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弗洛伊德和他的精神分析学
[打印本页]
作者:
一生的爱恋
时间:
2005-4-30 01:08
标题:
弗洛伊德和他的精神分析学
虽然弗洛伊德最初只是一位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但他因为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使其影响却远远超出了专业学术领域,而成为了20世纪为数不多的具有世界性知名度的人物之一:一方面他受到过来自世界各地和来自各个不同领域的许多善意和恶意的批评、指责,但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理解、赞誉,获得了越来越高的评价和地位,有人将弗洛伊德与爱因斯坦、哥白尼并列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有人以弗洛伊德的出现为标志将人类的认识历史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有人称弗洛伊德是"人类伟大的人物和领路人之一"。的确,弗洛伊德以其对人类精神和行为所作出的的惊世骇俗的发现,不仅对心理学、哲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美学等几乎所有的人文学科和精神领域,而且也对当代人们对自我和世界的认识、了解以及对日常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都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在20世纪人类文化的地形图上,弗洛伊德毫无疑问地占据着一个显赫的位置。也正因为如此,弗洛伊德的各种著作便成为了20世纪世界上经久不衰的畅销书。弗洛伊德一生著述很多,而举世闻名、至今仍在世界各地一版再版、其发行数量无法统计的著作之一就是近一个世纪以前初版的这本《梦的解析》。
一
西格蒙德 . 弗洛伊德生于摩拉维亚的弗莱堡。他的父亲是一个犹太籍羊毛商。弗洛伊德三岁时,他全家迁居维也纳。弗洛伊德读书时成绩优异,一直作学生班班长,毕业时不仅德文、希伯莱文名列前茅,拉丁文、希腊文、法文、英文和意大利文也成绩突出。1873年弗洛伊德进入维也纳大学攻读医学,1881年成为医生,专攻精神病学,后不久开始从事使他后来声名昭著的精神分析研究。
1895年,他与布罗伊尔合作发表《歇斯底里研究》,这被看成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处女作。1899年,他的杰作《梦的解析》出版,弗洛伊德声称他发现了三大真理:梦是无意识欲望和儿时欲望的伪装的满足;俄狄浦斯情结是人类普遍的心理情结;儿童具有性爱意识和动机。这些发现为精神分析学奠定了基础。但在当时,弗洛伊德这本书并没有得到重视,初版的600册书8年以后才售完。1905年,他的《性欲理论三讲》发表,探讨儿童性心理的发展与精神变态机制的联系,才真正开始为世人所重视。但因为他的学说的反传统性,在当时却受到了学术界和社会舆论的群起而攻之,他本人也成了当时德国科学界最不受欢迎的人。
但弗洛伊德仍然不改初衷,我行我素,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写作了约80篇论文和9本著作,继续阐述、发挥和宣传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在《日常生活的精神分析》中提出一切日常生活中的失误都是由无意识动机所支配的;在《图腾与禁忌》中用俄狄浦斯情结来解释人类的原始文化;在《精神分析引论》中则用讲演稿的形式对精神分析理论作了全面的总结和介绍。20年代以后,弗洛伊德的思想和观点出现了一些变化和发展,在《自我和伊特》、《抑制、症状和焦虑》等著作中他提出了将心理划分为"伊特"("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互动的部分。在《超越唯乐原则》中提出了"生本能"和"死本能"的概念,在《文明及其缺陷》等著作中弗洛伊德用文明与本能的冲突来揭示人类文明发展的原始动力。
