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归国就业形势并不乐观--“海归”身价大调查 [转贴] [打印本页]

作者: Helsinki    时间: 2004-2-11 10:37     标题: 归国就业形势并不乐观--“海归”身价大调查 [转贴]

【提要】“海归”是指留学人员从海外回到国内创业或服务。调查显示,在过去的20年里,有近60万国人留学海外。到目前为止,已有15万人学成归国。而且,“海归”的人数还在以每年13%的速度递增。

前不久,北京中关村一家软件公司以月薪2500元招聘一名软件工程师,附加条件是“有留学背景者优先”。原以为很难吊起“海归”的胃口,结果竟然引来3名喝过洋墨水的“海归”硕士竞相面试。同为“海归”的该企业老板唏嘘不已:“在国外学习两年,最少也要二十几万元,以这种工资水平,不吃不喝也得10年才能收回投资。”该老总说,他们公司有5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土”硕士,月薪最低也有6000元。看来,在并不乐观的就业形势面前,“海归”自降身价也属无奈之举。

北京一家媒体以“留学两年花费人民币20万(大多在领有奖学金情况下),换来月薪人民币2500元”为题报道了这件事,道出了中国大陆许多“海归”派身价大跌的窘境。谁能想得到啊,花了重金去深造,踌躇满志地回来想大显身手时,却发现“河山”已变。

“职海”里一群搁浅的鱼

高投入不能换回高产出,是一些“海归”们比较郁闷的事,有的还甚至找不到工作。据了解,去年仅上海一地找不到工作的“海归”已达7000人。对此,一家外企的人力资源主管认为,外企原本是 “海归”最理想的落脚地,但是,近几年出于成本和效率的考虑,不少外企都加快了人才本土化的进程。同时,国内高校培养的MBA(工商管理硕士)等高级人才越来越多,本土人才在技术与国际化视野上并不逊色于海归派。

《法律与生活》半月刊记者在对“海归”派广泛了解的基础上,对一些“海归”进行了深入采访。

2003年10月30日,经朋友的介绍,记者见到了David(英文名)。

David是一个典型的南方男孩,皮肤白白的,身体很瘦弱,文质彬彬。David现在暂居北京,属于“北漂”一族。记者见到他时他正抽着一颗烟,样子微显疲惫,眼睛中有几条血丝。

他1997年考上北京某名牌大学,学的是法律专业,为了圆出国梦,2001年毕业后,通过GRE考试,拿到了奖学金,然后就到了澳大利亚读硕士学位。

在澳大利亚读书期间,他很勤奋。平时除了学习,他也结识了一些国外的朋友,见识了一些新鲜的事情,视野开阔了。“出过国和没出国还是不一样,总的说来,这两年多过得很充实,出国还是值得的。”David说。

度过了两年多美好时光后,转眼毕业了。“为了留在澳大利亚,有的同学只好暂时在酒吧里打杂。还有一位同学更‘惨’,毕业后在学校食堂找了份勤杂工的活儿,成天在食堂里忙忙碌碌地扫地、擦桌子、洗碗。一次,一位同学一脸愁容地告诉我:‘我一天工作20个小时,每小时工资只有5美元,都累得不成人样了。唉,找不到工作,你说我该怎么办?’”

他的师兄师姐们,很多人已在澳大利亚定居,混着一份不咸不淡的工作,守着丰厚的社会保障生活。

留下还是回来,这是个问题。权衡了一番,David觉得自己是学文的,国内比较适合自己的发展,于是,2003年8月份就回国了。

David说,其实在回国前经常上网了解国内情况,对这几年“海归”派的情况有所了解。在北京母校的网站上看到:该校应届毕业的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很强,近两三年的就业率都接近100%,且平均月薪在5000元以上。

“但没想到今年就业形势竟然这么严峻,听说国内的一些2002届、2003届的高校毕业生至今还有没找到工作的。”

其实也不是没有工作的机会,有些单位出的“价”太低,David觉得挺对不住自己的,就没有去。他想再找找,找一个令自己和企业都能接受的工作。

“实在不行,坚持不住了,就先到一家律师事务所干干吧,要不然,要有生存危机了。”

虽然自信心很受影响,但David还是坚持自己的信念——我在澳洲学到的知识,有朝一日必定会有用武之地,只是,机会暂时没有降临罢了。

王坤,上海人,上海外贸学院企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2001年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学习法律。在英国留学两年多,刚回上海没几个月,目前正在找工作。在去英国之前,在国内工作过一段时间。谈话中,感觉王坤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

与David一样,谈回国的原因也是强调所学专业在国内能发挥更大的优势。他学过法律、企业管理,学文科的与文化背景有关系。再一个就是,王坤认为国内的机会也很多,没有必要非要在国外呆下去。另外,留在国外困难很大也是回国的一个重要因素。

