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荷兰史话 [打印本页]

作者: 菠菜    时间: 2005-4-15 13:57     标题: 荷兰史话


作者: 菠菜    时间: 2005-4-15 13:59

  (二)捣毁圣像运动
  
   公元1566年,尼德兰一座小城里,一个叫马特的神甫正对着一群加尔文教徒演讲。他的口就如同一把利剑,正在刺向天主教中教会的权威以及它的一系列繁文褥节。这把剑终于在听众的心里划出了火花,只听见有人大声叫到“圣.劳伦斯修道院就在附近,走,我们去把它砸个稀巴烂!”举手一挥,应者云集,一时间“走,我们都走”的声音震天动地。转眼间,圣.劳伦斯修道院的一切物事均被捣毁一空,耶稣像、圣母像全被砸烂。很快,其它城市纷纷起来效仿。短短十几天之内,毁坏天主教堂、圣像的运动蔓延到整个尼德兰地区,史称“捣毁圣像运动”,这一运动点燃了尼德兰革命的烈火。
   尼德兰革命为何会在菲利浦二世在位时发生?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三:
   1菲利浦二世自幼生长于西班牙,视尼德兰如外邦,缺乏一种心理上的认同,尼德兰人感觉自己处在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2菲利浦为人固执、古板,死硬地维护天主教,血腥镇压加尔文教(基督教的一个分支,由加尔文创立)。而尼德兰大多数人都是加尔文教徒。
   3菲利浦视尼德兰为经济奶牛,不断加重尼德兰的赋税负担(占菲利浦的帝国总赋税收入一半以上),以满足其穷兵窦武的需要。这一点,主要触犯了尼德兰资产阶级的利益。
   还有一点,16世纪50-60年代尼德兰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本属于正常的经济规律,但当它与社会危机相重叠时,便产生了政治意义。
  
   1567年,当尼德兰反抗运动已成不可收拾之势时,菲利浦二世派阿尔法公爵去取代无所作为的女总督玛格丽特。阿尔法以冷面无情著称,以高压和铁血手段闻名。他率领万人大军到达尼德兰之后,成立了“戡乱委员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对一万多人进行了逮捕审讯,屠戮了其中一千多人,包括德高望重的埃格蒙特伯爵和霍尔内伯爵。
   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一位尼德兰大贵族率领人民,揭开了争取民族独立的“80年战争”的序幕,这个人就是后来被称为“荷兰国父”的奥兰耶亲王。
   他的全称应该是威廉.拿骚--奥兰耶亲王。他从父亲那里继承了拿骚伯爵的领地,在他堂兄勒内.沙龙战死之后,他又继承了其奥兰耶亲王的领地和称号。从此,他成了尼德兰拥有领地最大的头号显贵。
   作为一个曾受过先帝卡洛斯五世厚恩的贵族,他曾经在皇帝菲利浦和反抗的尼德兰百姓之间摇摆不定。出于阶级情感,他与皇帝之间有一种割舍不去的情结,而出于民族情感,他与尼德兰民众之间又有血浓于水的亲情。
   在阿尔法大肆屠杀尼德兰人之后,他终于毅然决然地站在了民众一边。从此他舍弃了显贵的地位和优裕的生活,变卖全部家产招募了一支军队,开始在尼德兰革命的漫漫之路上艰难地上下求索。他为尼德兰的自由牺牲了一切,直至自己的生命。
作者: 菠菜    时间: 2005-4-15 13:59