弗洛伊德不仅著书立说,而且毕生都以极大的社会热情创立和发展精神分析运动。1908年,在"心理学星期三聚会"的基础上,他创立了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1910年发展为国际精神分析学会,1919年创建国际精神分析学出版社。在这期间,弗洛伊德迅速蜚声世界,经常应邀在欧洲和美国讲学,并培养了一批学术继承者,如后来也具有世界性影响的荣格、阿德勒等。精神分析运动从此也成为遍布世界各地的国际性运动。
1938年德国法西斯占领维也纳,弗洛伊德移居英国。1939年因病在伦敦逝世。但是,弗洛伊德的影响并没有因为他的逝世而消失。甚至人们可以这样说,弗洛伊德的理论不仅对于心理学来说是一种必备的积累,即使对于其它人文领域、艺术创作以至于日常知识来说,也是不能缺乏的一个必须了解的环节。正如一本权威著作所评述的那样,"虽然弗洛伊德学说一再受到抨击,这丝毫无损于他的形象。他卓绝的学说、治疗技术以及对人类心理隐藏的那部分的深刻理解,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由他所创立的学说,从根本上改变了对人类本性的看法"
二
本世纪初,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开创了人类自我认识的崭新领域。尽管这一学说与早期关于无意识现象的哲学推论、精神病理学的发展,与当时的享乐主义动机说、机械决定论思想、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文化渊源关系,但是它们都仅仅提供了一种氛围或气候,是弗洛伊德首创性地在将精神分析学从一种精神病学方法发展为普通心理学的过程中,对人的心理结构、心理动力这两个主要方面作出了富于洞察力的探索和阐述,从而为精神分析学和弗洛伊德主义架起了两根支柱。
心理结构的无意识论:弗洛伊德为人类描绘了一幅立体的心理结构图。传统心理学所谓的"心理"只是这一结构的表层,即意识层,而在心理结构中还存在着一个比意识层更为广袤、复杂、隐密和富于活力的潜意识层面,如果说人的心理象一座在大海上漂浮的冰山的话,那么意识只是这冰山浮在海面上的可见的小部分,而潜意识则是藏在水下的更巨大的部分。这一潜意识层面又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无意识层(unconscious),它是由各种受到压抑或者被遗忘的情绪、欲望、动机所组成,并失去了与正常交流系统和语言规则的联系,几乎无法进入人的意识和理性层面。二是前意识(preconscious),它是意识和无意识的中介层面,其心理内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从无意识状态转变为意识状态。
借助于这一立体结构,弗洛伊德指出,旧心理学为人们所描绘的以理性意识为中心的精神生活图画是自欺欺人的,心理的基本部分和基本力量都来自于鲜为人知的无意识领域,"心理过程主要是无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2)无意识不仅是一个心理过程,而且是一个具有自己的愿望冲动、表现方式、运作机制的精神领域,它象一双看不见的手操纵和支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任何意识起作用的地方都暗自受到无意识的缠绕,"自我不是自己家里的主人",这一发现,使精神分析不仅把心理学研究范围扩展到无意识领域,而且改变了传统心理学对人的心理结构的基本理解,所以弗洛伊德才认为,"精神分析的目的及成就,仅在于发现心灵内的无意识",并称"对于无意识心理过程的承认,乃是对人类和科学别开生面的新观点的一个决定性的步骤。"(3)
(1)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8月版,第3卷,第189页
(2)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9页。
(3) 《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版,第8页。