可是回来发现,今非昔比了。王坤说,目前上海的“海归”派就业不容乐观。上海出国的人很多。他们在国外的时候也了解了很多国内的城市,同北京、广州一样,上海是很多海归人士的首选之地。但是上海也有不利的地方,对外来人员的吸收率不及深圳等城市,也有些排外的情结。考虑到自己的根在上海,王坤还是希望能在上海找到一个令自己满意的工作。

王坤说,他找工作首先考虑公务员的工作,从今年开始,国家公务员也开始招国外归来的留学生了。王坤说,公务员的工作比较安定,很适合他的性格。他说他不适合做一些竞争特别激烈的工作。再就是,做一些咨询或翻译之类的工作,他有过这方面的经历,而且对这类工作比较感兴趣。

王坤对自己和目前的就业形势都有一个清楚而又客观的认识与把握。他很自信,不悲观也不狂傲。谈到对将来工作薪水的期望值时,王坤直言不讳,他说他的期望值不高,2000元左右就行。当记者惊讶于他“开价”之低时,王坤不慌不忙地解释:刚进一家企业,别人能给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就很好。进去以后慢慢做起,你有多大价值,公司自然会给出一个正确的评价。对于我来说,一开始能得一个好的机会更胜于得到一份好的薪水。

末了,王坤很谦虚地说:“我只是多读了一些书,再说得好听些,在国外呆过一段时间,听上去好像是不错的一件事。但最后实现价值的手段还是你为企业贡献的一份力量,为企业创造高的效益。”他还说他的工作经历也不多。而现在公司招聘会更看重是否有相关的工作经历。

谈到“高投入是否能换回高产出”时,王坤强调,不能这么功利地计算成长中攀登的每个台阶。他说,每一个人出国肯定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打算,才会做出这样一步重要的选择,毕竟它的代价也是很大的。这种选择因家庭情况、教育背景、个人经历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对我来说有几点:一是可以在一个安安静静的环境里学习一段时间;二是到国外去看看新事物,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会设身处地地了解到一些以前自己完全没有接触到的东西。这种知识的获得与书本上的东西完全不一样;再一点,我认为出国作为个人成长的经历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王坤说,国外的生活经历锻炼了自己。“刚到英国的时候,感觉各方面都不太适应,语言也不是很通,迎面扑来的各种问题都要自己去解决,你会发现惟一能做事的就是你自己的一双手,没人会帮你。”同样出去的一些留学生因不擅交往,有的甚至会在宿舍度过整整一个学期。

“总之,在国外的这两三年我觉得蛮值得的。自己做出的选择,不会后悔。”王坤的话铿锵有力。

坐在记者面前的丁广宇成熟且自信,很阳光灿烂的大男孩形象。丁广宇与其他人不一样,他出国不是为了“镀”一层金,回来后找一份薪水与保障优厚的工作,他出国动机纯粹为了学知识,甚至想到如果可能的话在国外把博士学位拿下来。2000年,他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二年级时,他有了一个出国的机会,加之不太满意学校教学的沉闷与乏味,就抱着好男儿志在四方,出国扩大自己的视野,学习国外的学习方法与方式,体验国外的生活的想法,放弃了在人大读书的机会,出了国。

硕士学位取得后,由于没能申请到读博的奖学金,在国外花费太大,目前还没有经济能力来支付,于是,他就回国了。回国后,他没有去工作,想继续读书,把博士学位拿下来,于是他又考上了人大的博士。现在读一年级。

谈到以后博士毕业找工作的事,丁广宇说不一定非要做学术,可以去商场做生意,去一些公司,做投资业务,做证券业务,而这些工作有一些国外留学的背景会比较好。即使以后做学术,也需要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并且以后的教学会逐渐走上双语教学,这些要求需要到国外去生活或学习一段时间。至于说目前“海归”太多,工作竞争太激烈,丁广宇说,在国内就没竞争吗?竞争无处不在。他觉得出国还是增加了一些竞争的砝码,至少对于他自己来说,比在国内学到了更多的东西。

丁广宇说,以后如果有机会,他还是会出国的。

谁动了“海归”们的“奶酪”

不可否认,海归身价回落的一个原因是大量留学生回国。

美国《丹佛邮报》2003年8月18日报道说,诸如巴基斯坦、印度、中国、新加坡和越南等国家的就业成长率和经济成长率有时比美国高出一倍到两倍,这导致越来越多的移民不再把美国视为充满机会的土地,他们正返回他们的祖国。

目前,中国留学生归国潮流已达到改革开放20年来的顶峰。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自1978年至2002年底,我国的出国留学人员达58万人,到目前为止,15万人学成归国。去年,回国的“海归”将近1.8万人,比上年增长了47%。

这么多留学生归国,必然会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很多职位已被别人占有了,毕竟市场需求的蛋糕就那么大,回来了也没有就业机会。现在高校毕业生又那么多。还有,有的单位本身也不愿接收‘海归 ’,因为办起手续来特麻烦。”刚从国外留学回来,现在法律出版社工作的高小姐说。