  (三)国父奥兰耶亲王
  
   尼德兰独立战争是一场漫长而曲折的斗争,断断续续打了80年(1568-1648年),这场战争很好地诠释了“坚持就是胜利”这个道理。西班牙一方有统一的领导,明确的战略规划,严整的军队编制,在这一点上,尼德兰不如西班牙,但尼德兰进行的毕竟是一场符合大多数民众愿望的正义斗争,有足够的热情将斗争进行到底,直至将西班牙拖到全国总破产,同时利用当时国际环境复杂、西班牙的敌人众多的特点,终于成为笑到最后的一方。
   在战争的初期阶段,奥兰耶亲王招募的军队和“海上乞丐”是两支主力军。“海上乞丐”由受宗教迫害的加尔文教徒组成,主要成份是下层贫苦人民。他们栖身于海湾,以劫掠过往商船、渔船为生,对西班牙统治者有刻骨的仇恨。1572年,“海上乞丐”出其不意地在登布里尔登陆,占领了这座小镇,在阿尔法统治的铁板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奥兰耶亲王积极配合,多米诺牌效应迅速展开,几个月之内,尼德兰北方各地迅速倒向革命阵营一方。阿尔法抽调大军进逼,一场场可歌可泣的保卫战在尼德兰大地上展开了。
   哈勒姆保卫战,全城居民奋起自卫,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抵抗了8个月之久,城破之后又与敌人展开了步步为营的巷战,最后,竟“不将一颗粮食、一个人民留给敌人”!
   阿尔克马尔保卫战,使西班牙付出沉重代价,最终弃城撤军。莱顿保卫战,市民坚持数月之久,甚至弹尽粮绝之时仍拒不投降,直至“海上乞丐”游击队引水淹西军,使西班牙军队仓皇逃窜。
   尼德兰地区人口密集,城镇众多,这决定了尼德兰战争主要由一场场要塞与城堡的攻守战组成,为世界战争史上的要塞争夺战提供了许多光辉范例。
  
   在西班牙一方,菲利浦二世频繁地更换总督。先是以阿尔法代替原来的女总督、菲利浦的姐姐玛格丽特,6年后,阿尔法的“铁血政策”被证明只能使尼德兰革命的怒火越烧越旺,菲利浦又以雷克威森斯代替阿尔法。1576年,因菲利浦宣布西班牙全国总破产,使雷克威森斯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中,雷克威森斯愤而自杀身亡。菲利浦又任命其父卡洛斯五世的私生子--唐.璜为新总督,不到一年,又罢免了唐.璜,重新以其姐玛格丽特为总督,以玛格丽特之子、亚历山大公爵为军队总司令。菲利浦的频繁换马,从一个角度反映了他内心的慌乱。
   而在另一方,奥兰耶亲王自始至终都是尼德兰人的精神领袖。他以头脑冷静著称,被称为“沉默者威廉”,他多次亲自上阵参加战斗,功勋卓著。他有着天生的与民众的亲和力,尼德兰人喜欢称他为“父王”。
   但奥兰耶为尼德兰做出的牺牲也是巨大的。他为此舍弃了显贵的地位和优裕的生活,成为颠沛流离的全国头号通缉犯;他的两个弟弟为配合莱顿保卫战而双双战死,使他不敢面对白发苍苍的老母;他的第二任妻子安娜因得不到足够的温暖而投入了别人的怀抱,使他被讥讽为“陪了夫人又折兵”。1580年,菲利浦二世下诏全国通缉奥兰耶,以重金悬赏缉索其头颅。
   面对这个通缉令,奥兰耶在议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护教宣言》,抨击了菲利浦二世政策的种种祸害,描述了自己最终走上反抗道路的心路里程和战斗到底的决心。奥兰耶的伟大人格,最充分地体现在这个宣言之中。
   而奥兰耶精神最可贵之处,是他倡导“宗教自由”的原则,这在当时欧洲人普遍认为天主教和新教只能有一个存在下去的环境下,是非常先进的。
   1582年,尼德兰各省正式宣布在7月12日拥戴威廉.奥兰耶为尼德兰君主。然而,在这伟大日子到来前的两天,7月10日,一颗罪恶的子弹夺取了奥兰耶的生命,行刺者叫巴尔萨塔,其目的只是为了得到菲利浦二世的巨额赏金。
   奥兰耶亲王被尊为荷兰“国父”,他家族的标志---橙色其也成为荷兰的标志。他静静地躺在天国,看着他的子民最终取得了国家的独立,并将其发展为17世纪的海上头号强国。他当初那个艰难的抉择,终于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
作者: 菠菜    时间: 2005-4-15 14:00