心理动力的本能论:弗洛伊德将本能视为人类的基本心理动力。本能来自身体的内部刺激,它驱使人通过活动来满足由于内部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和生理要求,宣泄和消除由于刺激所引起的紧张、痛苦和焦虑。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弗洛伊德多次提出和修改他的本能理论,如前期提出的自我保存与种族繁衍的本能,后期提出的生本能和死本能等。但是他所反复强调、深入研究的则是性本能。他认为性本能是诸本能中最重要也是最活跃因素,"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这是前人所没有意识到的。更有甚者,我们认为这些性的冲动,对人类心灵最高文化的、艺术的和社会的成就作出了最大的贡献。"(1)根据这一心理动力论,弗洛伊德系统地揭示了人格发展的过程,揭示了各种精神病的起因,解释了人类创造性行为的心理动机,性本能成了精神分析心理学理解人类活动的一把钥匙。
正是这两个基本的理论发现,支起了一个巨大的拱门,精神分析的潮流就从这一拱门源源流出,并显示了独特的思想个性。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各种学说中,最有影响的分支主要包括5个方面:
一、梦心理学。弗洛伊德用无意识来解释梦,认为"梦都是本能欲望的满足。"(2)同时他还提出了梦的工作机制,探讨了自由联想等释梦的方法和技术,将梦的分析看着是理解和接近人的无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过失心理学。根据决定论思想,弗洛伊德深信任何偶然性的后面都受到必然性的支配,因而人的各种失误,如口误、笔误、遗失、遗忘、误听、误读、误行等,都是无意识动机与意识的控制相互冲突的体现,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暴露。
三、变态心理学。传统的变态心理学只强调外部刺激而弗洛伊德则将病因转向了对病人的内心冲突和动机的分析,他指出,变态心理可以说是性的本能因受到外部和内部挫折和剥夺后所引起的非常规的寻求满足的心理,是无意识欲望的反常表现,是力比多的变态用法,是力比多满足的代替物。而这些变态心理大多是对早期婴儿的性满足方式的倒退,如受虐与施虐、自恋、同性恋、恋物淫、窥淫癖等。
四、人格心理学。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本我"的构成是被称为"力比多"(libido)的原始的生命本能,它无条件地按照"快乐原则"行动,没有道德是非和时空限制,无所顾忌地寻求本能需要的最大限度的满足和心理刺激的彻底消除。而"自我"则使本能现实化理性化了,它已从非理性的本我中分化出来,代表了人格中理智和意识的部分,其行为准则是"现实原则",它根据现实条件和客观环境来调整本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在不造成更大的痛苦的前提下满足本我的需要。"超我"则是道德化的自我,代表了儿童时期所认同的双亲或社会的道德要求和行为标准,用自我理想来确立行为目标,用良心来监督行为过程,使自我摆脱本我的纠缠,按照社会规范和要求活动。这三部分在人格构成中,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心理需要和遵循不同的运作原则,因而往往相互矛盾、冲突,而自我作为中介,便不得不处在本我的驱使、超我的谴责、现实的限制的夹缝之中陷入"一仆三主"的人格困境。
四、儿童心理学。弗洛伊德认为,性欲力比多与生俱来,贯穿于人的肉体生命和人格成长的全过程。特别是儿童时期四个阶段--口腔阶段、肛门阶段、生殖器阶段和生殖阶段--性欲力比多的发展情况对于人的一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他强调了儿童时期的俄狄浦斯情结的重要性,认为儿童的第一个性欲对象往往是异性的双亲之一,而同性的父亲或母亲则被儿童视为第一个情敌。以后由于阉割情结的威胁,这种"杀父娶母"的愿望被压抑进无意识从而深刻地影响到人的心理和人格。
(1)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第311页、第9页。
(2)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2页。