国内一些企业对“海归”的认识日趋理性,洋文凭与高薪、高职之间已经没有必然的联系。同时,“国产”MBA、EMBA的“产量”也在逐年增加,其实践经验、综合素质以及国际化视野,并不比 “海归”派逊色;他们的加盟,对于很多想“落脚”外企的“海归”造成了直接的威胁。

“待遇缩水其实是市场机制作用下正常的回归。如果说早期出国的很多人还算是‘人尖’的话,随着国外教育机构的开放和日益激烈的生源竞争,一些国外高校的门槛和学费都一降再降,国外的部分教学机构也是良莠不齐,低门槛准入让一些学习成绩中下游的学生有了拿钱混张‘洋文凭’的机会。在某种程度上,这也造成了‘海归’待遇的缩水。” 中关村管委会人力资源处处长王立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在早年,由于国家管制、语言限制和费用等原因,能够出国留学是一件困难也是一件光荣的事情,而能够“荣归故里”更是被人看重。所以,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某某人因为出国镀了两年金,回国后就身价倍增了。当时,在“海归”们头上,罩着一层耀眼的光环。

就在前几年,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么一种现象:如果是海外留学回来的博士,单位可能的优惠政策是,100平方米的公寓,外加100万元的科研经费;而如果是国内培养的博士,即使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博士,也只能得到50平方米的房子和50万元的科研经费。这种对留学人士的倾斜比比皆是。在一些公司内,“海归”一般做着高层,享受着高薪,行事自由而且傲慢。

而现在,王立平说,“企业关注的是人力资源成本和效益比,无论‘海归’、自学成才、境内毕业生都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早期过度拔高‘海归’成效的光景见不到了。”

王立平认为,虽然“海归”拥有语言和国际化视野的优势,但是如果只是抱有过海“镀金”想法的留学人员,显然,“海归”的名片并不能让他们成为职场中的抢手人才。

在采访过程中,很多企业的老总,都向记者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仅仅一个“海归”身份是不够的,现在真正吃香的是既有国外工作经验,又有国内合资企业或跨国公司工作经验的人。刚从英国的曼彻斯特大学留学归来的王坤也认为:“在哪里读过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究竟能干什么,能干好什么。”

好职业和高报酬,取决于真才实学,而不取决于是否“海归”。这就是市场的魅力。

不是跌价,而是一种理性回归

虽然“出国潮”与“归国潮”日益凶猛,但“海归”身价的回落让很多人更加理性地看待出国与薪酬问题。

以MBA为例,一位留学国外商学院的“海归”就这样说:“如果毕业之后想有一份比较理想的工作和薪水,MBA的确是值得的,如果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目标,那么MBA is nothing。” 同样,出国留学也不能保证任何东西。

记者电话采访任一家美国独资公司人事总监的赵翔时,赵翔说:“这几天,我的案头放着一叠求职简历,很大一部分都是‘海归’,求职者的材料越来越厚,越来越精致,但是开价越来越‘实在’。月薪期望6000元左右,不像过去动辄就是几万元。”

“这不是留学生的跌价,而是一种价值定位的理性回归。”赵翔强调,“国内的人才也是风淘雨漉,十年寒窗,为什么大家不能都光环洗尽,按质定酬呢?”

据调查,北京人才市场“海归”和本土人才的薪酬期望和招聘单位愿意支付给两类人才的薪水落差越来越小,大有齐平的趋势。

在这种现实面前,无论是出国还是回国,“海归”们都有了一个对自己比较理想的规划。

“在国外进入不了主流社会。虽然国外经济发达,物质生活丰富,环境也优美,但你在那儿仅仅是一个旁观者,没有参与意识,你很难融入到一个国家的文化中去。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得很快,回来机会还是很多。”高小姐对记者说。

曾供职于日本松下通信工业株式会社的赵若凡留学日本后也回国了。他决定回来,是因为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有着太多的空间太多的梦,“在历史机遇和祖国需要的交叉点上实现自我价值,更容易也更有意义!”

据中国社科院最近发布的“中国留学归国人员调查报告”显示,大部分“海归”派选择回国看重的是个人的发展,78.8%的人选择了更能发挥本人才能的职业。

针对有海归人士说,随着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归国,“海归”派越来越不吃香了这一问题,北京市主管科技教育的副市长范伯元在参加“中关村企业家高峰论坛”上说,海归派从来没有“越来越不吃香”。国家支持学子们到海外进修,也鼓励和欢迎他们回国来参加建设,这个政策永远不会变。

看来,事实上,不是“海归”贬值,“海归”还是“海归”,只是现在的人们比过去多了一些理性的认识,把原来“海归”身上那层神秘的耀眼的光环摘掉了而已。

其实,让“海归”始终背负着“海归”之名是一个错误,人们更期望的是融合。等到以后出国回国就像到邻家串门一样容易与稀松平常后,“海归”一词就彻底蒸发了……
作者: 塌鼻子    时间: 2004-2-12 07:11

我想既然我们到了国外,就首先把语言学好,机会我想是为有准备的而准备的!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