  (四)伟大的军事家和独立的完成
  
   奥兰耶亲王遇刺身亡之后,他的儿子--小亲王毛里茨被推上了历史的前台。1586年,毛里茨接掌荷兰省执政和陆海军统帅之职。毛里茨在为人大度,与百姓的亲和力方面不如其父,但在军事才能方面则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刚上台不久,便率军突袭阿克塞尔并一举夺取该城,令人刮目相看。1590年攻克布雷达之战,他使用“特洛伊木马”之计,令70士兵掩藏在泥炭船之下先行入城,然后在半夜里发动里外合击,一举成功。
   然而,毛里茨最为闪光之处,还在于他在军事理论和军事制度上的成就。他在莱登大学设立军事工程学,邀请著名科学家任教,他本人也多次亲自登台讲课。如前所述,尼德兰独立战争主要就是由一场场要塞的攻防战组成,毛里茨在攻坚战术方面颇有心得,可算一个专家。他在军队训练、先进武器使用、运输、军饷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他的军队成为欧洲众所瞩目的“模范军队”。
   毛里茨一面利用英、法与西班牙的矛盾,从它们那里取得援助,另一方面又防备英、法对尼德兰的野心。期间也有光辉的范例,如1588年,尼德兰与英国合作,击溃了西班牙不可一世的“无敌舰队”。
   毛里茨个人私生活很有意思,他终身酷爱四大件:美酒、美女、骑马和下棋。他常常在作战时与部将下棋,很少人能下得过他,一旦获胜,便命令该部将去充当先头部队,其洒脱和从容,只有中国晋朝时的谢安能与之相比!他有数不清的情人,很多的私生子,却终生未婚,以至死后没有一个合法的儿子可继承他的地位。
   1609年,尼德兰已独立的北方同还处在西班牙统治之下的南方签订了“十二年休战协议”。外患告一段落,但内部的矛盾马上就凸现出来以毛里茨为代表的中央集权派同以尼德兰各省议会的地方自治派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1619年,老资格的政治家奥尔登巴纳费特因与毛里茨难以调和的矛盾被推上断头台,此举大大损害了毛里茨的政治形象,以致今天的尼德兰大地上竟找不到毛里茨的一尊塑像。
   毛里茨始终只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而不是一个政治家。而国家的外患一旦消除,内部纷争便层出不穷,这样的悲剧在世界历史上一次一次地上演。
   1625年,毛里茨病死,他的弟弟亨德利克被任命为尼德兰全国陆海军统帅,后又取得了尼德兰七省执政的地位。亨德利克在政治、军事上的成就不比其父兄逊色,1629年攻克登博斯之战,被誉为欧洲历史上仅有的几个杰作之一,他也因此获得了“攻城虎将”的雅号。他与其父威廉、其兄毛里茨被并尊为荷兰开国的三大伟人。
   1621年十二年休战期结束之后,尼德兰南北战事又起,这一次打打停停,一直持续到1648年。这段时间的战事,成为欧洲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尼德兰独立战争(八十年战争)的最后阶段。最后,由于双方实力的不相上下,也由于宗教等方面的差异已在南北之间划了一道看不见的鸿沟,1648年蒙斯特和约签订,荷兰的独立获得西班牙的承认,但同时南北的分裂成为定局。北方发展成为现在的荷兰(尼德兰),南方留在西班牙的统治下,后来发展成为比利时。
作者: 菠菜    时间: 2005-4-15 14:01