显然,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体系都是在弗洛伊德对人的心理结构和心理动力的阐释的基础上展开的,从而决定了精神分析学首先是一种深层心理学,它不止于描述心理现象而且还致力于探究人的心理动机,不止于揭示表层心理规律而且还致力于探究人的深层无意识心理机制,不止于共时性地解释人的心理活动而且还历时性地说明人的心理过程,从而把人的自我意识引向了人类心理一直未被发现的新大陆,表明如果离开对人的无意识的、非理性的因素的考察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人的本质,如果离开了对人的童年经验、性欲创伤的考察也不能真正说明人的人格发展的历史。同时,精神分析学还是一种深层心理学的分析方法,弗洛伊德先后提出了自由联想、梦的分析、症候分析、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等方法、手段、技巧,使不可能通过内省、观察、反思、测量而直接把握的人的无意识能够被人们所了解和考察,为人们接近无意识的深渊提供了方法论启示。
尽管弗洛伊德的理论经常具有一种方法论或者策略上的有意无意的偏激和片面,他的一些观点也往往缺乏科学依托和实证支持,但他的思想是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因而,他没有将精神分析学仅仅局限于一种心理学领域,而是试图将它扩展为一种通用的人文思想,一种关于人、历史、社会"广义的哲学观"(1),这也使得弗洛伊德从一位心理学家成为了一位思想家,成为了"关于人的现代观念的营造师"(2)。正因为如此,弗洛伊德的理论就不仅是心理学理论而且也是一种更广义的文化哲学,具有独特的人性观、历史观和文化观。在对人性的理解上,弗洛伊德认为人并非是自我同一、自我觉知、自我控制的,而是分裂的、非自觉、非自为的存在。人不仅不是世界的主人而且也不是自己的主人。这一思想与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理性主义传统对人性的理解完全是针锋相对的,它暗示人们,驱使人生存、劳作和创造的动机并不是理性、意识、意志而是来自生命底层的无声的本能躁动,来自于心灵深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意识积淀。在对历史的理解上,弗洛伊德则用个体本能与社会文明之间的冲突来解释历史发展的动力。他指出"文明只有在否定个人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存在,人类的本能生活是进攻与利己主义的自我满足。文明的全部意义就在于禁止和限制人类。"(3)所以,在弗洛伊德那里,人类的历史也就成了本能的宣泄与反宣泄、压抑与反压抑的斗争史,人类史也永远成为了本能与文明的对立史。在对文化的理解上,弗洛伊德是一个泛性主义者,用性欲来解释人的一切实践和创造行为,提出文化是得不到实现的人的生命本能的"升华",如果说梦是性本能的化装满足的话,神话就是人类无意识的集体梦想,艺术是被形式化的白日梦,社会形式则是俄狄浦斯情结的社会组织化,性是文化的本体而文化成为了性的象征。
尽管在弗洛伊德的思想中,他过分夸大无意识的作用和性本能的意义而无视意识、理性和社会性在人的心理结构和心理动力中所占有的位置,表现了一种明显的"唯无意识论"和"泛性论"的倾向;他重视了个体经验和经历的历时性影响而忽略了社会环境的共时性限制,存在着一种唯心主义的思维方式;他的许多论断不仅建立在缺乏科学实证的假设和推想的基础上而且还往往用一种故意的极端的修辞方式加以强调,不免有一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然而,弗洛伊德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却仍然是不可低估的,这不仅表现在他对人类的心理和行为提出了许多富于启示性的解释,开辟了心理学和人类自我认识的新领域,而更重要的在于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即深层心理学方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弗洛伊德理论在具体的结论上、阐述方式和技术手段诸方面还存在多少谬误,但他却为人类思想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以至于在今天,任何关于人的理解如果缺乏对无意识的考察都会失去说服力。这也正是由弗洛伊德所开创的精神分析学能够在一个世纪里仍然还方兴未艾的基本原因。
