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ZT 永远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切.格瓦拉 [打印本页]

作者: 通往朝圣的路    时间: 2005-4-1 23:51     标题: ZT 永远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切.格瓦拉

请相信这个因穷人的情谊而感动不已的人
请相信这个靠穷人的祝福而跋涉不停的人
请相信这个为穷人的将来而告别过去的人

我听到
光着双脚的受苦人在船板上划浆击水,
她忍饥挨饿的
憔悴面容显现在我的脑海中,
我的心在她和受苦人之间不断地摆动。

我不知道怎样
才能避开她的眼神和松开她的拥抱,她满面愁容并泪珠滚滚,
面对她的泪水和双眼,
我却无法高声呼喊:
“等一等,我跟你一起去!”

---切·格瓦拉



1967年10月9日,拉丁美洲著名革命家、“游击中心”理论倡导者切·格瓦拉在前一天战斗中负伤被俘后,被美国支持的玻利维亚军人政权枪决。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切·格瓦拉的名字便在世界传扬。当年中国也曾称赞过他在古巴推行的游击战道路,而西方对他则冠以“红色罗宾汉”、“共产主义的堂·吉诃德”等称号。直至2000年,北京舞台上演的话剧《格瓦拉》还曾轰动一时。那个生活在地球另一面的传奇革命家,其战斗和生活的轨迹其实曾与我们紧密相关,其悲欢也值得国人品味反思……

  在古巴革命中闻名的格瓦拉,原本是阿根廷人。他于1928年生于较优裕的家庭,毕业于医学院,在行医中痛感人民苦难非药可治,在阅读了马列著作后决心从事政治斗争,以解放整个拉丁美洲为己任。1957年,他在墨西哥结识了古巴革命者卡斯特罗并与其结成密友,两人很快便率一支小队乘船潜回古巴,登陆后他们上山进行游击战,一年多后就推翻了亲美的独裁政权。

  在“七支步枪起家”的斗争中,格瓦拉读过西班牙文本的《毛泽东选集》后深受启发,后来他一再说:“毛泽东是游击战大师,我只是个小学生。”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翌年,格瓦拉便来华访问。他见到了被自己奉为导师的毛泽东,两人亲密地拉着手说话。回国后,格瓦拉便拿起甘蔗刀下田,宣布这是仿照人民公社的榜样,并号召民众学习中国专家不计较工资只讲奉献的精神。

  格瓦拉做体力活并不是装样子给群众看的,而是实实在在地真干,业余时间特别是星期六下午,他的时间主要用于义务劳动。他公私分明,年幼的孩子生了急病,他也绝不许用自己的公车送医院。在当时物资困难的情况下,政府发给每个高级领导人一张特殊供应卡,位居国家第二把手的格瓦拉马上退回,而且始终要求家人到商店同普通百姓一样排队买东西。至于他那些同战士一样站岗,治疗被视为瘟神的麻风病人从不戴手套一类的故事,更是广为传扬。正是这种毫无利己动机的献身榜样,使格瓦拉能够超越时空,被贫困国度的民众和许多富足的西方人同时接受和称赞。卡斯特罗对这位战友的评价则是:“一个在行动上没有一丝污点,在举动中毫无瑕疵的典范就是切!”

  在革命胜利后的古巴,格瓦拉在取得古巴国籍后只呆了六年。当时,中苏论战势同水火后,他感到两面为难,便在1 965年2月再次来华访问,他主张同苏联停止论战,但他的建议未被接受,他也没见到毛泽东。带着忧郁离华后,格瓦拉便在公开场合消失,并登报宣布放弃职务和国籍,使古巴政府不必对其行为负责。

  后来人们知道,1965年春,格瓦拉进入了刚果(利)东部,指导当地的左派游击队。几个月后,他失望地离开,因为他感到当地人不愿认真打仗,所以失败无法挽回。隐蔽回古巴休整几个月后,1966年11月,格瓦拉又带领几十个说西班牙语的外籍人进入玻利维亚,在丛林中展开游击战。

  对于格瓦拉为什么出走,三十多年来不少研究者有过多种解释。多数意见是,他想摆脱国际共运的分歧,在南美洲再树立起一个革命榜样。不过,从近些年发掘出的他的一些当年的文件笔记中看,格瓦拉其实有更深层次的想法,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诸多疑问,想另辟一条新路。

  古巴革命胜利后,格瓦拉是首任国家银行行长,可他却主张废除货币建立“不用钱的文明”。从事建设时,他反对“ 物质动力”,主张消灭个人主义,要求用劳动竞赛来驱动。由于美国的封锁,经济难以自给的古巴不得不大量接受苏援,在体制和指导原则方面也学习苏联模式,对此格瓦拉很失望,认为从列宁推行“新经济政策”起就开始了“资本主义复辟”的先例,而只有战争条件下同志关系才是真正纯洁的兄弟关系。他这类理想主义的主张,在和平建设的现实生活中注定难以实行,到另一个国度用以往的战争方式再做新探索就势在必然。