  (五)黄金世纪与英荷海战
  
   16世纪,在荷兰独立运动的革命精神鼓舞下,荷兰的海运也和捕鱼业也蓬勃发展。到了17世纪,荷兰取代了西班牙成为海上头号强国。此时的荷兰,刚刚挣脱了枷锁,真是意气风发,扬眉吐气,玩世界海洋与鼓掌之间。17世纪成为荷兰的“黄金世纪”。
   荷兰的海上霸权,由三大支柱构成:荷兰东印度公司,使它控制了东方的贸易;阿姆斯特丹银行,使它成为欧洲的金融中心;一支强大的舰队,使它成为“海上马车夫”,成为各国海上贸易的中介。到1670年,荷兰所拥有的商船、渔船总吨位高达57万吨,比英、法、德三国的总和(28万吨)还要多。
   1619年,荷兰侵入了爪哇岛,以次为基地不断向周围扩张,直至相当于今天印度尼西亚的范围。17世纪,荷兰还侵入了斯里兰卡,侵入了中国的台湾,侵入了南非的好望角,侵占了北美的新阿姆斯特丹等等。
   在早期的黑奴贸易中,荷兰是主要的活跃分子之一。尽管它的海上事业客观上有助于将全球联成一个整体,但其原始动力是对财富的渴望(也有一部分是为了传播上帝的福音),因而掠夺始终是其海上事业的主调。
  
   荷兰当时的正式国名是“联省共和国”,意即由七个省联合起来的共和国。地方分立主义较严重,各省都有自己的议会和一套相应的机构。另一方面,奥兰耶家族在荷兰独立战争中立下了丰功伟绩,而当时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实行君主制(只有威尼斯等少数国家是共和制),共和制在17世纪的欧洲人眼中还是个怪胎,这促使社会中形成了一个“奥兰耶派”,以拥戴奥兰耶家族的人做荷兰君主为自己的宗旨。这样,实行中央集权还是实行松散的地方自治,实行君主制还是共和制,就成为独立战争后荷兰政治斗争的焦点。
   亨德利克一方面以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成就树立起自己的威望,另一方面,他一直在谋求使他的家族凌驾于荷兰共和国各省之上成为世袭君主。他使他的儿子威廉同英王查理一世的女儿结婚,而按欧洲的传统,通常只有王室之间才可以互相通婚,因而此举被认为是奥兰耶家族谋求与欧洲传统王室达到平起平坐的地位的重要举措。他一直不惜精力培养小威廉,使之四岁就成为骑兵将军。1647年,威廉顺利继其父为七省执政,成为历史上的威廉二世。
  
   荷兰在海上的无限风光使它同另一个崛起中的海上强国--英国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惊涛骇浪的战争终于难免。1651年,英国通过了《航海条例》,规定一切输入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或由实际产地的船只运到英国,此条例显然是对付“海上马车夫”荷兰的,大大触怒了荷兰的“海上资产阶级”,由于英国拒绝废除航海条例,导致了英荷的三次海上大战。
   第一次(1652--1654年)英国船舰装备有较先进的火炮,在数量上也占优势,击溃了荷兰海军,封锁了荷兰海岸,迫使荷兰实际上承认了《航海条例》。
   第二次(1665--1667年),由争夺新阿姆斯特丹(今纽约)而爆发。1666年敦刻尔克海战中,廖特尔上将指挥的荷兰舰队击溃了英军,接着北福仑角交战时英军还以颜色。1667年6月,荷兰海军封锁泰晤士河河口,威胁伦敦,英国被迫求和。但新阿姆斯特丹在和约中划归英国。
   第三次(1672--1674年),这次是英法合作对付荷兰,廖特尔指挥海军同英法联合舰队作战,而奥兰耶家族的新星--威廉三次则在陆上主要同法国作战。1674年,英国退出战争。
   在20多年的英荷海上争霸战争中,荷兰在军事上没有完全输给英国。
  