(1) 鲁本.弗恩《精神分析学的过去和现在》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2) 参见《弗洛伊德与20世纪》伦敦1958年版,第279页。
(3) 参见弗洛伊德《文明及其缺陷》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作者:
一生的爱恋
时间:
2005-4-30 01:08
三
《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的代表作,也是精神分析学的奠基作,同时也可以被看着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
《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用了两年多时间完成的,初版于1900年,差不多10以后才为人们所重视,在弗洛伊德有生之年就再版了八次并有了近10种文字的译本。而早在1914年"五四运动"前夕,当时的《东方杂志》就开始将《梦的解析》介绍进了中国。"梦"是弗洛伊德最先也最深刻地用以揭示人的无意识层面的分析对象。虽然弗洛伊德自己曾多次修订过这部著作,但其基本思想都一直被保留。它认为梦是人的无意识欲望的改头换面的表达和实现,是受到抑制的无意识冲动与自我监督力量之间的一种妥协,因而对梦的分析也就是人们通向人的无意识的最好的途径。后来弗洛伊德只是新增加了对"超我"机制的论述以使对焦虑梦和惩罚梦的解释更加周密。所以,1930年在一条新加的脚注里,他写到:"既然精神分析已经把人格分为自我和超我,因此也就不难承认,在这些惩罚梦中超我的愿望得到了实现。"
德国著名哲学家弗罗姆曾经说,弗洛伊德对梦的分析,是"现代科学对梦的分析的最原创性、最著名与最重要的贡献"(1)。尽管《梦的解析》发表已经近100年了,但学术界认为,弗洛伊德所阐述的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至今仍然大体上未受到挑战;甚至任何值得认真研究的替代理论也没有出现过。"(2)这足以说明,《梦的解析》是一部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至今仍然具有人文价值的重要著作,这也是对这本书至今仍然在世界各地一版再版的原因的解释。
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梦。梦在人的精神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圣经》、古代神话和各种文学艺术品中都经常可以看到对梦的描述。人们意识到梦是人类的普遍经验之一,对多数人来说还是一种神秘的经验,所以每个时代都有许多人渴望能够解释梦,就象法国伟大的文学家蒙田所说的那样,"梦是我们许多爱好的真正解释者;但我们需要一种艺术来了解它们和进行分类。"正是在考察了以往人们对于梦的解释的基础上,弗洛伊德指出了梦并不只是一种无意义的生理活动而是一种有意义的心理活动,"它是一种具有充分价值的精神现象,而且确实是一种愿望的满足","梦的内容是在于愿望的达成,其动机在于某种愿望"。
与对于人的心理结构中的无意识层面和心理动力中的本能动机的理解相一致,弗洛伊德认为梦所表达的愿望是与无意识欲望相联系的,梦如同心理变态或失误一样,表现了人们不允许自我意识到和在清醒状态下不允许被表达出的无意识动机。这些动机大多是一些非理性的欲望,各种反理性的憎恨、野心、嫉妒、羡慕以及变态的乱伦和变态欲望都会在梦境中出现。这些欲望有许多都是来自于受到压抑的人的童年生活和童年创伤,如俄狄浦斯情结。这些欲望在白天受到了意识的控制和压抑但并没有被消除,借助于睡眠时人的自控和监督能力的减弱,这些欲望便乘虚而入、重新复活。所以,弗洛伊德认为,与其说梦是象一般人所谓的对将来的预示,毋宁说是对过去经验的回忆,梦是过去特别是儿童时期那些被压抑和排斥的无意识欲望的改头换面的复活。 (1)弗洛姆《梦的精神分析》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33页。
(2)鲁本.弗恩《精神分析学的过去和现在》第128页。
