时候才能这样,因为中国的最大的国情就是超过了世界一个国家的人口,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国情,我们不能拿别的国家的政策来套我们现在的中国。因为中国就是有自己特殊的地方,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的问题,我们如何解决这样巨大的人口的流动问题,中间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网友:户籍制度的改革不等于人才的引进,而应该以生活、工作、居住、需要为基础,应该讨论以下问题:1、北京开放户籍制度,允许外地户口北京,但是有七个条件,在北京购置房款,居委会出局证明居住此房两年以上,有稳定的收入,子女已经入学,原户籍为非农业户口。2、如果户籍制度的问题太多,最起码要从保护青少年成长的角度出发,督促教育部门在以上七项条件的基础上,从小学一年级就在北京上学的孩子,可以在北京上高中和参加高考,可以把孩子的户口落在北京的集体户口上。
主持人:您怎么看这个观点,他提到了户籍改革的问题。
张惟英:这也涉及到了一些条件,我认为他确实是在思考这个问题,也有很多的合理的地方。但是是不是要按照这个作不是这么简单。
主持人:还需要一定调研。
张惟英:是的,还有一写需要,要想取消目前的户籍制度还是要靠市场,北京需要什么样的人,这样的人就会留下来,否则人自然就会流动。
主持人:还有一个观点。
网友:北京不应该仅仅是北京人的北京,需要来全国甚至海内外的人支持,全国各地的有识之士来到这里,和北京人起创造了北京的繁荣,不能阻隔人们向往北京的想法,不能阻隔人们投入建设北京的热情。
张惟英:他说对了一面,从道理上和情感上来讲人们都是这样的,这种情感也很可贵,但是具体的问题、实际的问题,就好像我刚才举例子一样,我们坐公共汽车是有限制的,中国的人口已经达到13亿了,13亿人口人人有这样的心情,但是不可能都住在北京,势必有人不住在这里,让谁住不让谁住呢?人人都说爱北京,哪个人不是中国人,这里是中国人的北京,肯定要有人不住在北京,这个由谁来决定和取舍,怎么办这个问题,就是市场,目前要根据北京现在的情况,已经在北京居住的人口,北京现在的承载能力,哪些人来?哪些适合来?哪些不适合来?我认为应该有一个准入而加以适当的限制。
主持人:我们不妨作一个假设如果对外来人口的无序调入,会给我市哪些工作造成压力?后果会很严重吗?
张惟英:会很严重,老百姓有切身的体会,去年前年北京市的水资源很紧缺,有一段时间,水只够北京市民十年的生活量,政府为了安抚老百姓这个消息没有公布,但是紧急用山西运水,中途有50%的水分流失了,被土壤吸收了。这个浪费是很大的,北京不可能靠这个的机制生存,总生存在这种危机中,不是说北京没有到危机的时候那个时候水的危机就已经很危险了。今年冬天最冷的时候,多少年不遇的最寒冷的日子里,北京的能源出现了危机,如果这个寒冷持续到现在,很难想象天然气怎么办。
网友:在张委员的提案中,将人口与资源的协调发展作为城市发展规划重要依据,这点我非常赞成,也就是说,城市的规划一定要建立在调研摸底的基础上,才是科学合理的规范。
网友: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控制外来人口是否会对北京市的城市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比如说高素质高科技人才的引进受到限制,将会影响城市未来发展,您觉得对这种观点您怎么看?
张惟英:他说的对,人口准入是要北京需要的人进来,机会是向这样的们敞开的。人口准入不是限制一切人进来,是限制那些不合理的,无序涌入的人。
网友:如果高科技人才都引进到北京来了,会不会对其他城市非常不公平。
张惟英:不会,这个里面就有一个市场的调节问题,现在从全国来看,像北京、上海、深圳,有很多上海人愿意到上海不愿意北京,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到北京,因为上海有更适合他发展的环境。
主持人: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合适发展的地方。
张惟英:是的。这就说明一个是城市的需要,一个是本人的需要,二者结合才是最佳的选择,现在实际上在人口上已经有市场机制在调节了,这种调节过程中不存在所有的人才都涌入北京,实际上也不是所有人才都涌入北京来,别的城市也有竞争的条件,也有北京竞争不过的地方和竞争不过的领域。
主持人: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
时间过半,今天晚上7点到8点的时间作客首都之窗嘉宾聊天室的嘉宾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北京市委员会张惟英女士,我们讨论的话题是人口准入制度,刚刚我们讨论问题在网络上引发了很多人的争论,有正面意见也有反面意见,网络就是这样的平台,大家可以发展心声。
网友:您的人口准入提案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是否可以先和大家介绍一下。
主持人:刚才我们已经说过了,这位朋友可以在实录里看到我们的留言。
张惟英:可能从大的方面来看,从刚才论述的过程中,其实包括了一些内容。准许哪些人进来,不允许哪些人进来或者说限制哪些人进来,这个首先要分开,在准许进来的人,有哪些人是我们最需要的,最允许进来的,在政策上要给予区别。限制的人又采取哪些政策,既限制他们又不违反我们的法律法规。允许进来的人我们要进行一些政策,是适合我们城市发展的,是能够促进城市发展的,大体的就是这几方面。
网友:张委员,如何判断流动人口是盲目的还是非盲目的?有没有这样一个依据?