作者: 菠菜    时间: 2005-4-15 14:01

  (六)执政与无执政的交替
  
   经历了轰轰烈烈的“黄金世纪”之后,荷兰逐渐被英法等国迎头赶上,失去了在海上的霸权,论者多认为英国的《航海条例》及英荷三次海上大战是荷兰衰落的主要原因。但我细细品味了这段历史之后,觉得这种说法颇值得疑问。首先,英荷三次海上大战中,荷兰并没有被英国打垮,只能说互有胜负而已,其次,英荷海战之后,荷兰的海上贸易额仍在继续增长,18世纪初的水平大大超过17世纪。
   那么,荷兰衰落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就因为荷兰是个小国。荷兰曾把握了大航海时代的先机,以大力发展海上贸易作为强国之本,但作为一个人口和资源都有限的小国,它在海外只能占据一些用来帮助贸易的据点,而很难在军事上完全征服一个较大的地区,荷兰人在中国台湾与郑成功作战时的不堪一击正说明了这一点。当英法等大国(相对与荷兰来说)也大力发展海上贸易,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以后,荷兰在人口与资源上的劣势使它被超过只是迟早的事,正如《全球通史》的作者所说,“荷兰在17世纪被英、法所超过,正如英、法在20世纪被美、苏所超过,其性质是一样的”。
  
   1650年,年仅24岁的荷兰执政威廉二世突染恐怖的小儿天花病而死,他唯一的儿子(后来的威廉三世)八天之后才来到了人间,这样,荷兰进入了“第一次无执政时期”(1650--1672年)。
   威廉二世曾与议会在军队问题上发生严重冲突,以至强行派兵逮捕了六名议员。他一死,地方自治派兴高采烈,马上召开议会大会,宣布共和国不再设置统一的军队,各省的防务自己负责,同时有五个省宣布取消执政一职。在第一次无执政时期,荷兰的防务实际上由一位地方自治派的代表--德维特主持,他也以防范奥兰耶家族的东山再起为己任。
   1672年,英法合谋共攻荷兰。英国在海上行动(即为英荷第三次海战),而法王路易十四则派遣12万大军压境而来。国难当头,荷兰人民又想起奥兰耶家族前辈的英勇,于是,年仅22岁的威廉三世被任命为陆海军统帅,他出色的战绩证明了他不愧为奥兰耶家族的后代,当然,这场战争打得十分艰苦,其中为保住阿姆斯特丹,威廉三世被迫使用决水淹城外的办法(这一招在独立战争时期也曾被用来对付西班牙人),1673年底,法国军队全部被赶出国土,年轻的威廉三世威信达到极点,获得了“护国英雄”的称号,并成为荷兰执政。
   威廉三世娶了英王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为妻。1688年,置国内大多数人为新教徒的国情于不顾,企图重新将天主教定为国教的詹姆士二世,已经处于众叛亲离的边缘。威廉三世看准时机,亲率万余大军在英国登陆,英国人纷纷倒戈,使他轻而易举地攻下了伦敦,将岳父大人赶到了法国。这一事件,对英国而言意味着“光荣革命”的成功,对荷兰而言,则意味着奥兰耶家族势力的进一步扩大。
   威廉三世成为“英国国王兼荷兰执政”(其中英国国王一职,与其妻玛丽共享)。这是英荷两国在历史上唯一一次被划到了同一个人的名下。但这种联合显然是没有根基的,随着威廉三世夫妇先后病死,英荷两国又分道扬遮了。
   威廉三世在与其父威廉二世一样的年龄时,也得了与其父一样的恐怖疾病--小儿天花病,但这一次老天怜悯了奥兰耶家族,威廉三世奇迹般地战胜了此病,才有了后来他一系列的辉煌战绩。到1702年,威廉三世病死,没有后嗣,荷兰进入了历史上的第二次无执政时期(1702--1047年)
   在无执政时期,各省的政务由各省议会自己负责,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维持着松散的联合。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又一场战争的到来。
  
作者: 菠菜    时间: 2005-4-15 14:01

  (七)比利时的得而复失
  
   18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各国的扩张意识不断加强,国与国之间的碰撞和冲突也不断升级。1740--1748年的奥地利皇位继承战争,使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卷入其中,而荷兰不幸与法国站在互相对立的一方。面对法国大兵压境,荷兰举国恐慌之下,又想到了奥兰耶先辈的英勇事迹,于是,威廉三世的侄子弗里佐作为一张牌被打了出来,他成为荷兰各省执政、海陆军统帅、东西印度公司的总经理,名号为“威廉四世”。
   威廉四世利用当时复杂的国际环境重新达成与法国的和平。但他与其子威廉五世被视为奥兰耶家族中的平庸无能之辈,导致了荷兰国债累累,国势下滑。
  