在《梦的解析》中,弗洛伊德一方面强调了梦是无意识欲望的表达,但另一方面他又指出这种表达并不是肆无忌惮、直截了当的,而是经过修饰改装过后的表达。弗洛伊德认为,睡眠是一种生理需要,它需要减少和降低不仅来自外部环境而且也来自内部心理的刺激以保证它的延续,所以,在睡眠状态中,人的意识象一个审查者或者监督员,它只是处在迷糊状态但并没有完全消失,如果遇到比较强烈的刺激它仍然会发挥作用以保证睡眠的进行,为了逃避审查,无意识欲望就必须乔装打扮、蒙混过关,才能在梦中出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梦是本我被压抑的力量与超我的压抑力量之间的一种调和、妥协。
根据这一思想,弗洛伊德对梦的理解是一个立体的理解,梦被分成了表层的"显梦"(manifest dream)和深层的"隐梦"(latent dream),梦的意义也被分成了"显义"(manifest dream-content)和"隐义"(latent dream-content)。前者受到了理性、意识、道德原则所形式化和修饰化("梦的改装"),而后者则是这些形式和修饰所掩盖的真正的愿望和本质。
正因为在梦中,无意识的表达冲动受到意识的沉默的压力所克制,所以梦就不得不采用一种秘密的语言,结果,许多的梦都并不以能够让人觉知的故事形态出现,有时人们可能只梦见单独的影像或者事物,构成梦的内容可能只是办公室建筑的一个角落,一个坐在手提箱上的男人、一双鞋或者一支温度计。梦可以将几个时间重叠在一起,使个人经验中相隔多年发生的事情同时出现。在这些梦里,梦中出现的影像就象是一张简短而不含感情的密码电报,尽管它记载了丰富的信息,但却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编码规则和采用专业的解码方式才能进行解释和理解。
而弗洛伊德这本书最具启示性的成果就是他通过对大量梦例的分析,探讨了梦如何对愿望进行改装的方法,即所谓梦的工作(dream work)。弗洛伊德从四个方面讨论了梦对愿望进行改装的工作方式。一是凝缩(condensation)。凝缩是指显梦为了逃避意识对欲望的监督,将隐梦的内容进行了压缩、精简,排除了许多隐梦的相互联系的内容,形成了一个新的更概略的片断,或者是从多种愿望中挑选了某个部分重新组合为一个新的梦的内容。如一个人梦见一个有权威的男人,这个人看起来头发象他的父亲,面部象一位可怕的老师,衣服却象他的上司。这就是将梦者的弑父情结进行了凝缩,使他的恐惧和仇视对象被结合成了一个人,同时也就混淆了意识对弑父情结的识别。二是转移(displacement)。转移是指显梦将隐梦的主要部分或中心动机放置到不为人所注意的边缘或者被当做无关紧要的部分而逃避审查。三是象征(symbolism)。象征是指显梦不是直接而是用一种替代物来间接表达隐梦的意义。这种用彼物代此物的方式代表的是人的感觉经验、内在经验,它使得人的无意识通过一种曲折的方式在梦里出现。如弗洛伊德认为在梦里,手杖、树木、雨伞、刀、笔、飞机等因为它们的物理外型和功能往往是男性的生殖器官的象征,而洞穴、瓶子、帽子、门户、珠宝箱、花园、花等则代表了女性生殖器官。跳舞、骑马、爬山、飞行等则代表了性行为,头发或者牙齿的脱落则是阉割的象征。尽管弗洛伊德把象征仅仅与原始欲望相联系大大限制了这一梦的工作机制的覆盖面,但他这一思路的方法论意义却对心理学有重要启示。四"二次校正"(secondary elaboration)。这种作用使由于意识与无意识的对抗造成的梦的片断性、症候性和嗳昧性得到修正、补充、修饰,使梦从无序的混乱状态变成有序的明晰状态。一方面这使梦能够顺利地进行和被记忆,另一方面也使无意识受到软化和隐藏。
尽管弗洛伊德认为并不是所有的梦都是可解的,但由于他对梦的本质和梦的工作机制有了一种系统的理解,所以他坚信大多数的梦是可以通过对梦者的自由联想的引导和分析,排除梦的机制对无意识的伪装,从而对梦的真正意义作出解释的。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用大量的梦的分析的实例,证明了他的方法和技巧的可操作性。