  抛弃古巴优裕且安宁的城市生活,再进入毒蛇蚊虫出没的南美丛林,对从小便患哮喘病的格瓦拉绝非易事,但是为了理想他义无反顾。在近一年艰难的山区游击跋涉中,格瓦拉只靠一匹骡子驮行李,忍受了诸多困苦,面对追剿和陷入绝境也毫不动摇,并宣布绝不让敌人活捉自己。在1967年10月8日的最后战斗中,他因负伤并犯了哮喘病,才当了俘虏。

  格瓦拉学过中国的游击战理论,他提出的“游击中心”论却又有一些不同之处,其中特别强调少数精英的作用,认为到处游击示范便可让民众一涌而起推翻反动政府,而很少注重根据地建设和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格瓦拉最后在玻利维亚的牺牲虽然悲壮,却说明了外籍人到别国输出革命很难成功,实践标准也对其游击理论做了最无情的检验。

  记得20世纪70年代后期国内曾翻译过格瓦拉的《游击笔记》(内部出版),笔者曾问过许多熟悉游击战的老前辈的观后感,回答都是叹息不已。从书中可看出,格瓦拉最后近一年在山区到处游动,他想“解放”的当地农民对其却非常冷淡,没有一个人参加游击队,甚至向政府军告密。这支队伍成了无水之鱼,人越打越少,能坚持那么久全靠顽强的毅力和信念支持。

  格瓦拉的小队遭伏击覆没,本人被俘后,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工同他谈了话,出于敬佩曾主张送到关塔那摩关押,玻政府却坚持处决。因该国已取消死刑,刽子手便于10月9日把格瓦拉带出来,迎面用冲锋枪向他扫射,然后拍照后公布说格瓦拉是阵亡。
处决前,格瓦拉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但他还是提出他是个医生,而当时短缺医生,请求玻政府让他先为别人疗伤后再处决他,被拒绝了.

格瓦拉生前有一段话被刻在他家乡的纪念碑上:
我是这样热爱拉美的每一个国家,
无论是哪个国家,无论是什么时候,
我时刻准备着去献出我的生命,
去换取它的自由,
不求任何的报酬.
作者: 行者无悔    时间: 2005-4-1 23:54

楼上的头像和观点真实高度一致啊!

ps:乒乓球还打不打了? 复活节哪去了?
作者: 通往朝圣的路    时间: 2005-4-2 00:00

唉,复活节光顾着腐败,吃兔子肉了!
下个星期考完了,找你打!
作者: 暗柳    时间: 2005-4-2 00:01

请原谅我的无知, 请相信我这个对他一无所知但愿意为他这些曾经的理想感动的人.
作者: 通往朝圣的路    时间: 2005-4-2 00:01

1
作者: 通往朝圣的路    时间: 2005-4-2 00:01

2
作者: 行者无悔    时间: 2005-4-2 00:03

Originally posted by 暗柳 at 2005-4-2 12:01 AM:
请原谅我的无知, 请相信我这个对他一无所知但愿意为他这些曾经的理想感动的人.


what.gif,这算是赞美呢?还是讽刺呢?:P
作者: 通往朝圣的路    时间: 2005-4-2 00:04

其实,他也是个 ] 帅哥
作者: 行者无悔    时间: 2005-4-2 00:05

我晕,搞错重点了。
作者: 暗柳    时间: 2005-4-2 00:08

Originally posted by 行者无悔 at 2005-4-2 12:03 AM:


what.gif,这算是赞美呢?还是讽刺呢?:P


是无奈, 无奈我们只能追忆他的理想, 无奈的回忆起一个朋友讲到在哈瓦纳把能送人的衣服全送给当地人的情景, 无奈那里的穷人们看不到尽头的贫穷.......
作者: 暗柳    时间: 2005-4-2 00:09

Originally posted by 通往朝圣的路 at 2005-4-2 12:04 AM:
其实,他也是个 ] 帅哥

是很帅, zippo的那款印他头像的是我最喜欢的.
作者: 行者无悔    时间: 2005-4-2 00:14

Originally posted by 暗柳 at 2005-4-2 12:08 AM:


是无奈, 无奈我们只能追忆他的理想, 无奈的回忆起一个朋友讲到在哈瓦纳把能送人的衣服全送给当地人的情景, 无奈那里的穷人们看不到尽头的贫穷.......

感觉暗柳的思想有点混乱啊!
作者: 暗柳    时间: 2005-4-2 00:16

Originally posted by 行者无悔 at 2005-4-2 12:14 AM:

感觉暗柳的思想有点混乱啊!

泼我一盆凉水吧, 最好能干净点的.
作者: 行者无悔    时间: 2005-4-2 00:19

一面悲天悯人,一面愤世嫉俗。。。嘴笨,不会说。
作者: 行者无悔    时间: 2005-4-2 00:21

拜托,第三人称单数一定要分清,很关键的说!:P
作者: 暗柳    时间: 2005-4-2 00:21

Originally posted by 行者无悔 at 2005-4-2 12:19 AM:
一面悲天悯人,一面愤世嫉俗。。。嘴笨,不会说。

那俺要总悲天悯人或者总愤世嫉俗谁受得了??
作者: 行者无悔    时间: 2005-4-2 00:22

哈哈,你对你对,我太肤浅了。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