   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风暴席卷了欧洲大地,荷兰所受的影响尤为强烈。1793年,一班头脑发热的“爱国者”在法军的配合下推翻了执政威廉五世的统治,成立了所谓“巴达维共和国”,两月后,巴达维共和国同法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海牙条约,规定荷兰割地赔款,由法国常年驻军。拿破仑上台后,荷兰在他眼中只不过是一块任他宰割的鱼肉。1806年,拿破仑封荷兰为王国,由其弟路易.波拿巴为国王,1810年更是将荷兰完全并入了法国的版图。
  
   但滑铁卢一战改变了欧洲诸民族的命运,法国及其傀儡在荷兰的统治彻底垮台,前执政威廉五世之子、威廉.斐特烈回国执政。1815年,欧洲各国代表会聚在维也纳,讨论拿破仑战争后的欧洲新秩序的安排,这一大会作出了很多重要的关于各国领土、政权的决定,确立了其后半个世纪欧洲的国际体系。在维也纳诸条约中,其中有一条就是将当时由奥地利统治的南尼德兰地区与荷兰合并成为一个国家。荷兰国父奥兰耶亲王毕生追求的尼德兰南北统一,竟然在二百多年后实现了。
   但尼德兰南北合并之后始终矛盾摩擦不断,1830年,南方爆发起义,同年10月,南方宣布脱离荷兰而独立,成为一个新的国家--比利时。
   原本属于同一民族的荷兰和比利时,终于不可逆转地分化成为两个国家。经过两百多年的分离发展,双方在语言、宗教、社会等方面均已存在很大差别,特别是在宗教方面,南方以天主教为主,北方则为加尔文教,使双方的矛盾难以协调。另一方面,在双方分离的两百多年中,北方凭借繁荣的贸易而富强,而南方一直受到北方的封锁,处于一种死气沉沉的状态,这种敌对心理已经在南方人民的心中扎下了根。尼德兰南北双方,就像一对分居多年的夫妇,当被人再次撮合在一起的时候,发现彼此之间的巨大差异已经使其无法再在一起生活。
   当然,国王威廉一世在南方人民要求自治时表现出的死板、不懂得怀柔也是比利时最终离去的重要原因。当读到这段历史时,我感受到的是那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叹息。
  
   维也纳会议对荷兰还有一项重要安排,那就是结束共和政体,实行奥兰耶家族的世袭君主制(实际上在此之前,威廉.斐特烈已经被荷兰人民拥力为国王,只不过是通过这次会议取得国际的承认而已)。威廉斐特烈在多年的抗法战争中颇得人心,终于如愿以偿地戴上王冠,成为荷兰第一任国王,他也成为国王威廉一世。
  
   19世纪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在物质生活、意识形态各方面都空前活跃,各种思潮风起云涌,荷兰没有落伍,它在浪潮的推动下翻开了自己新的一页。
作者: 菠菜    时间: 2005-4-15 14:02

  (八)战争与和平,君主与立宪
  
   于18世纪末的英国工业革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度改造着人类的生产生活。荷兰作为欧洲大陆对着英伦三岛的窗口,自然也“春江水暖鸭先知”,迅速接受了工业革命对它的改造。1839年,阿姆斯特丹--哈勒姆大铁路正式开通,这是全国第一条铁路。此后半个多世纪,电报、电话、电车、电影一系列“电”字头的新生事物不断涌现,改造着荷兰人的生产生活。
   首任国王威廉一世(1813--1840年在位)功不可没,他创办了尼德兰银行、尼德兰全国奖励公司、尼德兰商业公司等,还领导了多条运河的开凿,因而有银行国王、运河国王的美称。
   威廉一世有着抗战、建设双重功绩,在位前期颇得人心,但后来却心灰意冷,自动退位。比利时脱离荷兰而去是其中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则是则是“立宪运动”。
   19世纪30--40年代的立宪运动席卷了欧洲各国,荷兰也被卷入其中,以托尔贝克为代表的议会中的立宪派频频向国王发难,威廉一世愤而退位,到其子威廉二世国王在位时期(1840--1849在位),1848年,立宪运动终获胜利,荷兰完成了从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制的改变,国王的权利大大削弱,议会成为实质上的权利中心。1848年革命遍及欧洲每个国家,荷兰因为能主动适应这种变化,终于避免了像其它国家那样发生了大规模的流血冲突。
  