弗洛伊德对梦的分析其意义当然远远不只是提供了一种解释人的梦心理的观念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了解人的心灵和人的创造的一种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梦而且也包括人类的所有创造都可能用一种曲折的方式表达了人类亘古以来被压抑的本能欲望,正如弗洛伊德对神话、童话以及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的分析那样,人类文明都是本我冲动与超我压抑经过惊心动魄的较量之后的一种共谋。所以,弗洛伊德的梦的学说之所以在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就在于它的意义并不只是局限于精神病学、心理学,而是在人类学、美学、文化学,甚至政治学、伦理学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检验,无论是对弗洛伊德这些观念、方法、结论的继承或是反对、修订或是补充,都使得《梦的解析》成为了一本在人类自我认识史上不可忽略的经典著作。
作者:
一生的爱恋
时间:
2005-4-30 01:10
标题:
弗洛伊德 震惊二十世纪的一种分析
1939年9月23日凌晨,以对潜意识的发现与分析影响了20世纪人类人文思想的弗洛伊德在伦敦去世。临终前,他的医生问:“这是最后一场战争吗?”弗洛伊德平静地回答:“至少对我是这样。”
1882年,维也纳,“亲爱的玛莎——”
那时,弗洛伊德刚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正在实验室里热衷于鳗鱼脊神经节的研究。但是,一次邂逅改变了一切。
玛莎·贝纳斯,弗洛伊德妹妹的朋友。弗洛伊德第一次见到她时,她正坐在弗洛伊德家午后洒满了橙黄色阳光的客厅里,削着一只苹果,柔润的面庞和优雅的姿容令每天在实验室里盯着玻璃试片的弗洛伊德从此告别了显微镜——“她感受到我不敢追求女人,就泰然地走到我的面前。她使我有了信心,给了我新的希望和活力,而这些正是当时我最需要的。”弗洛伊德送给玛莎的第一份礼物是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玛莎送给他一块亲手做的蛋糕。两个月后,玛莎送给弗洛伊德一枝菩提花,他送给她一枚镶着一颗珍珠的戒指。
在这之前,弗洛伊德认为医生仅仅可以减轻病人的病痛,而实验室的研究却能帮助人类找到根除疾病的方法。可是现在,他想娶玛莎为妻,他必须赚钱以立业成家。于是弗洛伊德进入维也纳综合医院,成为一名神经科医生。
整整四年后,弗洛伊德医生才有了足够的钱买了一所房子。这四年中,玛莎经常需要回汉堡照看父亲,弗洛伊德则没有一天忘记给玛莎写信。每一次分别,两个人都在街角一直站得嘴发干,彼此就是说不出“再见”这两个字。1886年,当玛莎嫁给弗洛伊德时,他们的家里摆着“20年都用不完”的成打的床单、枕套、餐巾、沙发罩,这些东西上或是钩着花边或是绣着他俩姓名的缩写字母,它们来自四年中玛莎每一天对弗洛伊德的想念,犹如弗洛伊德每一天写给她的情书。
弗洛伊德是为了玛莎才重新选择了职业,当他本人因这一职业而举世闻名的时候,他说:“人坐在高级沙发里会感到苦恼,妻子永远是房间里最好的装饰。”弗洛伊德与玛莎相知甚深,彼此奉献,在53年的夫妻生活中,惟一让他们争执的问题仅是煮洋菇时到底该不该去茎。
1885年,巴黎,“闭上你的眼睛……”
有史以来,神经性疾病一直是不解之谜。
维也纳综合医院神经科医生弗洛伊德每天都要面对这种病症的发作:身体扭曲、言语恍惚、举止怪异、行为错乱。而医生对精神病通常的治疗方法是:镇静、电疗、囚禁,直到有一天病人自伤或是自杀,这种无法治愈的病痛才会结束。
1885年,弗洛伊德来到巴黎,见到了开设世界上第一个神经病诊所的夏尔科教授。夏尔科教授鼓励医生去发现那些自己不知道但已经存在的事物,他相信在神经病人癫狂的痉挛中潜藏着一些生命的真相。他告诉弗洛伊德:“人们都说我有所谓的第六感官,我告诉你这第六感官是什么,这是一种高度诚实的直觉,依靠多年严格的观察和探索,提出前人未提出过的问题并寻求其答案。”弗洛伊德写信给玛莎说:“从来没有一个人会对我有这么大的影响。”
弗洛伊德从夏尔科教授对精神病人的一次次会诊中意识到:一种疾病的后面往往隐藏着另一种疾病。他渴望探求神经性疾病到底是怎样产生的,他不想让那些被常人抛弃的精神病人再在生命不该结束的时候死亡。弗洛伊德开始阅读那些语无伦次甚至是疯狂混乱的病情记录,仔细分辨深藏在这千头万绪的表象背后的各种症结,然后试图推演出富于逻辑的病情起因。这样做的整个过程千辛万苦,但是,弗洛伊德知道,“即使在第一千次尝试时你还是一个失败者,只要第一千零一次获得了成功,你就是一个天才”。