张惟英:更具体的很难讲,因为城市需要人口是方方面面的,最重要、最根本的一点是你是不是盲目流动、是不是合理的流动,是看城市是否需要,如果涌入的这些真是城市不需要的,他们在城市也找不到生存的机会,找不到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这就是属于盲目的、无序的流入。他到了北京之后,不需要他的时候,他又不肯走,想在这里继续生存,但是生存无望的时候就很难说发生什么事情。
主持人:还是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
张惟英:对。
网友:现在外来人口问题真的是北京的大问题,我们不否认外来人给北京的贡献,但是也有一些人给北京带来了一些麻烦,如果扰乱北京秩序的人来到北京,新北京新奥运的目标就无法实现。
张惟英:对。
网友:人口资源的平衡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国外是怎么作的?
张惟英:首先一点,我们要看国外,作得比较好的是发达国家,一般像国外它的市场已经成熟,已经几百年了,它的人口完全是靠市场来调节,这种调节就很合理,完全是根据城市的需要,需要的人留下来,不需要的人就走了,现在我们没有这样的机制,不健全,不能完全靠市场。在国外有什么制度值得我们借鉴呢?就是对国外的移民的制度,比如像绿卡,大家都知道,北京已经实行绿卡制度,现在好像越来越走向完善和成熟了,将来我觉得人口准入制度在某种程度 上可以算是内容之一。
网友:请问张教授,世界上其他大城市,人口比较多的,比如东京,有没有类似的制度?
张惟英:据我所知,国外的大城市,他们的制度多半都是针对外国人的,针对移民过去的人,针对国内的人还没有,主要还是市场调节,也可能有小的规定,我不太清楚。从大的方面来看还没有,主要是靠市场调节。
网友:在控制外来人口无序的涌入方面,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
张惟英:这就需要很多具体的政策,我对政府的建议就是提案上讲的,要调查情况,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这样的人我们需要多少,在这一年之内我们要心中有数,针对涌入的人,我们需要多少,根据这个数字和需要我们来决定进什么样人,进多少人。如果我们不需要的人,他来了之后本人生存也成为难题,这样就应该加以限制,具体怎么限制,我想恐怕是北京市政府要综合考虑、协调考虑的问题,这个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比如说我们过去采取的一些制度,居住、暂住证的问题,有一些人有异议和反感,但是我觉得还是有一些必要的、类似的政策需要公安机关和相关的政府部门管理,特别具体我说不出来,我只是觉得需要加以限制和管理。
网友:请张委员在如何做好城市的规划方面谈一谈。
张惟英:具体指什么呢?这个包括太多了,包括城市的建筑规划、人口规划等。
主持人:可能更多的在人口规划方面,我们今天的主题是人口。
张惟英:在城市规划上应该作到管理者对城市需要什么样的人,需要多少人作到心里有数,之后加以限制,这样才能不盲目,否则你进来的人是盲目的,限制的人也是盲目的,这是政府的职责,政府应该作到这一点。
网友:虽然张委员提出很多数据和事实来证明人口准入是合理的,如果真有效是不错的,但从技术上这种人口准入很难实现,事实结果不会变好只会变坏,只是多了一个对外地人管理的手段,一切要从可操作性角度来说,这样才能有利于北京早日成为世界性的大都市。
张惟英:他的观点是人口准入不可操作?这样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觉得是可以操作的。我虽然不这方面的专家,我也不清楚政府管理在这方面的具体事务,但是我觉得这方面的事情是可以作,至少政府可以知道我的城市需要什么样的人?哪些是欠缺的?哪些是过剩的。
网友:北京是否作过类似的调研,了解城市需要什么样的人?不需要什么样的人,这对城市的发展和人口有序流动真正作到导向作用,这是基础的也是务实的,制定准入制度会相对更有人情味。
张惟英:对,人口准入必须以这个调查为基础。
主持人:刚才聊了这么多人口的问题,我们不妨把话题转一转,谈谈今年您在政协会上关注的问题点是哪几个方面?