   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现代化大工场的生产方式越来越普遍,劳资双方的冲突也越来越激烈。19世纪后半页是欧洲各国在劳工立法上探索而前进的时期,荷兰的主要成就是于1874年通过了《劳动法》和《禁止童工法》。
  
   19世纪末,欧洲已处在“武装的和平”的状态,法、德、俄等国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于是,1899年,26国代表在荷兰的海牙召开了“海牙和会”,成立了海牙国际仲裁法庭,以协调各国矛盾,维护和平为宗旨。“海牙国际法庭”的作用一直持续到今天。
   1914年,一位塞尔维亚青年的子弹炸爆了欧洲的火药库。在这场被称为“欧洲的自杀”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荷兰的邻国全部投入了战争,而荷兰则在其中维持着艰难的中立。荷兰的领空一次次被侵犯,荷兰的领土一次次被误炸。战后荷兰还接纳了德国末代皇帝威廉二世的政治避难。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了便于封锁英国,希特勒一早就将荷兰纳入了侵略计划之中。1940年突袭荷兰,荷兰人民的抗战不可谓不英勇,在鹿特丹就有3万人牺牲,但希特勒的“闪电战”威力无比,荷兰大规模的抗战仅仅持续了4天,女王威廉敏娜被迫逃到英国组织流亡政府,直到1945年在“第二战场”的凯歌之中胜利回国。
  
   在亚非拉殖民地独立运动的浪潮之中,荷兰“该放手时就放手”,眼睁睁地看着曾为之带来巨大财富和荣誉的印度尼西亚、苏里南等国离它而去。而今,尚存荷属安的列斯等很小的殖民地为这个昔日的老牌殖民殖民帝国装点颜面。
   战后,荷兰以“欧洲核心”国家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北约和欧盟之中,成为这两大组织的创始国和中坚分子。荷兰的外交政策,应该是在法、德、英三国之中寻找平衡点(因地缘政治的原因,同为低地国家的比利时,只需在法、德两国之间寻找平衡),这就是为何在不久前的伊拉克战争中,比利时与法、德站在一起反对美英的军事行动,而荷兰则严守中立的原因。
  
   今日的荷兰,人均GDP位居世界最高行列,外贸仍是其立国的根本(位居世界前十)。人民享受着涵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优裕的福利待遇。今日的荷兰,不处在历史上最伟大的时期,但绝对处于历史上最适宜享受生活的时期。
  
   从1890年起,荷兰连续由三位女王统治:威廉敏娜(1890--1940年)、朱丽安娜(1940--1980年)、贝亚特丽克丝(1980--今)。与她们的奥兰耶前辈相比,她们头顶的神圣光辉正在褪去,在“君主制是否应该存在下去”已经受到质疑的今天,她们与她们的家人一直在营造“平民国王”的形象,且颇为成功。有人说,如果当今的荷兰女王不当国王了,那她马上会被选为总统。
  
   荷兰历史是一部奋斗的历史,而奥兰耶家族无疑是其中的灵魂。当我深深沉浸在其中时,荷兰著名诗人比尔德代克的那首颂诗又在我耳边响起:
   祖先留给我们的血液,
   并没有法兰西化,
   跳动在我们血管里,
   放射着奥兰耶的光华......
   听,战争的号角奏响,
   传播到海角天涯,
   正是奥兰耶亲王,
   为解放荷兰再次搏杀!
   (完)
作者: 后撤三部一车    时间: 2005-4-15 15:14

好像是2003年全世界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呀~~~~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