弗洛伊德得出的结论是:精神病起因于人的心灵创伤。病人遭受刺激而留存在心底的记忆在幻觉中不断浮现而形成发作。这种发作并非源于身体的某个部位,病人的身体没有损伤或病变,神经系统也没有损伤或病变,损伤存在于反复经受折磨的观念意识当中——“一个早期的短暂的创伤性经历,也许需要某个后期的辅助经历的触发,才能在潜意识中猛然发作。换句话说,要治疗任何一种现存的精神创伤,都必须首先追寻出那个很可能发生于多年之前的根源性创伤。”
弗洛伊德的治疗方式是:鼓励病人说出曾遭遇到的无法忍受的干扰、刺激或是伤害,无论它们发生在多么遥远的过去,是多么的难以启齿或难以表述。因为如果病人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记忆纠正,那么病症就会在若干年里持续发作。1886年,弗洛伊德回到维也纳,在议会街开了间精神病诊所。不久,全欧洲就都知道了弗洛伊德博士的名言:“你的眼睛疲倦了,累了,闭上你的眼睛……”正是在弗洛伊德准确而耐心的疏导下,每年数以百计的精神病人在议会街他的诊所里消除了导致幻觉发作的痛苦记忆。弗洛伊德让世人明白了过去传统医学对精神病人的治疗是多么的冷酷,因为他们的病症不会在电击中有一丝一毫的消除。
弗洛伊德将人类神经性疾病的治疗由肉体空间引导至心理空间,从而使医学对人类行为疾病的识别与治疗拥有了更科学的方法。
1900年,维也纳,“这样的真知灼见一生中顶多能撞上一次。”
1899年,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出版了,被认为“惊世骇俗”。
而弗洛伊德自己对玛莎说:“这样的真知灼见一生中顶多能撞上一次。”
精神病之所以会反复发作,往往是由于某种记忆的反复重现。这种受到压抑的记忆不是随便哪一种,而是人不得不埋入意识深处的事件,这种事件必定曾造成最初的精神创伤。而如果人有意识地试图忘记这一记忆,或强行驱逐、压抑这一记忆,那么作为结果,这些心理活动便进入了人的意识的第二层。弗洛伊德将其命名为“潜意识”。
除非人类勇敢正视它,否则便难以控制,这就是潜意识的力量。弗洛伊德发现了人类的潜意识,并在《梦的解析》中分析了潜意识的表象——梦。
弗洛伊德将别人不敢接收的疑难精神病人接收下来,搜索每位患者在实际生活中所受到过的心理创伤,分析他们每一次的怪异梦幻是如何形成的。
玛丽总是梦见一级一级的台阶,令她数到筋疲力尽仍是没完没了,以致玛丽在生活中只要一走路就禁不住数数,直到她被正常人判定为神经失常。弗洛伊德的分析是:这是一种以思绪的繁忙来抵御渴望异性的心理所导致的现象,因为玛丽在岁月无情的流逝中始终没能恋爱结婚。弗洛伊德积累了成百份各种各样的梦的记录,他严谨而系统地将它们进行拼拆、分析,试图解开潜伏在梦中的人类心灵的生活之谜。弗洛伊德发现,“所有的症候几乎全因不得不妥协而形成”。梦是那些隐蔽躲藏的生活心绪,是想忘却忘不掉的人生挫折,这些令生命承受过折磨的记忆几经意识的压抑,只有在梦中周折地浮现。弗洛伊德为此追溯到了人类不愿正视的性意识。
弗洛伊德从人类心理冲突的角度去关照潜意识的产生与作用。因此,他的发现不仅意味着医学的进步,还打破了人类思想与生活中的许多假象,扩展了人类对精神生活的感知,并以不能再视而不见的事实描述出潜意识这种复杂而真实的人文现象。他对梦的层层揭示触及了人类精神世界最难以接近的部分。他对导致人的梦境的潜意识的分析引导着人类更透彻地了解了自己——20世纪达利的绘画、劳伦斯的小说、希区柯克的电影、马勒的音乐,弗洛伊德对生命潜意识的透视在几乎所有人文领域里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作家茨威格说:“弗洛伊德……替这代人寻求到了一个更深入的世界观……科学的使命是教导人类如何在这个艰难的星球上脚踏实地,勇往直前。使命艰巨,而弗洛伊德的奉献不可或缺……他直指人心,但愿人类对自身会有进一步的了解……”而爱因斯坦对弗洛伊德说:“直到最近,我还只能理解您的思路中的思辩力量,以及这一思想给这个时代的世界观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据我判断,只有用压抑理论才能对它们作出解释。我很高兴自己遇到了这些例证。因为,当一个伟大而且美丽的构想与现实相吻合的时候,它总是令人愉快的……”
当弗洛伊德80岁诞辰来临之际,全世界200多位科学艺术家致信祝贺,他们说:“如果世间有什么行动可以被永远铭记的话,那就是对人类心灵的洞察。”
弗洛伊德,“有史以来第一位正视人类心灵问题的人”。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