张惟英:我想我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停车的产业问题,停车产业化,我想向政府建议,停车应该尽快出台政策,出台扶植北京市停车产业的政策。什么叫扶植?就是相应的促使,北京市的停车产业尽快成长和发展起来。大家知道北京市的车很多了,车辆的总量已经快突破230万辆了,私家车占60%,这样的车辆多,我们在街上我们看到了,在交通上我们也感觉得到很深刻了,这个数字还会逐年的增加,这不仅带来了交通的问题,还带来了停车的问题,很多人有了车没有地方停,很多人把车停到马路边上形成了占路,北京的交通本来就很堵,如果所有的人在马路上停车,相当于北京道路缩减了2/3,这样就加剧了北京市的交通庸堵,而且停车也是处于无序的状态,这是一个新的问题,过去没有过停车的问题,也不可能有停车产业,这个问题在所有的国家,在世界其他的国家都是市场化来解决的,所以我建议政府也通过化来解决。我们面临的一个是奥运,北京市的建设问题,北京市政府要作的事情也是百废待兴,很多事情都要作,到处都要用钱,最省钱的办法就是把停车作为一种产业而推向市场,过去没有人作过,你要保证开始有人投资,而且很快能够上马,这就导致形成之前之初政府拿出相关的政策扶植这个产业,这个产业才能健康的成长,开始才能立住脚,等这个产业发展起来了,就可以完全市场化,在成立之初,我建议北京市可以给一些优惠政策,让为产业更加快速的发展起来,来适应停车问题,希望政府出台这个政策,扶这个产业给予相应的优惠,比如减税,在成立的手续上,简化一些行政审批的过程,包括这些问题都给予他相应的优惠政策,使他尽快的成长起来,推向市场,这个产业也会给北京市增加财富。
主持人:谢谢。还有几位网友想接着聊人口的问题。
网友:我还是坚持一点,政府作事的时候一定要从百姓角度多想想,换一种思维模式,拿数据说话,这是最客观的。
网友:搞人口准入不如搞就业指导,让来北京的人都看到应该不应该来,有很多人不是只为来北京而来北京,一定要阳信民众的判断。
张惟英:他说的对,是这样的。其实人口准入制度也包括这点,所有的信息公开,在全国范围公开,包括北京市的需求和就业的问题。
网友:我觉得人口问题应该是市场调节的问题,不应该政府介入太多。
张惟英:原则上说是对的,但是目前的国情和北京市的情况,我觉得不能靠市场,因为市场不健全,因为以前我们就没有管,所以造成了现在的情况,情况在这里摆着,已经造成了这样的矛盾,再继续下去就好像一个公共汽车要颠覆了,因为要超过了承载量,一定要倾倒了,那个时候怎么办?所以现在必须要管。
主持人:谢谢您。我们再把话题回到今年两会上,除了停车产业的问题,您还会关注哪些问题呢?
张惟英:有一个问题我比较关心,但是解决难度比较大,就是北京的出租车司机的待遇问题,这个不是一个新问题的,去年强卫委员提过,我赞同他去年的提案,所以我没有提,但是去年这个提案没有得到解决,今年到底能不能提,我准备和强卫委员商量一系,我支持他这个提案。
主持人:平时您在搜集提案素材和背景的时候,您是通过什么手段搜集的?
张惟英:有一些是从北京市民中间来的,通过我们小区和社区的渠道了解大家关心的问题,经过调查了解确实是存在和属实的,也是很急迫的,目前解决也是具有可行性的,这样我觉得应该提成提案。另外一个渠道就是通过传媒和报纸,我们现在的传媒和新闻媒介这方面的信息量是很大的,报道也是很全面的。北京电视台的很多节目都很好,比如今日话题,有一些热点关注等,这样的报道关于北京市的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提案的来源的渠道。
主持人:谢谢,希望通过今天的访谈,网友的问题也可以作为您下一个提案和下一个关注点的参考,由于政协会委员的工作非常繁忙,就不过多的耽误您的时间了,8点差5分的时候,我们的访谈将告一段落,感谢网友们的耐心和热情,明天是周一,新的开始,希望大家有好的心情,感谢张委员耐心细致的解答,感谢市政协的支持,明天还有三场访谈,希望大家继续关注。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